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 定鼎勝局

宋應昌是葉夢熊的好友,對於蕭如薰是一貫的大力支持,蕭如薰也沒有辜負他的期待,屢屢帶給他驚喜,他覺得他有必要給這個年輕的將軍一點幫助。

“嗯,此事就交給老夫吧,老夫替你上一道奏疏,把石見銀山的事情和朝廷裡面說一說,應該會有改觀,支持你拿下石見銀山的會有不少人,戶部就肯定會支持,兵部也差不多,工部這些部門考慮到自己的問題也會支持,六部裡面三個部支持,加上皇帝的支持,此事就十拿九穩了。”

袁黃皺了皺眉頭,嘆息道:“只是不知朝廷拿下這銀山之後,到底有多少銀兩能進入國庫爲國分憂,那些人支持攻打石見也無非是爲了滿足自己的胃口而已,我等想用此來填補國庫虧空和軍需,想來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能辦到的事情,只是苦了那麼多的將士,浴血奮戰,也得不到什麼賞賜。”

宋應昌搖了搖頭:“了凡,不要說這種話,戰事當前,需要穩定軍心,堅定信念,不可自己首先動搖了,明白嗎?”

宋應昌又看向了面無表情的蕭如薰,微微嘆氣,忍不住的又提點道:“季馨,你也無須太過擔心,武將的地位雖然不能和開國時期相提並論,但是也不會有文官隨便向你出手打壓,這是個道德底線的問題,觸碰底線的人,會引起整個武將團體的集體抗爭,那是朝廷絕對不願意看到的。

一個武將,若要在朝廷中生存,就要學會借力打力,季馨,這一點,李成樑是你的前輩,你要從他的道路中尋找到方式方法,他在你之前以尚有爭議的十大功獲得了伯爵的爵位,就是這條路走得好,走的對,他的靠山一個接一個,流水的閣老鐵打的靠山,什麼時候都沒有掉下去過,以前有申時行許國,現在還有一個將要回歸的王錫爵。

對了,季馨,這一點你要記住,現在的內閣首輔趙志皋只是代內閣首輔,真正的內閣首輔是王錫爵,王錫爵是個老滑頭,前年國本之爭最激烈的時候,他稱母親患病回家侍疾,沒人能說什麼,他就脫身而去。

結果到了前年下半年,內閣和羣臣損失慘重的時候,只有他一個人穩坐釣魚臺,坐山觀虎鬥,現在整個內閣只剩下兩個閣老,資歷還都在他之下,可想而知,此人到底是何居心,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就是李成樑現在的靠山。”

宋應昌的眼中精光四射。

“宋公的意思是,王錫爵一旦回朝,就會接任內閣首輔,趙閣老就會退居次輔,而王錫爵是李成樑的靠山,我和李成樑結怨,王錫爵會幫着李成樑對付我?”

蕭如薰明白了宋應昌的意思。

“這是最壞的揣測,一個武將得罪了當朝內閣首輔,又能得到什麼好處呢?王錫爵最多還有三個月就能回到朝廷裡,季馨,你只剩下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可以思考對策了,趙志皋雖然是支持你的戰事,而且對你還略有好感,但是次輔是不能違抗首輔的,當年,就算是嚴嵩也不敢正面對抗夏言。”

蕭如薰點了點頭。

“當然你也不用太過於擔憂,季馨,還有一個情況你可以利用一下的。”

蕭如薰忙問道:“請宋公明說。”

“國本之爭。”宋應昌突然笑了出來:“王錫爵在國本之爭最激烈的時候撤了下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王錫爵是不想和皇帝正面衝突,不想丟了手中的權勢和腦袋上的烏紗帽,這對於他的聲望是有一定打擊的,所以爲了挽回自己的聲望,王錫爵回朝之後必須要做些什麼表達自己的立場,然後才能得到羣臣的支持。”

袁黃也明白了,看了看蕭如薰,笑了出來:“哈哈哈,季馨,你不如猜猜,王錫爵回朝以後首先會做什麼?”

蕭如薰也笑了出來,點頭道:“上疏陛下,請立太子。”

“然後陛下龍顏大怒,怒斥王錫爵,並且開始謀劃着將王錫爵徹底趕出朝廷,這個時候,你只需要和陛下站在一起,就能保住自己的安全,陛下終歸是陛下,收拾一些小魚小蝦可能不方便,但是內閣首輔這種大魚,還是說收拾就收拾的。”

宋應昌把該說的都說了,蕭如薰也明白的七七八八了。

“這朝堂爭鋒,可絲毫不比你這帶兵打仗要輕鬆,季馨,你也說過,當主將,帶着各地兵馬作戰,最忌諱的就是偏幫,就是不能一碗水端平,否則會讓別地兵馬大爲不滿,但是你若是真的一視同仁了,自己的嫡系又該埋怨你胳膊肘朝外拐了。

而這朝堂爭鋒也是一樣,講究一個同進退共生死,你在最危險的時候把戰友拋棄了,讓他們頂着,自己回家逍遙去了,結果朝臣們多年的努力功虧一簣,申時行許國等人丟官,剩下的朝臣心中對王錫爵能沒有想法嗎?”

