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淨土

“渤泥?”孔貞運輕輕唸叨着,他猛然發現,這是一個十分熟悉的名字,“陛下,渤泥乃是太祖欽定的不徵之國,如果陛下將渤泥劃歸大明,那所有的藩屬國如何評價我大明?”

“孔愛卿此言差矣!”朱由檢一陣腹誹,這個酸儒,總是抱着祖宗的成見,“此一時彼一時,不知道太祖當年欽定的十五個不徵之國,現在還剩多少個?”

“這……”孔貞運還真不知道,這些國家經常發生動盪,城頭變幻大王旗,國號也是更新不斷,他一個只讀聖賢書的人,哪裡搞得明白?

“孔愛卿有所不知,渤泥被荷蘭滅國久矣,”朱由檢狠狠瞪了孔貞運一眼,“南海艦隊進入婆羅洲,算是幫助渤泥的百姓擺脫了荷蘭人的壓榨與剝削,他們感激大明還來不及呢。”

“原來如此,”孔貞運訕訕而退,口中繼續哆嗦着:“這些小國,離開了大明的確不行。”

“陛下,婆羅洲是否立省?”李春燁從地圖上發現,婆羅洲比順塔省還要大上許多,現在南海艦隊就呆在南洋,他不相信朱由檢會放過這個島嶼。

“這個……本來朕是有立省的打算,剛纔喬愛卿提醒了朕,土地不是越大越好,如果不能有效管理,土地再大也是枉然。”朱由檢邊說邊搖頭,一副幡然醒悟的樣子。

“陛下……”李春燁覺得自己的耳朵出了問題,這哪像那個熟悉的朱由檢?

“算了,真要屬於大明,它遲早會回到大明的懷抱,”朱由檢看了李春燁一眼,“眼下大明實在無力照應這麼多新收復的土地。”

李春燁還是不明白朱由檢的意思,“陛下,一旦失去婆羅洲的控制權,將來再要收回,那就難了。”

“李大人,陛下明明放棄了這塊土地,你因何不肯罷手?難道就是指望手下的將軍們,爲了這些沒有任何用處的土地而封侯?”喬允升最看不慣這個鷹派的李春燁。

“喬大人此話何意?軍人爲國家守土開疆,難道不對嗎?如果軍人都像喬大人這樣畏首畏尾,那建奴恐怕早就打進山海關了。”李春燁有些懂得朱由檢的戰略部署,他從心眼裡看不起這些酸儒,雖然他曾經也是酸儒。

“李大人如此看重守土開疆,那建奴肆虐遼東的時候,李大人在哪裡?李大人手下的將軍們,又是在哪裡?”喬允升毫不相讓,連朱由檢都贊同他的意思,這個李春燁算什麼?“最終還不是靠陛下御駕親征?”

“兩位愛卿不用爭了,朕自有定奪。”朱由檢不反對大臣們爭上一爭,沒準在爭吵中還能發現什麼問題,但這種純粹的人生攻擊,還是要不得,朝堂不是菜市場。

李春燁還是梗着脖子,朱由檢打斷了他的反擊,他十分不爽,但喬允升剛剛得了語言上的便宜,加上朱由檢聽從了他的建議,卻是舒暢到每一個毛孔,得意之餘,他仰起臉,一副無視李春燁的表情。

“婆羅洲是一個很大的島嶼,但大明現在無力有效管理,還是讓他們自己決定吧!”朱由檢向龍椅上一靠,十分疲倦的樣子,“朕已經驅趕了荷蘭人,但朕不會向婆羅洲派遣官員,未

來的婆羅洲,就有島上的百姓自行管理,數年之後,或者數十年之後,如果他們願意加入大明,就像蘇祿王國那樣,舉國加入大明,那也不晚,如果他們非要獨立建國,朕也由他,只要他們不受西夷的欺凌即可。”

“陛下……”李春燁還想再說什麼,但朱由檢揮揮手,“今天的朝會就到此吧,朕乏了。”

“散……朝……”張彝憲的聲音適時想起,大臣們只得依次離開大殿。

李春燁遲疑了一會,他心中的疑團未滅,於是緊隨着朱由檢的步伐追到乾清宮。

“這纔剛剛散朝,候質怎麼就來了?也該讓朕休息片刻吧?”朱由檢雙眼含笑,臉上再也沒有了疲憊之色。

“陛下……”

“候質有什麼話,不妨直說,來人,看座,上茶。”

小太監給李春燁端來座椅,又奉上香茗。

李春燁看也不看香茗一眼,“陛下,天與不取,反受其害。”

“候質以爲朕是什麼樣的人?”朱由檢反問一句。

“啊……”李春燁似乎明白了,但朱由檢到底是如何安排婆羅洲,他依然不明白,“陛下,婆羅洲……”

“朕就知道候質是爲婆羅洲而來,”朱由檢輕笑,“依候質看,朝廷要如何處置婆羅洲?”

