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肅順振災(二)

王家米糧店是開封城裡比較大的幾家糧店之一。王二黑是這家米糧店的老闆,靠着手黑,心黑的,將王家米糧店做到到了如今這個地步了。王二黑原名王二白,是從安微來的。王二白本是安微毫州一地的小混混。

後來因爲在當地得罪了一個很厲害的混混頭目,那頭目揚言要將王二白碎屍,王二不得已只能逃走他鄉,剛逃到開封的時候因爲沒有役靠,又是人地兩疏,王二白確實夾着尾巴做了一陣子好人。

而王家米糧店的老闆原來也並不是王二白,卻是開封本地一個小生意人姓李。李老闆原本見王二白可憐,於是一發好心便收留了他。不想王二白剛開始的時候還算老實,也肯幹又有力氣,漸漸地李老闆便喜歡了他。

這李老闆有一個獨生女兒,閨名叫做李秀兒,也長得有幾分姿色。這王二白起初到李家也不敢太過張揚,每天也只是在店裡幫着搬搬東西,其它的都不怎麼挑,每天吃了就睡,睡了起來就幫忙幹活。不想一天這王二白見了李秀兒,頓時心裡便上了心只是礙於人生地不熟不敢造次,卻也總是在語言上調戲李秀兒。

李秀兒是個黃花大閨女,被王二白調戲了也不敢聲張,不想卻讓王二白越發的得意起來。後不知道怎麼,王二白認識了一個在府衙當差的兄弟,兩人時常稱兄道弟,橫行街道。自從認得這個當差的兄弟之後,王二白覺得自己有了底氣,對那李秀兒越發動後動腳起來。

一日王二白趁李老闆外面辦事將李秀兒凌辱了,李老闆知道後氣憤交加有心要上官府告王二白,不料被王二白在府當差的兄弟恐嚇了一陣,王二白又趁勢說了一堆好話,李老闆無奈只得將女兒許與王二白作妻。不幾年李老闆就一命歸西,這米糧店也歸了王二白所有。

這王二白做事心狠手辣,手黑心黑。鄰里背地裡都叫他王二黑。此時王二黑正站在米糧店門口,趾高氣揚地看下外面一羣氣憤不平的鄉民。黃河大水,災民無數,王二黑早就知道糧食肯定會短缺,已經暗地裡從各個鄉鎮收買了大批的米糧屯積在倉庫裡,只等時機到來好大賺一筆。

前幾天,他從那個在府衙當差的兄弟那得到了消息,官府開倉放糧,糧倉已漸漸告磬。王二黑頓時覺得這是個大好時機。

回來後就將米價漲了接近十倍,那些前來買米的百姓見昨日還是十幾二十文一斗的米,今天就漲天了一二兩銀子一斗了,不禁都圍在王家米糧店門口要向王二黑討個說法。王二黑平日裡橫行慣了,哪會在乎這些百姓在這裡鬧事,要是事鬧大了,自然有他兄弟幫他作主。

“你都聽說了,如今天官府的糧倉快見底了,糧食缺,過向天你們就是有錢也買不到糧食了。還敢在這鬧事?小心老子叫我兄弟將你們這些刁民統統抓起來。”王二黑站在臺階上,揚着下巴,哼了一聲說道。

門口的百姓見王二黑這樣說,不禁都開始騷動起來。他們並不知道糧食短缺的事,一時不知所措,連爲何而的事情都忘到腦後去了。而此時肅順恰好來到,正好聽到王二黑說的,也不由心裡一驚。

如果這老闆說的屬實那事情就大了,如今城外災民剛剛好撫好,要是出現斷糧的事情必定會人心不穩起來。想到這,肅順眼睛裡不禁冒出了絲絲殺意。不管這老闆說的屬實不屬實,這個人決不能留。而且此人競敢借機哄擡糧價,實在當殺。肅順當即越衆而出,指着王二黑道:“你是什麼人,竟敢在此妖言惑衆,擾亂民心,來人與我拿下。”

王二黑剛還在得意呢,想着這次自己肯定要大賺一筆時,心裡不禁樂不可支起來。猛然見人羣裡冒出一個身體臃腫高大的中年男人說要抓自己,不禁一怔,即而大怒起來。對着肅順怒道:“你是什麼人,敢抓老子。老子說的都是事實,我兄弟就在衙門裡當差的。”

王二本想拿出他兄弟來鎮嚇一下對方。肅順來開封時就沒有穿官服,被王二黑看了,以爲他也不過是個平民百姓而,雖然穿得華麗一點,最多也不過是個客商。他卻不知道,這一說卻是真的加速了自己的死期。

肅順聽王二黑說得有模有樣的,心裡也七分肯定他說話,越發覺得此人留不得。對着家將一揮手喝道:“拿下!”頓時從人羣裡涌出幾個身材健壯的大漢來將王二黑一把按倒在地。王二黑還想在掙扎,口裡依舊喊道:“你們是什麼人,你有什麼資格抓老子。”

“本官是奉旨督辦振災的欽差,你妖言惑衆,藉機哄擡糧價,罪無可恕。左右將此人與本官押到府衙依治辦理。”肅順也不管旁邊百姓用驚奇的目光看着自己,當先開路向開封府衙而去。王二黑一聽面前這個看起像個小客商的胖高個居然是欽差,頓時身子一矮,心裡暗叫:“完了!”

