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 親事

075 親事

如果這時候把二房全攆了出去,那二房所有人都毀了。不過,如果他們不是一味的只望着爺孃田,自己學好生存本事也不至於就如此了。至少當年,不會有人攔着不讓二伯父去考科舉或是武舉吧。如今也沒有剝奪二哥讀書習武的資格啊。那樣,兩個堂姐也不至於沒有父兄可以依靠。

當然,如果是有本事的人,應該也幹不出二伯做的那些事。像四伯是個秀才,雖然舉業上就到此爲止了。平時只和一些讀書人往來,也沒有什麼劣跡啊。二伯父幹出來的事,淨身出戶也是應該的!

祖母跟大伯父說要讓二伯父一家淨身出戶麼?顧琰邊走邊問小蘭。

那倒沒有,說該是二房的產業還是會給的。要不然,二老爺一家子豈不是得喝西北風去。太夫人只是說讓二老爺滾出靖西侯府,再不準以顧家的子弟自居。

嗯,逐出家門,這樣一來,以後再犯了什麼事自然跟顧府無關了。二房對於如今的侯府來說,那真的是豬一樣的隊友啊。要想家族長久,這樣的隊友肯定是要開除才行的。不過,堂兄堂姐雖然也是既得利益者,但是畢竟還沒有做出什麼惡事來。尤其兩個堂姐,下個月就要出閣了,這個時候被趕出家門,婚事搞不好都要起變化。

顧瑾跟着顧琰在顧瓊顧瑤身邊跪下。沒一會兒,得到消息的其他兄弟姊妹也都來了,齊齊在正房外的空地上跪着。世子去燒了借據回來看到也在排頭第一個跪下。這個時候不站出來就是不顧及兄弟姊妹的情誼了。

這一跪,便跪了許久,估着至少一炷香的時間有多。顧府的姑娘們都是身嬌肉貴的,這時候便一個個東倒西歪起來。只幾個男丁稍好些,顧珉更是跪得筆直,一旁顧琛看了便也打疊起精神肩不跨,腰不塌的跪着。還有顧琰,習武數年,最近又被明暉魔鬼式的訓練,倒是無礙,只是不想太出挑因此撿了個省力氣的姿勢跪着。她看眼顧珂幾個,小聲道:九姐姐,如果實在受不了,直接倒地就好。她其實也不想跪了。可裡頭不發話,他們卻是不能自行起來了。

顧珂領悟了,不過她尚不肯自己倒下去,轉過身一看,就把顧珏顧瑾看中了。這裡的人裡,她倆最小。顧琰也小,不過看她這麼精神,倒下去也不像。

顧瑾和顧珏自然也不想跪了,又將衆人都目光灼灼的望着自己二人,對視一眼,顧珏第一個往旁邊一倒,被早有準備的丫鬟一把抱住。本來這樣也夠了的,可顧瑾想想顧珏的性子,便如法炮製往另一邊倒去直接歪進顧琰懷裡。丫鬟僕婦早喊了起來,說十三姑娘和十二姑娘相繼跪暈過去了。

裡頭便出來了肖嬤嬤,傳太夫人的話,讓將昏倒的兩人擡進去安置,又把餘下的人都叫了進去。幾房的叔伯都在裡頭,如今小輩們也都來了,便是一個齊全的家庭會議了。

顧誠作爲一家之主,掃了全場一眼,然後宣佈看在玉字輩兄弟姊妹求情的份上,且念在幾個孩子無辜,准予留在顧家,每月領月例過活。顧瓊顧瑤下月依然從侯府發嫁。至於二房應得的產業以後會除去尚欠公中的,包括現銀、鋪子、宅子、莊子若干,以後劃入二少爺顧琨名下。二老爺夫妻倆便也不再直接攆出去,送回老宅圈養起來,省得再出去給顧家招災惹禍。也省得他們百無一用,出去丟人現眼。

