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六章 新聞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此次登上富豪榜對林子軒的影響不大,一方面影視文化產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佔比不大,另一方面好夢公司公開透明的做法贏得了民衆的信任。

大家知道了好夢公司怎麼賺錢,賺了多少錢,沒有了神秘感。

一旦少了神秘感,媒體和大衆就會失去興趣,他們更願意挖掘那些不爲人知的消息,如此纔有新鮮感。

當然,作爲社會名人,記者也不會忽略林子軒的存在。

有記者就富豪榜詢問了他的意見,大部分上榜的富豪對這個榜單都沒有好感。

“我覺得應該用客觀的態度看待這份榜單,不需要過於重視和炒作,它只是一個記錄性質的統計結果。可以預見,今後類似的榜單會有很多,甚至是氾濫成災,習慣就好。”林子軒迴應道。

這並非是無的放矢,有消息稱胡閏和《福布斯》雜誌鬧翻了。

美國《福布斯》雜誌今後不再和胡閏合作,他們將在華國設立辦事處,用自己的調查員製作福布斯華國富豪榜。

同時推出一系列的商業計劃,打造品牌。

胡閏的富豪榜能夠獲得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靠着《福布斯》雜誌在國際上的知名度,讀者認可雜誌的專業性,相信榜單的公信度。

離開了《福布斯》,胡閏的發展前景不容樂觀。

林子軒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看,胡閏和《福布斯》雜誌分手是遲早的事兒。

胡閏是一名投機主義者,他不滿足於調查員的小角色,想做出一番事業。

在這個過程中,他打着《福布斯》雜誌的旗號,讓國內的媒體以爲他是《福布斯》雜誌在華國的負責人。

甚至用《福布斯》雜誌的名義出版圖書,推銷自己的觀點,提升名氣。

與此同時,他藉助榜單帶來的名氣增強在《福布斯》雜誌面前的地位,想從調查員轉變爲合作伙伴,左右逢源。

《福布斯》雜誌看到了富豪榜在華國的影響力和可操作性,他們有製作這類榜單的豐富經驗,還有可能從中獲得豐厚的回報。

於是,他們果斷的把胡閏一腳踢開。

胡閏沒有退縮,他對記者表達了把榜單繼續做下去的決心,也就是說,明年國內將出現兩份富豪榜。

老外們爲了利益勾心鬥角,讓國內媒體熱鬧了一陣。

老百姓在看熱鬧的同時,也能逐漸明白,富豪榜不是多麼重要的事情,

十一月初,劉德樺來到京城爲《無間道》的最後一部做宣傳。

劉德樺的心情不錯,這部系列電影讓他的演藝事業再攀高峰。

此外,他和麥紹堂的官司達成庭外和解,以他退出天幕公司作爲了結,對於這樣的結果,他很滿意。

他只是一名藝人,或者說是有一定影響力的藝人,但和資本大鱷無法抗衡。

說起來很無奈,就算是劉德樺這樣的大明星,在資本面前也是無能爲力,需要妥協和退讓,這是兩種不同的遊戲玩法。

明星看起來風光,得到無數粉絲的崇拜,實際上還是受到商業利益的支配。

區別在於,大明星的選擇多一些,小明星基本上沒有選擇的餘地。

“我辦了兩次公司,失敗了兩次,還好這次不用賠錢進去。”劉德樺感慨道,“林總你的生意倒是越做越大,有沒有經驗教我?”

“談不上經驗,好夢能發展到現在,我覺得有幾個方面很重要,合作伙伴一定要志同道合,待人以誠信爲本,廣結善緣,最重要的一點是對這個行業有感情,不是單純的爲了賺錢。”林子軒想了想,如此說道。