“陛下,既然南海艦隊已經打下這塊土地,大明沒有理由不要,”李春燁的目標還是在婆羅洲上,“如果朝廷實在無力治理,大不了以後暫緩開疆。”

“要自然是要,就看如何要法,”朱由檢眼中的精光外泄,“候質認爲,大明怎麼要婆羅洲?”

“陛下,在婆羅洲立省,就是很好的方法。”李春燁已經習慣了朱由檢的思路。

“立省自然是很好的方法,朕不是因爲喬愛卿的話,才放棄立省的,”朱由檢在尋思,到底要怎樣向李春燁解釋這自治省,“然而,朕找到一個更加穩妥的辦法。”

“難道陛下已經有處置方略?”李春燁尋思,這似乎纔是真正的朱由檢,一個老是盯着大明周圍土地的皇帝。

“候質曾經問過朕,究竟要怎樣才能根治官員的貪墨。”

李春燁簡直無語,剛剛說到婆羅洲,陛下怎麼扯到貪墨?“臣是問過陛下,現在就不錯,連太祖都治不了的貪墨,現在已經好多了,至少大臣們不敢明目張膽地貪墨。”

“現在的確好多了,但那是朕的高壓,如果朕老了,沒有了監管羣臣的精力,或者朕駕崩了,新皇沒有了朕的雷霆手段,官員們難保不貪墨,那朕這些年的辛苦,不是白費了?”

貪墨是漢民族幾千年延續下來的“傳統”,只要有官員的地方,就有貪墨,李春燁也沒什麼好辦法,“可是,陛下,這與婆羅洲有關係嗎?”

“關係大了,”朱由檢神秘地一笑,“不瞞候質,婆羅洲上將是一塊基本沒有貪墨的淨土。”

“沒有貪墨的淨土?”李春燁的眼睛霎時瞪得比建奴的馬#眼還大,隨即緩緩收攏眼瞼,微閉雙目,緩緩點頭,不錯,這纔是真實的朱由檢,“陛下……”

朱由檢看着李春

燁,含笑不語,美美地享受了一把李春燁眼中高人的感覺。

“陛下,古往今來,哪一位皇帝不是反對大臣們的貪墨?但歷朝都找不到行之有效的辦法,”李春燁頓了頓,見朱由檢沒有反對,也就繼續說下去,“陛下沒有向婆羅洲派遣官員,如何監督貪墨?”

“候質能保證朕派去的官員,本身沒有貪墨行爲嗎?”朱由檢一臉輕鬆的樣子。

“這……”李春燁的確不能保證,這些官員遠在海外,就是人事部的官員也監管不了,通常的方法,只要不出嚴重的後果,大家都是睜隻眼閉隻眼。

“也許他們今天沒有,明天沒有,但五年後、十年後呢?他們一年的俸祿不過數百金,但手裡經管的銀子卻是數萬,甚至數十萬,誰能保證他們沒有貪婪之心?”

“陛下究竟是如何監管官員的?”李春燁決定不想了,朱由檢奇思妙想不斷,自己就是想破腦袋,恐怕都不及朱由檢之萬一,“難道朕剛纔在朝會上說的……”

“朕沒有欺騙朝臣,”朱由檢剛剛喝了口香茗,差點笑噴了,“朕的確是讓島上的百姓自治、自決——真打算在婆羅洲設立自治省。”

“自治?陛下,何爲自治省?”李春燁已經感覺到朱由檢沒有放棄婆羅洲,他一定用他的方式在對付朝臣們。

朱由檢想了想,這纔開口道:“自治省,就是讓島上的百姓自己管理,朝廷不會向當地派遣官員。”

“陛下,如此一來,婆羅洲還是大明的土地嗎?島上的百姓大都不是漢人,他們要做什麼,朝廷也管不着——再說,陛下如何確定當地的官員就沒有貪墨行爲?”李春燁被朱由檢弄糊塗了,這樣下去,怎麼看怎麼不是大明的土地。

