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喬允升的反對

“愛卿眼力不錯,”朱由檢笑對李春燁,“一旦大明據有麻六甲,就會與緬甸連成一片,那時大明就有了從路上進入麻六甲的通道。”

李春燁心內驚濤駭浪,比起朱由檢還是信王時對大明的展望,現在的朱由檢更加從容地應對周邊的局勢,他知道,朱由檢不一定是看重這片土地,而是看重麻六甲,從此以後,大明從海路、陸路,都可抵達麻六甲,如果將緬甸的水泥大道擴展到麻六甲,大明再也不用擔心麻六甲的安全問題,以朱由檢對水泥路的青睞,完全有這種可能。

“陛下,麻六甲可是要立省嗎?”

朱由檢看了眼李春燁,心說這個,還是讓其他的大臣說出來更好,“大明要控制麻六甲,自然要在此立省,可是,朕有些猶豫,這裡到底是立一個省,還是兩個省。”

大臣們再次拿起南洋的地圖,與蘇威省比較,麻六甲水道兩岸,土地實在是太大了,又隔着寬闊的麻六甲水道,所以主張將麻六甲兩岸分爲兩個省的意見佔了上風。

“既然衆卿都認爲要設立兩個行省,那就兩個吧,”朱由檢在這種問題上不願與大臣們鬧矛盾,有了大臣們的參與,在海外立省,就不是他的乾坤獨斷,“至於這兩個省份的名字,參照南海艦隊的意見,麻六甲以北,叫戴燕省,麻六甲以南,就叫順塔省吧!”

戴燕和順塔,是後來的漢人在南洋建立的小國,就像蘭芳共和國一樣,起於漢人大量涌入南洋,亡與西方的殖民強國。

“陛下聖明!”朝堂上一片恭賀之聲。

朱由檢心中歡喜,經過這次朝會,大明基本上控制了整個南洋,南海,將成爲大明的內湖,“衆愛卿,你們認爲,誰擔任這兩省 省長合適?”

朝堂頓時鴉雀無聲,雖然有人垂涎麻六甲的富足,但現在的大明,貪墨已經成了過街老鼠,麻六甲的賦稅再多,也進不了自己的腰包,南洋距離大明又是過於遙遠,品級高的官員,自然不願赴任,品級低的,估計朱由檢也看不上。

朱由檢暗暗嘆息,大明的官員和百姓,還是太留戀中原的繁華之地了,如果不是實在活不下去,恐怕誰也不願離開自己的家鄉。

“陛下,臣願意去麻六甲赴任!”墨跡良久,終於有一名年輕的官員出班參奏。

朱由檢擡頭一看,是交通部的一位司長,崔悟生,因爲出列奏對,正低着頭,看不清臉面,不過朱由檢認識他,乃是少年進士,但文筆不夠老練,錄取的名次比較靠後,未能進入翰林院,被放到外地做了推官等。

朱由檢登基後,朝廷徹底改革,成立三院六部,此人因爲官清廉、才能卓著的原因,被人事部召回,在交通部任副司長。

崔悟生現在不過二十五歲,實在是太年輕了,加上仕途順利,根本不適合擔任省長,太得意和太失意,都容易讓人走入極端,只有受到一定磨鍊的人,纔會成爲人才。

朱由檢欲待不用,卻突然冒出一個新的念頭,“崔悟生,好名字,感悟人生,不過愛卿感悟

人生的時間太短,但任省長一職,暫不合適。”

“陛下……”崔悟生鬧了個花臉,“臣知曉了!”

“在馬六甲水道的入口東側,有一個小島叫淡馬錫,朕預備在此設立府衙,愛卿可去此處擔任知府。”

“是,陛下。”崔悟生似乎有氣無力,他本來希望去戴燕或者順塔擔任省長,就像張定那樣,沒想到朱由檢只讓他擔任知府。

朱由檢微微一笑,“愛卿可不要小看這個淡馬錫,島嶼雖然不大,但朕打算在此設立府衙,對所有過往船隻實行徵稅,不過……所得稅款,必須足額上交稅務部。”

“是,陛下,臣明白了。”

“你不明白,”朱由檢搖頭,看來必須再當一次教師了,“淡馬錫現在雖然荒蕪,但大明在此立府、設立貿易口岸後,所有經過麻六甲水道的船隻,不論屬於大明,還是他國,一律要向大明納稅通航稅,這所得的稅款,恐怕不是小數目,愛卿可千萬不要把持不住。”

