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改革初議(三)

咸豐二年四月季,咸豐皇帝傳召天下撥內帑百萬兩白銀救濟北地災民,並免除受災之地三年錢糧,着軍機大臣肅順爲全權振災欽差署理救濟事宜。一時百姓感恩,叩拜在地三呼萬歲者衆;不日咸豐再次下召,裁剪宮中用度,御善不得超過四菜一湯並並遣散宮中二十五歲以上宮女太監。

一時宮中宮女太監去者大半,能離宮的宮女太監感恩戴德,稱頌不已。一時百官大譁,紛紛上折,肯請咸豐收回召命。

咸豐帝已經在御書房內連續住了幾天了。他心中依舊無法擺脫後世之中帶過的看法,雖他也對慈安心有好感,但畢竟人家是別人的老婆,只好每天看湊折,處理政事直至深夜。

轉着手中的毛筆,拿出一本湊折,咸豐看了幾眼便在上面打了個大大的叉。自從自己的召命下發下去之後,就有百官不斷上湊,希望自己能收回承命,有的人甚至說自己遣散大領宮女太監是對的,但是要還再從民間選取上來,以補充那些被遣散的宮女太監的缺。

咸豐看都沒看幾眼就直接扔在了地上。這是什麼鬼主意,自己好不容易清理了一批人,就是爲了節省一下宮中用度,這些當官的居給自己出這麼個主意,那自己以前做了不白做了。從民間再先宮女?要是這樣一下召那百姓不得翻了天去。

那還不如直接跟洪秀全說:哥們兒,老子皇們坐的煩了,送給你吧!咸豐的心情鬱悶到無以復加的地步了,這些湊折之中居然還有在籍侍郎曾國潘從湖南快馬加鞭送上京來的。咸豐心裡那個氣啊,這曾國潘不在湖南幫着打太平軍,跑我面前來湊個什麼熱鬧啊。

桌上一大堆摺子終於看完了,咸豐放下毛筆無聊地在上面碰碰這個,看看那個。只見這些日用之物,件件都精美異常,雕刻之物活靈活現。咸豐心裡不由感嘆,這些都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的結晶啊,都是寶貝啊!

這些天咸豐終於明白了自己身上肯定還帶着奕寧的某些記憶,單看這些天來,看的湊折就知道了。那些繁體字,自己看起來雖然有點慢可是並沒有出現後世裡許多繁體字都不認得的情況,而且自己寫起毛筆字來居然很順手,寫得還很漂亮。想起自己後世連毛筆字都不會寫,咸豐終於找到了一絲穿以來的安慰了——總算是會寫毛筆字了!

這些天咸豐也終於知道,清朝的皇帝不是每天都要像電視裡說的一樣上朝的。他不由大罵電視害人,這幾天他每天都天不亮就跑去太和殿召見百姓,臨朝聽政,眼睛都快成熊貓眼了。文武百官一個個都感到奇怪,怎麼這皇上這麼勤快了,天天都要臨朝,那軍機處那些老爺們豈不是要沒事可幹了?

正無聊時,圖先從外面進來了,打了躬道:“啓稟萬歲,御林軍統領阿赤赫求見!”

咸豐正了正了身體,沉聲說了一聲“傳”,外面傳一連聲的“傳御林軍統領阿赤赫普見”,不多時,一個身穿盔甲的高大將軍便急急地走進殿來,在咸豐面前跪下道:“奴才阿赤赫,叩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咸豐擡了擡手示意阿赤赫起來,然後便開始細細地觀察起阿赤赫來。阿赤赫大約三、四十歲的樣子,濃眉大眼,五官的輪廓清晰,身盔甲襯托得他威風凜凜。咸豐不禁在心裡大讚了一聲:“好一個威風風凜凜的大將軍。”咸豐在心裡想,這樣的打扮要是換到三國時期應該不錯了,可惜了現在是熱兵器時代,誰還跟你拿着大刀片子互相對砍啊。

觀察了一會,見阿赤赫依舊恭恭敬敬地站着地下,文絲不動,咸豐心裡不禁點了點頭。看阿赤赫的表現,應該是個不錯的武將吧,至少服從命令方面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所有的御林軍,一直以來被傳輸的就只有一種思想,那就是保護皇上,不惜一切代價的去保護皇上。可以說御林軍是一支被洗過腦的軍隊,在他們的腦海裡皇帝的命是重要的,無論做什麼都以皇帝爲中心。

咸豐剛想到練新軍的時候,就看見到這些御林軍紀律嚴明,服從性很好。還有一個咸豐很關心的問題是民族問題,現在雖然說滿族入關二百多年了,早就溶入到華夏民族裡來了,但是在有些人看來滿族人依然還是異族,而將滿族打入異族的行列也是叛亂最好的藉口,像後來的孫中山打出來的不就是“驅逐韃溽,還我河山”嗎?

