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離經叛道(一)

冬日的暖陽,驅散了冬天的溼冷。曬的人渾身懶洋洋的,在南京的一些街巷邊,可看到人們在那曬着太陽。現在對於南京的人們來說,他們又多了個曬太陽的地方,比如城中新建的公園。

幾天前的那場冬雪,使得公園中的樹木枯葉上掛着一層積雪,使得公園盡顯其冬日之美。而在附近的涼亭、走廊間,偶爾也能看到一些在曬太陽的百姓,對於這些百姓來說,他們從未想過有朝一日,自己能夠進入這樣的園林之中,至少過去,這種園林只屬達官貴人。而現在,在這南京城內外卻修建了多達五六座類似的公園。

“陛下,以臣看來,這南京即便是倫敦亦無法與之相比!”

行走於公園步道的郭嵩燾,小心翼翼的拍着馬屁。他不知道漢王爲何私自出宮,原本昨天剛抵達南京他是想在明天叩見漢公,可誰曾想,正當他於參軍府述職時,漢王已經換上了一身便裝,在宮外等着他了,然後兩人便乘馬車來了這公園。

摸不準漢王想法的他,現在只能小心翼翼的說話,以免自己說錯了什麼。

“雖說倫敦於西洋極爲發展,可其街道上卻也是污物橫流,每到盛夏空氣中更是惡臭難聞,而臣雖初抵南京,可今日之南京卻遠非昨日所能相比,街道規整,路上全無絲毫污物……”

“那是因爲人口少!”

朱宜鋒毫不猶豫的打斷郭嵩燾的馬屁,然後指着南京說道。

“過去,南京至少有60萬人口,現在現在,本土土著所遺不到十二萬,再加上從武昌過來的兩萬多人,全城至多隻有十五萬,若不是城這麼空,雲仙,你覺得本王能在城內外修這麼多公園嗎?”

現在,面對南京這座空城,朱宜鋒甚至有些後悔了,後悔在南襄之間更建新都了,畢竟空城的改造成本較低。可旋即也就相通了,首都並不需要太大。既不需要是經濟中心,更不需要作爲工業中心,只需要作爲一個行政中心就可以了。

相比於南襄盆地中的首都,位於長江邊的南京有着它的天然優勢,在未來從上海至武昌,甚至直至重慶,長江沿岸一帶將會成爲中國的工業、經濟中心,上海可能會是龍頭,但是南京將會是這條巨龍的中心。

以長江爲經濟工業中心,這是最符合這個時代發展需要的規劃——江河將會提供便捷的交通,而且沿岸的資源也將會爲工業的發展提供充足的原料,當然,還有人力資源,沿江數省集中着中國近半數的人口。

可以想見在未來的幾十年中,從上海至武昌,將會發展成爲一個密集的“城市羣”,甚至是一個巨形的人口多達數億的“都市圈”,在這種情況下,南京做爲首都,也就不那麼合適了,因爲他太偏向東南。

南襄盆地位於中國的地理中線,那裡距離“都市圈”只有數百公里,而且靠近中原、西北,在地理上無疑更適合作爲首都,當然,未來它不可能再像後世的北京一樣,既是行政中心,同樣在全國的支援下成爲了所謂的學術、經濟以及工業的中心,最終這些中心壓得它喘不過氣來,甚至最後,就連最基本的水和空氣都發生了問題。

那根本就是一場災難,至少是環境的災難。將來的首都還是簡單一點的好!至少應該遠離這個時代的無法避免,準確的來說無法治理的污染。

“如果這十幾萬人的城市,看起來比北京還髒的話,那可真就沒救了,所以,南京的城建第一步,就是以下水道、自來水、公園之類的公共工程爲主,至於官廳嘛……”

至於官廳,當然沒有建立的必須,一但南襄的新都完成,自己肯定是要把首都遷往那裡的,至於南京嘛……有這幾年的臨時首都,應該會很快繁華起來。不至於像滿清時一直,直到清末都還未能恢復元氣。

“暫且不談這個了,雲仙!”

回頭看着郭嵩燾,朱宜鋒把話鋒一轉,然後問道。

“你此次出國,算算年頭快三年了吧!”

“回陛下,足有二十八個月!”

二十八個月在海外遊歷,若是在百年之後或許沒有什麼,但是在這個時代,這二十八個月需要冒多大的風險,朱宜鋒非常清楚,他略點下頭,感嘆道。

“雲仙此行之功,可謂是功在千秋,你呈上的那份呈文,本王還沒有看,我想親自聽聽你的看法!”

