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九 蕭如薰的隱憂

“宋公,目前日本國內的情況,是一個叫做德川家康的諸侯殺死了豐臣秀吉,取而代之,佔據了豐臣秀吉之前的位置,然而德川家康此時所處的位置是日本國對朝鮮開戰的前沿陣地,名護屋城,在日本本土的最西面,而日本的國都京都城內,不僅有他們的天皇,還有豐臣秀吉的繼承人豐臣秀次,也就是說,此時此刻,日本有兩個政權!彼此對立,相互敵視。”

宋應昌捻着自己的鬍鬚,點了點頭:“那對與我大明而言,這是好事啊!”

“自然是好事,只要日本保持分裂,保持內戰,大明就安然無恙,可高枕無憂,但是此時此刻的現狀是,德川家康的勢力遠在豐臣秀次之上,二者兵力有數倍的差距,如果大明不進行干涉,豐臣秀次的勢力會在短時間內被德川家康消滅,日本將再次歸於一統,真正的一統。”

蕭如薰這話引起了宋應昌的關注。

“真正的一統?豐臣……秀吉?他不是日本國王嗎?”

蕭如薰耐心解釋道:“日本國在此前數百年都是分裂狀態,宛如我華夏春秋戰國時期,直到十數年前才歸於一統,一統之人就是豐臣秀吉,然而這個豐臣秀吉只是一統了一半多的日本,剩下的一半是談判來的,也就是咱們說的聽調不聽宣,這一次豐臣秀吉發動對朝鮮戰爭,所用的兵力基本上就是自己的一半,而德川家康就屬於被談判下來的那一半,保存了實力。

他們在末將的威脅下,推翻了豐臣秀吉的政權,建立了自己的政權,本來豐臣秀吉的勢力就在朝鮮全軍覆沒,剩下的一點點根本不是德川家康的對手,如果大明不管不顧,放任德川家康統一日本,日本將真正的得到統一,其統一程度將遠在豐臣秀吉之上,如果德川家康野心勃勃,十年之內必然起兵捲土重來!宋公,這不是危言聳聽,日本國人口超過一千萬!”

德川家康雖然最終沒有捲土重來,但是歷史到這裡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蕭如薰不敢再隨意相信歷史的走向,萬一的德川家康腦袋抽抽,不搞元和偃武,反而大搞軍備競賽,那可就真的不知道是否還要有一戰才能徹底收拾更加強大的日本,現在有這個機會把日本牽制住,有什麼不好呢?

“一千萬?這……這蕞爾小國竟然有千萬人口?難怪能起十五萬軍隊征伐朝鮮,如此好戰殘暴,人口充沛,絕非大明之福啊!季馨,你打算怎麼去做,如何做?”

宋應昌看着蕭如薰。

蕭如薰緩緩說道:“宋公,無論如何,我都要將德川家康的軍隊狠狠的削弱,只有我大明軍隊參與這場爭霸之戰,才能讓豐臣氏和德川氏並立日本,相互敵視,相互警戒,而我大明佔據石見地區與日本兩大勢力相互敵對相互牽制,才能讓這兩大勢力誰都不敢對誰動手,最大程度上分裂日本。”

宋應昌立刻說道:“也就是說,大明需要在日本駐軍?”

“正是,起碼三萬!”

“三萬?太多了一點吧?季馨,你可知這三萬兵馬駐紮海外的耗費是多少?”

“宋公,我們不能只看到付出而看不到回報,佔據石見地區,真個石見地區的銀山都在大明的控制之上,年產白銀百萬兩,光這一點進項就足夠十萬大軍的軍費了吧?更何況是三萬?而且駐紮在日本本土,也是可以屯田的,也是可以放牧減輕運輸費用的,還能借機發展商業,招商人來日本做生意,繳納賦稅給我們,朝廷需要付出的和得到的完全不在一個層面上。”

蕭如薰盡力的勸說着。

宋應昌眉頭緊皺,捻着鬍鬚走來走去,時而放鬆,時而焦慮,良久,在蕭如薰和袁黃期待的眼神注視之下,宋應昌開口說道:“老夫替你上奏,闡明道理,向朝廷爭取,但是,季馨,你要記住,你最多隻有兩個月的時間了。”

蕭如薰心中大定,和袁黃相視而笑。

“多謝宋公!其實何須兩個月,一個月之內末將就能結束戰爭,末將的孩子算算時間也該出生了,末將也是歸心似箭,想着回去看着孩子出生,夫人剛一懷孕末將就出徵在外,實在是覺得對不住他們母子。”

宋應昌點了點頭,露出一絲笑意:“也好,能儘快結束這裡的戰事,你就能回家陪伴妻子兒女了,這是好事,儘快打完這場仗,時間拖得越久,對我們越不利,老夫頂不住那麼大的壓力,你要抓緊了。”

說着,宋應昌似乎又想起了什麼似的。

“季馨,還有一件事情你要知道,你向皇帝進言用俘虜開礦的事情不知道被誰捅了出去,現在部分朝臣對你非常不滿,說你是妖言蠱惑皇帝,有人就用這一條攻擊你的主將職位,要求把你撤下,換上別的將領,老夫用臨陣換將軍之大忌爲藉口幫你摁下了,但是你已經被一部分朝臣注意到了,要小心。”

袁黃愣了一下,便看到蕭如薰滿臉的冷笑。

“那些讀書人老爺的吃相也太難看了一點,皇帝用自己的內庫庫銀,用戰場上抓到的俘虜,不耗百姓一粒米糧的開礦,怎麼就招惹到那些讀書人大老爺了?那麼不願意皇帝開礦,之前用禍害民生,現在又用什麼?轉移目標了?”

