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犍爲之戰(20)

明武元年六月末。

隴西方面,徐榮率各路兵馬,業已擊敗宋建麾下的羌軍的主力。

一場陣戰,大獲全勝,斬首近五千級。三日強攻故安城,亦破之。

兩路奇兵,張濟繞了一圈,佔據漳縣,截斷了宋建南下的道路。

不足四萬兵力的羌軍,在宋建的帶領下,避開南面的張濟所部,進入羣山之中。隨後,卻是被程銀率領的一師精騎給攔個正着。

四五千騎,縱馬馳騁,毫無戒備的羌兵被殺的屁滾尿流。之後,徐榮領着萬餘精兵悍將,也從後追殺而來,一番追剿,使得宋建損兵折將不知幾何。

但地形的存在,仍舊是人力無法改變的事實。

除去程銀領着數千精騎,來回折道,始終在粘着羌兵。其餘各部兵馬,全都被其給甩掉,讓徐榮惱火不已。

複雜的山勢地形,讓周兵轉的頭昏腦暈。即便是長久呆在涼州的第四軍將士,對周圍數百里的地形也毫無瞭解。

畢竟,這裡原本就爲羌賊所據,普通漢人百姓,沒誰會往這鳥不拉屎的地方住鑽。連商賈都沒有幾個往來,所以徐榮連個熟悉地形的嚮導都找不到。

六月二十九日,徐榮領着追殺數百里的將士們,爲一處斷崖所阻。

“怎麼回事?不是說羌兵往這邊跑了嗎?程銀呢?”

徐榮看着眼前深不見底的山崖,頓感頭大,這是誰帶的路!

周圍幾員大將,也都是愁眉苦臉。這不是第一次,昨日還碰見一處蔽谷,追進去後才發現連個出口都沒有。

真要責怪帶路的人,也不太合適,起碼人家確實沒帶錯方向。雖然在羌兵屁股後面幾十裡外吃灰,但屬實已是難得。

“將軍,羌賊確實在咱們前面,想來應該是另尋密道,繞了過去。程將軍~現在斥候也不知曉程將軍的位置。”

“嗨,罷了,傳令退兵。派遣信騎,探尋程銀所部,告之其且退回。”

“諾!”

事情的發展,比徐榮想象中的要難上不少。所有的計劃都一如意料中完美進行,甚至還有更甚。結果卻沒考慮到這河首一帶的地形如此複雜,導致現在大軍追殺羌兵之時,困難重重。

目前這狀況,想要將逃走的宋建以及那仍餘半數的羌賊趕盡殺絕,已是不可能了。近百里的山路,熟悉當地情況的羌兵,想要甩掉周軍不要太簡單。

而在斷崖之西不足十里的一處山谷中,宋建領着五千多殘兵敗卒,正窩在期間,躲避周兵的視線。

山頂上的心腹,望到周兵旌旗徐徐遠去,立馬便回報宋建。

不管是周兵知難而退,還是其等欲另尋道路,都讓宋建大鬆了一口氣。

這一連番的敗退,着實將心中的自大給削了個精光。沒想到,周軍頹勢之下,戰力如此之強。以三萬步卒,一萬騎兵,對陣自己的三萬鐵騎,兩萬步卒,居然輕易得勝。

尤其是那周騎,戰力端的強悍,自己帳下三萬精騎,居然被砍瓜切菜一般,給打的四散而逃。不然,哪會一戰大敗,導致步卒損失慘重,連故安城都守不了兩日。

現在好不容易騙開了周國精騎,又甩掉周軍主力步騎,真心不容易啊。

唉,早知如此,就不該聽張鬆那廝的話。什麼周國數年來頹勢不斷,犯了天妒,致使出兵即不利,揮師亦不勝。

都他孃的在糊弄人!

還有鮮卑精騎,人呢!

自己都敗了,也沒見步度根的兵馬殺到。一個多月的功夫,就算是豬,也能從武威跑到狄道了吧。

被狠狠擼了一陣的宋建,此時壓根就沒有雪恥的心思,還是老老實實在河首地區當自己的山大王好。

只是,宋建並不知曉此次大周對平定河首的決心。

第一步戰略的失敗,對於日後平定河首會造成很大的阻礙。但是,國朝數百萬人,上下一心,不可能說連個小小的宋建都平不了。

長安城內,高誠與諸卿還沒有得到隴西的詳細戰況。不過,有着徐榮率領的大軍,擊敗宋建不是問題。

然而,現在羣臣擔心的問題,卻不是隴西的戰事,而是來自於兩件非人力可逆的大事。

明武元年,六月末。

扶風雪雹,華山山崩。

幾乎是一瞬間,謠言四起於長安,並逐漸擴散出去。

高誠也沒有想到,這個世界上居然真的存在六月雪雹!

