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 保證

072 保證

晉王妃一向待顧琰客客氣氣的,如今也是一樣。明暉現在是晉王很看重的人,他的徒弟自然是需要籠絡的。只是,顧琰還是察覺到了晉王妃的一絲戒備。按說她才十一歲呢,不至於吧?難道,是王妃知道了顧家的打算?

現在看起來晉王的贏面大概有四五成的樣子,他母妃是貴妃,而如今的何皇后再生個兒子出來的可能性實在是不大了。還有他自己也頗得清流士子之望,幾次辦差也顯出才具來。

只不過,皇長子畢竟佔了個長字。無嫡立賢有些不好定標準,如今的幾個皇子也不好說哪個就不賢了。人人離那個位置都只有一步,以立賢的名義立晉王,難以服衆。但立長標準就簡單明瞭多了。而且皇長子身邊也聚攏了一大幫朝臣,尤其還有國師的鼎力相助。半朝的官員都在那邊呢。

還有一點,晉王雖然也習過武,但他不曾領兵作戰。大皇子卻是實打實上過戰場抵禦外族的,在軍中頗有些威望。所以這兩人鹿死誰手實在還不知道。還有旁的皇子也在一邊虎視眈眈想要漁翁得利呢。

不過,晉王妃有此擔心也是很正常的。畢竟晉王有將近一半的機會成爲儲君,也就是太夫人向把自己贈與的對象。而且又有明暉的關係和故人的情誼。她說什麼也很難打消晉王妃這個想法吧。而且她也不能把自己的真實打算隨隨便便就說給一個外人聽。這可真是個問題!

顧琰一直走到明暉住處還是爲這事犯愁,然後意思意思敲了兩下然後推門進去。

明暉在書房翻看道家經典,聽到她進來的聲音擡起頭來,來了,坐。上次給你那本奇門五行的書看完了麼?

看完了,不明白的地方我都圈起來了。

等一下,我看了這幾頁給你講。你自己先打發時間吧。明暉說完又埋頭去翻書。

難得看他認真攻讀,顧琰沒有打擾,自己跑到院子裡去喂金魚。直到聽到身後傳來腳步聲才道:你不是說從小熟讀經書,怎麼現在還要臨時抱佛腳啊?

我沒想到皇上對道家經典的造詣竟如此之深,還以爲……就是服食丹藥求長生呢。那就靠一張嘴忽悠,看他跟國師誰更能忽悠了。可惜不是!

顧琰撒了魚食,臉上笑得開花開朵的,看你一大把年紀還要備考,我心頭就暢快了。不是隻有她一個人被所有的先生考得團團轉就好。

明暉曲起手指在她額頭上敲了一下,進來,哪不明白我給你講講。你不是不能呆久了麼。

哦。

一時傳道授業解惑完畢,明暉又給佈置了新的任務,然後告訴顧琰以後有什麼事要打聽找刺繡師傅七巧娘子就是了。

新來的刺繡師傅?顧琰愕然。那可是太夫人慕名去請來的,仙繡坊的高手,聽說這裡頭用了不少面子。不是常駐顧家,只是每日過來一個時辰,給顧府的小姑娘們授課而已。居然是晉王府的人!晉王安插人到顧家做什麼?四哥不是已經投入他門下了麼?

其實顧琰覺得顧珉下注早了一些,還是太夫人老奸巨猾,不見兔子不撒鷹。不過顧珉說他是因爲敬服晉王,不是隻爲了謀日後的富貴權勢。既然認定了這個人,不如早些投效。不然以後晉王真成了太子炙手可熱的時候,就更沒他的位置了。他不能輸給世子大哥,走尋常路肯定是不行的。而且以三夫人、秦相府和晉王妃的關係,將來如果不是晉王登位,他也註定沒有好果子吃的。

