第109章 牽龍章

星月無影,暗聲如喧。

他聽出裡面那人的語音,並沒有應,身子一彈,從破爛的窗口躍了進去,足一沾地便長身而起。

窗邊果然立着個人,昏暗中瞧不清面貌,只看出體態健碩,威勢凜凜。

那人藉着微光也辨出他的身形,趕忙近前單膝行禮道:“末將拜見廠督大人。”

“洪兄請起,前次不已說過了麼,無人時不必拘禮。”

徐少卿伸手一託,將他扶起來,又壓着聲音道:“非常之際,你我不宜久見,長話短說吧。”

“是!”

洪盛低聲應着,仍舊躬着身,擡眼瞧了瞧那沉在暗中的面孔,試探着道:“末將斗膽先請問一句,前次主上遣來京城的信使……”

話未說完,徐少卿便即接口道:“無禮之人,已被本督下手除去了。”

洪盛張口結舌,滿面驚愕地望着他,半晌才愣愣地點點頭:“原來如此,怪不得了。”

“是不是那邊又遣人來了,還要追查此事?”

“廠督大人猜得不錯,今日午間,末將與幾名心腹手下去城中飲酒,回營時半途被找上門來。”

徐少卿雙眉一蹙:“直接找上你了?”

“是,幸虧當時末將那幾個弟兄都喝得大醉,被我打發走了,沒叫遇上,不過那臂上的‘三足金烏’一亮眼,還真着實被嚇了一跳。那當口末將便覺奇怪,他們要見也是見督主大人,怎會無緣無故找上末將這小小武官,方纔聽大人那般說,這便了然了。”

先前派去的信使無故沒了音信,主上自然要遣人追查,這一節他早已想到,只是不料會來得如此之快,而且竟不直接問他,卻找上了洪盛,想來定然是疑心他已然反水。

山雨風雷,該來的自然要來,躲也躲不過,說不定這對她和自己來說正是個逃出生天的契機。

徐少卿暗自籲口氣,問道:“來人說了什麼?”

洪盛微微搖頭:“先說起前番來使的事,後又細細追問大人近來的行蹤,都被末將搪塞過去了,諒我一個小小武官,又入不得宮,他們也瞧不出什麼破綻,只是看樣子不肯甘休,而且此次來了好幾人,若真是查實了,只怕要對廠督大人不利。”

“呵,一晃十幾年,瞧來本督在這永安城的日子是要到頭了。”

徐少卿嘆然一笑,語聲中透着幾分落寞之意。

洪盛聞言,驚道:“廠督大人何出此言?末將方纔只是擔憂而已,他們既未動手,便是尚不知情,只不過有所懷疑,咱們妥善籌劃,未必便瞞不過去,爲何說出這等話來?”

徐少卿笑了笑:“以我東廠的手段,要瞞他們也不是難事,只是我實在不願再過這等兩面爲人,片刻不得安心的日子了。”

“這……大人真的要走?”洪盛的臉色立時難看起來。

徐少卿在他肩頭上一拍:“我知道,洪兄想留在這裡,你放心,走前司禮監和御馬監那邊我都會安排好,你這龍驤衛指揮使的位子依然坐得安穩。老兄是難得的將才,以後未始沒有再高升的機會,只是……”

他頓了頓,繼續道:“咱們到底都是夏人,被逼無奈,隱身在這裡做個辱沒祖宗的細作小人,將來一旦事發,天下之大也難有容身之地,即便真有了功名利祿,也不得心安。老兄是個血性漢子,所以想勸一句,及早尋個機會抽身,於國於己都好。”

洪盛抱拳拱了拱,正色道:“多謝廠督大人提點,但末將以爲,男兒生於世上,便該頂天立地,好歹做出些事來。當年雖是被脅迫到此,後來想想也未必不是個出人頭地的機會,常言道事在人爲,總是要走一走才知是不是死路,不過請大人放心,末將也日夜提醒自己是夏人,絕不會真的悖逆祖宗。”

徐少卿聽完,沉默半晌,才點頭嘆道:“好吧,人各有志,我也不便多言,以你才幹心智,公事上自不必擔心,可那邊……終究還是要小心些,一旦分寸拿捏得不好,隨時會招來殺身之禍。嗯,若是真到山窮水盡之時,就去找司禮監掌印焦公公,當能爲你指一條生路。”

洪盛“噗通”跪倒,大禮拜道:“多謝廠督大人,此恩絕不敢忘,大人既然要走,想來已有定計,若有用得着末將之處,便請吩咐。”

“多承洪兄高義,我現今還未全然籌劃好,待稍過兩日再與你商議。”

他說着,瞥過眼來,望着窗前那一片散亂黯淡的月光,喃喃自語道:“這幾日……也就是這幾日了……”