之前將二房全攆出去的話是太夫人說得,可以視爲氣話。而且有這麼多孫兒孫女跪地懇求,也給了一個很大的臺階。所以現在收回成命倒也不算出爾反爾。

顧琰籲出一口氣,顧瓊和顧瑤這兩人聯姻的人家靖西侯府還用的上,而且二房再不能做什麼,看二少爺顧琨的樣子也不像是個能起來的。留在家裡也無妨,不過是費些銀錢養活,從此只能依附長房。畢竟都是顧家子孫,算是網開一面。

這樣一來,外頭的人自然說二老爺二夫人是顧家的敗類,而靖西侯府則是一貫仁義寬和,對待不肖兒孫是大義滅親也是仁至義盡了,引得交口稱讚,算是把事情解決得相當漂亮。

只是經此一事,十一月顧瓊和顧瑤同時發嫁,場面自然就不會有那麼熱鬧了。她們哭嫁的時候撒的淚水特別多,顧琰看了想起剛回府時各處大管事都要爭相討好二房的場景不由唏噓不已。二房以後在這個家就沒聲音了。送妹子出嫁後,二哥二嫂很知趣的表示,他們人少住不了那麼大的院子,尋了一處小院落搬過去,將二房偌大的宅院空了出來。

想來二嫂也很後悔爲了小姑子壓箱底的銀子同婆母起爭執,最後被人順藤摸瓜摸出這麼多事。所以近來溫柔了許多。至於二哥,如果休了這個媳婦,他以後找不到更好的。而且也沒有犯七出之條,沒有休的理由。只能夠和離。和離的話帶來的嫁妝是可以全部搬走的,暫時就湊和着過吧。

私下相處時,顧珉恨聲道:這麼一件丟臉的事,居然又被運作成了好事。

顧琰手託着腮,不然你以爲長輩們都是草包麼?那日是她領頭跪的,大伯父出來還拍拍她的腦袋誇了她兩句。渣爹站在一邊,一副與有榮焉的樣子。而且他還因爲自己救了李大人的幼子,在衙門裡如魚得水起來。顧琰想起來更是牙根癢癢。說到這裡,那日顧珂及笄禮,她雖然中途退了一回場,倒也記着太夫人的囑咐,去和李夫人打了個招呼。

李夫人好生歡喜,當時便問了顧琰幾時沒課,她下帖子邀她過府玩耍。她果然是聽茯苓縣主說了顧琰平日裡太夫人看重,課業繁重得很。而且,一來二去的,便也知道五夫人是嫡母,這裡頭的彎彎拐拐哪有不曉得的。

這日果然便接到了帖子,邀她三日後過府玩耍,單邀她一人。因爲顧琰不是養在茯苓縣主跟前,所以倒也方便,同太夫人打聲招呼便可以去了。

轉頭將顧瑾有些豔羨的看向自己,顧琰略猶豫了一下,還是沒有開口。她也不是那麼甘當人梯的,而且想要什麼應該自己想辦法去爭取,怎麼能一味指望他人呢。這些天顧瑾手上的活計比往日慢了一些,她也沒有多問。在收尾,要更加細緻也是難免的。

端娘如常的給顧琰準備出門的衣飾,心頭也覺得姑娘沒心軟是好事。不然,鬥米恩升米仇的,未必好。

正預備着,見到小丫鬟用托盤端了幾個新鮮烤出來的紅薯出來,端娘不由好笑的看顧琰一眼,原來她今日嘴饞突然想吃烤紅薯了,可是在屋裡自己烤是不成的了。於是讓小菊去想辦法,小菊抓了一把銅板給小廚房的人,這不,這就烤好送來了。

來來來,十二妹,趁熱吃纔好呢。顧琰挑了個大的遞給顧瑾,又挑了一個遞給端娘,端娘不要她就自己留着,一邊招呼小菊小蘭等人自便。

顧瑾接過去,又學着顧琰的樣子剝着皮,她事事都學,怎麼就是討不了太夫人的好呢。這烤紅薯她這算是生平第一次吃,雖然是庶出,這等粗食也還真沒吃過。

顧琰看她捧着小口小口的吃着,實在是優雅得緊。而且旁邊端娘還在,便也只得斯文了起來。不過這麼吃可真是不夠味。看顧瑾一副不太會吃的樣子,便想起來也是頭一回在她面前吃烤紅薯的歐允。那也是個不認得五穀的,還被燙得夠嗆,她還教他燙到了捂耳朵來着。

