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一章 就是這麼自信

結果,官家的一句話,直接把議事潑冷了。

終有千言,再沒人多言了,都哼哼哈哈的附和着官家。

挺沒趣!

趙曦也沒往這方面想,還以爲是大家沒考慮過這事,所以才興致不高。

鄭重其事的開始,就這樣虎頭蛇尾的結束了。

趙曦是覺得沒盡興,內閣大臣卻覺得有點背部發汗。

“司馬君實以爲,前朝太宗爲千古明君,絕非妄言呀!”

韓琦現在是學老實了,滑州一行,他之後知曉了很多,妄議官家的話,他是不會再挑頭了。

甚至他在想,是不是也跟文彥博一樣,做一個透明人,只做好自己份內的事就行。

張方平說這話是有所指,卻沒有早年那種絕對的耿直。

“或許我等有所誤解吧。官家本沒有這方面的意思。”

都想藏着掖着,可富弼偏偏把話挑明瞭。

他是真有些不信,或者說是猶豫。

以他對官家的瞭解,對照官家剛纔說的話,他猶豫了。

“是認同朝廷,還是王韶本人,這話其實很明確了。還要怎樣纔算是明白的表達意思?將王韶緝拿回京嗎?”

從開朝,趙家人就沒有對有兵權的臣工放心過!

性格決定了,富弼的話,還是把張方平的話頭引起來了,也就直言不諱了。

富弼看了看張方平,卻重點看向王安石了。從某種意義上,王韶屬於王安石舉薦的,是跟王安石一體的。

如果王安石對官家的話感覺明顯,不管官家是不是這個意思,官家的話都不能傳出去,最起碼在王韶回京之前不能傳出去。

“或許官家並無此意!諸位都清楚,工坊城纔是國朝的核心,不管是軍備,還是鑄蹕,甚至國朝的產業,都集中在工坊城。”

“官家自讓工坊城獨立設城,從來沒有對工坊城指手畫腳過,直接由工坊城城主全權負責。”

韓絳說話,呂公弼表示贊同。

“不一樣的!工坊城一直由官家的潛邸舊臣主導,那是官家的班底。王韶算什麼?”

陳昇之也參與進來了。

“有一點可能大家都忽略了。王韶的品級……對於王韶開疆拓土的功勞,將王韶列爲議政之首,甚至內閣也不意外,朝堂也不會有異議。”

“但是,官家始終在壓着王韶的官階,在這一點上,官家待王韶與潛邸舊臣類同。”

“不管是我家韓縝,還是寶臣之弟誨叔,論功勞和能力,位列內閣,完全行得通。官家卻一直壓着他們的擢升。”

“絳以爲,官家這是在爲他們夯實基礎。王韶類同!”

照韓絳這樣說,仔細想想還真是。

不說韓縝,就說呂公弼。國朝的第二次南征,真正打出南疆五十年安靖的是呂公弼。

而回京後,僅僅是樞密副使,主講武堂。

論功勞,韓琦入樞密院,是因爲好水川大敗而有了知兵事的名頭……說起來丟人。

而文彥博,也是因爲平滅了王則之亂。

他們二人,都跟呂公弼不能相提並論。

至於蘇頌,就更別提了,從火器更新換代,到軌道馬車,再到可抵百萬雄兵的羊毛紡織等等,那一樣拿出來,都讓內閣羞愧。

可官家卻一直壓着他們的擢升。

“介甫兄,你怎樣看?”

王韶,是王安石線上的人,最起碼在諸位內閣心裡是這樣想的。

這時候,內閣大臣中,文彥博一貫是不涉及到兵事他不摻合。

韓琦從滑州回來也閉嘴了。

而韓絳和呂公弼,從來都是現在官家立場上的。這一次若不是評議官家的氣量,猜測官家的防備心,他倆說什麼都不會有人聽。

至於王珪,除了附和,從來沒有自己的主意。

司馬光好像就等着下一屆離開內閣呢,連來內閣點卯都懶得做了。

剩下的,富弼、張方平、王安石、陳昇之,就王安石沒表態了。

“我以爲……”

“陛下駕到……”

王安石還沒開始,內閣議事廳的外面,傳來了王中正略有些尖銳的喊聲。

得!皇城司還真是無孔不入!

其實,趙曦只是接到皇城司奏本內閣議事,並不知道內閣大臣在議論什麼。

他翻閱了秘書處的記錄,才覺得自己所說的話會產生歧義。再結合內閣大臣議事,不用想,也能猜到。

這幾年,趙曦越發不太在意臣工們的情緒了,說話隨意太多了。

就像現在,他雖然考慮到自己的話會有歧義,卻是選擇了直接闖入內閣悄悄議事的地方。

“拜見官家…~”

挺尷尬了,背後議論卻被逮了個正着。

“都免禮吧…~是不是在對朕說的話分析?”

