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零一 大秦的警告

“你的意思是……分別冊封?”

聽完馬承說話,蕭如薰看着馬承。

“是,依臣來看,既然前明封了安南都統使一職,咱們完全可以改一下,莫氏實際佔據高平地區,雖然眼下只餘一小塊地盤,但依舊可封爲高平都統使,而黎氏想要安南國王,封給他們便是,安南國王和高平都統使之間也沒有什麼關係。”

蕭如薰對馬承很滿意,他很上道。

“這……難道是說直接將高平都統使納入大秦統治之下,而安南國王只是統治高平以南?”

李廷機反應過來了,頓時被馬承的思路所傾倒。

這正大光明侵奪人家領土的事情還真是能做的如此名正言順啊!

“正是如此,有何不可?”

馬承可不在乎李廷機的看法。

李廷機看了看蕭如薰,猶豫道:“安南畢竟是我屬國,這樣一來,恐怕他們會抗議。”

“抗議?爲什麼要抗議?他們不是要安南國王嗎?朕不是封給他們了嗎?他們還有什麼異議?還敢有什麼異議?

當年前明成祖可是攻滅了他們,設立州縣統治,後來才廢除,安南自古以來就是我華夏領土,他們若還有異議,朕就派大軍南下去和他們談判。”

區區一個安南蕭如薰一點都不在乎,再說了,既然負責給前明擦屁股,那好處也不能不拿。

嘉靖皇帝也不是傻子,直接降了國格,把安南從法理上納入大明統治範圍,等於大明對安南領土擁有法理上的所有權。

這一事實到現在還未更改,莫氏依然頂着安南都統使的名號。

現在兩家相爭,大秦難以處理,就只能這樣進行處理,雙方都能得到好處,雙方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莫氏想要的是苟延殘喘,他們不敢奢望統一安南了,而黎氏所要的無非是正統名義,現在兩個要求都滿足,他們還想幹什麼?

想反抗?

當宗主國的宗主權是擺設?

自古以來,中央王朝的宗主權都不是擺設,經常可以用到,藩屬國若要得到正統名義的統治,就必須得到中央王朝的冊封,這樣才能名正言順,宗主國就相當於藩屬國的大家長,是有決定權和干涉權的。

藩屬國發生內亂,中央王朝作爲宗主國是有出兵干涉的權力的,這是合理合法的,藩屬國若敢反抗,那就是大不敬,宗主國有權直接派兵征討夷滅之。

只不過這份權力並不經常被宗主國使用,因爲宗主國也不是閒着沒事幹天天關注國外的事情,國內的事情更重要,國外小國之間的糾紛根本不值得大皇帝爲之分心。

這一回蕭如薰也是非常惱怒,只是因爲莫氏和黎氏在北京鬧市區大打出手把事情鬧大,他纔不得不召集人手浪費寶貴的時間去進行商議處理這些問題。

莫氏和黎氏敢如此利用他,就要做好接受宗主國怒火的準備。

杖責二十是個小小的警告,要是再敢鬧事,就不是杖責那麼簡單的事情了。

至於處理,那是宗主國的權力,不得置喙!

於是很快,蕭如薰就把聖旨頒佈下去了。

陳燮那邊接到了聖旨,馬上宣佈,然後抓過莫氏和黎氏的使者就開始打板子,各打二十大板,給他們打的皮開肉綻痛呼連連,打過之後又宣佈了皇帝陛下對莫氏和黎氏的處理結果。

正式冊封黎氏爲安南國王,享有安南的統治權,準世襲,對大秦稱臣。

冊封莫氏爲高平都統使,治高平,準世襲,同樣對大秦稱臣。

雙方立刻止干戈,不準私下械鬥,否則大秦必然出兵干涉。

莫氏和黎氏的使者紛紛愣住,少傾回味過來,莫氏使者大喜過望,黎氏使者大驚失色。

莫氏使者回去之後趕快派人向大秦皇帝陛下道謝,並且接受冊封,立刻離開了北京回國。

而黎氏使者則再次派人求見大秦皇帝陛下,結果被告知皇帝陛下政務繁忙,沒時間見他們,拿到冊封趕快回去,別留在京師鬧事。

黎氏使者不甘心,求爺爺告奶奶,想花錢打通門路拜見大秦皇帝陛下,結果犯在了調查司手裡,使團裡負責行賄的那個人被斬了,其他人被亂棍打出京師,被趕走了。

這個消息傳播的也很快,很快,很多人都知道安南國王的使者得罪了大秦皇帝陛下,估計要倒黴了。

等這個消息被送回安南後黎朝權臣鄭鬆的手裡的時候,他也是又驚訝又憤恨。

他如何看不出大秦玩的這一招移花接木,居然直接否認了安南對高平地區的統治權,那可不是一小塊地方,那是一個省級編制。

而且現在絕大部分都在他的治理之下,莫氏只是控制了小小一塊巴掌大的地方,緊靠大秦邊境,居然還想要回高平的統治權?

做夢!

