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三章 不明白(第二更)

四個只有姓氏的女人,或許她們也曾有過名字,只是在入宮時,意味着拋掉了往日的一切。

也確實得拋掉,孃家還好說,若是前夫家也拉扯了,那事情就有的看了,也熱鬧了。

說實話,趙曦還從來沒過問她們的來歷,只確定一點,都是經過人事的。

至於是什麼原因讓她們入宮了,這大千世界,芸芸衆生,奇葩的故事多了。

只是在選定代言人時,有些事還是得問清楚了,那怕是揭傷疤也得問。

或許掖庭局把她們記錄在案了,可趙曦不想折騰。一旦自己查詢,說不定娘娘會直接帶着御醫來……

相對於文字記錄,趙曦也更相信她們的自述。

都是有故事的人,本以爲一生就這樣過去了,也認命了。她們這類人入宮,能被選爲東宮司門司帳之類的女官,應該是她們這類人最大的造化。

可殿下居然給她們另外一種活法!

若有一份奈何,誰願意一生待在深宮?還是幾乎沒有任何希望的深宮。

經過人事而無子嗣,本身就有這類事最常見的原因,因前夫原因者還是少。

就如現在,太子殿下的妃子全部有身孕了,她們被臨幸的時候並不是沒有,仍然沒有子嗣。

也就是說,名分和子嗣,對她們已經沒可能了,

所以,都有意嘗試一下做那個東宮裡出頭露面的。

“有一點需要說明,京畿路,京東西路的,宮外有子嗣的等等一些犯忌諱,或者是會導致牽扯不清,糾纏不清的不可以。”

家賊難防,偷盜無量。趙曦可沒有給他人做嫁衣的覺悟,也不喜歡事後處置。

在開始就能避免的意外,沒必要非得等到壞了事再補救處置。防強於治。

“殿下,京畿道孑然一身可否?”

呃……這個趙曦倒是沒想到。

“奴是京畿道開德府人氏,慶曆八年,因黃河決堤,家人皆亡於水患。如今爲孑然一人。”

要求沒敢提,只說了自己的身世,怎樣決定是殿下的事。

這就是區別,她們只能稱呼殿下,郎君、相公不是她們有資格叫的,更別說太子妃那個三哥的專用稱呼了。

趙曦沒吭聲,這事內苑的事,做主的該是滔娘。

“就她吧。三哥賜她個姓名……”

很明白,滔娘這意思就是讓連姓氏都給抹掉。

“姐姐,她們正好四個,不如就琴棋書畫吧?“

唉,連個名字都要有文青範兒。還好沒跟段王爺一樣,搞個漁蕉耕讀的四大隨從……

所以,趙曦就又有了一個可用之人……趙琴。

沒避着誰,還是家庭會議形式,趙曦把紡毛線的營生詳細說了。

“三哥,國朝稼穡爲本,飼養牛羊者不多。如此這般,需向外族採買羊毛,勢必會讓外族將錢財賺走了。可否合適?是否應徵得朝堂允許?”

很有未來六宮之首的覺悟,並沒有因私利而忘根本。

“然後呢?”

趙曦不指望她們的見識有多高遠,滔孃的提法應該是國朝多數人,乃至全部人的想法。

“然後……然後咱們就沒錢了唄!是吧姐姐,姐姐就是這個意思。”

蘇顏這嘴……不過看滔娘,好像很認同這說法。

“西北苦寒,並非不喜綾羅綢緞,之所以披之羊皮,蓋之獸毛,是因身體保暖需要。”

“若有諸如毛紡成衣,花色鮮豔,他們也會選擇好看的。然後咱們只需要將毛紡成衣再賣於外族,錢財不就回來了?”

只能看得見錢財,趙曦也只能給他們講錢財的事。

不過就滔娘這種有代表性的認識,趙曦很擔心在朝堂會被扣上背祖忘典、裡通外國的帽子。

別奇怪,那怕他是大統繼承人,這些文人扯開了,什麼話都敢說……找茬的時候,從來是以惡意去揣度。

趙曦也是以爲精英們能看懂他的意圖,看來這個茬自己有判斷錯了。

恐怕就是爹孃那裡,也是得交代清楚的。

帶着滔娘幾個,還有準備拉出去拋頭露面的趙琴,一起去了慈明宮。

已經知曉了爹爹正在慈明宮的,趙曦不經召喚,不是請安,真不好單人進內苑。

“如此一來,夏遼賺去了國朝錢財。汝之推行新幣,也會在夏遼之地使用。曦兒,此行恐不妥!”

