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犍爲之戰(17)

吳蘭率軍趁夜出城,並不爲楊洪所知,義軍斥候,也沒有任何發現。

天色一亮,沉寂一夜的義軍大營,再次嗡動起來。數萬人走出大營,四處覓食。

軍中壓根就沒有幾日存糧,如此衆多的亂軍,只能靠着四處劫掠,來獲取每日的吃食。一羣羣人分散開來,朝着成都四周擴散,將所有出現在眼中的村落,悉數翻了個遍。

只可惜,成都周邊百姓,自得到叛軍殺來,早就帶着家中存糧,或逃入城內,或逃入山林,亦或遠走他鄉。

一上午下來,不少隊伍萎靡不振的回到大營,也有些隊伍帶着悻悻的面色。掠來丁點糧秣,好歹能給營內的妻兒老弱墊下肚子。

壯漢子,是叛軍的主要戰鬥力,每日的糧食肯定要足供,以保持戰鬥力。但老弱婦孺就沒有這個待遇了,一天一頓飯,能頂個半飽就算不錯了。

亂民不想繼續跟着那位將軍,哪怕其說的天花亂墜,也改變不了對他們造成的傷害。沒有那位將軍,他們還留在故土,安居樂業。

只是,現在不跟着也沒有辦法。軍中糧秣不足,又無人能夠統領這十餘萬人的隊伍。爲了保住自己和家人的性命,他們唯有跟着那位楊將軍一條路走到黑了。

所有人都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也明白失敗後的下場,這便是被裹挾的無奈之處。

勝了自然好說,大家搖身一變,就能夠騎在別人頭上作威作福,或者享受勝利的果實。若是敗了,自是少不了一個人頭落地。包括家小妻兒,不死也會被充爲奴僕,世代難更。

“將軍有令,整頓甲兵,打造器械。只要攻下成都,三日不封刀,錢財美女,盡由爾等取之!”

數十名快騎,飛馬出中軍,進入營寨各部,馳騁而過,留下一道軍令。

營內丁壯,大多數人都神色暗淡的注視着來回奔走高呼的騎士,沒有想象中的士氣大漲。但這麼多人,總有些野心勃勃之輩,聞此軍令,心氣倍增,附喝應聲。

很快,楊洪任命的十幾員校尉,以及選拔的幾十位有野心的軍吏,親入部曲,告之諸將士軍令。

怯于軍法淫威,丁壯們不情不願的拿着手中木矛,或是農具,再次走出營寨,砍伐樹木,打造簡單的攻城器械。

一下午的時間,便製出雲梯百餘副,還有一輛粗糙的衝車。

楊洪感受着營內沉重的氣氛,也全然不在乎。這些亂民,自己本就沒指望,只要他們足以吸引蜀兵的目光,減輕武陽方面的壓力,那就足夠了。

至於,攻打雄壯的成都城,會損失多少人馬,都不在自己的考慮之中。

遠處相隔數裡的鄧芝,也在端望着熱熱鬧鬧的義軍大營。斥候今日已經與義軍頭領聯繫上了,原來是賈龍、任岐手下的人。

不過,這些亂民,真的能成事?

回頭瞥了眼遠方的巨城,毫無懸念,再給他楊洪幾萬亂民,也拿不下成都。

既然如此,緣何還要在此停留,等到雷銅兵馬一到,幾乎必敗無疑。驟時,恐怕想要在掀風作浪都成難事了。

如果這楊洪是此般無遠識之輩,那自己還是莫要與其產生過多交集了。

...

隱蔽在成都城東的吳蘭兵馬,距離楊洪叛軍的大營非常遠。繞過城南,少說也得有二三十里左右。

“將軍,斥候送回消息,叛軍正在打造攻城器械,似乎明日有攻城之念!”

一員校尉上前,來到吳蘭身旁,與其言道。

吳蘭點着頭說道:“叛軍營寨戒備如何?”

“鬆懈的緊,而且今天斥候還遇到了不少出來劫掠的叛軍。一無所獲下,彼等士氣必然落之千丈。”

“那就不用管了,讓弟兄們好好休息。成都城堅,非賊所能破。吾等所需做的,便是靜候良機,一戰破敵!”

“諾!”