顧琰問起明暉進宮的事。

明暉想想道:咱們這位皇上啊,不好說。要說他昏庸,那真不敢這麼說。

顧琰撓撓頭,那倒是,求長生的都是誰啊,秦皇漢武呢。

我看哪,就是晚年倦政。沒有嫡子,又沒有一個出類拔萃到足以令衆兄弟都服膺的兒子。

哦,這是想退休可是找不到合適的接班人呢。所以服藥求長生麼?好像還是有些說不過去。他不都倦政了麼。難道是要叫國師給歐允他娘招魂不成?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嘛。顧琰八卦因子開動,展開腦補。聽歐允說起過他和他家老頭子相處的情形,一聽就知道他是皇帝愛兒。皇帝兒子那麼多,自然只能是愛屋及烏的關係了。

哎,你神遊到哪裡去了?不是在關心我麼?明暉又敲了顧琰額頭一下。

顧琰揉揉,別給我敲個壽星包出來了。我看你的樣子好像也沒什麼事,就是被考了考專業學問沒怎麼過關需要惡補而已。金丹的事,他就沒問麼?

問了啊,可是我真的不知道嘛。國師的話也沒說死,就說師傅臨終只有我在,配方多半在我處。唉,你別看我平時什麼都敢說什麼都敢做的樣子,真到了宮裡見了皇帝,我老實極了,跟我之前想象的完全不一樣。

這就是人家真龍天子的氣場了。掌天下權那麼幾十年,連你一個道士都震不住還得了。顧琰嘿嘿笑了,十足嘲弄的模樣。

你別幸災樂禍,換了你去,肯定表現更窩囊!

那是,皇帝可比太夫人還要可怕n倍呢。不過皇帝是那麼好見的麼,買個門票就能去參觀的?她這輩子應該都沒什麼見皇帝的機會。不過,皇子她倒是見了兩個了。一開始不知道,所以無知者無畏,後來知道了,但晉王待她一向和氣,從來不擺威風,也就無從怕起。至於歐允,當年還是個十足的小屁孩兒呢,而且只是爲人冷淡些,熟了也挺好,她怕他作甚。

師伯的事怎麼樣了?

早不在泗水觀了,媚兒被歐公子派人帶去見了他之後不久就被換了地方。我不死心,前些天去了一趟,還險些暴露了身份。皇帝召見了他三次了,但是國師還不知曉。這也可見外頭傳皇帝被國師矇蔽有多離譜。想想當今過去幾十年的作爲,也不像是會糊塗到這個份上的纔是。

只是,二師兄的事雖然晉王應承幫忙,但至今還沒有眉目,也是夠讓人焦心的。其實之前明暉就料到了,二師兄會被轉移地方。只是,還是不肯死心的要去一次。

那麼師姐沒有暴露吧?

明暉嘆口氣,國師一直都知道她,而且她不肯認父,上回還是被歐公子逼着才肯去的。

呃,這是什麼個情況?看明暉皺眉不已,顧琰沒有再追問,只是換了個話題把她的苦惱說給他聽。

明暉上下打量了她幾眼,說實在的,晉王妃會這麼想太正常了。你簡直佔了天時地利人和啊!

我纔不想被當成禮物送人呢。

明暉盯住顧琰,如果不是這樣的方式你就能接受了麼?如果心底沒有想法何必心虛?

面對突然正經起來的明暉,顧琰有些訥訥。這個傢伙能看進她心肝腸肺裡去不成。

可是,還是不行。而且,我纔沒有心虛,我只不過稍微多看了幾眼美人而已。她纔不能接受嫁給有老婆的男人。感覺就是個第三者!雖然這年頭不是。只是做一個茶壺的n個茶杯之一,還是令人難受。顧琰沮喪的發現,在這個時代,她八成找不到合適的對象了。

你愁眉苦臉的幹嘛?

我要是以後嫁不出去怎麼辦?顧琰苦着臉說。這個地方又不像上輩子,遇不到合適的咱自己能養活自己,寧缺毋濫剩着就是了唄。難道真的要出家當道姑啊?其實,她真的很喜歡小孩子的。

明暉很是莫名其妙,你這樣的,應該是媒人會把門檻踏平吧。如果到時候他帶她離開,一想到還能借此擺擺老丈人的譜挑肥揀瘦他就渾身舒坦,她居然在擔心嫁不出去?

