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八章 機遇

會議室內,好夢公司的一衆高層正在討論着接下來的工作安排。x23us.com更新最快

每年的賀歲檔和春節檔都是影視公司最爲忙碌的時候,尤其是今年,好萊塢大片紛紛來襲,有些甚至是剛在美國上映的影片。

以往引進國內的好萊塢電影基本上是半年前的片子,有一個時間差。

如今兩國電影公映的時間差逐漸縮短,從三個月到一個月,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出現全球同步上映的場景。

對於觀衆來說這是好事兒,能夠第一時間看到美國大片。

但對於影視公司而言,形勢嚴峻,這意味着美國的電影公司對內地市場的重視,競爭將會越來越激烈。

好夢公司今年在排片上沒有太大的優勢,躲不過和好萊塢大片的直接對抗。

《無間道》的最後一部在十二月初上映,《小雪的大冒險》的第二部安排在聖誕節前後,馮曉剛執導的《手機》放在了新年檔期。

這段時間大片雲集,誰都不願意成爲炮灰。

院線排片,宣傳發行,廣告招商,整個公司行動起來,進入緊鑼密鼓的狀態。

“我們拿到了京城大部分報紙的廣告版面,聯合了多家媒體進行宣傳,網絡上也投入了不少資金,把話題炒起來。”宣發部門的負責人彙報道,“好萊塢的幾部電影和我們的片子在檔期上重合,不過都是幾個月前的影片,國內早就有了盜版碟,估計票房不太樂觀。”

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國內的影視公司擔心盜版,好萊塢大片在國內同樣會遭遇盜版,特別是這些電影已經在美國、香江和日本等地上映過,導致盜版氾濫。

這是好萊塢大片在國內拿不到高票房的原因之一。

當然,不能因此輕視好萊塢電影在國內觀衆中的影響力,盜版是電影行業的毒瘤,只有不遺餘力的打擊盜版才能讓電影市場更加繁榮。

“京城是我們的根據地,絕不能失守,在此基礎上,把宣傳重心放到滬城周邊的城市上。”於東指着屏幕上長三角一帶的區域,強調道,“南方市場是公司這兩年開拓的重點,抓住機會,把我們的品牌打出去,做到深入人心。”

