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第 135 章

上午文十一陪着文歆審犯人, 下午文歆去拜訪錢夫子,自然就是張靜陪着。這中間兩人只來得及大概交流了一下,張靜把自己要換果子類型的想法表達了出來就急急忙忙的跟着文歆走了。文十一回房間一看, 才明白張靜堅持要換的原因。

那些鬚子如果能控制它們的生長位置倒也罷了, 可那是不受人爲控制的, 被擠壓在袋子裡, 漲足了之後無處可去, 自然只能擠壓地瓜表面留下印子,這還真是挺讓人頭疼的。

可惜張靜這會兒已經跑了,也沒辦法問他到底有什麼詳細的想法沒有。文十一以自己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發現如果不用地瓜,事情似乎會變的有些麻煩。

因爲地瓜這東西本身是在地下的, 它的生長過程別人也看不到, 有什麼異常也只有當把它刨出來纔會被發現。這樣的話, 要做手腳就比較簡單,弄完了再給它埋回去就行。

文歆留腳印的位置離水池比較遠, 能被水面掩蓋住的水生植物也是不可能考慮了。可如果換了其它的,只要是暴露在地表上的,一定就都會有一個能被人看到的生長的過程。如果突然憑空出現,只怕有點問題。

而且張靜那田情況特殊,要是被外人注意到那裡的植物生長速度那麼奇特, 一定會引起議論。所謂事出反常必爲妖, 萬一形成衆口鑠金的局面, 那就徹底把事兒搞砸了。

倒不是說文家莊沒辦法證明這一片地裡出現的情況是因爲有仙法加持——反正有張靜那裡的書冊, 要證明這點還是不難的。問題是總有人會提出不同看法, 如果讓不利於文家莊的言論優先散佈了出去,那就不妙了。

看樣子爲今之計, 就是要搶在別人之前先自己散佈消息出去。也就是說,等不及等京裡睿王府的人來再動手了,差不多這幾天自己這頭就該運作起來。

打定主意,文十一先開始自己做規劃,等張靜回來就能直接跟他討論了。

張靜這頭一下午過的挺輕鬆。要說人情往來,文歆絕對是個中好手,拜訪錢夫子的過程不要說別人,就是最挑剔的錢夫子本身都沒辦法說出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來。

文歆甚至還考慮到了那參的價值說不定錢夫子也不肯收,於是乾脆送禮都沒過老先生手面,是直接給的吳方師徒倆。這師徒倆自然沒道理不收,畢竟先不說送禮的人身份尊貴,就是禮物本身,那也是極品,對於調理錢夫子的身體絕對是有幫助的。

所以最後老先生只知道這位二皇子給自己送了很好的藥品,但具體好到什麼程度,他都不清楚。

老先生一輩子清流,這種做法在他這裡十分討巧。

畢竟人本身都是社會性動物,能收到別人送來的禮物說明自己受到別人的重視,這事兒本身總歸是開心的。但社會對讀書人又有着嚴苛的要求,尤其是到了錢夫子這個地步,自我要求更是高,所以這裡頭其實是有個需求和要求之間的衝突在的。

文歆這種繞開本尊送禮的方法,實質上和走夫人路線異曲同工,並且還因爲他送的東西很貼心,讓這一行爲更少了些許功利的感覺而多了不少人情味兒。

錢夫子搬到這裡之後,少了學堂事務的壓力責任,精神氣都好了不少。雖然依然虛弱,但已經不會動不動就咳嗽甚至嘔血。人生七十古來稀,到如今這個年齡,所求也不過就是能安度晚年,然後壽終正寢,所以對於目前的生活,老先生是很滿意的。

下午文歆突然上門拜訪,文祈那時候還在屋子裡背書練字,錢夫子剛睡了小半個時辰午覺。突然就見劉澤沁跑進來說二皇子來了,還把老先生唬了一跳。

不過文歆也沒帶人,就自己以晚輩的身份跑來探望,這個做法很合老先生胃口,也就少了膈應。

兩人落座之後攀談了小一個時辰,張靜和劉澤沁在一旁作陪,氣氛算得上是其樂融融,也是老先生到這裡之後難得的心情精神都很好的一個下午了。

這種輕鬆美好的氛圍讓張靜一直到回到文家莊,都還保持着十分歡快的心情。以及對於文歆要離開這點,甚至有了些依依不捨的感覺。

因爲張靜雖然從十二歲起就成了學堂少東,但同齡的朋友卻不多。有時候他自己都覺得鬱悶,明明學堂是少年人的聚集地,可他因爲有個少東的名頭,反而和他真心交好的朋友卻少了。

