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安排

不管看到合同之人是如何懷疑合同的真假,但楊行舟就咬死了合同確實是真的,他是無恥慣了的人,說謊話時,一向是臉不紅心不跳,使得很多人懷疑的人也有點不堅定起來。

但楊行舟有了這一則合約之後,便能名正言順的擁有了琉球島,自動成爲琉球島的主人。

又有兩千多精兵橫掃全島,戰力強悍偏又對百姓秋毫無犯,甚至免除了很多百姓的賦稅,比之中山王朝要對百姓要好得多。

如此一來,民心歸附,只是短短三個月,整個琉球國便已經被楊行舟徹底收服,由此楊行舟登基稱帝,國號爲周,有包涵域內之意,年號開元。

於是厲兵秣馬,鼓勵海上貿易,同時收攏民衆,分出一部分人向臺元島遷移,臺元就是後世的臺灣,地理位置優越,正是慢慢發展的好地方。

有楊行舟控制南海,中原真正的倭寇登時銷聲匿跡,台州附近倭寇更是被李尋風一掃而空,但是沿海各地世家商旅以及混混無賴假扮的倭寇卻依舊十分的猖狂,特別是東南沿海匪患愈演愈烈。

此時李尋風已經將福建王家勾結倭寇的事情上告了朝廷,結果當初被楊行舟抓住的王謝在進京路上便被殺死,王家人抵死不認,再加上東南沿海士族勢力相護,李尋風多次上奏,俱都無果,一怒之下,辭官而去。

之後其弟李尋歡,也辭官不做,陪同哥哥遠赴海外,不知所蹤。

之後大帥楊行舟在海外建國稱帝的事情傳到了中原,引的整個中原武林都轟動起來,信者有之,不信者亦有之,衆說紛紜,莫衷一是。

本來楊行舟從台州城消失之後,中原武林中人還以爲他擊殺倭寇出了什麼變故,沒想到短短一兩年時間,他竟然域外稱王,楊大帥變成了楊皇帝!

這些武林中人還在爭名奪利,蝸牛角上論虛名,人家楊行舟已經是海外天子,一國之主,兩相比較,簡直是一天上,一地下,根本就沒有可比性。

到了這個時候,很多人就忽然明白過來,爲什麼李尋風一怒辭官,原來不僅僅是對朝廷的失望,恐怕更多的則是要去海外跟隨自己的老師楊行舟,協助他治理國度。

以他楊行舟徒弟的身份,肯定會成爲島國重臣,而且還能一展平生所學,不像在中原爲官,做的這麼憋屈,一腔抱負無法實現。

不過也有人不信,覺得此事蹊蹺,怕是爲假,即便是真的,那也是化外之地,野蠻國度,不知禮儀,未曾教化,哪裡比得了我中原天朝上國?

楊行舟這般沒志氣,不在中原爲王,卻去海外稱帝,最多也就虯髯客的級別,怎比中原泱泱大國,禮儀之邦的真龍天子?

不過這只是少數人心理髮酸的想法,絕大多數人都是感到震驚與難以置信,楊行舟以一名絕世高手的身份橫空出世,培養出李博遠和李尋風以及楊不凡等人之後,便即遠赴海外,斬殺倭寇,蘇杭、金陵以及台州附近倭寇爲之一清,本以爲他誅殺倭寇之後便即返回中原,卻不料他竟然在海外稱帝,成了域外天子。

這是開武林前所未有之局面,簡直就是一個活着的傳奇。

“怪不得楊行舟的兵器是長槍,我就說當今江湖高手,不是用的刀劍,就是用的棍棒,要麼就是奇門兵器,很少有用長槍之人,偏偏楊行舟用的是長槍。”

“是啊,長槍是馬上兵器,據說楊行舟胯下馬,掌中槍,英雄蓋世,天下無敵。他自出道以來,與人動手,除了與白玉觀的動手之外,其餘的敵人根本連他的兵器都懶得,當初青魔手伊哭便是被他一雙肉掌打成重傷,並未值得他出手傷人。便是誅殺梅花盜,他用的也是弓箭,並未使用過對敵兵刃。”

“現在想想,此人立馬橫槍,箭法無雙,明明就是馬上將軍的樣子,根本就不是江湖人的裝束,人家與咱們完全不是一路人,怪不得要當皇帝。”

武林中議論紛紛,有的嘖嘖讚歎,有的不以爲然,還有一部分人則暗中被天庭組織收攏,遍佈中原各個角落,同時還有不少家境貧寒的讀書人和商人,都成了天庭下屬人員,悄悄出海,爲楊行舟效力。