肅順心裡卻是焦急萬分。現在正是急需糧食的時候,而府庫卻已經快沒有餘糧了,這要是讓災民知道了,指不定會發生什麼事情。一路急行,不一時便回到了府衙內。河南一衆大小官員,此時正在大堂上清點各自從家裡狠着心擠出來的銀兩,保見肅順從外面押個人回來,一時好奇紛紛上前見禮,詢問緣由。

肅順卻是不管衆,竟直走到大堂上坐下,對道衆人道:“開封知府吳章之何在?”

吳章之剛纔已經從肅順的家將那裡瞭解了一些情況,此時見面色不善,不由忙從衆人之中上前,跪下道:“下官在。”

“我問你,府庫還有多少餘糧?”肅順沉聲道。

“回。。。回大人,府庫之糧最多可供災民三天之用。”吳章之訕訕地回道。其實開封府庫官倉內的存糧早在肅順來之前就快用完了。要不是這幾天將救濟災民的粥換成稀粥,怕早就沒有餘糧了。吳章之不由用眼睛狠狠地瞪了一下王二黑。就是這小子壞事,要不是他冒犯了中堂大人,又怎麼會讓自己現在這樣。

肅順不由怒極,嘩的一聲站起來對吳章之大聲斥道:“那你怎麼不派人去收糧。要是因此亂出大事來,你小命難保。”肅順實在氣極,這羣蠢禍,平時無能也就算了,現在這種關鍵時候居這樣昏憒簡直該死。其實肅順這次卻是錯怪吳章之他們了,這樣的大事他們怎麼會不知道,早幾天就派人四處去收糧了,只是那些糧食早就被那些奸商們搶先買走了,現在又是大災時期,能收到的糧食本來就不多。

衆見肅順臉色難看,一個個也不禁驚若寒蟬,不敢出一聲。吳章之更是已經大汗不止了,用袖子擦了擦汗才慢慢道:“回大人,下官等早幾天便派人四處去收糧了,只是如今水災,能收到的糧食本來就少,而且一些糧店見有利可圖早早就將糧食收了去。有沒收去了大多也是一些鄉紳家的糧食,下官等也是沒有辦法,還請大人恕罪。”

“啪!”肅順頓時將驚堂狠狠敲在桌上,雙眼圓瞪。今天要不是自己來的及時,恰好聽到王二黑在那說的那些話,估計什麼事都晚了。想到到時候災民動亂,自己怎麼對得起皇上對自己的器重。

“你們現在就去那些鄉紳家裡去收糧。這羣自私自利的狗奴才,要是出了什麼亂子,本官定必誅其九族。”說着轉對吳章之道,“你馬上招集衙役,看哪個奸商敢趁機哄擡糧價謀利,全給我拿下。”

衆人忙紛紛告退下去。各自去吩咐人手準備去民糧。見衆人都走了,肅順還在堂上氣憤不已。那個倒黴的王二黑早已被人下了大牢了。

各地鄉紳地主,哪個家裡不是糧滿倉,只是這些地方鄉紳都是一羣吃人不吐骨頭的主,在他們看來,那些災民與他們有什麼相關,自己是有糧食,但是這些糧食又怎麼能給那賤民農民們,就算放在家裡全爛了也不能便宜了那些災民。

地主們不賣糧,官兵也沒有辦法,人家又沒犯法總不能強搶吧。而且官府這些當官有幾個沒有得個這些地主好處的。拿人的手短自然就能遮過就遮去了。現在肅順下了死令了,他們也不能再坦護了,什麼東西哪有小命。於是紛紛上門,一通講理之後見那些鄉紳地方還是不肯合作,只能用強了。那些鄉紳地方也沒有辦法,自己雖然在當地有名有望的,便也鬥不過官府啊。而且聽說不交糧就殺頭,僅管心裡不願意,便還是小命要緊。於是不幾天便收集不少糧食。

吳章之心裡那個恨啊,恨不得將那個王二黑頓時就殺了來泄。看中堂大人的樣子,自己以後的前途就可想而知了。吳章之帶着一隊衙役,將火氣全撒到那些奸商身上去了。開封城裡最大的幾個糧店,除了少數幾個還算本分沒有趁機起價的外,其他的都被吳章之抄了。這一抄不知道,就這幾店裡的糧食居食比官倉裡的都要多得多。

官府的作動讓一些平民百當時也亂了一陣,在聽官府是在查抄那些擡高糧價的奸商的時候,不少人頓時拍手叫好起來。兩天的收糧查抄,官倉裡頓時便堆滿了糧食,而且還沒發去多少銀子,這讓河南的大小官員驚歎不已,看來有時還是要用些非常手段的。

第三天,肅順請出了咸豐皇帝賜給他的金牌令箭,將一干奸商押到菜市口,申明其罪。將一干奸商就地正法,人頭掛在城門中示衆三天。滿城百姓原本就對這些奸商擡高糧價憎恨不已,如今聽說欽差大人爲民除害,都到處傳頌肅順的事蹟,又因爲開封曾是包公的治地,因此都叫肅順爲“肅青天”,搞得肅順哭笑不得。

