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6 京城3

476 京城(3)

顧琇心頭不無忐忑的跟在皇后公主身後進宮。這是她生平頭一次進皇宮。不過,顧琇忐忑,除了因爲是頭回進宮,還因爲她敏感的察覺皇后身邊的氣氛跟之前略有些不對。

進宮之後,皇后身邊的王女官安排了一個院子安置秦王府的一衆人等。院子挺寬敞,而且早已經收拾得很好。就連嬰兒房都已經準備出來了。

顧琇看一眼小蘭,後者熟練的上前遞上一個繡囊,“有勞王女官張羅。”

“皇后娘娘有交代,就這是我的分內事。琇姑娘、端媽媽、小蘭姑娘你們都趕緊修整一下吧。如果兩位小公子這裡還需要人手,隨時出聲就是了。我就先告退了。”王女官對秦王妃的庶妹、教養嬤嬤以及貼身丫鬟一路都是極爲客氣的。

大球小球已經能穩穩當當的坐着了。這一路照顧得周全,他們都好好兒的。而且兩個小傢伙如今都很親近小姨,一看到她就樂呵呵伸手討抱。

顧琇摸摸他們的頭,小聲道:“端媽媽,我覺得有點不對。”最後這幾日的氣氛,一開始她其實也沒有多想,但後來皇后的急切已經有些不合常理了,讓她不得不想是不是出什麼事了。

端娘其實也有所察覺,她吐出一口氣,“琇姑娘,別想那麼多了。有些事不是咱們該想的。咱們替王妃照顧好二公子、三公子就是了。”

顧琇點點頭,“嗯,說得也是。”旁的,想了也是無能爲力。說着摸摸大球小球的背心,覺得有點黏黏的。這是天熱出汗了。於是對兩個乳母道:“去要些熱水給他們洗個澡。”如今秦王府回來的人等,都是顧琇在掌管、分派。她如今虛歲十二,在秦王府呆了有兩三年了,上上下下都很熟悉。言談、行事也是被顧琰和三夫人調教出來了。再加上端娘處處幫襯,府裡下人倒也算服膺。

“是。”

“讓人多要一些,大家都洗一洗。不過如果正殿那邊也要用熱水,就等一等,先取些回來給大球小球洗就好。”應該也住不了多久,不然還是有個小廚房好些。如今要是回秦王府去,算是個家裡沒大人的狀態。就怕臨時出些狀況處理不了。既然皇后讓她們住進宮等姐姐回來,那還是這樣最好。大樹底下好乘涼嘛。帝后也不可能就完全放心的把才半歲的大球小球交給自己一個半大孩子照管,哪怕人手充足。但要是有什麼突發狀況,還是得有拿主意的人的。

洗去一路風塵後很是舒服,顧琇坐到搖搖車邊看到吃飽喝足的大球小球已經並頭睡着了露出點笑容來。看來他們這一路也

有些疲倦。顧琇也到分給自己的房間打了個盹。

晚飯是送過來的,顧琇用過晚飯,看大球小球醒了便準備帶着他們去給皇后請個安。也算是替他們的爹孃晨昏定省了。她還是覺得去設法打聽一下是出了什麼事比較好。與其讓人偷偷的去打聽,不如正大光明的去看看。

端娘想了想道:“琇姑娘這性子還真是有幾分像王妃,年紀不大忒有主見。其實就是知道了,咱們又能怎樣呢?也罷,既然你一定想心頭有數,咱們就去吧。”一邊說一邊喚了乳母抱人。她也有些擔心顧琰那裡會不會出了什麼狀況。

一行人走到正殿門口,小蘭上前道:“秦王府的二公子、三公子來給皇后請安。還請公公代爲通傳一下。”

門口的太監看看兩眼顧盼有神,正揮動着肉肉的胳膊、腿帶得手腳上鈴鐺響動的大球小球,躬身道:“請二位小公子稍等。”說着便麻利的進去了。

一會兒,十七公主的貼身宮女出現在正殿門口,“琇姑娘、端媽媽,皇后此時有事。你們先抱二位公子到我家公主那裡坐會兒。”

顧琇點頭,“好。”

大球小球見到十七姑姑也挺高興,嘴裡依依哦哦的和她打着招呼。

十七公主讓把他們放在涼榻上玩兒,她則拉顧琇在榻邊坐下,“是何家大舅舅來求見母后。現在正在正殿說話。”

顧琇訝然,“這麼急啊?”都等不及明天來。而且來的還是國舅,並不是國舅夫人。這有點不合規矩。但也說明,多半不是何家的家事。

十七公主點頭,“估計是有什麼事。”

顧琇聽十七公主這口氣,知道她也不知道,便不再多問。只和她一起逗着兩個球球。

“幸好這一路他們什麼事兒都沒有,能吃能睡。這回了京城,心頭也踏實多了。”這一路同行,她們分別受顧琰託付,一起照看兩個侄兒,熟稔多了。顧琇也就沒有一口一個公主、民女的。