看顧瑾有些鬱郁的,顧琰便也沒像往日那樣說笑,安安靜靜的吃着。一會兒見顧瑾實在不慣,要了一隻銀勺挖來吃,忍不住撲哧一笑,就是嘛,做你自己做好了。幹嘛時時處處跟學我的樣子。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趁着端娘出去了,她張大嘴巴咬了一口,只覺脣齒生香。

顧瑾看得有些傻眼,待端娘轉過身,將她又恢復了之前的吃相,不由撇撇嘴。一起住了三個多月,她也是看明白顧琰不像面上那樣端莊了。只是自己也學了她按照太夫人喜歡的樣子去做,卻始終隔了一層。

端娘將顧琰很快就吃了半個,提醒道:姑娘,一會兒要吃飯了。這個東西,吃多了要放屁,實在是不雅得緊,不知道琰姑娘怎麼就是喜歡吃。

顧琰只得不捨的放下,顧瑾便也放下了,笑道:以前沒吃過,其實還挺好吃。

這邊正在說話,小丫鬟進來稟報,說是香雪過來了。

快快有請!顧琰忙道。

香雪進來給兩姐妹福了福,奴婢是來告訴琰姑娘一聲,秦家表姑娘已經大好了。之前顧琰一直惦念着秦菀出水痘的情形,讓三夫人得了消息就告訴自己一聲。

三伯母要去探望麼?捎上我……們吧。顧琰看顧瑾也很關心的聽着,想着上次也一起去爬過山了,便把她也捎帶上了。

主子就是這個意思,說擇日不如撞日,今天下午就去。那二位姑娘就準備一下,回頭用過午飯出發。

好!

因着要去探望病人,兩人便各自換了一身素雅些的衣服。太夫人打發肖嬤嬤爲她們準備了探病人的藥、補品等。

吃過午飯略歇了歇,三夫人那邊派人來通知,兩人便過去匯合。誰想到路上竟遇到了顧琦。顧琰和顧瑾忙墩身給他行禮,三哥。

顧琦擺擺手,你們去哪啊?

顧瑾道:我們跟着三伯母去秦家探望秦姐姐,她出痘症見好了。

見好了啊,見好了就好。

顧琰瞄顧琦一眼,那天爬山見他和秦菀挺談得來的樣子。而且,他突然出現在這裡,倒像是來堵人問話的。該不會是聽四哥無意間說起秦菀出水痘的事,聽說她們要去秦家,因此等在這裡吧。

只不過,一個是相府嫡出的千金,一個只是侯府庶子的兒子,也只有秀才功名。頗有些門不當戶不對的。而且,顧琦十七了,四伯母正在給他張羅呢。而秦菀也十二了,估計她母親、祖母也在尋覓合適的人選。沒有時間讓顧琦做出什麼能被秦相一家子看在眼底的成就了,怕是沒有這個緣分了。

秦菀被關在屋裡小一個月,這會兒也還不得出門,因此見了她們二人很是歡喜。直讓她們給自己說外頭的新鮮事兒。

顧琰兩手一攤,菀姐姐,你也知道我們平時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外頭的事兒哪裡知道。最近,我知道的就是我家九姐姐那個熱鬧的及笄禮了。

這個,祖母也同我說了。還說以後要替自己辦個更熱鬧更氣派的。

一旁顧瑾想起秦菀喜歡看戲,便將自己聽說的最近流行的新戲說了,不如等菀姐姐調養好了,請了戲班子回家來唱。

秦菀點頭,覺得這個主意不錯。轉頭就看到顧琰一副不感興趣的樣子,不懂欣賞!