……

午後。

日頭終於從雲層中現出來。

雖然仍有些陰冷,但比之前卻要好得多了,在庭院裡鋪張軟椅,閒讀佛經,透一透風,鬱結在心中的悶氣也能稍稍紓解些。

這時節已然萬物凋零,宮中的庭院也滿眼盡是枯敗之景。

因着孝感皇后大喪,原先爲年節而備的紅燈綵綢都撤下了,連那迎新的喜氣也隨之一掃而空,讓這冬日更顯得蕭索淒涼。

高曖抱着佛經,才只翻了幾頁,便讀不下去了。

垂眼瞧着自己這一身素衣素袍和腰間的白綾,不由嘆了口氣。

“公主怎麼了?”翠兒在旁問道。

她輕輕搖頭,沉着眼道:“沒什麼,只是有些悶而已。”

“可不是麼,眼看要到元日了,居然出了這等事,好好的把這喜慶也攪了,說不得明兒一年都不免沾了晦氣。”

“莫要胡說,皇嫂畢竟也曾是正宮皇后,宮裡按禮制服喪,也是應該的。”

她微一顰眉,趕忙出言喝止。

按說孝感皇后去了,自己不該有什麼難過,可也不知怎的,總覺得心頭卻鬱郁難消。

記得那晚風雪之夜,在乾西五所,當時皇嫂便說這是兩人最後一次相見,沒想到一語成讖,竟成了真的。

人生如夢,連性命都是這般飄渺不定,說不準在誰的一念之間,便化作了塵土……

她回過神,瞥眼見翠兒垂眼撅着嘴,似是還有什麼想說,便岔開話題道:“既然天好了,把房裡那些經卷都叫人擡出來見見日頭,省得黴了。”

翠兒答應了,正要轉身去叫人,就見馮正一溜快步走來,到高曖跟前躬身道:“主子,清寧宮來人傳懿旨,叫主子去接。”

高曖手上一顫,愣了愣便道:“你先去支應着,我這就來。”

馮正應了聲,快步而去。

翠兒等他走得遠了,趕忙湊上來急問:“公主,太后娘娘這時候叫你做什麼?莫非……又爲了那件事?”

高曖也是心頭突跳,卻不願叫她瞧出來,淡然道:“我哪裡知道?左右躲不過,到那裡一瞧便曉得了。”

言罷,讓翠兒幫着稍稍理了下衣裝,便去了前面正殿。

來傳旨的仍是那名中年內侍,一見面便先傳了懿旨,說太后娘娘有急事召見,命她即刻前往清寧宮。

高曖不敢違拗,當即隨他出門上了宮轎,沿路走得快,片刻見便到了。

那中年內侍扶她下轎,一路引到寢殿。

她在外間行了大禮,這才由宮人撩了簾子請她入內。

顧太后正用着湯羹,見她進來,眉梢便是不自禁的一挑,但那不悅一閃即逝,隨即便將瓷盞擱了,拿帕子抹着脣角,衝她招手道:“來,過來。”

高曖又行了一禮,這才近前。

“站着做什麼?來了便坐吧。”

這客氣的樣子比上回更甚,卻又透着說不出的異樣。

她心頭愈發緊了起來,只好謝恩,在對面的青花繡墩上坐了下來。

“有些日子沒見你,瞧着像是瘦了。”

“多謝母后關懷,兒臣自來便是這樣,冬日裡脾胃寒涼,便沒什麼胃口。”

顧太后一撇嘴:“哀家年輕時也是如此,但想着爲了朝廷社稷,爲了自個兒的身子,即便沒胃口也要吃,要不然莫說生養兩個皇子,就怕這身子骨也撐不到現在,你還這般年輕,可不能由着性子來。去,再盛一碗鹿尾粥與她。”

高曖不敢推辭,只得又起身謝了。

顧太后端起自己那盞,舀了一勺送入口中,頗得其味地笑了笑:“這鹿尾是關外所產,其中凝着血氣,乃是食材中的珍品,女子吃了滋陰補損,最是有益。”

她說着,將那湯匙在盞中輕輕攪動,又道:“瞧你這氣色,怕也不單是脾胃厭食所致,只怕與前些日子被禁在宮中也有些關聯。”

這話鋒一轉,便扯到了那案子上,高曖立時驚覺,趕忙起身道:“母后莫要誤會,兒臣當時身處疑地,陛下此舉也是順情合理,兒臣心中怎敢有絲毫怨憤。”

“瞧瞧,瞧瞧,哀家只是看你氣色不好,順口提一句罷了,哪有別的意思?”

