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六章 出逃

港島的媒體報道了林子軒在香江的活動,尤其是他在合拍片上的態度。

各家的觀點不一,但大多以保守爲主,認爲合拍片會損害港片的自由精神,港片應該保持獨立性。

不少香江影評人持這種論調,有些電影人也發表類似的言論,甚至把港片衰落的原因歸結到迴歸上來。

由此可見,香江電影圈的保守和排外。

這種現象早已有之,內地電影人很難在香江獲得認可,即便成爲國際影星的鞏莉在香江拍片時也被稱爲“北姑”。

這是一個含有歧視和貶義的詞彙。

香江已經迴歸五年,內地的經濟高速發展,有香江電影人認識到其中的機遇,更傾向於前往內地謀求出路。

當下的香江社會正處在這種迷茫的階段。

不光是生活上的考量,還有思想上的衝突,是放下架子到內地討生活,還是固守在港島苦苦掙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

林子軒沒打算改變什麼,他這次是爲了好夢公司在香江的發展鋪路。

對於報紙上的爭論,他懶得理會,這裡不是他的主場,就讓那些人繼續叫囂,今後有他們後悔的時候。

當然不排除真在香江混不下去了,這幫人或許會換一副嘴臉跑到內地撈錢。

這種二皮臉不在少數,在香江說一套,跑到內地又說一套,內地觀衆如果認不清的話,還把他們當偶像供着。

這正是林子軒制定黑名單的目的,他要認清楚港圈的真面目。

香江金像獎頒獎在即,娛樂媒體關於林子軒的報道不是重點,重點還是圍繞着金像獎的新聞,各種獎項預測紛紛出爐。

其中也有不和諧的聲音,比如對金像獎的炮轟。

和內地一樣,只要是評選類的獎項難免被認爲有黑幕,受到操控。

香江導演杜奇峰批評金像獎的評選規則有問題,人情票氾濫,評獎不是看影片的質量,而是看誰的人緣好,誰的資歷高。

金像獎採取的是業內專業人士投票的方式。

提名獎中的最佳影片獎由所有電影從業人員投票選出,其他專業獎項由各電影專業團體分別選出,身兼數職的電影製作人員可利用多重身份投票。

專業評審團的人員由評選事務組推薦及邀請。

包括監製、策劃、製片、導演、編劇、攝影師、動作指導、美術指導、剪接師、演員、電影音樂工作者、錄音師、燈光師及視覺特技效果、影評人、電影教育工作者、電子傳媒工作者、電影發行或宣傳工作者。

看起來非常專業,但香江電影圈很小,幾乎都是熟人,人情票在所難免。

美國的奧斯卡獎存在同樣的問題,決定獎項歸屬的是公關公司的力度,電影的質量倒沒有那麼重要了。

說到底,電影頒獎就是一場秀,認真就輸了。

尤其是圈內人,誰都知道是這個情況,大家只是不說出來,炮轟金像獎沒有意義,這是體制問題,金像獎不會因爲遭到炮轟就有所改變。

杜奇峰堅持拍純正的港片,他對香江電影不滿,對金像獎不滿,對合拍片也不滿,就是個電影圈的憤青,有點特立獨行。

另一位香江導演關錦棚認爲金像獎越來越商業化,對文藝片的重視不夠。

《少林足球》和《無間道》都是商業大片,拿到十幾項提名,是奪獎大熱門,有很大可能包攬這一屆的金像獎。

相比較而言,文藝片拿獎的機率慘淡,這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

評獎要看影片的藝術性,而不是誰的票房高就讓誰拿獎。

這代表了大部分文藝片導演的想法,關錦棚正是香江著名的文藝片導演,拍攝了多部具有藝術性的影片。

話是這麼說,不過金像獎組委會也很尷尬。

按照聞雋的說法,如今香江電影的世道不好,金像獎主推《少林足球》和《無間道》是爲了市場考慮,爲了恢復投資人的信心。

這麼一來,勢必對文藝片造成影響。

香江金像獎想在商業片和文藝片之間找平衡並不容易,兩者不可兼得,只能先救市場,再談文藝。

所以說,金像獎並不單純的是一個電影獎,還是香江電影的晴雨表。

林子軒等待着金像獎頒獎典禮的到來,與此同時,內地演藝圈發生了一件大事。

這天下午,劉曉青和一位演員在餐廳喝茶聊天。

她的司機給她打了一個電話,告訴她擔任她公司總經理的妹夫被帶走,公司被查封,賬戶被凍結。

劉曉青掛掉電話,不露聲色,一邊繼續笑着聊天,一邊在心裡飛快的盤算。

她必須儘快的離開國內,前往國外。

京城的稅務部門一直在查她偷稅漏稅的證據,她這些年做了多少生意,連她自己都記不清,只要想查,肯定能查到。

內地的影視行業亂象叢生,逃稅的現象並不少見。

劉曉青的演藝公司不僅投拍影視劇,還培養演員,依靠她的名氣拉贊助。

只要她出面,贊助商願意掏錢,她因此混的風生水起,還進入過一次富豪榜,正是這種高調,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關注。