果然,老爹也是這樣想的,甚至想着別國用自己的錢幣都是隱患。

也是,國朝所創造的物品價值,與國朝流通的貨幣,很明顯不匹配。

一貫以來的捉襟見肘,朝堂的財政困境,大多是來源於此原因。

這也是朝廷任由各軍州制幣,並認同成都府路交子流通的基礎。

“爹爹,孩兒以爲,若遼夏之地大量養羊,以求換取國朝錢幣,那遼夏就不再是國朝邊患了。”

“如孩兒在朝堂所言,錢幣本身乃貨品,只不過是朝廷賦予它價值而已。若遼夏也流通,並由國朝錢幣主導,也就相當於遼夏之地皆由朝廷主導了,他們的富裕和貧窮皆由國朝說了算。”

不知道這樣解釋能不能說清。趙曦對於貨幣那點淺顯的認識,若讓他能通俗易懂的詮釋了,也挺難的。

這還沒敢說最終會出現羊吃人的結果,那樣會讓人更糊塗。

至於貨幣升值和貶值,通貨膨脹和緊縮等等更不能提。本身趙曦也是個一知半解,只知道最簡單的原理,就怕說了也解釋不清。

就這,還是把人搞糊塗了。就是剛纔在東宮有些明白的,現在也糊塗了。

根本就理解不了趙曦說的話,想不通爲什麼錢幣被人用了,就能主導了。

“喚相公……”

老爹不懂不怕,可人家有臣工。數數當朝的相公,哪一個都是人精。這不,又是喚相公……

“官家,宮門已閉,莫讓人非議……”

娘娘這樣說,趙曦也才發現已經是夜裡了。

趙禎也有些不好意思。

“也罷,待明日吧。”

趙禎這樣說,可趙曦能感覺到老爹的思慮。怎麼說呢,想不通,卻擔心自己的這做法會惹來朝堂爭論。

他很着急,替自己着急,希望那些相公們能理解兒子,甚至希望連夜就確定了。

這讓趙曦有點疑惑。本來慢吞吞的性子,何時變得這樣着急了?

第三零六章 結束了第九九章 選兵詔令第四六一章 憤怒第九二五章 堵死最後的路第四四三章 別憋着第四二二章 這樣應該可以第九零七章 耶律乙辛的無恥第七百章第二五五章 都是高人第四四四章 有些事做不得第五八六章 撞槍口的蘇軾第二八七章 征戰之力第一三三章 征途第四九九章 大討論第七五三章 戰爭結束之後(下)第九五五章 中軍宮帳的危險第六三九章 先禮後兵的兵第三六章 無非是錢的事兒第八一二章 確實亂了第四七九章 偉大的想法第四零八章 試試何妨第一零八章 一場蹊蹺的大火第五一一章 閒事不閒第三七七章 誰更能沉住氣第四零七章 有些意外第一八六章 糟糕的現狀(第五更)第五七三章 比鬥第八零三章 這叫什麼事第三四七章 戰前最後一次會議第五四五章 來了就別想離開第五二五章 奏對第九二一章 輿情第一六四章第九六八章 這叫什麼事呀第三四七章 戰前最後一次會議第六一三章 徹查第八八三章 普查第一二三章 誰更無恥第四一三章第七六四章第七七章 也或許是天倫第五七六章 預料之中第三四五章 不準備放走第八五章 後續第六一三章 徹查第七九四章 微服私訪(八)第五二二章 暗潮第七八六章第四三六章 見識的差距第七七二章 汴梁的漕運之議第九五五章 中軍宮帳的危險第五五一章 兩重天第九三三章 帶個功勞進大宋第五九七章 滿朝堂爛泥第七百章第九六五章 恩威並施第三八五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七五六章第二四七章 不得不賺錢第一零五章 做好事不留姓名第八一零章 故意爲之第八四七章第六三一章 役兵之議第八八章 換個說法第七八三章 官家大才第四二一章 邁出一步第七一一章 重點是如何進城第九六零章 故意留下的後門第七六零章 換個角度第二四章 童英宴(三)第二五三章 貪婪是要付出代價的第八四章 射殺第八一三章 扶上馬送一程的恐懼第五三三章 大設想第二九三章 再加點份量第六章 繩之錯非人之過第四二一章 邁出一步第八四八章 火油蒸餾作坊第九二六章 別無選擇第六二二章 又捎帶其他目的第九五一章 意圖第一九零章 格局決定做法(第四更)第九九章 選兵詔令第三章 不算太傻的老爹第一五零章 多用用腦子第二四九章 意有所指第三七一章 翻了個底朝天第一八一章 有點得意忘形了(第五更)第五三五章 朝廷該如何處置第六五零章 巡壩第三一五章 秦州第一六一章 圍點打援第七八五章 章惇奏對第四七八章 這青苗法呀第七七八章 官家囑咐第五一四章 這算屁的大捷(上)第一五七章 國朝需要銅第七二四章 河殤第一二八章 瘋子把人玩瘋了第六二五章 這個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