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第 27 章

見王姐兒過去,文瑞轉身,跟在張靜身後,也往西頭這裡走,“不妨,賢弟,爲兄先同你一道。”

張靜放心讓老師一個人往東邊去是因爲小四肯定會在那裡接應老師,而且今天還有挑夫幫忙,不會有什麼閃失。但是完全沒有想到文瑞會有這一出,看他一副要和自己一起去拜老爹墳的樣子,吃驚不小:“這個如何使得!文兄莫要折煞小弟!”

文瑞看張靜表情就知道自己的行爲被誤解了,連忙解釋:“愚兄只是想同賢弟一道,回頭還要請賢弟同錢夫子一同到山上義莊內歇息片刻,並用午飯。賢弟莫要擔心。”

聽說文瑞不是要去給自己爹也上柱香而是要請自己去義莊,張靜心裡也有點小雀躍。

早上在書院的時候小四跟小蜆子的八卦他雖然沒有參與其中,但是聽還是聽了個一清二楚的。自然也就知道這睿王府名下的義莊和普通義莊有很大不同,更像是個山頂的大村子。

而且小蜆子還吹噓了很多義莊自己地頭的新鮮特產,還提到莊裡有手藝不錯的廚子什麼的。好吃的東西人人喜歡,何況今天還有劉大哥也跟着,那可是個吃遍天下美味的主兒,每次聽他跟自己形容那什麼魚子醬三文魚龍蝦的都讓他饞的不得了。想來小蜆子說的那麼好的廚子,應該也能做出讓人驚豔的菜色來!

嗯,大家原諒張靜說到底還是個沒怎麼見識過的小孩兒吧……

總之這小孩兒這會兒確實是動心了,就連張媽媽,聽到文瑞的邀請也有點猶豫。

所以當找到了地方又折返回來迎接主子一行的小蜆子出現,這事兒就這麼定了。因爲小蜆子的誘餌更實在:“我方纔在山腳下同財叔問了,今日莊裡捉到小山豬,會烤整豬吃!”

整隻的烤山豬啊,這下連大劉都有點兒想要流口水了。那可是阿里山的名產,並不是隨便就能吃到的,算是他也只有幸吃過一回而已。雖然他也想不明白這地處北方的平行世界裡的古代都城附近怎麼也會有這種東西。

有了美食的誘惑,今天的祭奠成了張家這麼多年來最歡快的一次。不過在點香蠟上供磕頭的時候,張靜還是實實在在的難過了一把,尤其是當張媽媽擺出那道加了香菜的炒芹菜的時候。

七八歲的孩子記憶已經很清晰了,那時候父親是怎樣興高采烈的給自己做菜的,張靜記得很清楚,甚至還能回想起來父親的懷抱有多溫暖,以至於磕完頭站起來的時候身子都還有點不可遏止的顫抖。

不過這種出神的狀態並沒有維持多少時間,原因是突然有人攬住了自己的肩頭,然後,就是文祈帶着奶味兒的小身子撲抱了過來:“不哭……”

原來自己哭了啊……下意識的擡手去擦,卻被文祈軟軟的小爪子給抓住了,接着,臉上被大大的親了一下:“嗯麼!小叔叔最~好了~”

真不知這孩子哪裡來的這許多古靈精怪。張靜破涕爲笑,也回親了一下文祈軟嫩嫩的小臉蛋:“嗯,不哭,文祈最乖!”

眼看着自家兒子和張靜玩親親玩的不亦樂乎,雖然還是在張靜父親的墳前,文瑞依然感覺到了心底癢癢的不行,好在對於自己環住張靜在懷的事情,似乎張靜還沒發現,又或者並沒有在意,這讓他心情好了很多。

不過張靜顯然不會一直呆下去,和文祈親親完之後就迅速發現了眼前詭異的情況,連忙掙脫開來:“讓文兄見笑了。”

文瑞心底嘆息,面上自然不能露出來,擺擺手,態度大方:“不妨事,你我既然兄弟相稱,便不用如此生分。”

這一出看的大劉簡直要捶胸頓足,覺得自己還是得找時間給張靜普及一下某些特殊知識,以免將來一個沒注意被人吃乾淨了都還懵然不懂。

這裡說話的功夫,那邊張媽媽開始給墳頭除草,小蜆子也已經將需要用到的特殊墨汁調好,這還是他剛剛問了小四才學到的。

張靜上前來接過,跪到墳側前,一筆一劃細細的將碑文重新描過。這樣的舉動本就帶着種儀式般的肅穆,一時間大家都安靜下來,連文祈也不再折騰,只聽得到山風吹過帶起的嗚咽。

好在墓碑上文字不多,很快張靜就描完。站起身幫着張媽媽灑掃一遍,又將墳頭上新添了點土,拍實。

文瑞礙於身份,不好隨便幫忙,抱着文祈僵硬的杵在一旁。好在小蜆子機靈,該做的事情一點沒少。跟着大家的那個挑夫也不躲懶,舊墳頭很快就煥然一新。

此後又是化紙錢,自家的,左鄰右舍的,鬼差的,閻王的,當方土地公公的,一處處的化。等所有事情都做完,香燭也就點的差不多,張媽媽便又拉着張靜過來磕頭,這就是準備要收拾起來回轉了。