鄭鬆有心立刻調集大軍北伐莫氏,將此事做成既定事實,直接滅掉莫氏讓大秦吃個啞巴虧,但是還沒來得及出兵,就被告知老撾和柬埔寨分別在邊境搞軍事演習,聚集好幾萬兵馬,並不知道有什麼想法。

鄭鬆立刻明白,這是大秦對他的警告。

當年蕭如薰在緬甸經營基業的時候,對東南亞各國的威壓十分厲害,連不可一世的東籲王朝都被滅了,暹羅王納瑞軒對他服服帖帖,其餘小國也沒有異議。

等到蕭如薰北伐的時候,當時控制鎮南關地區的莫氏就曾經借道給蕭如薰,與之交好,現在看來,蕭如薰是在投桃報李。

如今黎氏內部也不太安穩,鄭鬆當權,朝中也不是沒有反對者,阮氏就對他十分不滿。

而阮氏的支持者也不少,此時此刻若是貿然進攻莫氏惹惱了大秦,不說老撾和柬埔寨是否會出兵,也不說大秦會不會一怒出兵,單說內部就肯定有人要鬧事。

鄭鬆思慮再三,決定暫且忍氣吞聲,等處理掉內部的問題,把南邊幾個小的割據勢力收拾掉,剪除後患之後,再來全力應付莫氏,如今既然得到了大秦賜封的『安南國王』名號,那麼基本目的就達到了。

大義名分在手,討伐誰不還是一句話的事兒?

於是鄭鬆默認了大秦對莫氏的安排,默許了莫氏的苟延殘喘,但是已經奪到手的高平地區是休想拿回去的,他一定會死死的控制住。

然後,他告訴傀儡般的黎氏皇帝,讓他出面接受大秦冊封,正式就任『安南國王』,然後上表遣使向大秦表示臣服。

黎氏皇帝一一照做,坐穩了安南國王的地位,而在北邊莫氏殘餘勢力盤踞的地方,莫氏土皇帝也終於回到了自己的土地上,宣佈就任大秦的高平都統使,對高平地區確立統治。

其實也就一縣之地的苟延殘喘,鄭鬆不鬧事不挑釁,大秦也不可能直接出兵奪取高平地區。

眼下西南用兵在即,蕭如薰想要的是安穩,是周邊環境的安穩,好讓他可以放手對西南用兵,徹底解決當地的土司問題,重塑當地,確立流官制度,確立中央帝國對當地的直接統治。

在此期間,蕭如薰可不希望看到有什麼不安穩的事情發生,如果有,那就弄死他們。

三百零九 龍鳳胎(下)一百三十一 黑田長政的最後一搏一百三十三 血戰碧蹄館(二)十四 武官的困境五百二十一 大明第一猛男一千零六十四 向大秦求援一千零二十 大變革與肅清朝堂六百三十四 天道好輪迴,上天饒過誰一千二百零一 井伊直政的心理陰影六十八 李如鬆不服!一千一百三十三 磨刀不誤砍柴工七百六十四 蕭總督,陛下有請一千二百二十三 城內爆炸了七百四十一 沈師傅,你太叫朕失望了一千二百八十九 李昖抵京(下)一百三十一 黑田長政的最後一搏三百一十七 華人的憂慮六百八十三 好男兒(上)九百六十七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一千一百七十五 他不惜付出任何代價一百七十三 強襲對馬港(中)九百一十二 家書七百八十四 我可憐的孫孫喲七百二十九 強勢首輔七百六十二 趙志皋覺得自己好像看到了些什麼六百一十五 狗與狼七百一十五 就打到這裡吧!三百四十五 王的抉擇(下)四百二十八 興師問罪(一)九百二十九 完全不同的道路七百二十三 多事之秋四百六十四 菲律賓改姓四百八十一 徐光啓心中充滿了愧疚二百六十八 王錫爵並未就此認命六百九十二 袁黃的擔憂(下)七百四十 拿下張維賢很難嗎?九百六十一 一堆爛泥一百二十四 暗流涌動一百七十六 崩潰的宗氏四百四十五 無奈的趙志皋一千一百六十七 新一年的好消息四百四十二 銀子!銀子!一千二百零四 改進中華朝貢體系一千二百二十二 前田利長的決定一百零三 伏擊三百九十一 三年(上)六百二十六 奇妙的會面一千一百六十二 畫餅九百六十三 慢慢來一百五十三 德川家康的時機六百六十一 定個小目標,先豎它五六座京觀七十五 恩重如山六百四十 相顧無言的故人三百五十九 夜襲(四)一百零五 吃掉加藤清正(下)五百八十 仇敵(下)七十八 苦澀的努爾哈赤一千三百四十六 夢想中的那個國度一千零九十四 生機勃勃五百七十 向死而生(下)一百八十四 稀世的名軍師之謀劃二百二十二 悲憤的孤軍六十五 戰與和(下)九百零一 螳臂當車五百六十一 死有餘辜(上)五十三 朝鮮來使關於結尾三百零八 龍鳳胎(上)一千一百六十三 被動的等待九百二十六 連影帝都做不了還做什麼皇帝?二百六十 李昖的小心思二百一十五 給宇喜多秀家的大禮一千三百五十二 新的宿命和方向八百一十一 後悔的劉黃裳二百一十一 叫家康來見我!三百一十七 華人的憂慮一千二百零六 暹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外交孤立和打擊三百六十九 袁黃懸着的心終於放下七百四十一 沈師傅,你太叫朕失望了二百三十三 明軍血戰德川軍(下)一千一百五十三 飛鳳關告急三百一十二 約談二將四百二十 莫不是呂宋島上的佛朗機人得罪了蕭鎮南?三百五十七 夜襲(二)三百六十一 雙雄爭鋒(下)二百八十一 雙生子一千一百一十二 宣戰詔書一千二百六十一 切記你我吃的都是誰家的俸祿九百五十 不交稅的人四百六十三 向馬尼拉進軍五百六十四 詭異的動向一百四十四 不安的宇喜多秀家五百七十五 一本爛帳九百七十六 他需要一支強大的騎兵九百二十九 完全不同的道路三百一十 重新開始五百六十一 死有餘辜(上)一千零八十四 傳奇的毛文龍一千三百七十二 親上加親一百六十 倭寇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