“季馨!不可如此說!禍從口出,你就沒想過爲什麼這件事情會被捅到朝廷裡?你啊,就是年輕氣盛不知檢點,上回那件事情若不是老夫爲你摁下,你以爲你還能帶兵帶到今天?”

宋應昌皺着眉頭斥責了蕭如薰一頓。

蕭如薰也知道上一次的事情多虧了宋應昌一力主張摁下,自己才安然無恙,如果上次的事情被朝臣知道了,蕭如薰絕對會死無葬身之地。

“上次的事情還要多謝宋公了。”

宋應昌擺了擺手:“無妨,但是季馨你要記住,你是武將,對上文臣你沒有好下場,該忍讓就要忍讓,該忍氣吞聲就要忍氣吞聲,無論他人如何侮辱污衊,你只需辯白就好,萬萬不可暴起反擊,否則本來還會有大臣出於各種目的幫你說話,你一旦反擊,就將面對整個朝廷文臣的打擊,皇帝也沒辦法給你撐腰,明白嗎?”

蕭如薰點了點頭,輕聲道:“末將明白。”

三百九十七 陳龍正西行記(三)八百八十九 批評與期許一千二百九十九 隆武盛世十一 何樂而不爲一千一百三十六 她可真是聰明五百二十六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一千一百三十四 後關失守一千二百三十二 倭人自治會五百一十六 蕭鎮南到京城了!六百六十 男人的慾望六百五十一 讓漢人退讓,讓漢人服軟一千一百三十七 於事無補一百八十九 帶路黨玄蘇一千零三 現在他想做個好人一千一百三十 決心一千三百五十四 羊毛紡織機六百九十 袁黃最大的念想一千零五十九 毛文龍的決定七百六十二 趙志皋覺得自己好像看到了些什麼一千一百四十三 開發大西南一百七十二 強襲對馬港(上)一百五十 錦衣衛出動三百五十三 劇烈的碰撞一百四十三 釜山的倭城二百二十五 換約之戰(中)二百零二 二人的約定一千一百二十二 大秦的火炮天下無敵六百九十 袁黃最大的念想四百零三 大義凜然的騙子四十四 一切都將見分曉六百零六 不怕死的扯力克(下)七百四十七 老祖宗,我做的對嗎?二百一十七 明軍總攻一千一百零二 戰爭已經開始二百四十 三方會談(上)一千一百一十五 崩潰的楊軍二百五十 王錫爵請見朱翊鈞三百零一 翁婿夜話(下)二百零四 提督與軍師之爭鋒八百九十六 今晚就動手六百一十四 想種田的努爾哈赤六百七十七 主持公道一千二百四十一 爲人臣的忌諱七百九十九 季馨沒死?二十八 腦洞大開的蕭如薰七百八十三 去把常洛帶來六百七十八 意想不到的收穫一千一百零三 孫時泰的覺悟(上)三百七十一 大勝六百八十二 抄家一百五十一 流言蜚語六百八十一 混亂的局勢七百九十 抵達鎮江一千二百 正式開戰(下)一百四十五 德川家康的議案一千一百零二 戰爭已經開始一百一十五 混亂的明廷一千一百五十 強弩之末(下)一千三百六十四 皇帝拔出了天子劍,劍指北海六百四十六 做戲就要做全套三百四十二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下)九百 三路反擊一千零六十九 柳成龍進軍開城二百二十二 悲憤的孤軍八百五十一 葉公,李化龍完了二十二 他是怎麼做到的?九百七十九 替罪羔羊柳成龍九百四十四 你就是太聰明瞭一千一百五十七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四百七十八 徐光啓六百八十 聯合阿拉幹九十七 炮打牡丹峰八百八十三 再無聲息的徐有慶八百零二 陳用賓做出了決定六百一十九 青史留名與遺臭萬年八百二十九 柴國柱的心情很糟糕一百一十七 強襲開城(下)九百四十五 也不能讓這些人繼續姓朱了三百九十七 陳龍正西行記(三)六十八 李如鬆不服!一千二百六十 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五百六十五 蕭如薰的囑咐一千零八十六 太子的地位不可動搖五百九十一 徐光啓的決定(上)六百九十一 袁黃的擔憂(上)一千零二十七 撫順邊市八百三十三 有一戶人家,本官想請你們去欺負一下四百八十一 徐光啓心中充滿了愧疚八百一十三 薑還是老的辣五百九十一 徐光啓的決定(上)二百四十一 三方會談(中)九百八十五 火器製造總局一千零九十二 軍事學院初露崢嶸四百八十八 可怕的猜測七十八 苦澀的努爾哈赤一千一百八十三 真是好惡毒的陰謀九百三十六 還請陛下重登大寶九十二 帝國最後的榮耀九百九十 給褚英的禮物五百六十一 死有餘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