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第 138 章

張靜和文十一對視一眼, 知道煽風點火的已經差不多了,可以見好就收。後頭的事情,百姓們口口相傳裡自然會主動替他們補全。

喊過趙二蛋, 囑咐他這幾天仔細點看着, 文十一直接留下來繼續處理工地上的事務, 張靜則回去文家莊監督後勤。

他們還屯了一屋子的廢料西瓜, 那瓜雖然外皮上有各種詭異的黑炭圖, 但內裡的瓜瓤並沒問題,不僅沒問題,因爲是直接在催生劑兌的水裡催出來的, 絕對新鮮可口。

這些西瓜也不能看着它們就爛在那裡,張靜這幾天不得不費盡心思的想辦法處理它們。

因爲外皮的緣故, 這些瓜也不能見人, 只能由他自己親自一個一個把瓜瓤挖出來, 然後瓜皮削乾淨切塊,再一起送到廚房裡去。

也是虧得這天一日日的熱起來, 這些西瓜不至於浪費。

西瓜瓤可以做每天下午的解渴果蔬拌,那東西最近裡頭又添加了蜜桃顆粒和甜玉米粒,味道更是豐富,已經有館子專門來打聽賣不賣配方了。而西瓜皮更是可以放酸辣味涼拌,也能用來燉魚燉排骨, 甚至還能做成醬菜, 味道爽口又清熱解暑, 意外的受到全莊上下的歡迎。

好在全莊上下, 加上地頭幹活兒的人, 每天的果蔬消耗量都是極其龐大的,沒幾天, 那些屯起來的西瓜就處理的一乾二淨,只是要認真算起來,這些天張靜乾的廚房活兒絕對比他過去一年裡加起來都要多!

而餘下的那些削下來的瓜皮,他都包起來,然後半夜文十一去地裡動手腳,他則偷偷的跑去文家莊後頭自留地邊上的大糞坑裡拋屍。那裡頭什麼都有,這些東西丟下去,管保絕對沒人會注意。

這麼一來,張靜終於可以略微放心一點,耐心等待羣衆的口口相傳形成新一波的輿論。

二皇子離開之後文家莊大田裡的西瓜上就出現了奇異的麒麟花紋這件事,在花紋形狀被正式確認之後的一天內,就在整體面積不過一橫一豎兩條大街就能劃分清楚的望鎮上傳了個遍。

那時候距離整件事的開始已經過了十來天,文十一算了算,睿王府的人估摸着最多也就再等個半旬,應該也就要到了。

地裡的瓜已經換到倒數第四個,因爲那些瓜在拿出去之前張靜還每晚給它們泡一泡兌開的催生劑,體積都普遍比同期的瓜大出不少來。

最大的那個眼下已經有差不多普通冬瓜兩個大,上面的麒麟圖案清晰明瞭,那鬚髮怒張的架勢,任人如何看都不會錯認成別的了。如果錢夫子看到,一定會十分意外於原來張靜還有一定的繪畫天分。

這天張靜早上又去大田裡轉了一圈,看看工程進度如何。

他們的計劃不復雜,雖然新建築的名字叫鶴來館,有個“館”字,但實際上最重要的也就是靠近文歆足印位置的那座涼亭。館本身就是把原來地中間的屋子翻新一下,求的是農家樸實原味,並沒有多少雕樑畫棟的玩意兒在。

而這兩座建築在文人雅士中間的賣點則在於未來文歆會給它們賜的字——當然這事兒眼下還只是計劃,暫時文歆這個正主兒都還不知情。

眼下最熱鬧的就是因爲有了那奇特的西瓜出現,大家都說那絕對是瑞兆,紛紛想來沾點光,文家莊這次的活兒搶着乾的人是越來越多。

無論如何,工程不復雜,人手又充足,計劃中等睿王府的人到的時候,也就差不多可以收工了,正好可以招待京裡來的貴客。不過越是到最後的時間,事情越是節骨眼兒上,半點疏忽也不可以出現。

雖然人越多口口相傳的力量就越大,但人越多,發生意外的可能也越大。所以越是靠近最後的時間,張靜他們的精神越是緊繃,所謂成敗在此一舉,萬一失敗了,後果實在無法想像。

好在他們的計劃進行的還算順利,畢竟對外只提到了仙人留的種子,催生劑的事兒卻被瞞了下來。地裡現在的情況是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到的,那日長夜大的西瓜在一般人眼裡看來是絕對做不得假的。

至於有可能聯想到真相的趙二蛋他們,就算有疑惑,也會乖乖的閉嘴。

何況就算他們有疑惑,也想不到要怎麼做才能成現在這樣。地也是他們照顧的,催生水早就停用了。就算還在用,也沒見過只催生一個瓜的情況。現在這種事情,不是仙家神力還能是什麼?