“嗯……”

沉思片刻,郭嵩燾看着陛下說道。

“臣所率使團中,衆人目睹西洋諸幫數百年蓄積之文明成果,可謂是璀璨奪目,初時驚,進而醉,終感自身之落後,始明白,主公當初委我等出訪之原由……”

在回答陛下的問題時,郭嵩燾的每一個字句都顯得很謹慎,但謹慎中又不失大膽。

“雖然西洋市街面貌早有所聞,皆與想象的無特別不同,但至於學校和其它工廠則實在是臣拙筆所能盡述,臣以爲,雖陛下學以西洋者,並未從根本上學以西洋,興建工廠、操練陸海軍,於臣等之見多屬皮毛之事……我今日之文明非真正之文明,我今日之開化非真正之開化!”

郭嵩燾的這番話落到的朱宜鋒的耳中,只讓他整個人不由的一愣,他可沒有想到郭嵩燾居然如此大膽,若是這番話傳到別人耳中,不知會引起什麼樣的軒然大波。

“大凡國之強弱由於人民之貧富,人民之貧富繫於物產之多寡,我國經由滿清兩百餘年奴役,盡行弱民之策,徒擁文明之虛名,競蒙貧弱之實害,若要國家富強必養根本之實力,而所以養實力者無他,專在殖產厚生之實務而已!”

“弱民之策……”

在郭嵩燾說出這四個字時,朱宜鋒先是一愣,隨後思索片刻答道。

“雖說滿清要爲中國現在的情況負有絕大多數責任,但是弱民之策,絕非滿清獨有,弱民的第一步就是“愚民”,而最早提出“愚民”這一思想其實是春秋的老子莊子和管子。其宣稱上古以來擅長治理國家的君主,並不推行讓老百姓聰明起來的教育,而是運用愚民之策。人民之所以難以治理,在於老百姓很聰明。所以用讓老百姓聰明起來的辦法治理國家,則必然危害國家。若推行愚民之策,則是國家之福。《道德經》的“古之善爲治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基本上可以視爲“愚民”之始……”

在過去的幾年之中,爲了彌補國學上的弱勢,朱宜鋒一直在研讀古代經史子集等典著,也正因如此,相比於過去,他更直觀的瞭解的中國的古代文化,而也正因如此他纔會驚駭的發現一些過去未曾注意的事情。

所謂用來“愚民”的儒家並不是真正的儒家,而是披着儒家之皮的“山寨”的儒家,真正的儒家學說反倒是站在民衆的一方。爲什麼儒家後來揹負了“愚民”的罪名,一方面是到了近代,批判儒家者根本就沒有看過如《詩經》、《尚書》、《論語》等儒學著作,不過只是空憑臆斷,便把“愚民”罪名完全甩給了儒家。

但是若是說儒家學說“冤枉”其倒也不冤。這種矛盾實際上是因爲孔孟的儒家和董仲舒之後的歷代儒家,有着本質上的不同,漢武帝時期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既是儒家的發揚光大,同樣也是儒家的變態,是儒家的“離經叛道”,在董仲舒時期,儒家已經摻雜了“法家”以及陰陽五行等學學,可以說那時的儒家學說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披着儒家之皮的“法家”,秦國的,準確的來說是法家核心的“愚民”,開始於影響儒家。然而這僅僅是開始,在隨後的數千年間,中國的君主開始選擇性地強調儒家中的綱常等級觀念,已達到維持統治的目的。

而儒學本身非但沒有愚民政策,相反,其站在普通民衆立場上想問題。儒家學說講究“有教無類”,提倡開化民智,講究的是“有恆心,有恆產”,在儒家經典中很多論述根本沒有任何”愚民“政策。反而對於統治者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甚至是在看待個體犯罪問題時,也反思是不是社會制度使他們做出這樣的事情。儒家在諸學說中有自己獨立的思考,並不是站在統治者的角度看問題。這一點與法家截然不同,法家是佔着統治者的立場上出謀劃策,甚至包括號稱“無爲”的老莊之學亦是如此。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老莊的這些觀念當時並非主流之說,諸子百家亦以其爲“謬論”,加之也沒有實際來證明這一理論的可靠性,是以“愚民”之說也就沉寂了下去。直到戰國時期,天下兼併日烈,爲了滅人國而保本國不被滅,諸子百家都開始摸索各種各樣治國之道,於是很多原來被視爲“謬論”的歪門邪道也有了市場。”

講述着“愚民”之說根源的朱宜鋒,想到“歪門邪道”變成了正道時,不禁將視投向遠方,然後感嘆道。

“可誰知,一個人卻讓這“歪門邪道”變成了所謂的“正道”!”

