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進京

“什麼?楊行舟要來中原?”

“他是以一國之君的身份前來朝拜天子麼?”

“難道他大周前來大明朝貢,也想成爲我大明藩國不成?”

“開什麼玩笑,當今大周雄霸南海諸國,收復高麗,滅掉韃靼,疆域之大,能人之多,已經遠超我大明。不是我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真要是兩國開戰,咱們大明雖然兵力強盛,但相較大周還差了幾分!這可不是我說的,而是當今閣老李博遠說的。李博遠閣老的兒子,大李探花李尋風,此時便是大周朝的丞相,位高權重,也因爲這個關係,李博遠閣老方纔有機會進入大周境內,見識到了大周的兵力的強盛!”

“這件事天下皆聞,就是因爲李閣老的緣故,才使得大周與大明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使得邊境安穩,貿易增加,百姓少了很多傷亡。”

“誰能想到,這楊行舟十多年前還只是一介武夫,現在卻成了一國帝王,海外天子!以前被人稱作大帥神槍,現在這個綽號估計要改一改了。”

“改什麼爲好?”

“應該叫做大帝神槍纔對!”

此時楊行舟的龍船已經到達台州附近,早有大明官員在碼頭相候,見楊行舟一行人下船,急忙前來相迎,大吹大擂,將楊行舟引到台州城中,設宴款待。

“這地方十多年不曾前來,今日再來,竟然還沒有什麼變化。”

楊行舟在臺州城轉了一圈,對前來迎接自己的當地知府笑道:“昔日我從台州出發,斬殺黃岩倭寇,一路沿海南下,收琉球,滅倭國,合臺元,立大周,經略南海,征討高麗,摧毀韃靼,使我大周朝名揚天下,威震四海。而這一切的起始點,就在這台州城啊。”

嘆了口氣,一臉遺憾:“十多年間,我都已經建國稱帝,坐下來一番事業,使我子民免受凍餓之苦,不受外敵之欺,安居樂業,國富民豐。而這台州城,十多年間,竟然毫無半點變化,甚至比以前還破舊了幾分,沿途百姓面有菜色,連溫飽都難以做到,着實可憐!”

台州知府賈同新尷尬道:“大王說的是,昔日令徒尋風兄治理台州時,確實比現在要好的多,只是最近兩年旱災,兩年澇災,百姓深受天災之苦,如今朝廷又不準百姓下海,如此一來,自然困苦。”

他嘆氣道:“你們大周暗中引渡災民,本官其實也知曉此事,可是眼看着災民受災,生生就要餓死,或者釀出民變,我也心有不忍,因此貴國暗中引渡災民出海,我也是睜一眼閉一眼,不做阻攔。”

賈同新對楊行舟行禮道:“這些年來,我要感謝大王對我朝子民的照顧,若是沒有大周,餓死的災民怕是至少幾十萬之多,而且因爲大王在海外斬殺倭寇,使我台州城再無倭寇侵擾,也是活人無數,這一點,台州百姓可是都記在心裡呢。”

楊行舟笑道:“這些事情就不要再提了,不過大明現在都不曾開海,因噎廢食,愚之極矣!”

賈同新面色訕訕,不敢接楊行舟這句話。

此時沿海各地官員,都知道開海實在是有百利而無一害,尤其是江南一些大家族,兼併土地也就罷了,更多的則是暗中組建船隊與大周朝的商隊互通有無,從中獲取暴利,一個個都是富得流油,而百姓卻因爲無法下海,守着大海而不能捕撈,就如同守着糧食不讓吃飯,着實悽慘。

這些江南大戶人家,從海中獲取巨大的利潤之後,爲了不讓更多的人蔘與其中,擔心分薄他們的利潤,因此家族在朝廷當官的人,便成爲了他們家族利益的代表,在朝堂之中,堅決反對朝廷開海,以“祖宗之法不可廢”爲由,對朝廷施壓,不讓皇帝對海禁這方面動腦筋。

對這些人來說,“聖天子垂拱而治”,什麼都不管不問,一切都有他們文官集團做主,那纔是最好的狀態,一旦觸犯了他們的利益,便是天子他們也要阻攔,大義凜然的不讓朝廷與民爭利,實則與民爭利的恰恰就是這些官員。

是以即便楊行舟出海十多年,更是讓治下商隊與大明一直進行大宗貿易往來,但是獲利的也都是世家弟子罷了,國家反倒一點好處都沒有,連商稅都收不上去,以至於國庫虧空,入不敷出。

這一點楊行舟明白,賈同新明白,江南地區的世家衆人都明白,朝堂中很多人也都明白,唯獨皇帝老子不明白。

“算了,這種事情多說無益,等有時間見了大明皇帝,我再與他好生談談便是!”