“陛下,臣一向視錢財如糞土,絕對不會辜負陛下聖恩。”

“那就好,”朱由檢繼續說道:“淡馬錫作爲貿易口岸,將允許貨物過境停留,無論貨主是誰,只要不出售,不再徵收商稅。”

“過境停留?陛下……”崔悟生被朱由檢說糊塗了,一會是通航稅,一會是商稅,他實在不明白朱由檢的真實意思。

“愛卿不用着急,朕將派出專人,爲愛卿解讀淡馬錫的地位。”今天的朝會,事情挺多,朱由檢不願在這個專業的問題上浪費時間。

“陛下,臣願往麻六甲赴任。”外交部的一位司長池昭站了出來。

“哈哈,今天可是各位司長們大顯身手的朝會,”朱由檢看了眼池昭,知道此人年近四十,正年富力強,又有一定的閱歷,爲官還算清正,只是一直擔任虛職,還沒經歷過真正的檢驗,以後還要加強監督,“愛卿在外交部任職,熟悉南洋事務,又肯替朕分憂,朕就敕封你爲戴燕省省長。”

朱由檢任用官員的標準,乃是廉、忠、才、德,利用邊疆省份缺少官員的機會,正好打破一級一級往上升的慣例,否則到了部長、總理,都七老八十了,連生活自理都是問題,何談爲國分憂、爲民謀利?

“臣謝陛下聖恩!”雖然朱由檢還未正式擬旨,池昭還是叩頭謝恩了,口諭也是聖旨。

“池愛卿,朕同樣給你蘇威省的待遇,五年內賦稅不用上交,但麻六甲水道的通航稅必須上交,三千來自湖廣的府兵,將來轉爲維持治安的警察。”

“臣多謝陛下體恤。”

“不過,戴燕省在南海艦隊的協助下,百姓業已歸心,愛卿爭取早日在各地開府立縣,與緬甸省完成劃界工作。”朱由檢心想,搞定了南洋,大明的軍隊可以暫時休息一段時間了,現在南北的危機基本都已消除,該是國內建設的時候了。

“臣一定謹記陛下的教誨,早日讓戴燕省與緬甸省連成一片。”池昭站起身,退到朝臣的後列,人事部現在還沒有行文,他的品

級還沒有正式提上來。

朱由檢正待要當朝挑選順塔省省長,喬允升再次出班奏到:“陛下,臣有一言。”

“喬愛卿有什麼話就直說吧!”朱由檢看喬允升的架勢,應該又是規勸,因此語氣冷淡了許多。

喬允升朝朱由檢一拱手,算是先禮後兵,“自陛下登基以來,大明對外戰爭,的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戰果,北面剿滅建奴,西南穩住兩藏,現在又在南洋打下大片的土地,要論武功,陛下堪稱史上第一明君。”

朱由檢見喬允升只突出武功,不免心頭不服,難道老子的文治不算第一?發展工商業、推行義務教育,古往今來,有哪位明君有如此大手筆?不過,光自誇也沒什麼用,關鍵是大臣們的認可,“喬愛卿,你我君臣之間,這些虛禮就不用了,你到底要說什麼?”

“陛下,”喬允升也不看朱由檢的臉色,繼續低着頭說道:“但臣不明白,土地越大,治理起來就越困難,大明真的需要這些土地嗎?如此發展下去,大明究竟要發展到什麼地步?”

朱由檢微微頷首,“愛卿還有什麼話,只管往下說。”

喬允升豁出去了,“陛下,土地真的越大越好嗎?現在關外、南洋諸省,大明已經沒法移民了,說明大明根本不缺這些土地。”

黃立極、李春燁出班,正要說話,朱由檢伸手阻止了他們,“喬愛卿說得是,大明的確不能無限制擴充土地——如果不能行之有效的管理方略,將士們辛辛苦苦打下的土地,遲早也會丟失。”

黃立極、李春燁面面相覷,特別是李春燁,他明白朱由檢只是爲了充實大明的戰略支點,但朱由檢當朝認錯,這還是第一次,以後還怎麼開疆拓土?