————————————————————————————————————————————

在殖民時代,除了武力之外,中國還應該用什麼去征服殖民地?西洋人選擇了傳教士,選擇了他們所謂的天主教、基督教,而在綠**崛起之後,他們在用武力征服一個地區的同時,通過宗教將中亞等佛家黃色之地加以綠化,甚至在就連許多田原木也是精神上的***人。哦!那個字是不能提的,因爲根據新的治安條例,這是的違法的!

當然,這就扯遠了。迴歸正題,在殖民時代,中國用什麼去教化百姓呢?拜上帝教?天主教?當然,國人從來都不是虔誠的教徒。在沒有宗教的情況下,我想我們唯一的選擇就是用儒家去教化四方,讓世界沐浴在儒家的光輝下……

但是正如天主教需要宗教改革,佛教進入中國也曾改革過一樣,擔負起沐浴世界之責的儒家同樣也需要改革!怎麼改?對內迴歸本源,至於對外嘛……

第82章 義軍(第一更,求推薦)第603章 天津(求月票)第290章 要有光(第三更!求支持)第428章 天京人心第677章 葛底斯堡第528章 同盟(第一更)第49章 漁村新貴(第二更,求推薦)第53章 去遠方(第二更,求推薦)第334章 會議(第二更,求支持)第257章 眼紅(第一更,今天加更)第479章 僧林格沁(求支持)第418章 戲臺(第一更)第159章 心腹之患(第一更)第372章 阻敵(第三更)第120章 咸豐之憂(上)第145章 選擇(今天加更,第二更)第32章 遊說(第一更,求推薦)第134章 文山義熟(第一更,求月票)第50章 虎山行(第一更,求推薦)第115章 謀略(求推薦)第482章 曾經(求支持)第601章 黎民(求支持)第432章 殺人(第二更)第295章 兵艦開拓(第一更,今天加更!)第710章 災難性的後果(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670章 對不起(第二更)第484章第210章 下效(第二更,四更求月票)第68章 炮灰(第二更,求推薦)第553章 法蘭西的選擇第283章 零丁洋(第二更,求支持)第541章 尾聲(第二更)第104章 敵情(第二更,求推薦)第207章 決心(第一更)第451章 離經叛道(四)第48章 卡龍炮(求推薦、求收藏)第44章第544章 生存或者毀滅第408章 解決之道(第一更)第428章 天京人心第237章 京城煙雲(中)第一更,求月票第652章 鹹水埠(第二更)第459章 父與子第528章 同盟(第一更)第169章 天國暗線(第一更)第535章 絕不退讓(第二更)第338章 夢(第二更,求支持)第28章 報復(新書不易,求推薦)第2章 衆生態(求收藏、求推薦)第590章 愛爾蘭的眼淚(求支持)第512章 海之東(下)第683章 遠征船隊第315章 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第二更,求支持)第649章 日本的未來第67章 欽差大臣(第一更,求推薦)第50章 虎山行(第一更,求推薦)第143章 說客(第二更,求月票)第607章 時代開端(第二更)第243章 何懼之有(第二更,求月票)第655章 大草原(第一更)第372章 阻敵(第三更)第91章 張家兄妹(求推薦)第414章 平衡(第一更)第425章 艦隊(第二更)第469章 北伐(求支持)第56章 鴻門宴(求推薦、求收藏)第230章 決定(求月票,求訂閱)第633章 潛入第117章 騎兵(求推薦)第108章 殲敵(第二更,求推薦)第14章 在江上(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28章 商人第701章 野蠻人謝爾曼(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318章 一邊倒(第一更,求支持)第211章 命運變幻(第三更,四更求票)第313章 機會第607章 時代開端(第二更)第675章 法裔加拿大人第267章 商辦(第二更,求支持)第542章 不列顛迎接挑戰第377章 謀劃(第一更)第428章 天京人心第232章 刺(第二更,求訂閱,求支持)第555章 南澳(求支持)第233章 問仙(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534章 科隆第667章 奇與正第717章 未來的憂慮(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612章 私心(第二更)第708章 災難(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298章 嶺南學院(第一更,求支持)第228章 着眼未來(第一更)第77章 借皮一用(第二更,求推薦)第332章 賞賜第423章 天王府(第二更)第679章 師徒兩人第641章 不列顛第338章 夢(第二更,求支持)第257章 眼紅(第一更,今天加更)第252章 (第三更,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