所以現在文家莊的名氣算是一夜之間打起來了,就張靜一早上到處看一遍這點功夫,就應付了數批來自百里外其它城鎮慕名而來的訪客。

這些人是真的十分有精神,就算聽說這裡爲了保護起見還在建造相應的建築,暫時不能對外開放,只能站在大田外圍的矮泥牆外往裡看看,那也相當的給面子,一個個伸長了脖子儘量想能多看一眼。

爲了滿足這些人的好奇心,更是爲了這裡的事情能更加活靈活現的被傳揚出去,鶴來館工地外頭這幾天多了很多在這裡“休息”的護衛以及工人。每當看到有生人造訪,他們都會狀似不經意的湊過去,然後和對方詳細的討論最近這裡發生的事情。

張靜看了一會兒,覺得有趣,也去客串了一把,過了一下吹牛皮的癮,這才結束了一早的巡視工作,來到了外頭的臨建土坯房裡。

文十一這幾天地頭這裡也盯得緊,張靜到的時候他正跟幾個管事的在合賬。

爲了方便以及免去重複勞動起見,建材之類的都直接堆在工地附近大棚裡,再派人看着。要用的話需要先找對應的管事寫下批條,才能去棚子裡領取。這麼一來有一件開銷就有一件記錄,每天的用度都要一筆筆清算,算是個十分煩瑣的事情。

看到張靜進門,幾位管事紛紛起身作揖,文十一也要跟着站起來打招呼,張靜連忙搶上幾步一一攔了,就在一旁坐下,讓小四去倒茶:“衆位先忙。”

張靜平常就不是太講究上下尊卑的人,和莊裡人相處的挺融洽。看他自己端過茶喝了慢慢休息,衆人也就繼續算賬,又過了小一個時辰才總算把過去五天裡的賬目都又整理清對了一遍。

這期間張靜幫忙處理了好幾批來請示工程進度和審批領取材料的,等看文十一週圍的人終於散了,這才笑嘻嘻看着他等他先開口。早上文十一讓小四帶話給他說有重要的事情,算算時間,莫非是睿王府的人來的日子已經定了?

屋子裡人散的差不多,文十一也就直奔主題,可惜和張靜料想的還有點出入。

“爺那裡派來的人,大約再五日便能到達,他一行落腳之處都早已安置好,這件不用擔心。”

文十一先挑省心的事兒說了,看張靜點頭表示知道,這才提起另外一件不那麼省心的:

“只是今日裡突然有河中府府尹秦開來函,稱他府中亦聽說文家莊瑞兆大名,想要前來拜會,並稱願自薦修書上啓天聽。”

文家莊所在泰川府地處大曆偏西,那河中府就在泰川府的北邊,兩府毗鄰。然而無論再如何毗鄰,那也只是鄰居,一般來說,沒可能鄰居能把事情管到自己家裡來的,這秦太守好像手伸的有點太長了?

張靜不解:“咦?如何是河中府太守來說此事?本府趙太守卻不曾有所表示?”

這會兒屋子裡也沒外人,而且這屋子四面通透,有沒有人躲在什麼地方聽牆根,那都是一目瞭然的。文十一說話不用忌諱,不由嗤笑出聲:“你可知那秦開原本是誰的人?”

看文十一這架勢,張靜瞎蒙:“莫非……他是太子那頭……”

文十一搖頭:“非也,他本是三皇子一親信門客的親叔叔。原本搭着三皇子這條線,他也可以算是太子那頭的,但說到底,他還是三皇子的人。”

“哦……”

張靜其實不是很明白,是三皇子的人的話,就只是來爭功了吧?之前因爲茂林縣的事情,三皇子文韶很是在百姓和他爹面前都露了把臉,所以這個秦開收到啓發,覺得這種事算是機會?

看張靜那樣子就知道他沒想通其間的關竅,文十一也不賣關子,直接點破:

“如今太子因爲那點事名存實亡,只需聖上一道旨意便要換人,這事兒雖還不曾過明面,該知曉的卻也都已知曉。恰在此時三皇子卻突然異軍突起,他手下人自然未必不會有想法。”

秦開本來跟文諳的關係就遠,一看苗頭不對,自然要另外動腦筋。三皇子本身登基的可能是太低,但二皇子不同,隨着太子的地位越來越搖搖欲墜,二皇子的呼聲卻在穩步增加,他也就開始琢磨着要如何才能在二皇子面前搏個好印象。

有這個想法的人不止他一個,但這個秦開算是其中一個典範,沒頭腦兼情報不完全就冒進的典範。所以文十一才專門拿出來給張靜說,畢竟這種笑話也不是經常能看到的。同時也能讓張靜儘管放寬心,他家爺的計劃,從來不會有問題的。

這些天張靜各種擔心焦慮的神情他也看在眼裡,作爲文瑞的好部下,幫主子照顧好在意的人也算是他分內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