後世所學的科學知識,讓自己曉得六月雪雹不過是一種罕見的自然現象,出現也並非偶然。可全天下的百姓不信啊,即便是深受國恩的關中百姓,也不禁開始胡思亂想。

六月飛雪,曾經出現過一次。

源自於戰國時期鄒衍,時鄒衍事燕惠王,盡忠。左右僭之,王系之。衍仰天而哭,五月爲之下霜。

然後,一如大家所想。六月飛雪一落,燕惠王頓知鄒衍之冤,釋其以敬天意。

但現在不一樣,自己哪知道下面是誰受冤枉了,感動天地,來了一手六月飛雪啊。

如此也就罷了,偏偏接着又趕上華山山崩!

嗨~

無力!

關中名山不多,西嶽華山爲首,驪山爲佐。

別的不說,僅是史書記載中的軒轅會羣仙之所,唐堯舜數巡西嶽,漢武修集靈宮以祀諸神。

這些隻言片語,便已經將西嶽華山,與東嶽泰山相提並論。

泰山之名盛,勝在封禪。

當年若非山東魯儒,方術之士,以仙山蠱惑始皇,得以封禪泰山。泰山今日,可就未必能壓華山一頭。

下了這麼多天的雨,華山哪處的土石突然鬆了,山體滑落一斷,這誰能管的住嘛!

只可惜,在這個愚昧的時代,管不住華山這等名山山崩,就是罪過。

他們可不知道六月雪雹和華山山崩,只是一種罕見的自然現象。他們只會認爲這是蒼天的懲罰,在告誡某些人。

至於某些人是誰,那就得看利益的分配了。

眼下,如何處理這兩件棘手之事,成爲周國關鍵。因爲,其必然導致國朝動盪。

“大王,臣爲相數載,毫無寸功。反使國朝一度萎靡不振,四境多災,兵事不順。今有蒼天示警,臣才德不足,難應諸事。還請大王另擇賢明,統籌百官,濟以國事,復振國威!”

心知逃不過去這一劫的閻象,主動的站了出來,向高誠請辭。

高誠盯着閻象,又看看其餘幾位心腹大臣,內心猶豫不決。

換相,無疑是對自己影響最小的一種的抉擇。

可對於大周的影響卻非常巨大!

第607章 失鬱郅第761章 辯計第726章 犍爲之戰(34)第210章 迴歸冀城第662章 諸事第851章 亂第105章 攻城第159章 周慎兵敗(中)第323章 虢亭會戰(9)第391章 救災第150章 捐納第250章 調查司相助第8章 募兵第870章 軍議(中)第424章 才子雲集第388章 界橋之戰(中)第785章 冬季攻勢(11)第309章 戰局稍頓第425章 上林文苑第465章 投科射策上第817章 借道第803章 冬季攻勢(29)第869章 軍議(上)第188章 再歸長安第694章 犍爲之戰(3)第862章 割疆劃界第24章 八拜之交第471章 話馨語第879章 二事第530章 人心向變第672章 明武元年第420章 教學署第349章 宣帝五銖錢第486章 殺於扶羅第357章 軍第613章 大戰前夕第539章 承嗣第636章 獻俘闕下第230章 臨洮第546章 陣仗第6章 大權旁落第868章 占卜第80章 欲納降第788章 冬季攻勢(14)第16章 陣戰黃穰第203章 豐鎬大捷第331章 逐師孟津第659章 科舉第302章 攻關第588章 結外第242章 破壞第788章 冬季攻勢(14)第353章 批評第533章 連鎖反應第277章 望風而降第816章 端氏休兵第582章 營城第114章 劉宏之舉第607章 失鬱郅第329章 虢亭會戰(15)第464章 長大了自然會認字了第140章 棋局第797章 冬季攻勢(23)第4章 騎軍軍侯第718章 犍爲之戰(27)第338章 首陽山慘敗講述一下官職問題。第662章 諸事第658章 二十等爵第636章 獻俘闕下第561章 設伏第689章 天變第480章 納采禮第599章 勝第891章 彭城第19章 家第289章 國士第362章 議陣第304章 徐榮顯威第176章 美陽之戰(16)第482章 紛爭再起第916章 王平子均第498章 豐、授夜談第431章 丹水降第564章 入夜第282章 大丈夫當如是第698章 犍爲之戰(7)第13章 千騎破十萬第743章 邀名之徒第916章 王平子均第458章 天下休兵第563章 謀城第230章 臨洮第807章 伐蜀之議第741章 遊行示威第52章 大將軍府第808章 廟算第157章 倚城保軍第881章 長安行第759章 凜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