滬城的高速發展帶動整個長三角的經濟,經濟的騰飛促進娛樂行業的飛躍。

舉例來說,幾年前,一部電影在京城拿到一千萬的票房,在滬城只能拿到四五百萬的票房,因爲滬城沒有那麼多的影院和觀衆基礎。

現在滬城成爲全國的經濟中心,娛樂設施逐漸完善,自然受到重視。

林子軒聽着各個部門負責人的工作彙報,於東做着協調和安排,井井有條,好夢公司的經營步入正規,各司其職。

會議結束,公司的高層相繼離開。

於東收拾了桌上的文件,和林子軒一起走出會議室,兩人邊走邊聊。

“辛苦了,每年都是如此。”林子軒感慨道。

“林總,有件事我想和您談談。”於東沉聲道。

林子軒看了看於東,點了點頭,來到了他的辦公室,關上房門。

“怎麼了?有什麼麻煩麼?”林子軒奇怪道。

“林總,忙完今年的工作,我想出去闖一闖。”於東斟酌道。

林子軒看得出,於東應該是經過了深思熟慮,準備自己創業了。

於東是七一年的人,和林子軒年歲相仿,他在九六年進入好夢公司,主要負責電影的宣傳發行工作,每年的薪酬、獎金和分紅超過百萬,在京城買了別墅和轎車,過上了富有的生活。

在三十多歲能有這樣的成就,算得上是成功人士。

於東在好夢公司工作了六年,見證了這家公司從小到大,成爲和國際接軌的影視企業,他付出了很多,也收穫了很多。

是留下來和好夢一起成長,打造一家國際知名的影視公司,還是出去創業,親手締造屬於自己的影視集團。

他內心一度頗爲猶豫。

於東對國內的影視產業非常熟悉,他認爲這是電影行業最好的時代。

國家放開了政策,允許民營企業進入電影的發行領域,拿到發行資格,這和九三年允許民營資本投資電影行業一樣,是一次難得的機遇。

他擅長電影的宣發工作,無論是在京城電影製片廠還是好夢公司,做的都是相關的工作,這是他熟悉的領域。

隨着內地市場的發展,香江電影、亞洲電影和歐洲電影都想進入內地市場。

他可以作爲中介,負責這些影片在內地的發行工作,甚至從世界各地挑選影片,利用自己的關係網,從中獲利。

於東明白在好夢公司進入正規後,他只要掌握大方向即可,有了林子軒的存在,他的作用越來越小,工作的激情一點點的變淡,失去了向上的動力。

再說,他畢竟不是好夢公司的老闆,就算拿到了股份分紅,也只是一個打工者。

在好夢公司,他沒有了上升通道。

於東想要改變,一方面他有野心,另一方面他想做自己喜歡做的工作,於是經過慎重考慮,他決定離開好夢公司,抓住機遇,開創一番事業。

“你的想法我能理解,不過會不會太倉促了,要不再好好想想,或者換一個職位,公司在海外的部門有不錯的發展前景。”林子軒挽留道。

“林總,我想過了,如果不抓住這次機會,以後恐怕會後悔。”於東堅持道。

林子軒知道政策的改變激發了影視行業新一輪的創業浪潮,資本的涌入,人才的流動,這是一個全新的局面。

既然於東這麼堅持,他再挽留就有點尷尬了。

“你有沒有推薦的人選?”林子軒詢問道。

“我覺得公關部門的秦鳴不錯,林總可以給他更重的擔子。”於東建議道。

好夢公司有完備的人才培養機制,具有自我造血功能,不用到外邊挖人,自己公司的員工更可靠一些。

於東一時半會不會離開,他還要在公司呆上幾個月,有足夠的時間交接工作。

不過他已經在規劃自己的公司了,他給公司起了一個名字,叫做博鈉影業。

第八十章 京城演藝圈的新勢力第八百零五章 交替第二百六十六章 驚鴻第七百九十六章 小圈子第八十七章 一步天堂,一步地獄第六章 男女之間的戰爭第四百三十一章 事業心第三百零四章 市井化的江湖第六章 男女之間的戰爭第二百一十四章 房子第五百一十九章 點撥第三百八十六章 嚴冬期第四百六十四章 思考第七十章 大時代第七百一十二章 專訪第七百二十章 會議第四百四十二章 主旋律第十九章 一堂社會課第四百八十八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二百六十二章 同一部電影第六百四十五章 合作第七十二章 改變第七百八十四章 告別第三百四十六章 觀望第五十九章 靡靡之音第七百四十六章 突破口第四百五十章 片酬第六百一十二章 有意思第四百五十八章 創作理念第七百四十五章 目標第五百三十二章 輕功第六百零六章 飛馳的少年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響第七百三十二章 擴張第六百五十章 上課第六百五十五章 工作第七百五十二章 潮流第二百二十一章 製片人第四百九十章 餘地第四百七十七章 處罰第二百七十三章 投資第七百九十四章 尖銳第六百章 傳承第六百四十一章 態度第二百零三章 半日閒第一百六十七章 合作伙伴第六百一十六章 電話第一百零七章 京城人在紐約第二百一十九章 獲獎第二百五十一章 我很懷念它第三百三十五章 從小公司到大企業第二百七十三章 投資第六百九十五章 文藝的生活第七百八十三章 歡送會第二十一章 出名要趁早第四百六十三章 文化差異第二百一十一章 兩部影片第六百一十四章 看好第一百零五章 首看權第七百六十六章 友誼第一百六十八章 投資未來第五百四十一章 投入第七百二十七章 口碑第四百六十六章 愛好第十一章 女生外嚮第二十六章 選角第五百九十六章 有容乃大第三百三十五章 從小公司到大企業第四百零三章 深談第七十章 大時代第五百零三章 拜碼頭第一章 文藝青年的美好時代第七百四十三章 狙擊第七百四十三章 狙擊第八十八章 《活着》第八百一十三章 提問第四百一十七章 女性電影第五百四十六章 用心第七十九章 大撒把第二百七十章 上映第三百九十一章 戲裡戲外第二百六十八章 畢業作品第六百四十五章 合作第六百六十二章 冒險第二百二十六章 喬遷第七百三十七章 票房第一百九十六章 小品第九十章 籌資第四百八十一章 京派第一百八十二章 遇見第五百四十三章 融資第二百一十五章 生活不容易第三百二十二章 改編權第七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機會第四百六十八章 修改第四百一十七章 女性電影第四百三十八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三百零五章 忙碌和閒適第三百七十八章 特立獨行第八百一十一章 勢不可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