我不喜歡一個茶壺配很多個茶杯。

明暉懂了,拍拍顧琰的小肩膀,這有什麼,也不是每個有本事的男人都會納妾。隋文帝在獨孤後在世時並沒有第二個女人,大唐名相房玄齡沒有納妾,大宋名相王安石也沒有納妾,他的政敵司馬光也沒有納妾……

顧琰擡起頭,對啊,還有一個明孝宗,他一輩子就只有一個張後。而且在大婚四年無子的情形下頂住了太皇太后和羣臣的壓力不納妃嬪。王陽明原配在世的時候也沒有第二個女人,潘安也沒有納妾。所以,也不該這個時候就絕望了纔是。只是,這樣的男人的確是鳳毛麟角了些。

我會幫你留意着的。一想想你如果嫁不出去,以後一把年紀了還在家裡折磨我,我就會很放在心上了。明輝大笑道。

顧琰白了明暉一眼,然後道:我們真的還能有離開這個是非之地的那一天?

明暉點頭,會有的。

那可得抓緊了,我都十一了,最多十五,太夫人就要把我送人了。

沒事兒,到時候我肯定也會是有權勢的道士,直接開口把你要過來當使喚丫頭,她不敢不給。反正顧家也不是隻有你一個女孩兒。

也對哦!顧琰把旁邊的書挪到明暉面前,那你趕緊繼續鑽研吧,可別失了皇上的寵信。

從晉王府回去,就聽到顧瑾說五夫人和顧珏去上香受到了驚嚇。

琰姐姐,你趕緊去慰問一下吧。

是得去,不去落人口實。

你去過了麼?

嗯,我跟着肖嬤嬤一道過去過了。如果你需要,我還可以再陪你走一趟。顧瑾停下手中的繡活。

不用,你繡你的吧。

顧琰帶着端娘一起過去五房,路上收拾了一下心情,她今天心情很好,因爲明暉說的那些話。不過現在,可不能表現得很開心。那還不知道有多少盆髒水要往她頭上潑。

沒想到到了五房,發現繼母心情居然也不錯,甚至對伺候在一旁的窈娘都能有個笑臉。

母親無事吧?顧琰墩身問候。

無事,我是將門出身,哪裡如此弱不禁風的,不過是一夥流民罷了。

顧琰又問候了旁邊的顧瑾,她也沒什麼事兒,倒是有乃母之風。

杜嬤嬤便說給顧琰聽是怎麼一回事,原來是上香回來的路上遇上一夥遭了洪災的流民,把顧家的馬車團團圍住了想要搶劫。幸好遇上了帶人出城回來的北城兵馬司的孫指揮,他將流民驅趕開了,不然五夫人母女倆今天就倒黴了。損失些金銀無礙,如果讓流民碰觸到身子就說不清楚了。據說,孫小丁對五夫人執禮甚恭,對馬車裡一直沒有露面的顧瑾也十分客氣。這和他平時‘活閻王’的做派有些不符。

杜嬤嬤笑道:那還不是因爲夫人你是孫指揮未出五服的堂姑母。

顧琰恍然,原來有這層關係。她就覺得孫小丁順手救人是會有的,但什麼執禮甚恭客客氣氣不像那日封街時表現出來的性格。

茯苓縣主點點頭,嗯,他是個有出息的,父子倆都有出息。要不然,孫駙馬怎麼能就以一個和他們家五服內遠親,只是被父親推薦進禁軍,沒什麼深厚背景的出身,最後竟然成了皇帝的救命恩人,又做了駙馬。

不過,她以前聽母親說過,孫駙馬當初千里迢迢從老家來投奔,家裡只把他當個上門的窮親戚打發的。要不是看他一身武藝超羣,根本就不會多理會,更不要說推薦進禁軍了。所以,後來兩家也只有情面上的往來。這位遠房堂兄戰死沙場後,大公主更是根本不同她們家往來。不過好在,小丁這孩子倒還記得他是孫家的骨血。

