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晉陽城下

當張郃回到晉水東岸的大營後,便立即來見袁譚。

而袁譚在看到張郃的一瞬間,也是喜色洋溢,自己果然沒有重用錯人。三日內拔下梗陽城,乾的非常漂亮。

正好,今日晉水中的幾十架浮橋,也都搭建完畢,軍中更是準備了數百隻木筏,足以進行攻城。

“末將不負公子厚望,已拿下梗陽城。”

“將軍神勇!有將軍相助,譚之幸甚。走,入帳說話,正好今日譚亦準備聚帳,商議進攻晉陽之事。”

“諾!”

入帳之後,袁譚便向張郃打聽此戰詳細,順便等候諸將入帳。

聊了一會後,張郃纔將此行的主要目的,說於袁譚聽。

“儁義是打算放過這百餘傷兵了?”

袁譚略帶着一絲笑意,看着張郃說道。

如此神態,張郃一時間也有些摸不準公子的意思,謹慎言道:“末將以爲,留下這些傷兵,益處更甚。其一,這些傷兵皆是幷州人士,公子厚愛之,幷州民心唾手可得。其二,漢軍見死不救梗陽,而公子仁厚愛之,若散步晉陽中,必能降守軍之心氣。”

原本絲毫不以爲意的袁譚,也不禁沉浸在張郃的話語中。依張郃的意思,似乎的確有莫大好處。

第二個無所謂,晉陽城兵力不足,不論守軍士氣如何,擋不住自己帳下精銳。但收攏幷州人心,纔是要務啊。

外人都知道阿翁看重自己,也皆是認爲自己的世子之位跑不掉。可父王一日不立世子,自己終究不安啊。

二弟和三弟,正在長大呢!

自己也不得不多做些準備,以免出現什麼意外。

“儁義,傷兵是汝俘獲的,自己做決定即可。譚相信,將軍不會負某!”

張郃眼角一眯,也知道公子被自己說的話打動了,於是又言道:“公子,拿下晉陽後,便要克勤律己了。尤其是三軍各部,更要嚴加約束。修身養德,非一朝一夕,可若壞之,一句傳言足以。”

“嘶~”

袁譚眉頭一皺,沉聲問道:“儁義聽到了什麼傳聞?”

張郃點了點頭,說道:“前日末將內室遣人送來一封密信,信中言鄴城如今大街小巷之中,皆在傳公子命辛評於青州橫徵暴斂,積蓄錢糧,私交州將。又言辛評仗公子之勢,以太守犯刺史之尊,更見死不救,致死臧使君身死臨菑。”

“某怎麼沒收到任何消息?”

袁譚虎目一怔,不敢置信的問道。如若鄴城有對自己不利的傳聞,自己那些心腹怎會無一人傳訊。

張郃嘆了一聲,言道:“公子既然收不到任何傳訊,那說明大王有意在壓着。”

“父王不信任吾?儁義,休要挑撥離間!”

“公子誤會了,末將不敢妄議。不過,日後公子在晉陽要嚴於律己,約束諸將了。”

張郃再勸言一句。

袁譚一言不吭,沉默了良久,又諮問道:“可知是何人所爲?”

張郃搖了下頭:“末將一直跟隨公子,又怎知詳細?不過,公子可向王上進言,主帥領大軍在外,自古以來必有宵小在後構陷。”

就在這時,帳外響起一陣動靜,袁譚點了下頭,衝着張郃說道:“此事稍後再議吧。”

“諾!”

很快,軍中諸將紛紛而至,進入帳內。

“諸君,張將軍已經拿下梗陽,正值此際吾等亦做好準備,如何攻打晉陽,諸位可有良言進之。”

“公子,晉陽兵少,吾等又準備就緒,大可三軍壓進,一戰破之。”

“不錯,吾等數萬衆,足以一戰下城。”

“……”

一羣將校聽聞要開始攻城,一個比一個興奮,恨不得現在就拉着大軍去城下。

不過,嘈嘈雜雜的說的這麼多,沒丁點用處。

最終,袁譚還是看向辛毗和張郃二人。

辛毗拱手而言:“公子,諸位將軍所言不差。晉陽所據地勢頗善,無甚奇計可用。反倒不如以堂堂正正之兵,壓境摧之。”

“末將亦是附同,公子大軍可自正面渡河攻之。末將領梗陽兵馬,攻南城,以爲偏師。城內兵少,晉陽城大,不足守。”

聽到倚重的兩人皆是如此說話,袁譚不由定下心來。

“好,既然如此,那麼明日攻城。東城由本帥親自指揮,各部將校嚴律本部兵馬,務必一鼓作氣打破晉陽城。”

袁譚衝着帳內衆將大聲喝道,隨即又向張郃言道:“儁義,稍後汝便回梗陽,整頓兵馬,南城由汝部負責進攻。”

“諸君,滅國之功,近在眼前,還望諸君共勉!”