顧琰是真的欣賞不了這些傳統國粹,她壓根就整不明白那些人誇讚的唱腔、身段,每次都是陪着受罪裝腔作勢的聽着,只覺臺子上的每個人都是那樣咿咿呀呀的。

回頭我好了,就按瑾兒妹妹說的請戲班子家來,你們也來。琰兒,我非好生給你說說戲,把你的榆木腦子說開竅了不可。秦菀發狠道。

顧琰笑笑,樂意奉陪。秦菀下帖子太夫人是必定放行的,她就當放假了。而且還有家學淵博的秦相孫女親自給她開戲劇鑑賞課,何樂而不爲呢。

那就一言爲定了。

此時另一處地方,也有人在說起秦菀。便是皇宮中淑妃寢宮的正廳,她着人搬了一摞畫像到歐允面前,小允,瞧瞧。皇上讓姨母再幫你挑選正室的人選。你眼瞅着也要十六了,這些都是篩選出來的。

歐允之前收下了淑妃遣過來的兩名侍寢宮女,正是食髓知味的時候,一時好勇鬥狠什麼的都收了。看到這麼多畫像,他瞪大眼,姨母,這不會是送進宮來要選秀的吧?

有的是,有的還沒到年齡。這些都是十二到十五,和你門戶登對人家的嫡女。喏,這個是秦相嫡出的孫女,今年十二。那些大家閨秀該會的只是不必說了,而且性子還活潑大方。淑妃指點着歐允隨手打開的一張畫像道。

看歐允又另外打開了一卷,淑妃又道:這是衛國公世子嫡長女,將門出身,今年十四,年歲比秦家姑娘合適些。可以儘快入門擔當主母之責。

歐允還是放下,姨母,我看她們都長得一個樣嘛,都是鵝蛋臉大眼睛小嘴巴的,我都分不清誰是誰。

你要是想,姨母去同皇上皇后說,御花園的梅花就要開了,到時候辦個踏雪尋梅的宴會。把上頭的閨秀都邀進宮來,讓你好生瞅瞅。你從前說要練功,而如今功夫不是已經小成了麼。

唉,隨便吧。

淑妃看他興致缺缺的樣子,你這孩子,想挑個什麼樣的,你倒是說啊。只要你說了出來,這世上又真有,姨母一定替你尋了來。這挑選正室人選可比選侍寢的通房難多了。要是歐允給她個人選,只要是待字閨中的,家世品行又過得去的,她就能弄來。反正皇帝是會全力支持的。可這般漫無目的的找,還真是不容易。而且這小子又不是自己能拿捏的,給他看的這些都是當世最出挑的了,他也不說有什麼不滿意,反正就是提不起興趣來的樣子。

不知道啊。姨母,不着急,慢慢找吧。沒事兒,我自己跟老頭子說去。

好吧。那尋梅會的事你放在心上,別回頭把人都弄進宮了,你又不知跑到哪裡玩兒去了。

知道了。歐允起身往宮外走。正好在路上遇到了齊王,便停下行了一禮。

齊王年長他十歲,眼瞅着他長大的。不過這個小兄弟與他不親近,畢竟兩人年歲相差有些大。虧得這小子只是個私生子,不然這儲位之爭怕是早已塵埃落定了。不過,既然是私生子,對自己就沒有妨害了。而且他一早表明了立場,不會去幫老三。雖然還是會有偏向,但有這個表態,自己肯定就得客客氣氣的對他了。不然,給父皇知道了不好。要是認爲自己以後一回善待這小子就不妙了。

是小允啊,不必多禮。

看齊王走遠,歐允想起一件事,孫小丁不是比自己還大一歲麼,他沒有被催婚麼?回頭讓人去打聽一下。爲這點事動用暗衛,消息自然是立馬就來了。

何山笑嘻嘻的報告:小爺,孫指揮有中意的女子了呢。大公主跟對方露了些風聲,對方也有意。只是小姑娘小了些,要過些時日纔會真的定下來。

他好這口啊,知道是誰麼?

據說是靖西侯府五房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