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 各打五十大板

明秦鼎革之際,莫氏反應及時,以最快的速度抵達北京向大秦皇帝稱臣納貢,依然自號安南都統使,尋求大秦的保護。

當時包括暹羅在內的東南亞各國長期處在蕭如薰的威懾之下,一聽他居然打敗大明當了中國皇帝,立刻紛紛遣使表示臣服,安南的後黎朝也派了使臣,但是比莫氏要慢。

蕭如薰當時忙着謀劃大清洗,也沒有在意,直接就封了莫氏的安南都統使,收繳了明朝給的印綬,換上了大秦版本的印綬。

本以爲事情告一段落,結果後黎朝黎氏使臣也來到了北京,請求大秦重新冊封黎氏爲『安南國王』,這就讓當時的鴻臚寺官員非常鬱悶了。

明朝不想在安南的問題上過多的牽扯,所以急急忙忙的冊封了安南都統使給莫氏。

但是後黎朝並未就此衰亡,而是頑強的活了下來,到後來一度發展到了四方並立的局面,哪一方都想要中國的冊封得到正統的大義名義。

結果這次莫氏被攻打的流竄到大秦境內,只好向大秦爸爸求救。

蕭如薰剛剛騰出手來將鴻臚寺廢除,在其基礎上建設了升級版的外交部,正在準備向各國派遣外交大使增強大秦對周邊各國影響力的時候,出了這檔子事兒。

外交部尚書是從南京就跟着蕭如薰一路北伐,後來有擁立之功的馬承,因爲新成立的外交部將和黑水進行一定意義上的業務對接,也算是位高權重,所以必須要交給可以信任的人。

面對這檔子事,新上任的馬部堂也覺得有點棘手了。

你這南北朝對立,互相都想要大秦給予的正統,偏偏這還是前明撒手不管的爛攤子,放到大秦這裡,也是理不清的爛帳。

前明明明最開始冊封的是黎氏安南國王,但是等莫氏篡位之後,又封了安南都統使,等於是承認了莫氏對安南的統治,可是莫氏不爭氣,滅不掉黎氏,搞得現在大秦非常尷尬。

馬承把這個事情告訴了內閣,王錫爵和李廷機看了之後也面面相覷,只能把這個事情告訴蕭如薰,讓皇帝決斷,蕭如薰接到消息之後也覺得不好做,便把王錫爵叫到了皇宮裡商量。

但是他和王錫爵也商量不出什麼,便把李廷機和馬承一起叫到宮裡面商議。

明朝在這件事情上扮演的角色太尷尬,把現在的大秦給坑了,明明封了正統的安南國王,人家被篡位了又沒有完蛋,這個時候就封了安南都統使,讓他們做正統。

現在一南一北兩個正統都要正統的名義,非常棘手。

往小了說這是他們的內部糾紛,但是真要說起來,這事關以大秦爲首的朝貢體系的內部規則的運行,關乎到大秦在周邊諸國內部的威望。

你大秦是宗主國,這個事情要是處理不好,絕對是你大秦的鍋,你責無旁貸。

你別說這是大明的鍋,你繼承了大明的法統成爲正統,你就要做這個事情,維護中華的朝貢體系。

“陛下,此事事關我大秦國威,要是處理不好,周邊藩屬國不知道要在心裡如何非議。”

王錫爵首先就把這個事情的重要程度給說明白了,關乎到大秦的國際地位的事情,絕對不是小事。

大秦可不能隨便亂彈琴,否則引發藩屬國的不滿起了亂子,大秦還要再背一個鍋。

“陛下,京師警察總署報告,莫氏使者和黎氏使者在京師相遇,雙方惡語相向,在京師大打出手,造成惡劣影響,現在已經被京師警察控制住,陳總署長上表詢問陛下該如何處理。

陛下,這個事情發生在鬧市區,已經傳開了,現在周邊小國估計都在觀望陛下的處理結果,要是處理不好,很影響大秦的威望,望陛下三思。”

李廷機又給蕭如薰扔來了一個麻煩。

蕭如薰煩躁的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

“都拿了封賞還不走,純粹就是要給朕添亂子,莫氏黎氏其心可誅!哼!王閣老,李閣老,你們是如何看待的?”

王錫爵和李廷機互相看了看。

“陛下,老臣以爲,此事是前明嘉靖年間留下的陳年舊患,拖延日久,現在已經是本理不清的爛帳了,南北雙方各執一詞,若要偏向正統,當然是黎氏更正統。

黎氏是前明宣德年間被前明宣宗冊封的安南國王,名正言順,而莫氏雖然是叛逆,但又是被前明世宗皇帝冊封的安南都統使,照理來說,現在安南還是大秦的內附之地,這……”

王錫爵說不出話來了。

蕭如薰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茶。

“朕總不能叫他們打一仗分出個勝負來,然後大秦再冊封吧?前明留下的爛帳夠多了,現在居然又多了一個,朕是專門給他們擦屁股的嗎?”

面前三人低下頭,心裡腹誹——可不是嗎?誰讓你推翻人家做了皇帝?你不擦屁股誰來擦?

放下茶碗,蕭如薰深吸一口氣。

“西南用兵在即,不能節外生枝,雙方各打五十大板。”

三人面面相覷。

王錫爵道:“陛下是說?雙方都給冊封?”