如果沒有對影視行業的熱忱,影視公司就會淪爲賺錢機器。

隨着資本的大量流入,市場的規模不斷擴張,電影成爲吸金產業,但沒有了熱情和誠意,只能成爲爛片的製造工廠。

林子軒和劉德樺談起影視行業的前景,是想激起劉德樺再次創業的決心。

劉德樺前兩次創業失敗的原因明顯,第一次是經驗不足,投資的都是大製作,風險太高,以爲依靠大明星就能賺錢,但市場的變化無常給了他一次教訓,爲此用了好幾年拍片還債。

依照經驗,投資中小規模的電影項目風險最小,獲得的收益最高。

第二次創業是選錯了合作伙伴,識人不明。

經過前兩次的失敗,相信劉德樺有了不小的收穫,會更加成熟。

劉德樺打算把在內地的代理合同交由好夢公司的經紀部門打理,由好夢負責他在內地的演藝活動,這是雙方多次合作取得的信任。

而且,好夢公司有實力和渠道爲劉德樺獲取相應的電影資源。

這是好夢公司簽約的第一位香江明星。

《無間道》的最後一部將在十二月份公映,這是整個系列的最後一部,演員陣容強大,是今年最受期待的影片之一。

有了前兩部的成功,還有大結局的噱頭,對觀衆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好夢公司和贊助的廣告商信心十足,不少廣告商願意在電影宣傳放映期間加大投資,邀請明星參與商業推廣活動。

劉德樺、陳導明和黃勃出席了活動,和記者見面,爲影片造勢。

陳導明飾演了一位來自內地的幫派大佬,在表演風格上和香江明星有所不同,但正因爲如此,才表現出了內地幫派和香江幫派之間的差異。

黃勃適應了電影學院的生活,融入到了日常的學習之中,不過小葉爲他爭取到一些商業活動,讓他時不時的在媒體面前露面。

如果碰到好的角色,他也可以抽時間出演,或者客串。

“你有沒有擔心幾年後觀衆不記得你了?”有記者詢問道。

“我覺得沒什麼好擔心的,像我這樣長的沒什麼特色的演員觀衆忘了也很正常。”黃勃玩笑道,“我一直用新人的標準要求自己,隨時準備着從頭再來,觀衆能記住我塑造的角色就夠了。”

即使富豪榜鬧出了分手風波,《無間道》最後一部的宣傳火爆,但在十一月份,國內最大的新聞是在京城舉行的第十六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今年是換屆的一年。

第一百六十二章 氛圍第三百三十三章 經營第四百七十章 排片率第二百九十八章 類型第一百五十五章 團圓年第七百零五章 成就感第五百四十九章 採訪第七百零五章 成就感第三百四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九十二章 加盟第八十章 京城演藝圈的新勢力第二百二十六章 喬遷第三百九十八章 評分第五百五十九章 華麗轉身第三百八十七章 幸運兒第二百零一章 常客第十四章 世界真奇妙第三百一十章 十年磨一劍第十一章 女生外嚮第二百五十五章 團聚第五百八十三章 酒會第三百九十二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七百章 教育第六百七十八章 譭譽第六百六十五章 格局第六百五十八章 表演第八百一十五章 回顧第五百一十章 星二代第四百六十章 衆說紛紜第五百八十章 現象第一百五十八章 混亂年代第六十七章 以夫妻的身份第一百六十六章 組團忽悠第六十章 花城模式第一百七十六章 紅圍脖女孩第八百三十章 豆豆第七百九十八章 開學季第八百二十一章 壓力第二百三十八章 踏實第五百六十四章 懷舊第一百零九章 印象第三百三十六章 變通第五百零八章 綜藝第一百七十二章 決定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場面第七百七十八章 印象第七百五十四章 主持第五百八十七章 粗放和集約第五百七十四章 夢想第三百一十九章 那年春天第三百六十四章 故事和形式第二百七十五章 貴圈第二百三十九章 閒言第六百一十七章 笨辦法第三百二十七章 內心戲第一百五十六章 每個人的舞臺第九十四章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第十一章 女生外嚮第三百一十八章 德藝第六百八十四章 鏡子第三百九十六章 童話裡都是騙人的第七百二十六章 簡單第四百一十章 大綱第三百零六章 小目標第七百四十三章 狙擊第四百零一章 影響力第五百五十四章 報道第三百六十章 新角度第五百二十三章 知遇之恩第七百七十七章 十年第二百八十五章 成長性第四十一章 青春正當時第五百一十六章 鍛鍊第八百一十三章 提問第五百四十一章 投入第四百一十三章 回顧第三百五十六章 平穩第七百六十章 選角第六百八十四章 鏡子第九十章 籌資第二百二十五章 小世界第三百零一章 機遇第一百七十五章 粗暴下的真實第七十一章 石橋第六百九十五章 文藝的生活第二百六十七章 電影學院的美麗傳說第七百六十六章 友誼第八百三十章 豆豆第三百八十一章 這一刻第二百六十六章 驚鴻第六百零八章 緣分第二百五十章 好消息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場好夢第五百六十七章 火花第四百六十章 衆說紛紜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六代第四百四十二章 主旋律第五百七十九章 對話第八章 新人入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