還有離現在比較近的小刀會起義,打出的口號居然是“反清復明”。這一切的後果與清朝的統治不無相關,滿族皇帝時時刻刻都害怕漢人會起來造反,因此對漢人的防備非常的嚴厲,許多的漢大臣都不能得到重用。而且滿族還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學起了元朝蒙古人的做法將漢人打入最低等的行列之內。

雖然經過了康熙一代,情況有所改變,但大的方針還是沒有改變。這樣的政策導致的後果就是,滿族遲遲無法溶入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裡來。也讓其它的民族對滿族有着深深的芥蒂。

想到民族問題,必然會導致軍隊的不穩,咸豐無法只能行先從滿族人裡建起新軍,然後再能守各種措施來改變各民族對滿族的敵意,使滿族能完全溶入華夏民族裡來。打量了阿赤赫幾分鐘,咸豐滿意地點了點頭道:“阿將軍不必拘禮,朕召你前來,是想問問你,如今這御林軍有多少人馬。”

“啓稟皇上,御林軍約有一萬餘人馬!”阿赤赫正聲道。做爲一個軍人,做事說話都要剛正乾脆。

咸豐“嗯”了一聲若有所思。一萬餘人,不少了,現在沒什麼錢,能裝備起一萬餘人算是極限了。於是便地阿赤赫道:“你明日召集一萬御林軍前往豐臺大營紮營。其餘人留在宮上繼續護衛皇宮。”說着將一張畫有圖案的紙交圖先遞給阿赤赫,接道,“營盤便朕圖上所畫的樣子建。”這張圖是咸豐發了大半個晚上畫的,基本是按後世的訓練的道具,設施來畫的。雖然不是很正確,但基本上是差不多了。

阿赤赫接圖紙看了一下,行了一個軍禮道:“奴才遵旨!”雖然對咸豐皇帝的命令有疑問,但作爲御林軍統領,服從命令纔是他的天職。何況現在是皇上親自下令,他更不可能置疑。

“去吧,行動要快。完成之後再來回我。”咸豐道。

阿赤赫再次行了個軍禮,緩緩地倒退着走出了大殿。咸豐不禁在心裡又暗讚了一聲,果然是御林軍,對上峰的命令毫無疑問的執行,這纔是自己想要的樣子。

見到阿赤赫走了,圖先才匆匆走近咸豐身邊,躬下身子輕聲道:“萬歲爺,您把御林軍調出宮去,這個恐怕不妥吧。這要是萬一。。。”圖先說出了心裡的擔憂。這御林軍是專門用來保衛皇宮,保衛皇上了,如今鹹一下將幾乎所有的御林軍調到豐臺大營那裡去了,那這皇宮由誰來護衛。要是突然有刺客來襲,那還得了。

“不防,這紫禁城,一般人進來不迷路已經不錯了。哪還能有什麼別的人事。再說朕不是還留下了幾千御林軍嗎。”咸豐知道圖先心裡擔心什麼,不過他早有準備了。在他看來。這紫禁城這麼大,不熟悉的人來了,光找自己就得找上個大半天,而且還有留下來的待衛,能出什麼問題。

圖先還想再說什麼,咸豐已經擺手示意他退下了,只得退到一邊。咸豐又開始玩起毛筆來。

突然門外跑進一個小太監來,跪在地上,口裡還喘着氣:“萬歲爺,軍機衙門裡的大人們求見。”

咸豐忙把身起一正,心裡嘀咕起來。這些人來做什麼?難道是看見自己沒有回覆他們上的摺子,聯名來進諫來了?看這小太監的樣子,分明有急事,不知道又發生什麼事了,居然軍機大臣們都來了。忙不敢怠慢說了聲:“傳!”

小太監忙出去傳旨去了,不一會就見一衆軍機大臣,六七個人,匆匆忙就進了大殿。三聲高呼,其中一人回道:“啓稟皇上,南方八百里加急。發賊日前已攻破嶽州,正集結大軍數萬向長沙進發。湖南巡撫駱秉章請皇明斷。”

“什麼!”咸豐“騰”一下站起來,在上面來回地走動起來。神色也變得焦急起來。太平軍這麼快就打下嶽州了,而且已經兵髮長沙了,雖然已經知道他們在長沙城下討不了好去,但如此幾天就攻下嶽州,咸豐也不禁感到意外。自己這邊還什麼都沒辦成,太平軍那邊就要北上湖北了,之後就是一路高歌,攻無不克了。太快了,快得讓人無法接受。

“軍機處有什麼建議沒有?”咸豐道。

見咸豐臉色不好,衆人正自惶惶不安,一時無人回答,其實也沒有什麼好說的。他們都是文人,對打仗的事基本上一竅不通。問了也是白問。不過還是有人提着膽子不聲地回道:“皇上臣等認爲,應該馬召集周邊大軍進剿發賊,如若長沙被克,天下必將爲之振動。”

咸豐聽說,道了聲暈。這位說了等於沒說。咸豐一看還是認識的,正是前日召來密議土地改革的那們——祁雋藻。祁雋藻原先當擔過兵部尚書之職,因此並不像其他一樣慌張,只是他畢竟是文人,對打仗也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只知道哪裡起火了就往哪裡去,根本不從大的戰略方針上考慮。咸豐無奈,搖了搖手道:“朕知道了,朕自有決斷。來人筆墨侍候!”