那校尉退下之後,吳蘭回頭看了一眼其背影,心中也琢磨不斷。

叛軍士氣低落,自己一方的士氣也沒有多麼高漲。軍中將士,皆是成都本地人士,駐守堅城。數年來,從無外敵、叛賊進抵成都城下,久不經戰。

現在,自己要帶着他們出城,面對人數高達十餘萬的亂民,這些沒打過仗的兵,可不如自己這般信心十足。

成都城內當然也有精兵,從北面諸關隘回援的三千銳士。但這些人,別說自己了,連劉使君現在都指揮不動。

因爲他們是隸屬於東州士人集團,也就是東州兵馬,爲龐羲手下心腹閬中黃權所掌。龐羲眼下去職,黃權已經有很大的不滿了,更別提東州士人被摧毀的狀況下,這些效忠於各族之下的士兵了。

否則,有這三千銳士在手,自己何必再苦等良機,還要時不時安撫軍心,激其戰意。

安安靜靜的一夜過去,當黎明再次出現時,似乎纔是黑暗的到來。

成都西門樓上,任安一身儒甲,腰懸配件,髮束武牟,佇立於女牆之後。身後一衆將校、官吏,皆候於此。

七里長的西城牆上,一名名蜀兵嚴陣以待,身旁早已擺滿了守城物資。數不盡的壯勇,仍在不停的往城頭上運送檑木、滾石、箭矢。一鼎鼎的金汁,也開始燒了起來,不消叛賊近前,便可足用。

望着不斷涌出軍營的叛軍,擡着一架架長梯,推着簡陋至極的衝車,形成黑壓壓的烏雲,緩緩壓來。

任安猛吸了一口氣,回身衝着諸將喝道:“賊兵雖衆,不過烏合之輩。兵甲不具,弓矢全無,近吾堅城,自取死路也!”

“傳令下去,各部嚴陣以待,堅守城段,旦有後退者,悉就地正法。旦有斬首者,立賞千錢。”

“諾!”

軍令一下,三軍奮氣。

蜀中富庶,可不代表他們這些處於底層的士兵也會富有。相反,面對蜀中大族,百姓的日子過的可能還不如其餘諸州。

一顆斬首,便能得千錢,若是能殺個十來人,朝夕驟富。

不錯,一萬錢,在上流士民的眼中,完全算不上什麼。可在有些人眼中,那就是一場富貴,足以拿命去博的富貴。

對於益州州牧府來說,十萬顆腦袋,也不過是一萬萬錢罷了,隨便擠一擠就有了。現在的巴蜀,可不是經由劉備禍禍後的巴蜀。

一匹蜀錦值千金,可不是隨便說說而已。

早在叛軍抵達城外時,錦官城的所有制錦匠戶,和儲備在其中的蜀錦、絲綢、帛布便已全部運進城內府庫。

區區數百輛車馬所裝之物,何止萬萬錢之數。

益州不缺錢花...

第650章 忠、義、信、禮第58章 圍城第637章 河西第509章 易水之戰(5)第681章 南中大族第199章 兩駟勝之第531章 拔安邑城第367章 公孫瓚第538章 魏王卓第925章 行陣入江河,截水斷流!第360章 成軍校閱第692章 犍爲之戰(1)第262章 孟津會盟第64章 試探攻城第606章 驍騎校尉第854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846章 勸言第299章 大戰,起!第408章 陽謀第340章 回關中第923章 江油城第532章 飛熊破營第465章 投科射策上第39章 一漢當五胡第849章 相約合謀第261章 天下共逐之第591章 密謀第3章 舉將第52章 大將軍府第879章 二事第541章 定議第357章 軍第536章 兩敗俱傷第198章 三駟而決第810章 漢軍入冀第54章 百里無人煙第639章 坐視天下第838章 潰第606章 驍騎校尉第311章 江東猛虎第900章 趙國內權第131章 清剿第536章 兩敗俱傷第589章 漢中事第321章 虢亭會戰(7)第344章 甲乙種軍第415章 建國稱制第726章 犍爲之戰(34)第807章 伐蜀之議第509章 易水之戰(5)第11章 殺人第27章 督益州軍事第624章 喪家之犬第420章 教學署第309章 戰局稍頓第338章 黃雀在後第633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795章 冬季攻勢(21)第399章 虛張聲勢第910章 破勢(9)第35章 慘淡之狀第198章 三駟而決第94章 何苗第463章 射策第391章 救災第457章 欲擒故縱?第694章 犍爲之戰(3)第322章 虢亭會戰(8)第404章 三將相王第529章 河東之爭第353章 批評第777章 冬季攻勢(3)第567章 禮、家、義、存第65章 蟻附第679章 大軍壓境第447章 傳國璽易手第381章 撤退第201章 驅虎破敵第654章 君臣相交第491章 安邑之變第213章 民情第739章 路在何方第690章 雨第623章 奇兵第758章 議兵第738章 落子第718章 犍爲之戰(27)第642章 刺殺第737章 廢佃戶除私兵第231章 董氏小娘第875章 湖中閣第783章 冬季攻勢(9)第447章 傳國璽易手第776章 冬季攻勢(2)第743章 邀名之徒第673章 氐兵第909章 破勢(8)第414章 蒯越、蔡和第158章 周慎慘敗(上)第748章 地龍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