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章 天子北駕

而在河水對岸的晉陽城內。

躺在病榻上,已經有些入了膏肓的王允,幾乎耗盡了最後一絲力氣擡起身子,凝視着董昭。

“王公....”

董昭想說,想了一下,還是放棄到了喉邊的話語。

王允撐了下身子,搖搖頭言道:“護着陛下先去陰館。待....待呂布擊敗韓猛,再做入燕的打算。另外,還需要王懋制衡呂布,不能撤。至於王柔、王澤,萬不能用。凌兒倒還有幾分將才,權且留下。”

“唉~王公,昭以爲倒不如大用王氏一族。眼下,朝廷諸臣不滿王氏者甚多,若是再放棄二位老臣以及王氏諸英子弟。只怕,日後王氏有失啊!”

董昭長嘆一聲,考慮了一下,還是反駁了一句王允的話。

“不不!”

王允連連擺手,再度躺在榻上。

“陛下乃是賢明之君,王氏之人不可再重用。便是王懋,待把呂布壓下去後,亦要早早去之。如此,方可保王氏一族,還望君深信老夫。”

說完,王允深喘了一口氣,壓下面上紅潤。

董昭無奈,只好順從說道:“王公,天子行架若走的話,留何人守城?”

“趙軍良將甚廣,經梗陽一事,晉陽不足守也。既是死地,老夫留下即可。殘留之軀,尚可爲吾大漢一用,此生足矣!”

“王公萬萬不可!”

“莫要多言,稍後將將印留下,今夜就走。不然,事危矣。”

“嗨~”

董昭望着這位病入膏肓的老者,後退兩步,敬行大禮:“諾!”

“走吧,走吧!”

.......

趙軍在準備最後一擊,迅速回到梗陽的張郃,也在整頓兵馬。

伴隨着夜色落下,晉陽城北的軍卒,悉數換防至他處。而後,宮中禁衛接管了城防。同時,繡衣使嚴密封鎖了北城一帶,更是於城內大肆搜捕內探、奸細。

很快,伴隨着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城內繡衣使的大動靜吸引了目光後,一行車架自晉陽宮中行出,徑直往北城而去。

北城外,王凌已經在等候天子行架了。

今日被司徒公罵了一頓,現在他也知道自己的行事不慎了。對於身後的王昶,更是沒有一點好臉色。

“昶弟,汝便留在晉陽吧!騎兵部曲,交由大兄統領。”

王昶顯然比王凌知道的更多,點了下頭,沒有說話,自懷中掏出兵符交給了王凌。

伴隨着車架出城,晉陽百官也皆是騎馬而出,默默的朝北面而去。

王凌回視了一眼晉陽城,又看看王昶,不知道該帶着什麼樣的心情來道別。只能苦笑的搖着頭,說道:“昶弟,人各有志,保重!”

“兄長保重!”

王昶執了一禮,注視着城下穿過的隊伍。最終,還是忍不住將目光轉到那離去的背影。

彥雲兄,亂世之下,不得已而爲之。

北城暫且不提,而在東城門樓。

負責鎮守城門的校尉,看着逐漸過來的一行人,不由的眯起眼睛,擡首示意身後的弟兄。

“來者何人!城門重地,不得靠近!”

“乃司徒公大駕,還不快快相迎!”

校尉一愣,闊步上前,走近一觀,正見一老者,坐在乘攆之上。縱是夜色,也依稀能夠看到老人面上流露的病色。

“卑職拜見司徒!”

王允擺了下手,悠悠說道:“來,助本公上城。”

“司徒,門樓風寒,貴軀要緊啊!”

“哎,大敵在前,本公若不能堅守城牆,又有何人敢守?另外,天子行犒,不見諸將士何以賞之?”

“這.....諾!”

校尉應諾後,當即衝着門洞附近的手下招了招手,喚來幾人。

有人幫忙,王允那隻能乘坐一人的架攆,也很快登上三丈有餘的晉陽城牆。最終,停落在門樓正中,在此處可遍觀趙軍營壘。

“去吧,將陛下準備的犒賞,賜予諸將士。”

“諾!”

隨着王允而來的家老,應了一聲,便帶着身旁數名王家僕人,下了城樓。

此時,見四下無人,校尉遲疑了一下,還是問向了眼前的司徒公。

“司徒公,聽說匈奴狗背信棄義,逃到河南地了?”

王允目光一怔,嘴角一揚,笑着看向校尉,問道:“何人如此言?”