太直接了。

有些事,真的不能藏着掖着,這時候只有這樣最直白的言辭,才能徹底的讓誤會消散。

“不用解釋…~”

趙曦好像沒有讓內閣大臣回答的意思。

“這是朕忽略了,忽略了閣老一樣是臣工。怎麼說呢,朕並沒有猜忌王韶的意思。”

“這不是解釋,朕過來議政廳也不是爲了解釋,是想跟大家闡述一個道理。”

“先說國朝的現狀。儘管國朝一直在完善律法,但不得不承認,國朝的治理,還是普遍性的人治。一州一府的主官,能決定治下是否安靖。這一點都不否認吧?”

“既然這一點不否認,也就是認同人亡政息的存在。對吧?朕所說的內附部落認同王韶還是認同朝廷,着重點在這方面。”

“有一點可以肯定。不管是吐蕃還是党項,任何一個部落的內附,都不會是無條件的。答應這個條件的是王韶,那麼,所有內附的部落,會不會擔心王韶離任後,他們部落的利益無法保障?”

“毋庸置疑,這一點是肯定的!所以,朕需要徵求王韶的意見,從而對河湟之地做出判斷。”

“再說第二點。說句狂妄的話,朕現在根本用不着擔心什麼功高蓋主!”

“不自誇,別說是國朝的臣工忠敬,即便是有不臣之心的臣工,朕敢肯定他成不了事。”

“別說朕執政以來並無天怒人怨之舉,就是有,朕敢肯定,只要朕到了陣前,將士們效忠的只會是朕!”

“所以,爾等多心了!更何況工坊城在汴梁,而不是在河湟。朕需要戒備王韶嗎?”

就是這麼自信!說完,趙曦直接就走了。

第三六三章 當陰謀對上實力第四四四章 有些事做不得第二一三章 炸開這道山樑第七零三章 形勢突變第五九章 撥弄撥弄就火了第一九二章 一鍋燴(繼續五更 第一更)第四七九章 偉大的想法第四三章 元夕夜 上第三四九章 開打了第七四一章第三五五章 潰散第三零八章 這纔是侮辱第六七章 君子六藝第十七章 劉成朔風烈第四七三章 老王這鍋背的冤第七二零章 各方的反應第四五六章 家賊第一一六章 衍生第九零九章 想法第九一九章 借力是本意第二一九章 這纔是麻煩第六章 繩之錯非人之過第四一五章 推一把第一九八章 搞了個毛線(第二更)第六八四章 難度在哪第九五一章 意圖第五六九章 河東第五五五章 暗戰第七三九章 因無知而無畏第一七一章 偷雞不成的結果(第五更,謝書友打賞)第六零一章 官制(上)第四五六章 家賊第四五一章 餘波第一六二章 一次小勝第一六九章 理應納貢(三更)第八八三章 普查第五一九章 總則第六七七章 決議通過第八三五章 原因第一一五章 太子成人了第四九章 高下立判第九一六章 叛的徹底第七九一章 微服私訪(五)第七八一章 孤都明白第六二五章 這個狠了第一九二章 一鍋燴(繼續五更 第一更)第七一零章 註定的勝負第八八八章 掠奪第七零五章第四零七章 有些意外第二四五章 狄青看到的第三二二章 思想武裝頭腦的軍伍第八六五章 北遼來使第二七七章 姑且的做法第七八六章第十四章 資善堂第一課第六七三章 趙曦的真的目的第七四八章 小事件之外的指向(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八一九章 舊事重提第十二章 魯班鎖第七五八章第三二二章 思想武裝頭腦的軍伍第七零三章 形勢突變第二五零章 都是糧食鬧的第四八三章 這是責任第一九六章 算誰的幸運(第五更)第二七零章 熱鬧了第五五八章第四二三章 說得過去第七八零章 有意的一追一逃第四五三章 都不純粹第三四零章 相公的憂和帝王的喜第四一章 記賬法燒着誰了第四八二章 老王 你得多招人恨呀第九九章 選兵詔令第三一零章 全線寇邊第四八二章 老王 你得多招人恨呀第一零九章 此話當真第六二六章第八三零章 出行的目的第四三零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第八二九章 出行第三四四章 不被理解的軍令第六八六章 誰也沒料到第九六四章 大喇叭攻勢第七四零章 該收關了第七三六章 李憲的鬱悶第五二九章 彈劾第四零六章 呂惠卿的差遣第一零二章 謝謝第二六零章 少飲些第八三六章 東出拓海潰敗第三一章 飢餓營銷初探第九三四章 態勢第一二四章 第一日第六四章 至賤無敵的景洵第三五章 又一次弄瓦之喜第四四三章 別憋着第二八零章 往死裡坑第六九五章 宋國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