袁黃顯然也是老於此道的,細細的對蕭如薰分析了這場著名的政治鬥爭的情況。

“他要是不帶頭上疏重啓國本之爭以爲投名狀,就不能安撫人心,就不能得到衆臣的支持,這內閣首輔的位置,自然也就坐不穩,到時候皇帝戒備,羣臣遲疑,王錫爵不用多久就要丟了官位回家養老去了,真要到了那個時候,王錫爵可沒有功夫關注到你的身上,光是皇帝的問責就足以讓他焦頭爛額了。”

“所以只要我們在日本打開局面,給大明贏得足夠的銀兩,王錫爵就算想給李成樑出頭都辦不到!”

蕭如薰捏了一把拳頭。

事已至此,再也沒有其他的路可走了,宋應昌答應注意要支持蕭如薰,那麼就註定會一條道走到黑,把自己的未來堵在蕭如薰的身上,袁黃也是打定了主意,要幫着蕭如薰完成這史上未曾有過的最大規模的分裂敵國的壯舉,一旦成功,獲益無窮大。

二月初四日,蕭如薰召開軍事會議,決定留下三千兵馬並朝鮮軍五萬看守俘虜,逐步運回國內,自己帶領全軍主力三萬五千精兵乘水師艦船遠赴日本徵討,目的地,石見,戰略目標,攻取石見地區,拿下石見銀山,並且集中主力挫敗德川家康之軍,爲大明定鼎勝局!

八百六十二 行動起來的李汶一百五十 錦衣衛出動一千零三十八 我錯在哪裡了?九百六十三 慢慢來一千一百二十七 怎一個天險了得七百七十九 口出粗鄙之語的傻子三百三十九 再會袁黃一百二十八 碧蹄館遭遇戰(上)二百七十九 門庭若市的蕭府四百二十二 心底最深的野望三百三十五 戰象一千三百一十八 徐光啓下鄉(下)九百六十一 一堆爛泥一千三百零七 希望之光九百二十五 你是大明的將軍?一千一百五十九 勇士八百二十一 特殊且大膽的想法六十九 蕭李爭鋒(上)五百四十九 焦頭爛額的王世揚八百四十一 權奸誤我!十四 武官的困境一千一百五十 強弩之末(下)二百四十七 議功二百二十九 決戰(上)三百三十四 大城一百六十 倭寇來使七百九十一 再遇陳龍正二百二十六 換約之戰(下)二百三十七 德川家康的窘境三百二十六 利瑪竇的見面禮三百三十二 接風洗塵宴三百六十四 大決戰七百一十二 驚恐的蕭大亨一千一百九十二 正確的選擇四百七十七 局勢二百二十一 爭分奪秒九百零六 極樂之樂四百一十八 這個武人倒不簡單八百五十九 自信滿滿的將軍們五百零八 王世揚的決心五百四十七 爲了活命(上)四百三十二 興師問罪(五)四百零六 尊敬的蕭將軍,您好四百八十五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一百零八 水陸並進的構想七十七 弄瞎倭寇的眼睛八百九十五 僵局五百三十二 另有圖謀七百八十五 新帝登基二百七十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十五 哱雲勸降五百七十四 焦急的沈鯉一千三百六十七 秦皇立馬碑一千零二十七 撫順邊市四百四十一 蕭如薰上疏八百一十 心虛六百五十四 就是現在!二百四十一 三方會談(中)一千二百零四 改進中華朝貢體系三百九十五 陳龍正西行記(一)七 成立鳥銃隊七百四十九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五百四十五 消失的北虜(上)八百零六 如火如荼一百九十三 壓倒性的優勢二百二十四 換約之戰(上)五百零三 我雖文弱,卻不怕死一千二百一十八 石田三成成爲了第一個覺悟的人四十七 戰後五百八十三 皇權危機九百一十八 你真是一個瘋子八百七十一 李汶堅持自己的判斷九十五 沈惟敬的斬首行動一百三十五 血戰碧蹄館(四)關於結尾八百六十三 馬千乘做出了決定八百九十三 誅殺(上)三百六十六 袁黃的期待七百九十八 總動員一千二百六十 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一千零六 法蘭西的意外之喜一千二百二十三 城內爆炸了一千三百七十 吃外人還是比吃自己人要好八百 絕不反悔!五百七十四 焦急的沈鯉一千零七十六 斷尾求生一百零五 吃掉加藤清正(下)六百五十一 讓漢人退讓,讓漢人服軟七百二十九 強勢首輔六百四十五 絕對不會背叛投敵的人二百三十二 明軍血戰德川軍(中)九百五十七 蕭某人最厭惡沽名釣譽之輩一百四十八 水師要出動一千二百四十八 那一千兩銀子的事情你不打算和朕說說一千三百五十 北伐的準備(下)九百三十五 沈一貫還真是一個鬥士二十九 破城計二百七十六 救火隊員李太后(上)八百五十八 李汶的反應很快五百一十八 將大明的未來奪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