楊行舟知道這種事情賈同新管不了,也不敢管,江南地區的勢力在朝廷之中實在太大,拉幫結派,糊弄朝綱,就是這羣讀書人最喜歡做的事情,想要推翻這一羣人,幾乎是不可能。

畢竟掌握權力的人,都是讀書人,滿朝文武沆瀣一氣,沒有幾個是家底乾淨的,即便是出身乾淨,但只要進入朝堂,這乾淨也很快就變得不乾淨了,不同流合污的話,你也沒有機會進入朝堂了。

楊行舟當皇帝這麼多年,對這種事情比誰都清楚,當下懶得再說,在臺州城住了幾天之後,這才重新出發,向北京城趕去。

他這次來中原,光是隨從都有三千多人,禮物更是繁多,金銀珠寶且不用說了,珍珠、寶石、各種奇技淫巧的西洋小玩意和大周國內特有的東西,都盛放在一個個大箱子裡,找了馬車託運。

除了這些東西之外,楊行舟還帶來了不少特俗動物作爲禮物,送給大明天子,南方陸地的袋鼠、鴨嘴獸、大蜥蜴、樹袋熊、鴯鶓等稀奇古怪的動物,被作爲珍禽從海外拉到中原,沿途官員百姓看了,無不嘖嘖稱奇。

一路上他這支隊伍極爲醒目,沿途官員不敢怠慢,路上紛紛拜見,等到了北京城的時候,已經是一個月之後了。

這一路行來,楊行舟依舊是坐在自己的火焰戰車之中,赤焰火龍駒依舊是拉車的主力,兩側大周官兵開道,舉着各種禮儀兵器,威嚴肅穆,排場極大。

等到了北京城外時,大明皇帝已經率領文武百官站在朱雀門外迎接,畢竟楊行舟此時可不是番邦小國朝貢,而是一個實力超過大明國家的皇帝親自前來,大明皇帝於情於理都得出城迎接。

楊行舟從馬車裡走出來時,便看到一名身穿黃衣的青年男子被百官簇擁,正看向自己,臉上露出好奇之色,見楊行舟目光注視自己,這黃衣青年拱手笑道:“楊兄,你在海外建國,那海外之地不是說,都是荒蕪之地麼?怎麼你大周國卻如此強盛?”

楊行舟知道此人身份,這黃衣青年姓朱,叫朱厚照。

ps:不行了,搞不動了,第三章明天補吧。

第九十章 知道和不知道第二百零一章 返回第四百七十一章 厲兵秣馬第二百九十二章 傷感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魔手段第七百一十七章 收個僕人第三百一十二章 找到第一百三十七章 只要下毒本領大,走遍天下都不怕第一百五十二章 一戰成名第八百零二章 三媒六證第四百六十六章 大教主第三百二十一章 隱患第一百四十七章 楊家傳人第三百二十章 除名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器譜八百五十九章 六僧六道戰行舟第六百八十二章 很合理第七百零三章 裝完逼就跑第八百八十二章 請喝茶第九百零三章 出手第三百章 霞舉飛昇第三百九十章 分桃第三百四十二章 有點意思(四千多字大章)第一百六十六章 光明頂上第五百六十三章 驚訝第八百二十八章 返回第十九章 揚波萬里,逆水行舟第七百零八章 氣吞丹霞第七章 冷月劍第一百八十三章 推想第五百七十二章 身陷重圍第八百一十四章 因果恩怨第三百四十八章 一不做二不休,扳倒葫蘆灑了油第七百七十四章 入寶山,豈能空回第四百二十八章 霸道第三百六十七章 山城第七百八十九章 聘請第七百八十二章 大廳第五百五十七章 死不瞑目第九百四十章 五行山下走心猿第五百一十六章 雙修心法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陣第二十八章 震驚第二百八十六章 聖姑第六百六十七章 現代化武器第六百五十七章 線的那一端第三百六十六章 顧慮第三百五十一章 不按套路行事第八百六十七章 見性成佛第五百二十章 危機四伏第六百七十五章荒山頭,破廟前第八百四十一章 顯聖第八百一十六章 法力第五百六十九章 落花橋第七百一十九章 諸葛小花第七百一十六章成丹第七百三十五章 岳家軍第二百七十八章 風清揚第五百五十三章 咱也不好惹第二百八十五章 有野心,沒計謀第七百六十四章 今非昔比第八百四十七章 丟人第八百六十八章 繳旨第一百二十七章 離開第三章 寶象第十七章 天寧寺藏寶第五章 邪門心法第八十三章 代師收徒第六百八十六章 京師第八十二章 初步達成第四百二十四章 梅花盜第七百四十一章 對掌第七百二十五章 一殺雙翅三鳳凰第五百三十三章 封寒的刀第七百二十七章 仙人第三百六十二章 當初的承諾第二百九十五章 身份的轉變第七百零七章 玩陰的,從來就沒怕過誰第七百五十六章 三十年滄桑鉅變第四十七章 功法第四百一十五章 雙修府主第四百二十四章 梅花盜第四十六章 逃出生天第六百三十一章 趕鴨子上架,事急從權第六百三十一章 趕鴨子上架,事急從權第五十五章 一聲嘆息第八百零七章 走屍人魔第四百三十九章 倭寇第四百二十八章 霸道第四百四十二章 刀第一百二十三章 風水第三百九十四章 當正規軍遇到野路子第二百八十九章 和事佬第三百九十五章 殺敵第三百七十五章 小心無大錯第六百六十九章亂鬥第二百九十章 趁火打劫第一百四十五章 中二少年第七百六十七章 拜山第五百二十一章 何曾吃過如此大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