十七公主點點頭,“是啊。九嫂平日還要再照管一個皮實的糰子,還有秦王府的中饋,也真夠她操勞的。”

顧琇點頭,“是啊。”她有些擔心是姐姐出了什麼事,或者洛陽那邊有什麼事姐姐被牽累了。所以纔想要知道。如今看來,何國舅這麼匆忙的進宮來見皇后,發生的多半是影響大局的大事。姐姐估計也是要捲入其中的。這樣一來,到底是什麼事她倒是不敢打聽了。不過,此行的目的也算是達到了。只要不是姐姐直接出了什麼事就好。被牽連進去,以姐姐的本事應該是可以化解的。

十七公主心底其實也是這麼想的。只是此刻,她們都沒有想到發生的事那麼驚悚:皇帝不見了。

何皇后同何國舅說了許久,直到大球小球重又犯困也沒有結束。顧琇站起來道:“我還是先帶他們回去睡了。這又換一處地方,大概還得適應個一兩天。”多虧一路走一路將兩個小傢伙嬰兒房裡的所有東西都搬着走,加上身邊的人也都是熟悉的。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對新環境的適應時間。

十七公主點頭,“嗯,我送你們回去。母后那裡有事,我看你也不用惦記帶大球小球請安的事了。等母后閒了,自然有逗孫兒的閒心。”言下之意,如今不得閒顯然是沒有這個閒心了。說着乾脆和顧琇一人抱一個回小院去。

顧琇點點頭,既然是影響天下大局的大事,那就真不是她能過問的了。她就好好的幫姐姐把大球小球帶好吧。只希望姐姐、姐夫還有糰子都逢凶化吉遇難成祥。

如今,別說顧琇不敢去打聽了,就連十七公主都不敢。作爲未出閣的小姑娘,對天下大勢她們都是無能爲力,只能隨波逐流的。哪怕皇后這邊藉着十七公主和聶相孫子定親的關係和聶相溝通,也和如今的她沒有太大關聯。所以,二人雖然還是放不下心來,卻是半點不敢打聽到底發生了什麼大事。

大球小球對新環境有好奇,不過寢房幾乎一成不變他們就還是很容易入睡的。很快就被乳母哄得又睡着了。見他們小肚子一起一伏睡得香甜,顧琇驀然覺得雖然下午打了個盹,但自己這會兒也很困了。再看十七公主也差不多,二人留下乳母和值夜的丫鬟,輕手輕腳的退了出去,各回各屋睡下不提。

晉王此時正在燈下看着戰報。相比西線,他自然更關注東線的戰況。鎮東軍連吃幾個不大不小的敗仗,有所減員但並沒有到讓人驚駭的地步,也沒有丟失國土。不過如今城門緊閉高掛免戰牌,任由東昌軍隊在城下叫罵也絲毫不予理會。這隻說明,至少五日前小允已經離開了軍營,潛回洛陽行宮。而父皇至今仍無消息。老七和琰兒沒有找到他,東昌也沒有找到他。這件事裡透着怪異啊。如果東昌人找到他,肯定是會大肆宣佈的。那除非是父皇自己覺得露面會有危險躲了起來。時間拖得越長,晉王這個懷疑也越深。

那麼,是什麼令父皇覺得露面可能回不安全呢?東昌王這一次爲兒孫所害,令他物傷同類?還是在洛陽行宮,他的確感到不夠安全?

晉王看到了這些,顧琰的亮眼表現自然也同時收入眼底。果然是得一賢妻省得半壁江山啊!如果早知道會發展到這一步,他當初會不會……罷了,此時再想這些又有何用。他強自收回思緒,依然關注在皇帝不露面的緣由上。琰兒肯定不會是讓他感到不安全的緣由。她這幾年安分守己,也就是行宮差點被衝破才嶄露了一回頭角。她手頭能掌控的只有秦王府的那部分人馬。如果還有多的,那必定也是父皇給她的。如果父皇認爲她此時會危及自己,肯定不會放權給她。所以,不是她。

那麼,就只剩下老七和母妃了。老七,不太可能。那父皇此時防的就是母妃了。母妃這二十二年自然也沒有閒着,她二十二年的經營,難道就用在了此刻?

衆人都說此時以監國身份坐鎮京城是他的優勢。但此刻,晉王只想身在東都。而不是遠隔千里,所有的訊息都蒙山了一層紗的感覺,而且滯後起碼三天。如果他在東都,事情要好辦得多。如今小允已經潛回行宮,如果父皇真的留有後手,應該已經表露出來了。他日前以監國的身份發佈了一道命令,責問東線爲何連連失利。但從官方渠道走,消息更加的滯後。到他得到回饋,怕是黃花菜都涼了。至於說定國侯等人勸說的讓他儘早公佈皇帝失蹤的消息,趁勢登位,似乎目前看來也不太可取。皇后都已歸來,他做什麼至少得面上過得去。就是前幾日,那也是皇后即將到京,沒有他急吼吼動作的道理。