不到三年時間,楊行舟便將琉球羣島與臺元島合併在一起,發展海上貿易,鼓勵耕種,不時的與倭國開戰,訓練海軍,聘請中原武林能工巧匠打造大型海船,將昔日鄭和所用的大船圖紙和航線記錄讓人從朝廷之內偷了出來,進行仿照。

同時聘請老水手和當初跟隨鄭和下西洋的船員後代,讓他們開拓航路,進行沿海探索貿易,然後一路向南,畫出地形圖來,標註好當地風俗民情以及軍隊實力,方便以後出兵。

如此過了五年,大周朝人才開始涌現,李尋風率領三萬大軍攻佔倭國,將倭國收歸大周境內,斬殺豐成秀吉和德川家康,繳獲倭國傳國三寶,獻給了楊行舟。

後來臺元島漁船與高麗國漁民發生衝突,李尋風當即派遣軍隊與高麗當地理論,理論不成,戰爭開始,隨着戰爭升級,楊行舟開始發兵高麗,耗時一年,便即打下了高麗國。

這一下中原震驚,本來楊行舟發兵高麗國時,中原王朝還準備派兵進行支援,但是海外大周朝竟然有如此戰力,令整個中原朝廷震驚,衡量再三,無法做出決定,甚至還有風雨飄搖,猛虎居於身側之感。

最後還是當朝閣老李博遠上奏朝廷,說犬子在海外大周身居要位,可以找大兒子李尋風洽談一下,弄清楚大周朝國君楊行舟的態度。

皇帝大喜,這才知道原來李尋風成了海外強國的重臣,當即命李博遠出使大周,與大周朝簽訂了一個互不侵犯的條約,雙方皆大歡喜。

至於滅亡的高麗國,卻是既定事實,吃到嘴裡的肉,那是無論如何不會吐出來的。

如此這般,經營五載,大周朝國富民豐,強兵如水,猛將如雲,適逢韃靼攪亂中原邊境,於是大周與中原王庭聯手,出兵韃靼,將韃靼打垮,佔據了北方和東北之地,將中原王庭整個北疆幾乎都包圍了起來。

按理說,在這個時候,以大周朝的實力,完全可以出兵關內,吞併中原,但是楊行舟作爲天庭之主,不好違背當初建立天庭的初衷。

他可以對中土之外的民族下狠手,但是對於中原子民,卻是不好侵犯,畢竟天庭的存在就是爲了引導中原王朝,而非是一昧佔領。

反正中原王朝多災多難,到了民不聊生的時候,天庭自然要改天換地,立天子,變國運,現在時機不到,只好暗中發展。

之後兵發海南,將南海諸島國全都收復,稱霸南海之後,又聽從楊行舟的指示一路向南,發現了一個奇怪的大陸。

那個大陸一望無際,偏偏人煙稀少,上面的動物相貌奇特,簡直是前所未見,有的動物有着爪子,卻是鴨子嘴,卵生竟然還能哺乳,有的大老鼠站起來比人都高,毒蛇遍地,荒草叢生,但上面也有居民,不過只是一羣未開化的蠻人,與他們進行了幾場交易之後,便與這些部落成了朋友。

當地土著部落都是三三兩兩的分散在遼闊的土地之上,並沒有成立一個國家,這樣一來,李尋風率衆在當地駐紮,毫無半點阻力,只是當地環境實在算不上好,連臺元都比不上,只是幅員遼闊,一望無際,動植物也多,只要有手有腳有狩獵經驗,能種地,那就餓不死。

李尋風是說什麼也看不上這塊土地的,覺得與中原相比,這地方差的不是一星半點,可是楊行舟對這個地方卻極爲重視。

適逢中原水旱蝗災不斷,災民流離失所,楊行舟便即從中原散佈消息,暗中發糧,將災民引到海邊,以大海船運到臺元島,稍坐安置,之後又從臺元進行分流,送到南方諸島。

本來每年的水旱蝗災都能在中原引發幾次暴亂,但是自從楊行舟在海外建國之後,這種暴亂竟然再也沒有發生過,所有餓的受不了的百姓都被天庭組織的人偷偷帶離出境,遠涉海外,在海外搞種植。

東南幾處大島嶼,土壤肥沃,氣候溼潤,水稻種植之後,甚至能一年三熟,據說不少流民來到那些島嶼之上後,激動的夜不能寐,很難相信世界上還有這種地方。

而這些島嶼上的人就因爲當地物產豐富的緣故,一個個奇懶無比,種地不會種,打仗也不會打,身體孱弱,毫無精氣神,被李尋風的船隊胖揍幾頓之後,很快就對中原子民服軟,但是此時南洋除了楊行舟的船隊之外,還有外國船隊,爲了爭奪海域,大周朝海軍與這些外國船隊屢次交手,互有勝敗。

