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機會

座談會結束有一場象徵性質的冷餐會,主要用於交際。

在場的人自己選取食物和酒水,相熟的人坐在一起閒聊,氛圍較爲輕鬆。

林子軒隨意觀察了一番,這些香江電影人實際上也分成很多小圈子,只不過香江電影圈本身不大,都是低頭不見擡頭見的熟人。

但正因爲如此,其中的恩怨不會少,從他們各自的態度就能看出些門道。

林子軒不是八卦黨,這不是他關注的重點,他和聞雋、劉德樺幾個人坐下來,一邊吃東西一邊聊天。

這幾個人和聞雋是一個圈子,有共同的想法。

在座談會上,聞雋表明了傾向於內地電影的態度,支持港片和內地電影融合。

這算是一種站隊,這麼做或許會得罪那些堅持港片獨特性的電影人,但能獲得林子軒和內地相關部門的支持。

既然決定了靠向內地,他當然要有所表示。

聞雋對和林子軒的合作很是期待,林子軒也想有個熟悉港圈的人幫忙。

不一會,徐客坐了過來,寒暄兩句後,問起了合作拍片的具體事宜。

他問的非常專業細緻,包括資金運作、合拍模式、導演權限和後期製作等等。

林子軒知道問的越細緻說明越有興趣,那些只知道發牢騷的人肯定不靠譜,真正想做事的人不會發牢騷,只會想着如何解決問題。

他大致回答了徐客的疑惑。

座談會交流的是大方向上的問題,不可能談到某部電影的具體運作流程,談不到那麼細,就拿導演權限來說,一般是指電影的最終剪輯權。

林子軒不會輕易把這個權限交給導演,除非是像馮曉剛和姜聞這樣的。

大家知根知底,有交情,沒有顧慮。

他對徐客有所瞭解,徐客擅長拍攝多種類型的影片,喜劇片、武俠片、鬼怪片和警匪片等等,可謂是影壇多面手。

最爲人熟知的還是武俠片。

這是香江導演的共同點,由於香江影壇的獨特性,一位導演不會專門拍一種類型的片子,有機會嘗試各種題材,什麼賺錢拍什麼。

徐客拍攝過多部經典的武俠片,李桉都受過他的影響。

不過李桉拍攝了《臥虎藏龍》,不僅在北美的票房很高,還拿到了奧斯卡獎,內地製作的《英雄》票房突破兩個億,在香江大受歡迎。

《英雄》在香江的票房是兩千五百萬港幣,這個成績不能和《無間道》相比。

但作爲一部內地導演拍攝,內地演員出演的電影,能有這個成績,足以說明在香江的受歡迎程度。

《大腕的葬禮》在香江的票房不到一百萬港幣,《我的野蠻女友》的票房剛過一千萬港幣,《英雄》的成績不錯。

徐客看過《英雄》。

不說這部戲的劇情和內涵,單看其中的武打場景,他覺得自己能做的更加震撼人心,武俠片中使用的技術大多來自於香江,有不少手法是徐客的獨創,他有這個自信。

他一直追求拍攝手法和技術上的創新。

看到《臥虎藏龍》和《英雄》的出世,徐客動了拍武俠片的心思。

他以往的武俠片面向的市場是香江和東南亞,在日本和韓國有不小的影響力,在內地影響更大,卻極少有機會在內地影院公映。

如今,東南亞的電影市場被好萊塢大片佔據,壓縮了港片的生存空間。

香江本土的票房撐不起大製作的電影,這幾年香江電影最高的票房不過六千萬港幣,幾百萬票房的片子比比皆是。

相對而言,內地市場成爲徐客的選擇。

作爲香江的著名導演,他有底氣和內地的影視公司談條件,除了投資和片酬,他最關心的還是導演權限。

林子軒不可能全部放權給徐客,兩人以前沒有合作過,徐客不瞭解內地市場。

他沒有直接拒絕徐客,這畢竟只是一次非正式的交談。

再說,徐客不一定會和好夢公司合作,內地還有其他的影視公司,或許會答應徐客的條件,這是一個互相選擇的過程。

林子軒邀請徐客有時間到好夢公司參觀,再談論合作的細節。

與此同時,周星持也坐了過來,在一旁聽着林子軒和徐客的談話。

他和好夢公司打過交道,明白這家公司在內地電影行業的能量,《少林足球》最終沒能在內地上映,他的電影公司遭到廣電總局的處罰,暫停了和內地合作拍片的業務。

這種情況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重新註冊一家電影公司也可以。

周星持在意的是打通內地的渠道,否則像《少林足球》的事情還會重演。

好夢公司就有能力幫他解決問題,處理內地審查和宣傳發行上的事宜,他想讓自己的片子在內地上映,需要和林子軒合作。

他聽着林子軒答覆徐客的疑問,在專業性上不容置疑。