圖先忙上前爲咸豐展開一張宣紙,磨好墨。咸豐也不說什麼,提起筆在上面寫了起來。揚揚灑灑寫了一通,之後便拿起玉璽蓋上印,做完一切,鹹在纔對衆軍機道:“你等速發此召與湖南!退下吧!”

衆軍機接了召,緩緩了退下了。咸豐待他走了之後,又想了想,拿起筆繼續寫了幾道聖旨。

“圖先,拿這些去軍機處叫他們速速下發,不可延誤!”咸豐指指了桌上的幾張聖旨對圖先道。

圖先不敢怡慢,忙取了聖旨急急地去了。

雖然太平軍纔打到長沙,離定都南京還有差不多一年的時間,可是咸豐覺得自己該做些準備了,至少應該把那些歷史上有些名姓的人弄出來,以防萬一。畢竟自己的到來可能會讓歷史改變,要是改變得太多,連自己都無法知道了,那太平天國運動就真要脫離自己的控制,還是早做準備得好。免得到時候沒法控制了,還能再隨機應變呀!

第二六o章 血腥肅貪上第三二o章 燃燒的新加坡下第242章 美夢難成(三)第373章 進軍印度(下)第41章 誓師出征第188章 中德合資(中)第198章 四國和談(四)第313章 導火線第245章 承德春狩(二)第279章 七國峰會(下)第2章 魂回大清第287章 邀狼入羊羣第261章 血腥肅貪(下)第352章 飲馬東京(二)第93章 京華浮雲(一)第362章 氣壯山河第65章 御架親征(一)中國皇后與俄國公主一第117章 撿到倆兒寶(上)第286章 名臣的歸宿(下)第154章 決戰天津(二)第二o五章 四國和談十一第165章 關門打狗(一)第385章 挺進非洲(中)第336章 巨大的火藥桶第157章 決戰天津(五)第262章 任性小皇后第82章 大戰在即第323章 冤屈的美國人第一八o章 衝過額爾古訥河三第二o一章 四國和談七第365章 這不是演習(下)第46章 天機破日(二)第16章 長沙之戰(四)第83章 絕不讓步(上)第70章 兩難全(上)第40章 捻軍起義免費儲位之爭四第93章 京華浮雲(一)第8章 肅順振災(一)第55章 風雲變幻第277章 薩摩藩的覆滅(下)第154章 決戰天津(二)第265章 聯俄治日(上)第132章 虎門硝煙(中)第80章 歸來的喬治第6章 初聞朝政(二)第97章 京華浮去(七)第268章 揮軍東顧(中)第16章 長沙之戰(四)第347章 新年晚宴(上)第一七o章 關門打狗六第一三o章 咆哮沙皇第376章 爭霸海洋(上)第153章 決戰天津(一)第111章 未雨綢繆第17章 慈安與慈禧儲位之爭三第252章 俄軍的末日第34章 新北京(四)第228章 緣孽糾纏(下)第111章 未雨綢繆第68章 御架親征(四)第155章 決戰天津(三)第378章 爭霸海洋(下)第197章 四國和談(三)第236章 節外又生枝(四)第378章 爭霸海洋(下)第294章 侵略者的下場(中)第315章 降降炎(下)第356章 戰爭動態第三o七章 九州平定八第三六o章 突變中第28章 柏林的決定第64章 急轉直下(下)第三八o章 決戰海上中第57章 咸豐有子第321章 海狼行動(上)第212章 奇怪的商人(五)第353章 飲馬東京(三)第97章 京華浮去(七)第321章 海狼行動(上)第313章 導火線第90章 望斷秋水第129章 最後的佈防第141章 血戰臺灣(一)第342章 響徹歐洲的槍聲第224章 整肅黑幫(八)第9章 肅順振災(二)第77章 十年之約第311章 九州平定(十二)第271章 踏平鹿兒島(中)第339章 俾斯麥訪華(上)第383章 向天再借五百年(下)第295章 侵略者的下場(下)第152章 不是陰謀是陽謀第85章 一戰天津(上)請假一天第285章 叛亂(下)第341章 父子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