“末將等定不負公子厚望!”

“諸位且下去準備吧!”

“諾!”

衆將退下,張郃也隨之離去。

大帳之內,袁譚唯獨留下了辛毗。

“佐治。”

袁譚嘆了氣,喚聲辛毗。

辛毗帶着疑惑,問道:“公子,可還有甚要事?”

“佐治,方纔儁義與某說了一件事。鄴城有傳言,牽連吾與汝兄甚多,……”

袁譚將張郃先前說的話,悉數又敘與辛毗說。

辛毗靜靜地聽完,不由嗤笑一聲,搖了搖頭,言道:“看來,臧使君敗了,那些宵小也想要趁機打擊公子的威望了。”

“關鍵是吾等在平原取用確實過多,有口難辨啊!某擔心父王派刺奸司去查的話,恐怕……”

袁譚最終道出自己的擔憂。

辛毗短嘆一聲,問道:“公子,平原所取用,皆用在何處了?”

“招募兵丁,購置兵甲。可如此,只會讓父王對某更加心疑啊!”

“公子哎,若無吾等招募兵丁,購置甲械,何以敗楚軍於河內?當時,吾軍主力新敗,元氣大傷,楚軍來犯,不是公子領軍破之?公子只需將平原所取用處,悉數與大王誠言即可。現在,大王既封鎖鄴城與公子的聯絡,顯然是在等公子的舉動。”

辛毗有些無力,很簡單的一件事。依大王的性格,真到了來書信詢問的時候,那纔是萬事俱休呢。

現在什麼都不說,也不做,完全就是在等公子的答覆。而這個答覆,也會是大王來消散流言的利器。

也許那些錢糧沒有全用在河內一戰,但只要用了丁點,那就足夠了。

“佐治,儁義也是這個意思。不過,某不甘心,汝以爲是何人所爲?”

“二公子爲庶出,向來無意爭奪世子之位。如毗所料不差,當是三公子。”

“砰!”

袁譚扭頭直視辛毗,說道:“顯甫與某一母同胞,他膽敢如此?”

“緣何不會?公子別忘了,大王對三公子一直溺愛有嘉。”

“三弟年歲最幼,父王寵愛幼子,人之常情。”

“但是公子萬勿掉以輕心,別忘了公子已經過繼給了袁基。真要算起來,唯有三公子纔是大王嫡子了。”

辛毗語出驚人。

而後,獨自一人坐在帳內,自己需要好好靜靜!

第445章 戰火傾九州第187章 局勢突變第435章 夜襲南鄉第412章 通寶之便第660章 論第112章 激戰將起第407章 使蜀第839章 大敗!第257章 清君側第188章 再歸長安第3章 舉將第443章 逃荒第61章 鍾繇第874章 官衙自查第387章 界橋之戰(上)第552章 進第546章 陣仗第555章 王允退兵第240章 出兵榆中第150章 捐納第409章 張魯從之第529章 河東之爭第110章 惺惺相惜第24章 八拜之交第434章 圍剿之勢第7章 博弈第681章 南中大族169章 美陽之戰(9)不用想章名真好!第276章 拜訪周府第87章 宮廷奏對第473章 意會第98章 殺胡令、招賢令第346章 佈置第733章 金榜題名(中)第260章 以直報怨第232章 煮酒論天下第130章 血戰隴縣第741章 遊行示威第317章 虢亭會戰(3)第503章 趙大大的第一次獨自作戰(中)第809章 效事周寺第539章 承嗣第309章 戰局稍頓第153章 急功近利第495章 胡珍作亂第299章 大戰,起!第288章 藍田大營第603章 兩軍交錯第681章 南中大族第332章 冰層第438章 烽煙四起第532章 飛熊破營第193章 變局,兵動第348章 三官鑄錢署第733章 金榜題名(中)第307章 困虎第242章 破壞第108章 夜入姜府第456章 薊縣內外第493章 張遼投郭縕第541章 定議第517章 善意的謊言第401章 離石相王第208章 無題第754章 河東第854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910章 破勢(9)第172章 美陽之戰(12)第859章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第709章 犍爲之戰(17)第640章 胡騎走河西第331章 逐師孟津第167章 美陽之戰(7)第677章 蓄勢第709章 犍爲之戰(17)第650章 忠、義、信、禮第928章 久違的杜伯侯第732章 金榜題名(上)第150章 捐納第235章 整兵屯田事第161章 美陽會戰(1)第379章 杜畿第294章 征伐之事第46章 大婚第262章 孟津會盟第853章 四面楚歌第890章 巧舌第827章 大戟士第286章 常時法令第810章 漢軍入冀第391章 救災第666章 事出意料第367章 公孫瓚第359章 軍旗第277章 望風而降第392章 京兆韋杜第49章 論兵第866章 鄉里第584章 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