正在此時,外頭響起聲響,“王爺,皇后懿旨,召您明晨到後宮見她。”

“就見本王一個人麼?”何國舅今晚就迫不及待的進宮長談,他也是知道。但沒有攔阻的理由。說男女有別不宜相見麼?雖然一般是國舅夫人進宮,但國舅要求見,皇后召見了也找不出什麼不對來啊。除非他此刻已經決定逼宮了,否則都不宜過於強勢。但要逼宮,齊王就是一頭攔路虎。沒有進一步的消息,老大肯定不會更改立場。至於寧王提供的那些信息其實都是小節,威懾得住旁人,卻威懾不住老大。反正,他勾搭別人妻室這些其實也是半公開的秘密。他身爲皇子,而且還是與皇位絕緣的皇子,壓根不怕這些。

所以,定國侯他們說的優勢,其實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啊。除非,父皇真的出事了。那他倒是真得抓住機會,搶個先手。畢竟,暗中他也是做了不少準備的。但是,母妃真的能成功?再說了,不管是母殺父,還是父殺母,對他而言都是很難接受的啊。

“稟王爺,應當不是。傳懿旨的太監是分赴幾處。目前知道的,至少齊王府、葉相府、皇族長府應該都有人去傳旨。”

“知道了。”看來皇后打算公開父皇失蹤的消息。

“王爺,休息了吧。明兒一早還要進宮呢。”身旁的太監勸道。

晉王吐出一口氣,“督促洛陽那邊的細作,最快時間將最新的情況送出。”他在洛陽,自然不只貴妃這一個消息渠道。但是,別處肯定要慢一些。至少,送信的工具就比不上。而且也很難得到第一手的資料。

越是此時,越急不得。晉王說完起身寬衣預備上牀休息。他近來都是獨寢在書房,妃妾、兒女都不能前來相擾。他的後宅,之前雖然有些暗潮洶涌,但此刻還是都安安分分的。不敢在此時鬧出什麼事來。

晉王躺在牀上,自然是難以入眠,只能是閉目養神。皇后召見,肯定是要號召衆志成城共度時艱。涉及帝位傳承,她肯定是讓等候父皇的安排。老大之前去見過叔公,雖然沒有什麼實質的殺手鐗。但想來也不是什麼安排都沒有。自己要想順利即位,是很難得到皇后和皇族長的支持的。最後還是隻有武力逼宮一途。至於說史書的記錄,這個無妨。爲尊者諱,筆削春秋即可。一直以來,他在文人士子心中的地位還是很高的。臨了玩這手,只要處理得好,不會有後患。如今關鍵倒不是京城,京城明裡暗裡他有把握掌控。老大手裡的武力,他有辦法剋制。但關鍵還是洛陽那邊得不到最新的消息。所以一切都要滯後。

晉王后來自己都不知道是何時迷迷糊糊睡去的。只覺得一閉眼就被叫醒。再不起就趕不上皇后召見的時辰了。雖然他不懼皇后等人,但此時面上也要過得去。

不管發生了什麼,時間都是照常流動。皇后的召見,談話內容不出晉王所料。皇帝始終的消息小範圍內公開了。他等着的,依然是洛陽的消息。

最先等來的,是牡丹園秦王妃的替身險些喪命的消息。出了一身冷汗之餘,晉王也是肯定貴妃真的開始動手了。而琰兒能夠避開,她們就算是徹底撕破臉了。父皇依然失蹤,東西二線的戰事也依然膠着。母妃她,真的能置父皇於死地?言下不但有琰兒在,小允怕是也回到行宮了。

晉王捏捏隱隱發痛的太陽穴,“來人,進宮給本王告病!”他此時只關注洛陽一方的消息,至於京城其實已經在他掌握之下。但是,如果洛陽那邊情況逆轉,他在京城搶得先手也無用。此刻他也沒多餘的心思去和皇后、齊王等人周旋。說他撂挑子什麼都好,京城如今又沒現亂象,他歇會兒怎麼了?

接到晉王此時告病的消息,皇后和齊王等人的確是面面相覷。這個節骨眼上病了。不過,上次晉王進宮,氣色是有些不好。不過,病了雖是病了,各部事宜如今也是正常運轉。要想搶他手上的監國大權卻是不能辦到。再有,也得有合適的人選啊。渝王、蜀王都是不肯出頭的。燕王更不必指望。齊王,皇后不能完全信任他。皇后她自己,一則不想擔這麼大的責任,她又沒有親兒子。肯定不會像貴妃一樣甘冒大險。二則監國只是告病幾日不出,她再是皇后也畢竟是個女人,這時候奪權怕是也沒多少人會贊同。

此時就能見出晉王這十多年下的功夫了。就是他告病不出,齊王等人一時也拿不去什麼好處。他就是不耐和衆人敷衍了,只一心等着洛陽那邊的消息。雙方如今就是互相監視着,誰都不會貿然動手做什麼。都在觀望洛陽的情勢。

------題外話------

還沒有查錯字,大家先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