河南一地因爲肅順的非常手段,暫時安撫去了。那些沒有被查抄掉的糧店,也不敢再擡糧價了,連原本只是微微漲了一點的價格也忙降了下去。誰還敢亂漲價啊,那城頭上的人頭就是榜樣。

第四天,河南一衆大小官員終於送走了肅順這位溫神,心裡不由鬆了口氣。肅順心裡也知道這些官員雖表面上還對自己恭敬,但是心裡肯定對自己恨得牙疼,畢竟自己陰了他們一把,讓他們每人身上都出了不少血。但是他也沒辦法,必需得走了,還有兩個地方等着自己去查探呢。於是肅順再三訓戒衆官,不得貪沒災銀,要盡心辦差之類的話。

河南官員巴不得肅順能快點離開,自然口裡百般應承,而且經肅順在開封一陣鬧騰,哪個官員還敢將手伸進災銀裡去。肅順是誰,那是官場上老得不再老的手了,他們之間那點小把戲能瞞過別人怎麼能瞞過他。萬一要是哪天肅順突然又殺回河南,那就是想死都難了。

只是衆人想不通這肅順是怎麼了,按說撈銀子吧,他比誰撈得多,怎麼現在一下子就突然轉了性子呢。他們想不通,前往山東,兩淮視查的肅順也想不通,自己被人叫做“肅青天”的時候自己心裡居那會有一股自毫感由然而生。

山東、兩淮兩地的災情與河南大同小異,情況也差不多。做順手的肅順自然也不會心裡有顧及。在山東殺了兩個貪污災銀,錢糧的縣令,一羣投機取巧的奸商。殺得兩地的地方官員,大小商人心驚膽寒,不得不老老實實地小心辦事。於是“肅青天”的美名也在三地廣爲流傳,更有甚者竟然在家裡爲肅順供起了長生牌位。

咸豐皇帝讓肅順去振災,卻沒想到成就了肅順的一個美名。獲得名望的肅順以後的日子對咸豐皇帝也是感戴德,對咸豐的改革也是身先示卒

第367章 天命召喚第383章 向天再借五百年(下)第一○九章 英雄末路八第132章 虎門硝煙(下)第145章 血戰臺灣(五)第226章 緣孽糾纏(上)第34章 新北京(四)第236章 節外又生枝(四)第173章 血染冰城(二)第315章 降降炎(下)第189章 中德合資(下)上架公告第97章 京華浮去(七)第69章 御架親征(五)第239章 沙皇的計劃第327章 迭血灘頭第168章 關門打狗(四)第2章 魂回大清第二o五章 四國和談十一第377章 爭霸海洋(中)第332章 持儲訪歐(中)第297章 碩果累累(上)第118章 撿到倆兒寶(下)第76章 幗國刺客(下)第225章 血染東南第379章 決戰海上(上)第231章 南京動亂(二)第181章 衝過額爾古訥河(四)第266章 聯俄治日(下)第9章 肅順振災(二)第212章 奇怪的商人(五)第318章 燃燒的新加坡(上)第60章 浴火玫瑰(上)皇后發彪下第274章 打倒再踩(中)第365章 這不是演習(下)第一○一章 天國分裂下第58章 湘軍威武(上)第167章 關門打狗(三)第275章 打倒再踩(下)第374章 世界中心(上)第192章 又見倭奴(下)儲位之爭二第236章 節外又生枝(四)第一六o章 決戰天津八第217章 整肅黑幫(一)第二o五章 四國和談十一第5章 初聞朝政(一)第131章 虎門硝煙(上)第30章 中德北京條約(二)第一○二章 英雄末路一第一三o章 咆哮沙皇第152章 不是陰謀是陽謀第66章 御架親征(二)第257章 八方來援第143章 血戰臺灣(三)第243章 美夢難成(四)上架公告第53章 紅頂商人第128章 美國人的野心第三七o章 復國者下第二o六章 四國和談十二第174章 血染冰城(三)第31章 新北京(一)第373章 進軍印度(下)第349章 日本內戰(上)第90章 望斷秋水第一二○章 春天到了第157章 決戰天津(五)第18章 情至深處第三o三章 九州平寂四第37章 與民同樂第72章 兩難全(下)第53章 紅頂商人第334章 莫緊張第255章 聯姻計劃第327章 迭血灘頭第2章 魂回大清第二九o章 最後的決戰上皇后發彪上第281章 新的危機(上)第211章 奇怪的商人(四)第38章 發展之計第二九o章 最後的決戰上第135章 廣州失陷第182章 衝過額爾古訥河(五)第294章 侵略者的下場(中)第二九o章 最後的決戰上第197章 四國和談(三)第198章 四國和談(四)第52章 中秋晚晏第169章 關門打狗(五)第199章 四國和談(五)第145章 血戰臺灣(五)中國皇后與俄國公主一第95章 京華浮雲(四)第46章 天機破日(二)第二o四章 四國和談十第42章 一戰成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