“這是一種全新的管理模式,三言兩語實在難以說清,這樣吧,朕挑核心的內容說說。”要向李春燁這樣的文人解釋選舉制度,實在是費勁,好在李春燁是他的堅定支持者,又多次見過他的神奇,“先說說怎麼治理貪墨。”

“……”

“島上的最高官員是省長,乃是由全島百姓的代表選舉產生,在擔任省長期間,百姓代表會盯住他的一言一行,別說貪墨,如他行爲不當,就有可能被百姓代表彈劾,隨時丟掉官職,還要承擔他應該負擔的責任。”

“陛下,選舉是怎麼回事?”

“島上會有一些府縣,每個府縣選出幾名百姓代表,他們什麼事也不做,專門盯住省長,省長在全省範圍內只要有任何不法行爲,都會遭到這些代表的彈劾。”

“那要是百姓代表與省長同流合污呢?”李春燁還是不太相信,世上真的存在沒有貪墨的淨土。

“省長要賄賂大量的百姓代表,那他要花掉多少銀子?他又能貪墨多少銀子?兩廂比較,省長有銀子可賺嗎?”

李春燁還是覺得不太踏實,但他對朱由檢有一種盲目的崇拜,也就沒有繼續發問,但他想到另外一個問題,“陛下,即使貪墨不存在了,那大明要如何掌控婆羅洲呢?”

(本章完)

第497章 偷襲第44章 與倭寇單挑第53章 大明的未來(一)第200章 邊吃邊談第325章 又遇紅毛鬼第389章 自行車第163章 光明正大地打一仗第240章 九個半牛錄第452章 特別朝會第141章 漢軍反水第371章 童男童女的傳說(一)第331章 孔貞運鬧個大花臉第142章 北城門的變故第482章 下南洋第101章 爲你而生第494章 蘭竹體制(四)第405章 “萬人敵”空降東籲大營第498章 爭相攀登第462章 銀行第75章 與民爭利第389章 自行車第219章 自殺式衝鋒第424章 國師的擔憂第480章 變革第437章 瘋狂的人口登記第324章 果蔬營第186章 奇特的排雷法第107章 西宛泛舟第88章 高迎祥斷指明志第149章 嘴邊的肥肉第163章 光明正大地打一仗第379章 收人錢財,替人消災第503章 佈局(大結局)第17章 兩大高手第154章 將帥不和第200章 邊吃邊談第123章 魂斷阜城第474章 劉宅的僕丁第422章 主政緬甸第78章 京師豆腐軍第325章 又遇紅毛鬼第96章 王府來人第397章 阿瓦的東大門第427章 斯佩克斯的善意第430章 麻六甲水道第204章 在科爾沁草原縱馬第111章 朱由校的確駕崩了第403章 東籲的象兵第391章 除夕之夜第335章 被宮女驚醒第275章 科爾沁的姑爺第15章 陰森森的樹林第156章 清水煎雞蛋第282章 迷霧一樣的報館第422章 主政緬甸第155章 地球是圓的第18章 老奴多嘴第307章 連寺廟都不放過第441章 國恨家仇第335章 被宮女驚醒第429章 空無一人的淡馬錫第126章 暖牀第323章 走婚制第313章 藏巴汗的困惑第261章 五年過渡期第268章 百里相迎第477章 劉氏紡織第479章 東廂房第378章 大明最缺什麼第241章 我們一起殺回家第450章 婆羅洲第38章 慈不掌兵第137章 山坳裡的村落第499章 自己派出刺客第306章 駭人聽聞的死刑第172章 甕中之鱉的煩惱第490章 沙撈越河第426章 荷蘭信使第244章 飛向城頭的開花彈第224章 多爾袞大驚失色第320章 科爾沁的煩惱第14章 拋射第172章 甕中之鱉的煩惱第62章 西洋景第104章 海月肥皂第45章 山東府兵第438章 東籲餘孽作者回來了第161章 爭鋒相對第436章 鄭三保的後人第382章 莫寧島第180章城下的小插曲第180章城下的小插曲第358章 魚餌第444章 和談的誠意第51章 兵部正堂第269章 把酒話關外第68章叔王爺(求收藏)第71章 認主 (求收藏 求紅票)第448章 自治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