“這~”

校尉話語一頓,接着說道:“趙軍兵臨城下已經數日,卻始終不見匈奴狗出現,定是生了變故!”

“那也未必就是逃去了河南地啊?放心,老夫還能置自身於險地乎?”

“司徒公所言甚是。”

校尉順了一句,不再說話。可嚴肅的臉上,卻是寫滿了不相信。

他可不是底層的士卒,上面的大官說上兩句話就屁顛屁顛的信了。要知道,前兩日司徒公還重病在榻,聽說都不能自己進食了。

而眼下,居然又上了城門樓?

王允也不再說話,只是靜靜的看着晉陽城外的夜景。

宦海數十載,不能扶將傾,生平所恨也!

去幽州,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雖然沒有幷州這四塞險要,但不論口戶、錢糧,都比並州強太多了。而且,幽州毗鄰並冀北部,戰馬繁多。只要以漢室名義,結好諸胡,訓練精騎。

當年光武帝何以輕鬆下冀州,全都是幽州精騎的赫赫威名。

積蓄數載,依着光武帝的步伐走,大漢還有起死回生的機會。

若是繼續困守幷州,早晚都逃不掉。

只是,不知道自己身後,能否如願啊!

佈局、變法、強兵、縱橫.....

腹中萬千想法,苦奈蒼天不予~

就這注視着夜空,靜靜享受着暴風前的寧靜,直到天亮。

伴隨着一聲鼓響,寂靜被打破。

王允也睜開渾濁的老眸,眺望着東方如山如海的趙軍。

自從大周置以赤甲赤衣後,天下諸勢力也開始紛紛更換軍隊色調。趙國奉承辨皇子,雖仍尊漢室,但卻以木生火之說,更兼袁姓屬木。故而軍中皆爲赤甲青衣,寓意非是趙國,漢室焉存。

而南面的楚國,以水克火,欲代漢而立,故爲黑衣黑甲。

眼下一觀,青色如林,其勢如瓊。

一隊隊趙軍逐漸靠近,王允的面色也逐漸出現紅暈,精神倍盛。

相反,城上將士就沒有那麼樂觀了。

第886章 關東局勢第494章 藺縣之變第798章 冬季攻勢(24)第593章 白災第422章 夕陽亭敘第873章 拼人才第81章 降者之命第734章 金榜題名(下)第55章 波纔將兵第898章 高處不勝寒第488章 無題第401章 離石相王第594章 胡騎南下第37章 只要首級第377章 軍第726章 犍爲之戰(34)第562章 伏擊第249章 逃!第601章 棋局第360章 成軍校閱第366章 子龑二週第593章 白災第843章 大山第478章 初平四年末第467章 李義第464章 長大了自然會認字了第200章 下駟決上駟第375章 抗洪第405章 不行刀兵第378章 軍民一心第437章 奇襲西鄂第79章 攻滅趙宏,韓忠上位第652章 絕地第507章 易水之戰(3)第745章 軍威赫赫第241章 撤離第143章 出城第356章 軍改開始第321章 虢亭會戰(7)第193章 變局,兵動第339章 損失慘重第427章 緣起第766章 朝會 六制第248章 天劫第31章 危局第637章 河西第787章 冬季攻勢(13)第143章 出城第893章 楚帝袁術第559章 予軍第935章 攻第622章 牆式衝鋒第703章 犍爲之戰(12)第50章 求解黨錮第875章 湖中閣第548章 釋嫌第756章 禁足安邑第591章 密謀第636章 獻俘闕下第736章第247章 李相如歸降第468章 長安城內第295章 關東羣雄第120章 武威段氏第713章 犍爲之戰(22)第633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88章 再歸長安第648章 平城第896章 渡江第17章 拜將授爵第862章 割疆劃界第751章 調兵遣將第258章 東進第298章 天將二日第11章 殺人第448章 袁術稱王第707章 犍爲之戰(16)第883章 進軍(中)第283章 絕食流第398章 布籌西域第747章 事勢時轉第498章 豐、授夜談第671章 夜市第167章 美陽之戰(7)第167章 美陽之戰(7)第251章 狡兔三窟第219章 涼州刺史第477章 聯姻第538章 魏王卓第383章 千里澤國第229章 攻略隴西第715章 犍爲之戰(24)第156章 退兵第764章 朝會 廢佃除舊第81章 降者之命第182章 美陽之戰(22)第116章 夜襲第197章 疲兵第825章 兵臨城下第141章 高朋滿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