張靜如釋重負,文瑞也覺得自己如釋重負。

不知爲何,他這個見慣了各種大場面祭奠的王爺面對這樣簡單的儀式,心底卻生出了十分的崇敬感。

這是準備的再隆重的祭奠也比不了的,場面越大,不相干的人就越多,或許表面上是十二分的肅穆,但心底裡,最初的悲傷早就被沖淡到幾乎要遺忘。哪裡會像在這裡一樣,每一件事都充滿了對死者的懷念,叫人心酸卻又感懷,更能明白活着的美好。

文瑞想:等父母忌日的時候,自己確實還是應該來,自己一個人就好。或許,還能像小時候那樣,和爹孃再多說些話。

等一衆人到山頂的時候,離正午也不過只有半個時辰了。

上墳是有規矩的,過午就不行。好在文瑞這裡雖說是他自己來,畢竟身份擺在那裡,太突破傳統也有礙皇家顏面,所以大部分的事情還是會有手下的人幫忙去做,他所需要進行的,也就不過是點上三炷香拜一下,然後描個碑,就算好了。

雖然在上香以及描碑的時候被傷感的氛圍所感染,多耽誤了一會兒,但是出來的時候也還有一刻鐘纔到正午。這個時候,外頭莊子裡一早就架在空場上的大烤架上,那隻小山豬已經快要烤好了。

烤整隻的山豬是很有訣竅的事情,不僅要有熟練掌握火候的技巧,還需要有匹配的醬料,任何環節稍不注意,就有可能烤出來帶着奇怪味道的豬肉。不過眼下依空氣中濃濃的誘人香味來看,這種顧慮應該不需要。

雖然打聽人家的獨家配方是不太地道的事兒,但是這裡的住戶都還比較單純,想的沒那麼多。於是在大劉的慫恿下,張靜混進了莊裡的大廚房,跟裡頭配料的師傅努力攀談,給大劉製造偷師的機會。

文瑞出來的時候場上一片歡騰。

雖然是清明,但是這裡的住戶大部分都是莊子收留的外來的流民,多半是家中遇災妻離子散的,祖籍也都不在這裡。

這樣的人聚在一起,莊子又能給他們提供有保障的生活,他們對於生死多半是比較能看開的。所以在這種全國都在祭祀的日子裡,雖然也會在家給過世的親人牌位前多上一炷香多供一份菜,但總體來說,依然不會影響到他們追求快樂的本能。

往年因爲王府通常會派事務下來,清明開頭幾日比較忙碌,也就沒機會折騰。但是今年上頭的做法有所變動,一下子莊裡的事情減免了許多,這些人就憋不住要從一開始就享受這難得的假期了。

小蜆子的自作主張帶領一羣小子打開了文瑞帶上山的裝各種玩物的箱子。這會兒場上一羣孩子放風箏的,抽陀螺的,丟香包打彈珠,都有。還有孩子把自己平時的玩物也拿了過來和大家一起玩。

那箱子裡還有副簡易的鞦韆也被翻了出來,對於這種只有在戲文裡才聽說過的玩意兒,莊子裡的小姑娘都十分感興趣,直接促成了小小子們熱血沸騰,努力想把它架起來的決心。

文瑞放眼掃了一圈,發現沒有人踢球,想來那個沒有吹氣的球平時看起來就是一堆破牛皮的樣子,估計太不起眼就被忽視了。也好,一會兒看他給那球來個大變樣,順便帶兒子和張靜一起玩!

想到這裡才發現,場上混在人堆裡的只有小蜆子和小四,其他人不知道去了哪裡。

好在小蜆子雖然在他家爺祭拜的時候被趕了出來,但始終還是留個心眼兒的,這會兒一擡頭看到文瑞出現,馬上蹦躂過來:“爺您出來了!您要歇會兒嗎?”

“不必,其他人都在哪裡?”

“小少爺和夫子一路上山都有點累,財叔給他們分別安置了地方休息,王姐兒便陪着小少爺。後手文管家同財叔去安排午間的膳食,張媽媽和這裡女眷嘮嗑去,張家少東去了大廚房。”對於最後這一條小蜆子是十分不理解。

文瑞也有點意外。所謂君子遠庖廚,張靜一介讀書人,居然會去廚房?讓小蜆子繼續去玩不用管自己,他一路就往大廚房去,想看看張靜到底在那裡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