“對一個國家來說,土地的確不是越大越好,但朕數次征伐,都是迫不得已,北伐建奴、蒙古,那是因爲這裡是大明的國患,太祖、成祖年間都有大規模的北伐,方纔保障大明百十年的安定。”

“臣明白,臣沒有反對陛下北伐的意思。”喬允升以爲朱由檢要避重就輕。

“兩藏地區發生針對漢人的流血事件,朕才被迫起兵南征,這次的南洋,乃是西洋遠征至大明的家門口,如果大明不能禦敵與南洋,西夷遲早會在廣東、福建登陸,到時候免不了還是戰爭。”

“……”

朱由檢面色冷凜,口中卻是不緊不慢,“朕也明白,戰爭總有結束的時候,關鍵還是大明內地的發展,待南洋穩定之後,朕暫時不會再發起大規模的遠征,而是將主要精力,投放到大明的內地,朕要爲百姓多謀福祉。”

“陛下能如此作想,乃是大明之福,蒼生之福。”見朱由檢完全同意自己的意見,喬允升也是見好就收。

“但大明在南洋不能虎頭蛇尾,必須完成佈署,”朱由檢實在要感謝喬允升,有了喬允升的反對,他的計劃更容易實施,“南洋還有一個巨大的島嶼,叫做婆羅洲,大明的典籍中也稱爲渤泥。”

(本章完)

第51章 兵部正堂第382章 莫寧島第235章 多爾袞兵敗三岔河第214章 奪路而逃第215章 留下三千女人第231章 大禮還是陷阱第431章 暗度陳倉第432章 空中打擊第93章 胡心雪的牽掛第396章 第一次見到開花彈第429章 空無一人的淡馬錫第224章 多爾袞大驚失色第145章 漢軍牛錄的覆滅第52章 再會兵部尚書第130章 高手的歸宿第234章 損失慘重的第一旅第363章 參謀李通第165章 他這是要和我拼命第249章 雙喜臨門第288章 兩人一百文第199章歌娘和舞娘第502章 海商巴蒙德第395章 出使西班牙第168章 城頭喋血第382章 莫寧島第230章 狡猾的漢人第454章 爭相入漢籍第352章 真的不夠殺第397章 阿瓦的東大門第212章 踐踏朵顏人的大帳第69章 福王朱常洵第430章 麻六甲水道第472章 新政第2章 霧靈山奇遇第503章 佈局(大結局)第15章 陰森森的樹林第342章 身陷絕境第335章 被宮女驚醒第451章 第三隻手第462章 銀行第207章 被凍了一夜第195章 我家的女人第132章 駿馬揚蹄山海關第121章 張嫣的哭訴第126章 暖牀第350章 第二十三個省第70章 大婚 (求收藏)第203章 一舉兩得第177章 請范文程品茶第70章 大婚 (求收藏)第139章 爲大金國的士兵賠葬第369章 蘇比克灣第317章 又一個王朝的覆滅第485章 私授銀兩入罪第371章 童男童女的傳說(一)第264章 雅山與風河第84章 王佐掛的腦袋第327章 麻六甲海峽第432章 空中打擊第285章 三院十部制(上)第16章 黑衣人首領第204章 在科爾沁草原縱馬第51章 兵部正堂第146章 兵臨絕境第63章 不醉不歸第75章 與民爭利第175章 史可法與李鴻基第349 百倍、千倍地討還第382章 莫寧島第493章 蘭竹體制(三)第370章 徐福東渡第88章 高迎祥斷指明志第118章 軍隊改革第326章 爲明軍做嫁衣第167章 鑲紅旗隕落第503章 佈局(大結局)第113章 几筵殿守靈第458章 天大的利潤第410章漢人在東籲崛起第313章 藏巴汗的困惑第88章 高迎祥斷指明志第96章 王府來人第47章 李春燁的擔憂第181章兩個倒黴的甲喇額真第26章 怪人丁嵐第240章 九個半牛錄第427章 斯佩克斯的善意第322章 和平歸化第75章 與民爭利第283章 要掙錢,找工商業第131章 荒淫無恥的皇帝第290章 伊人客棧第244章 飛向城頭的開花彈第466章 捨不得離開第36章 兵發山東第142章 北城門的變故第472章 新政第479章 東廂房第345章 狂妄的大肚王第56章 大明的未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