茯苓縣主回憶了一下,那孩子長得倒是挺好的。還是皇家骨血,又有真才實學。今年是十七了吧。大公主如今的駙馬也是個文臣,是她自己選的。看來當年嫁給堂兄並不如她的意。當年茯苓縣主也是喜歡溫文儒雅的文人多過孔武有力的武夫。不過到如今,她早改變看法了。像顧詢這樣金玉其外的人有什麼用,倒不如有家室有本事的武將來得好。

顧琰察覺到繼母有些走神,並不耐煩她的問候,顧珏就更是一副有心事的樣子,便站起來告退了。

窈娘送她出去,一路沉默着,她如今瘦得厲害。一直送到了月牙門前,窈娘纔開口,那日湖邊的事,還要多謝琰姑娘。

沒什麼,琇兒也是我的妹妹嘛。

窈娘謝的是那日,她生的小女兒顧琇被乳母抱去後院湖邊看蓮花,結果遇上世子顧琛未滿兩歲的兒子顧釗,差點被推到湖裡去,顧琰路過看到給解圍的事。

顧琇雖然論起來是姑姑,可她一個庶出的怎麼能跟侯爺嫡長金孫比,因此被欺負了,乳母等人除了苦苦哀求也沒有別的辦法。

顧釗出生以後,就連顧琿這個小八叔一時都要靠邊站了,但他對顧琰這個姑姑還是有幾分忌憚的。去東院的時候每每被她逗得很開心,做錯了事也被她教訓過兩回。太夫人說顧琰做得對,身爲長輩該教訓的時候就是得教訓。

因爲琰姑姑那裡好玩的東西多,講的故事又格外好聽,所以顧釗即便被教訓了還是喜歡親近她。其實他也不是一定要欺負這個沒怎麼見過的十四姑姑,就是看她一直往前傾着身子,想惡作劇推她一把而已。不過旁邊下人雖然不敢攔他,卻一直護着顧琇他還沒來得及得逞。

於是,在琰姑姑說這樣深秋的天氣如果琇姑姑被他推到水裡去了,就會大病一場,搞不好跟他養的小狗狗一樣再睜不開眼了之後顧釗便作罷了,還要跟年歲相當的琇姑姑一起玩耍。可惜那個琇姑姑太不中用,已經嚇傻了。於是他便抓着顧琰的裙子賴着要她抱了。

顧琰對五房的人其實不想親近,只是這撞上了肯定不能不管。而且,如果不是她來佔了這份軀殼,真正的顧琰恐怕連這個小姑娘的地位都趕不上吧。至於顧釗,是太夫人喜歡四世同堂,時時讓抱了去東院逗弄。自然而然跟她就熟識了。

窈娘內心也明白顧琰不想同她們親近,她也因爲茯苓縣主的關係同顧琰親近不起來。不過那日如果琇兒真的被推到湖裡,不管是大病一場還是……她又能對顧府的寶貝曾孫做什麼呢?所以她對顧琰是真心實意的感激,旁人不一定有膽量和能力阻止顧釗的胡鬧。而她這輩子,註定了只會有這一個孩子。唉,如果她的孩子能夠像四房的十二姑娘一樣得到琰姑娘的提攜就好了。算了,還是不要想了,那樣她和女兒首先就會被茯苓縣主整治得死去活來,哪裡能真到太夫人跟前討好去。

留步吧,我回去了。顧琰對窈娘點點頭就要離開,卻被突然衝出來的小丫頭抱住了腿。顧琇認得這個救了她的姐姐,擡起頭奶聲奶氣的喚:琰姐姐。

顧琰對這樣軟乎乎的小孩子最沒有辦法了,彎下腰摸摸她的頭,十四妹。又說了幾句話才離開。看得出窈娘見女兒親近自己,眼底頗有些矛盾跟無奈,她也就沒有多和顧琇呆。說起來,她還蠻有小孩緣的嘛,顧釗那個小霸王,還有顧琇這個小白兔都喜歡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