顧太后壓壓手,示意她坐下,脣角卻挑起一抹不易察覺的笑,接着道:“其實盈盈的死,哀家一早便瞧出似你這入宮還沒幾日,膽子又小的人,定然做不下這等事來。現在既然都過去了,此事也不必再提,你也不用再放在心上。”

她說得雲淡風輕,高曖聽着卻是愈來愈不安。

這時,外面有宮人端了粥進來,恭恭敬敬地送到面前。

她接過來捧在手中,便覺一股獨特的濃香滲入鼻間,卻無半點補品的衝膩之氣。

還未動口,光是嗅着便知是好東西,可她這會子半分食慾也沒有,只是捧着那瓷盞發呆。

只聽顧太后又道:“今日叫你來還是前話,早說要與你配一門婚事,如今司禮監那頭已擬好了單子,哀家瞧過了,都是些世家大族,飽學子弟,所以特地叫你也來瞧一瞧,選一選,且看哪個中意。”

高曖只聽前面那兩句,心便已沉了下去,耳邊“嗡嗡”的,後面的話全沒聽到,愣在那裡全然不知所措。

來的路上,她心中還在奢望太后不要提起這件事,現在想想自己都覺好笑。

既然是處心積慮早已籌劃好的,懿旨一出,又怎會理她願意不願意?

該怎麼辦?

若是嘴上應了,至多等到皇嫂的喪期一過,便要送她成婚,到時木已成舟,天下皆知,她該如何是好?又如何對得起他?

可若是不應,今日又當如何?自己還走得出這清寧宮麼?

正躊躇間,便聽顧太后又道:“後來想想麼,似你這般年紀,臉皮子又薄,諒也沒什麼主見,索性便由哀家替你選一個,定然錯不了。”

高曖一聽這話,只覺胸中忽然如湯沸一般,也不知從哪生出了勇氣,將那盞兒放在旁邊的几上,起身道:“多謝母后關愛,但兒臣這些日子來細細思慮,覺得自己無才無德,禮數上也不周全,只恐損了皇家的威儀,所以……”

“又是這番話。”

顧太后皺眉不悅道:“哀家不是說了麼,女子懂得侍君如天,便是才德,禮數不周也可習學,既然叫你嫁,哪會損什麼皇家威儀。正巧元日也近了,陛下諸事繁忙,哀家宮裡無人陪伴,索性你便在這裡住上幾日,一來與哀家做個伴,二來也可指點你些禮數。”

這話裡話外的意思,竟是要將自己扣留在這裡。

高曖登時大急:“母后,兒臣……”

“哀家親自指點你豈不是好?就這麼定了,這幾日你便歇在那頭暖閣裡吧。”

“母后,不……”

高曖剛叫了一聲,便有一名宮人從外頭急匆匆地走進來,貼在顧太后耳邊低語了幾句,神色中竟帶着些慌張。

顧太后也是一皺眉,隨即向左右使了個眼色。

幾名宮人立時會意,快步上前將高曖捂了嘴,拖入軟榻後的隔門。

第42章 朧帳下第29章 茶花繡第107章 興欲闌第103章 泣暮霞53.經雲暖第112章 迭輕紗第41章 斜日落第97章 長門落第102章 滿城風第142章 山鬼喑第79章 安樂堂第85章 待青辭第66章 兩相知第121章 東宮玉第55章 雨殘香51.衣漸寬第104章 逍遙遊第45章 錦纏道第36章 情脈脈第44章 夜正濃第63章 邊城月第104章 逍遙遊第99章 玉階苔第75章 絲爭亂第35章 暗送意第41章 斜日落第105章 醉清池第67章 詠絮簪第41章 斜日落第14章 霧重重第30章 定風波第108章 紅袖燈48.雨如酥第46章 小重山第137章 歡情薄第97章 長門落第73章 清平樂第138章 瀋水煙第56章 秣城慢第82章 塵心結第121章 東宮玉第106章 繡承花第131章 慕青鳥第45章 錦纏道第69章 莫相送第139章 關山難第84章 天顏醉第114章 錦上歡第28章 相見歡第54章 與誰同第113章 瓊華天第106章 繡承花第82章 塵心結第104章 逍遙遊第7章 宮闕深第58章 短鬆崗第123章 共沾巾第116章 吳綾束第88章 望太平第105章 醉清池第10章 煙雨愁第125章 忽還鄉第115章 動塵樑第63章 邊城月48.雨如酥第38章 聞驚愁第94章 午風晴第21章 夜來香第32章 寸心草第90章 憑簫鼓第25章 星月天第88章 望太平第65章 曉星辰第56章 秣城慢第45章 錦纏道50.三生幸第91章 上林苑第136章 靈泉鄉第68章 雙絲網第107章 興欲闌第84章 天顏醉第111章 月影昏第57章 不思量第116章 吳綾束第88章 望太平第119章 且遠行第83章 香花竹第37章 綰青絲第41章 斜日落第9章 花盈路第54章 與誰同第32章 寸心草第74章 玉重樓第59章 共西風第112章 迭輕紗第116章 吳綾束第72章 歸鴻影第83章 香花竹第66章 兩相知第129章 笙自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