“是說在京師鬧事的雙方各打五十大板,馬上傳令給陳燮,讓他親自處理,把莫氏和黎氏的使節分別杖責二十,警告他們不準在大秦國內鬧事,這次是杖責二十,下一次就是斬首!還有,他們鬧事有沒有給百姓造成損失?要是有的話照價賠償。”

“老臣遵旨,那陛下,冊封的事情呢?”

王錫爵又問道。

“冊封……”

蕭如薰斟酌了一會兒,看向了馬承:“馬部堂,你這邊派遣外交大使到各藩屬國的事情準備的如何了?”

“回陛下的話,皆已準備就緒,就剩下安南不知道是該派去莫氏,還是派去黎氏。”

馬承有點無奈的看着蕭如薰。

蕭如薰又深吸一口氣按耐住心中的躁動。

這幫子不省心的東西!

“黎氏畢竟是更早確立的安南正統,而莫氏乃是權臣叛逆,大秦應當標榜正統,而排斥叛逆,於情於理,都該冊封黎氏爲安南國王,而不是莫氏。”

蕭如薰緩緩的說道,然後看了馬承一眼。

馬承瞬間明白了蕭如薰的意思。

“陛下,莫氏雖然是叛逆,但是正因爲如此,纔會對前明百依百順,不惜自降國格,如今莫氏危機,若大秦施以援手,莫氏必然對我感恩戴德,大秦若要莫氏做什麼,莫氏也不敢違背。”

王錫爵什麼也沒說,李廷機看了一眼馬承,然後低頭不言不語。

一千三百零九 成功的政策五十九 巨人始動一千二百八十 哭泣的陳龍正三十三 葉公夢熊一千二百一十三 喊殺聲驟起七百七十五 無法預料的事情三百五十一 影帝二百零三 德川家康的幕府將軍之路六百零八 蕭如薰的目的五十三 朝鮮來使九百九十六 我得罪誰了?六百六十六 拉攏一千零八十六 太子的地位不可動搖六十四 戰與和(上)八百八十二 給他們一個驚喜一千一百二十六 這本就是大秦的國土吧?六十五 戰與和(下)一千二百五十四 閱兵式四百六十四 菲律賓改姓一千二百五十九 這是聖君啊三百五十七 夜襲(二)四百一十九 事辦成了五百三十二 另有圖謀一千零七十一 毛文龍用計一千一百一十五 崩潰的楊軍二百四十七 議功六十一 我們要個孩子吧七十三 歷史發生了劇變五百二十五 李成樑的呼喚一千一百零三 孫時泰的覺悟(上)七十 蕭李爭鋒(下)七百九十一 再遇陳龍正五十四 相互之間的猜忌九十六 踏血而行三百二十四 鄭和的遺產五百五十六 王世揚求活(下)四百九十六 朱翊鈞感受到了濃濃的危機感六百六十 男人的慾望六百五十三 看走眼了九百二十六 連影帝都做不了還做什麼皇帝?二百九十六 不甘的李成樑一百二十四 暗流涌動一千二百三十三 成立自衛隊六百七十八 意想不到的收穫三百一十二 約談二將七十六 隱藏於歷史之中的細節一千三百一十 趙士禎不想深究八百三十五 殺人了!三百四十五 王的抉擇(下)一千一百七十四 秦軍改組一千零八十六 太子的地位不可動搖八百五十四 京師大亂(下)一千一百一十八 全軍覆沒五百九十三 不聽命令的軍隊九百九十一 多俊俏的少年郎啊五百一十七 君臣再相見七百八十六 逃出生天一千三百二十一 養鴨治蝗三百七十六 朱皇帝的這個鍋背得冤吶!六百九十三 不速之客(上)八百九十三 誅殺(上)七百三十九 朱翊鈞畢竟也不是省油的燈五百四十五 消失的北虜(上)一千二百七十七 朝氣蓬勃沐五郎六百七十四 討伐洞武遺民(下)二百零四 提督與軍師之爭鋒二十八 腦洞大開的蕭如薰九百二十 臨界點一千三百五十 北伐的準備(下)三十三 葉公夢熊九百八十三 大秦宗室(上)一千一百五十八 極惡惡人蕭如薰二百七十八 不爽的李成樑六百一十七 試探(上)四百八十八 可怕的猜測七百九十六 開動的戰爭機器(下)六百六十八 沈一貫的野心不斷的膨脹着(下)一千二百二十八 難以接受的破衣服五百八十五 弄死他們二百九十六 不甘的李成樑六十六 意見統一一千零八十三 啼笑皆非五百五十四 殘酷的命運七百四十八 出發!三百六十六 袁黃的期待六百八十四 好男兒(下)三百二十四 鄭和的遺產二百六十一 十萬兩白銀四百二十六 豪情六百四十五 絕對不會背叛投敵的人八百五十一 葉公,李化龍完了八百八十六 劉黃裳的慶幸一千零一十一 造船一百一十八 李如鬆血戰開城(上)八十九 蕭如薰的戰策五百二十二 忐忑的李如鬆四百二十 莫不是呂宋島上的佛朗機人得罪了蕭鎮南?一千一百一十三 先下手爲強二百七十九 門庭若市的蕭府九百零五 黑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