直到後來火藥大炮改良之後,方纔將這些紅眉毛綠眼睛臭烘烘的傢伙完全打敗,大周朝這纔算是雄霸南海,無雙無對。

就在楊行舟將大周朝帶領的烈火烹油一般紅火時,中原武林卻生出了不少事端。

百曉生的兵器譜已經編纂完成,引起武林轟動,不久之後,金錢幫在一夜之間陡然崛起,席捲天下,無人能夠抗衡,便是號稱武林第一家族的孫家都有點不敢與之相對。

而這金錢幫的的幫主正是上官金虹,兵器譜排在第二名,手中子母龍鳳環威震寰宇,據說能夠與其抗衡的只有大帥神槍和天機大棒,其餘的小李飛刀似乎都差了一點。

只是楊行舟神槍雖然可怕,但已經不在中原,是以百曉生不好再將楊行舟放在兵器譜上,兵器譜說的是中原高手,夾雜國外高手的話,那就有點不太對頭。

便是偶爾帶着老婆孩子來中原的李尋歡,百曉生也正在考慮還要不要將其放在兵器譜上,畢竟李尋歡此時也已經成了大周國的人,放在兵器譜第三名,也有點不合時宜。

且說這一日,楊行舟靜極思動,在皇宮待的無聊,眼看十多年都過去了,自己還未回中原一趟,登時有了返鄉之念,於是喊來李尋風,讓其代掌國權,自己卻帶着一撥人馬,向中原出發。

這次返回中原,有兩件事要做,一個是見識一下如今的中原武林高手,另一個則是向中原王庭聯姻求親!

在這個國家又當了一次皇帝,楊行舟決定要留個種子才行,不然以後天庭組織怕是要出問題。

第九百零一章 商議第六百二十六章 偉大第六百零四章 會場第二百零一章 返回第四百五十九章 進京第四百七十章 態度第八十四章 手段第九百一十二章 辭別第七百二十二章 沒文化,真可怕第八百七十六章 賭鬥第四章 煙花揚州第一百七十九章 結親第二百六十一章 四莊主第六百八十三章 腳踏祥雲膽氣粗第四百零七章 欲要一見第一百五十八章 絕情谷第二百八十二章 上皇劍法(第一更)第五百一十二章 道心種魔第六百零一章 狠辣第四百二十四章 梅花盜第八百八十七章 朝聖第四百五十一章 合作第五百六十五章 體融虛空第七百三十七章 另有所圖第七百四十八章 這你也信?第三百六十八章 水母陰姬第五百零九 指點第六百五十三章 烈焰山第八百四十五章 引子第二百五十四章 借譜第三百九十一章 消息第八百九十二章 劍氣第二百八十九章 和事佬第四百四十五章 求計第三百三十三章 心都要碎了第九章 江上劫匪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輪法王第三百五十七章 做個好人第五十章 持刀在手第六百八十章 一言褒獎,萬千事端第六百五十四章 書信第六百五十六章 高手第四百二十五章 迎接第九百五十三章 三聖論法第三百四十一章 懼意第十九章 揚波萬里,逆水行舟第九百二十九章 來歷第二百四十二章 殺人名醫第七百二十章 碑林第五百五十二章 賭一賭第三百七十二章 盜經第九百四十一章 龍魂第八百四十五章 引子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道劍氣第六十章 帝星飄搖熒惑高第六百一十七章 動了殺心第二百九十八章 不要太認真第一百一十九章 進關第二百八十九章 和事佬第七百三十三章 番王小丑何足論第五百七十五章 比試第一百四十三章 憂慮第二百一十五章 一家人最重要的是團團圓圓(第二更)第七百三十章 東海林公子第三百九十九章 撿便宜第八百二十三章陰陽河第二百七十章 洛陽第三百一十章 一步步來第五百六十七章 安排第九百三十章 圈禁第四百零四章 探花郎第四百四十八章 鎮壓第五百零二章 初鳴第八百一十章 打算第三章 寶象第二百一十六章 一一抓捕(第三更)第八百零六章 強要功法第九十三章 出手第四百五十三章 選擇第二百五十八章 紫霞神功第二百五十九章 羣玉院第八百三十章 白素貞救夫盜仙草,楊行舟夜上崑崙山(1)第一百二十七章 離開第二百六十二章 功夫來路第四十五章 對敵第四百五十五章 交待第三百二十二章 這地方姓楊了!第三百六十二章 當初的承諾第一百二十九章 羞澀第五百九十五章 天命教夜襲鬼王府,楊行舟大鬧金陵城第六百二十二章 鬼王收陰兵第八百四十四章 玉山三十六友第三百九十七章 毒第二百四十一章 黃河老祖第七百五十章 一臺大戲第八百五十六章 謠言害死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少室山上,少林寺內第五十一章 誅心第三百七十六章 醫治第一百二十二章 鹿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