以前也不是沒遇上過能說得來的人,不過大多唸完幾年之後就分道揚鑣。大劉的話在那幾年裡倒是他亦師亦友的兄長一樣的存在,可惜也是最終變的並不能經常聯繫到了。後頭遇到文瑞,更是算不上是純粹的朋友。

現在突然出現個文諳,在各種環境下都能如魚得水,和各種人都能侃侃而談,並且辦事處處體貼,簡直就是知心朋友的不二人選。可惜囿於身份,不能深交,這實在是讓人十分遺憾。

張靜在這些問題上一向不會想的太複雜,還是最後文十一勸了他一句:“二皇子之所以爲二皇子,恰因他乃二皇子。”

這話聽着拗口,仔細想想,張靜也就明白了。確實是這樣,所謂七竅玲瓏心,固然先天要夠聰明,但後天也要有那種環境來培養才行。文歆那樣的人,註定還是和自己生活在不同的世界裡。

這麼想着,依依不捨的感覺才淡了許多。

文歆隔天按計劃提着女犯胡桂花離開。

雖說是按犯人的身份提走的,不過胡桂花很領的清,態度尤其好,對於文歆之前的審問,不僅全部招認的一五一十,甚至連文諳的暗示也聽明白了,硬是“披露”出許多“秘辛”。

這點很出文諳的意外,覺得這個鄉野村婦倒是有點見識,日後加以□□,說不定真的能爲自己所用。畢竟文諳那裡也不可能一直監控着他,到時候總要給他準備好一些好用的“人手”。

有了這個打算,胡桂花上京雖然依然不能去掉枷鎖腳鏈,但行動坐臥卻有了一輛還算舒適的馬車配給,一日三餐也是正常供給。

這女人腦袋也清楚,雖然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更是不知道文歆的真實身份,但卻很明確知道文歆是個比楊管事大不知道多少的金主。

這樣的男人,□□是不太可能,但對方顯然對於精明的人也會賞識,她自然是十二萬分的配合。既然對方要楊管事的把柄,那就算沒有她也能給對方製造出來。

胡桂花自從丈夫早逝,就十分明白了千靠萬靠不如自己牢靠這個道理,眼下發現了機會,自然牢牢把握。

這之後她被文歆安排到文諳身邊,硬是靠着自己各種察言觀色心思靈活體貼入微,最後成功勸說文諳徹底放棄皇位之爭。甚至讓文諳能從最初對她厭惡提防,直到最後終於想通,不管她出身低微年紀又大,硬是納了她爲如夫人,並將家裡一半店鋪產業交到她手裡,也算是成就了她的一番傳奇人生,這個略過不提。

眼下張靜和文十一送走了文歆,就要專心來面對文歆留下的任務了。文十一把自己此前的想法都寫了下來給張靜仔細看,張靜看完就不由開始擔心。

說實在的,這事兒他們之前確實沒準備,所以一開始的計劃帶着臨時起意的倉促和雜亂。

但經過一晚上地瓜們瘋狂生長的打擊之後,兩人都冷靜了下來,又認真思考了一晚上,今天再來看文十一寫下來的內容,就有條理而且有安排了許多。

只是看着這份計劃,張靜還是有些猶豫,文十一這次的規劃做的好像有點大了,他沒把握他們能在半個月左右的時間裡就安排好一切。

按文十一這次的計劃,張靜那些“神仙莊稼”終究還是不能完全掩人耳目的,所以與其遮遮藏藏,不如干脆主動大方的公開出來。

與之配套的,則是文歆這次微服的事情,也可以公佈了。

當然,他留在地裡的腳印是重點,這個必須被單獨圈出來供人膜拜。而在這個範圍附近,要把之前種植的莊稼移開,把外觀更加美麗的植物移過去。

這麼一來,整個地裡的情況就要重新規劃和建設。不過好在鄉野風光,要的就是原汁原味,不用怎麼修建亭臺樓閣,只要把種植的區域規劃好就行,可以省下不少手腳。

而在這個翻修的過程中,要動什麼手腳也會更加容易。按文十一的原話就是:“到時必然忙亂,就便塞些兒什物進去,也人不知鬼不覺。”

張靜猶豫了好一會兒,一直到文十一說出這句話,才恍然大悟。所謂混水摸魚,他們現在要的又不是一個完整的建好院子的結果!他們現在需要的只是建造過程中間的消息透露和混亂,在這過程裡,就可以隨便他們折騰了!

想着他不由崇拜的看了一眼文十一,薑是老的辣,這種攪渾一缸水的辦法,果然他這種年輕沒閱歷的人就想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