也是,好夢公司都和英國的電影公司合作拍片了,肯定具備專業素質,《小雪的大冒險》全球票房高達七億美元,摺合五十多億港幣。

這個數據讓香江的電影人極爲震撼,對好夢公司愈發的重視。

那些真正想拍電影的人都希望和專業的電影公司合作,大家都是專業人士,溝通上無障礙,如果碰上不懂電影的人,會非常痛苦。

他們對內地市場抱有成見,就是覺得內地電影人不夠專業。

在香江電影人眼裡,內地市場過於複雜,不按照市場來,制度性的東西太多,在創作上被束縛,在發行上要掙扎,很多時候結果和想象不一樣。

或者說市場不夠透明,潛規則太多,對整個環境太陌生,不知道該怎麼走。

這主要是由於兩地不同的文化背景,再加上溝通和交流不暢造成的。

林子軒熟悉內地演藝圈,讓他來香江發展同樣覺得陌生和不適應,這個問題短時間內很難解決,互動多了自然就瞭解了。

他邀請香江電影人來內地參加活動,好夢公司願意爲他們提供便利。

不知不覺間,圍繞在林子軒身邊的人多了起來,這些人或者真的想拍電影,或者只是爲了利益,卻都對內地市場抱有期望。

內地市場是他們最後的機會了。

第六百三十五章 報道第七百二十九章 誠信第二百九十章 不見不散第四百三十五章 參觀第三百六十九章 主動性第七百八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三百七十九章 主播們第一百五十四章 京城的風很大第四百五十二章 翻譯第四百四十九章 合適第六百一十四章 看好第一百一十章 在紐約第六十一章 浪子回頭金不換第一百六十五章 做名女人更難第六十五章 簡單的快樂第二百七十章 上映第六百八十二章 過往第一百六十四章 邀請第一百九十二章 天生做演員的材料第二百四十二章 那年的焰火第四百六十九章 困頓的時光第六百零六章 飛馳的少年第七百九十六章 小圈子第七百七十六章 出逃第八章 新人入職第五百九十章 公關第三百五十一章 開館第五百四十七章 主動權第五百八十章 現象第七百零四章 主動性第六百五十九章 結合第四百二十九章 拍賣會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明星第三百五十二章 實力第三百四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八十六章 開機第六十七章 以夫妻的身份第五百三十九章 會面第八百一十七章 孩子們第七百六十章 選角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明星第六十三章 二人世界第七百六十一章 狗仔第四百二十章 時代和生活第一百八十三章 過把癮第三百四十五章 懷舊情結第一百九十九章 婉拒第五百二十六章 草根的夢想第五百二十九章 客串第四百九十一章 副業第一百八十一章 有幸遇見了你第八百二十七章 搭臺唱戲第二百五十二章 好時候第七百二十九章 誠信第五章 文藝青年的對話第二十四章 這個年代的愛情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同的道路第五百六十二章 勸說第七百四十八章 賣點第三百八十三章 小意外第六百四十七章 造型第六十八章 以後要對他更好一點第二百二十九章 傳媒第四百六十六章 愛好第七百三十三章 十年第一百零七章 京城人在紐約第三百九十七章 競爭第二十二章 看上去很美第五十九章 靡靡之音第一百九十三章 四天王第三百四十五章 懷舊情結第八百一十三章 提問第四百三十六章 巨無霸第三百三十八章 比喻第四百九十三章 贊助第三百三十五章 從小公司到大企業第三百七十二章 成長第一百章 春晚第八百零四章 成名之前第六十八章 以後要對他更好一點第七百八十三章 歡送會第五百八十一章 十七歲第七百九十六章 小圈子第十五章 發薪記第八百零二章 校慶第四百二十章 時代和生活第四百九十八章 舞臺第四百二十九章 拍賣會第六十一章 浪子回頭金不換第五百九十一章 趣味性第七百一十七章 偶像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言第六百八十一章 前奏第七百七十八章 印象第六十六章 這一年第七百一十九章 演員和角色第一百零六章 記住這種感覺第四百三十四章 水土不服第六百五十章 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