她開始抱着僥倖心理,作爲社會名人她不相信會出事,但公司的總經理被帶走,這不是一個好的信號。

她攥着手機,在腦海裡想着應該給誰打電話。

她認識不少官員和商人,在影視圈裡也有人脈,可在這個時候她能相信誰呢?萬一被人舉報了怎麼辦?

還是先離開再打聽到底是怎麼回事,尋找解決的辦法。

她打定主意,準備出逃,香江是第一站。

只要到了香江,就有辦法前往歐美等國,不過不能從京城坐飛機,太顯眼了,她可是大明星,出現在機場容易被圍觀。

那隻能前往花城,出關到香江。

劉曉青喝完茶,和那位演員告別,讓司機過來接她,她匆忙回到家裡,拿了證件和護照,坐車前往粵省。

一路上,她小心翼翼,作了僞裝。

然而,她精心策劃的出逃計劃失敗了,在出關碼頭被警察攔了下來。

劉曉青被抓的消息迅速成爲國內娛樂版的頭條新聞,她大明星的身份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影視行業颳起了一場稅務風暴。

第三百七十九章 主播們第六百九十一章 低調第六百零八章 緣分第六百一十七章 笨辦法第五百七十三章 少年第七百二十五章 連線第四百二十九章 拍賣會第四百一十九章 一聲嘆息第三百七十九章 主播們第六百三十三章 高清第三百五十一章 開館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響第四百八十四章 候選第七百一十二章 專訪第三百九十八章 評分第四百一十二章 新氣象第六百七十七章 聲望第二百一十六章 脾氣第一百六十五章 做名女人更難第三百三十二章 意境第五百九十六章 有容乃大第七百二十七章 口碑第七百三十五章 夥伴第二百六十九章 功課第四百一十八章 公益廣告第三百五十六章 平穩第二百六十五章 勤儉傳統第五十章 花城來客第五百四十三章 融資第六十六章 這一年第一百九十章 籤售會第七百九十九章 經驗之談第五百三十二章 輕功第一百五十六章 每個人的舞臺第六百二十一章 主導第四百九十三章 贊助第七百六十八章 時勢造《英雄》第六百二十三章 陣容第八百二十章 元旦第六百八十六章 碰面第五百九十七章 變與活第五百零五章 版權第三十一章 探班第二百零六章 握手第三百八十四章 順其自然第七百一十八章 陰影第七百六十一章 狗仔第六百六十二章 冒險第七百六十九章 聚會第四百九十八章 舞臺第六百零七章 棱角第七百二十二章 新聞第三百五十四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零五章 小孩演大戲第六百零九章 幸運第四百二十四章 批准第六百三十八章 初心第四百六十章 衆說紛紜第二百三十三章 陽光正燦爛第三十九章 做事和做人第五百七十一章 往事只能回味第一百零二章 客串第七百四十九章 優劣第二百零三章 半日閒第四百九十七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第三百五十四章 各懷心思第七百六十四章 底氣第三十八章 一家子第二百三十三章 陽光正燦爛第一百七十五章 粗暴下的真實第五百三十九章 會面第五十二章 領證第七百四十九章 優劣第三百九十四章 偶像劇第二百二十章 低調第四百九十五章 舉手之勞第十七章 承諾第三十七章 咱們倆第一百零四章 文壇多面手第二百五十五章 團聚第五百一十五章 成長第七百三十二章 擴張第十七章 承諾第三百二十五章 抓週第七百六十二章 處理第一百六十六章 組團忽悠第二十五章 生活的節奏第七百一十一章 試映第二百三十四章 幕後第五百五十九章 華麗轉身第九十四章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第三百一十二章 生活化第三百九十九章 熱門第四百七十五章 主角第五百一十一章 心動第三百二十章 拿獎模式第五百三十七章 慶典第三百一十三章 小雪的大冒險第七百一十九章 演員和角色第五百八十五章 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