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舉城大慶

匈奴人的所作所爲,扶羅韓並不知曉。

但是在漆縣等候一夜後,仍舊未見屠各人和匈奴人趕來匯合。此時扶羅韓再不明白兩部是什麼意思,那可真就白瞎了鮮卑大人的頭號。

“一羣雜種!”

恨恨的罵了一句後,扶羅韓立即帶領鮮卑各部,開始向鬱郅撤退。

甘泉宮的人馬撤了回來,那就說明周人要不了多久便會抵達漆縣。麾下各部將士,皆是士氣低糜,軍心不振,這等狀態跟攜大勝之勢的周騎交手,無疑是白給。

還不如保存些實力,等回到河套,吞併了雜胡的帳落。如此,也省的步度根對自己下手的時候,連抵抗的能力都沒有。

大軍一撤,東面臨涇的部隊,也將很快收到信騎的消息。

林林總總下來,扶羅韓這次雖然損失不小,但實力尚存,仍有近四萬部騎。比起原先五六萬大軍,肯定孱弱三分。

臨涇城外,鮮卑聚衆攻城,他們還不曉得大軍已經潰敗,正打算奪回臨涇城,將功贖罪。

徐榮等人也再度開拔,鮮卑騎兵一如徐榮所料,仍是未下定決心衝擊己軍陣型。趁其猶豫不決之際,僅是一個上午,大軍距離臨涇,再度拉近了十五里左右。

隨後,攻城數次的鮮卑兵馬,也是停下節奏,向西面鬧出來的大動靜打探情況。

緊接着,來自漆縣的信騎,飛馬直入軍營。

幾名鮮卑千騎長,聞訊大驚失色,訝異的端望了東方片刻,面面相覷。

十幾萬大軍敗了?

怎麼可能?

那可是……

罷了!

幾人一商量,當即就收攏兵馬,向北方行進。畢竟,扶羅韓大人都已經向鬱郅撤退了,他們就算是奪回臨涇,也無關大局了。

同時,仍在牽扯徐榮大軍行進的鮮卑人馬,亦是頃刻飛馬離去。

搞得徐榮目瞪口呆,出了什麼事?這些鮮卑騎兵怎麼忽然就跑了?

出於謹慎,徐榮就地紮營,同時派人去臨涇打探情況。

與整個長安城比起來,徐榮的那點驚訝,真的算不上什麼了。

自昨夜大戰後,信騎飛馬直傳長安。

沿途在池陽遇到了在此休整的段煨等人,自段煨起,直至底層兵卒,聽聞此訊,皆是不敢置信!

就這麼贏了?

居然贏了?

大勝的消息從池陽,繼續向南傳達,直至長安。

消息,並非是由信騎直接傳入宮中,而是城門都尉得知消息後,立馬派人傳報宮內,並未聲揚。

這等振奮人心之事,大半夜的傳出來,也起不到什麼效果啊。所以,城門都尉耍了個小聰明,先是留住信騎,秘密報於高誠。

高誠得知後,整個人都不好了!

臥槽!

爺們褲子都脫了,就給俺看這個?

爲了迎接即將到來的長安守衛戰,未央宮內、中央官署、統戰部、國相府、中尉府、九卿寺、乃至京兆尹衙門,從上到下幾十萬人忙活了半天。

結果你告訴我,十幾萬敵軍,來不了?

這……

還真是個驚喜啊!

高誠一時間都不知道該怎麼去讚揚張任了,真是沒想到啊,這種逆天翻盤的大勝,自己居然也能享受到。

當夜,宮內喜氣連天。

今日,天色一亮,休息一夜的信騎,養好銳騎,備好戰馬,出城五里。

隨即,快馬直奔長安城,身上羽騎飛揚。

臨近城門,高聲大呼:“速開城門,谷口大勝!”

早已經準備妥當的城門都尉立馬命人開城,又派士卒進入閭里,爲之助氣。

一騎八百里加急信騎,在長安城內飛奔,口中不斷的呼喊着勝了,勝了!

這一幕,自是引起城內衆多百姓的注意,消息一傳十,十傳百,迅速傳遍了整個長安城。

時至正午,城內所有人都知道胡夷大軍已經敗了,根本不可能打到長安城下。

正所謂,萬民空巷,擊鼓鳴金,舉手相慶,莫過於此。

數以萬計的百姓聚集在宮外,或是京兆尹府衙外,等候着朝堂最後的佈告。

這種事情肯定有人不相信,畢竟十幾萬胡人呢,國朝先前接連與戰,都損失了四五萬大軍。

怎麼突然間就大勝了?

因此,許多人都眼巴巴的等候着朝廷的答覆。如果是真的,那慶賀的佈告很快就會貼出來。

“快看快看,有人出來了!”

未央宮前殿外,諸階之下,亦是人羣相擁,摩肩接踵。

宮門頓開,數百名宮廷禁衛手持大戟、斧鉞,在臺階上一一佇立,嚴防有人衝擊宮門。

緊接着,王攆輕出。

身後王妃攆駕、世子攆駕,百官相隨,甲士林立。

“咚咚咚!”

三聲鼓罷。

“靜!”

臺階上數百名宮廷禁衛頓喝齊吼,懾的數萬百姓,皆不敢再言。

不過,基本上也沒人說話。

大王王駕出現,很多人早已經閉上聒噪的嘴巴,緊緊注視着那華麗車駕。

即便是最前面的上林學宮、太學院的士子們,也都敬畏的頷首作揖。

“大王萬安!”

“大王萬安!”

不及山呼海嘯,甚至都不如當年率軍作戰時,將士所喊呼聲。但現在,高誠的心情與那些在下方靜候的百姓一樣。

激動萬分!

揮手示意身旁的小宦官,宦官點了下頭,挺身而出。

其身形一動,禁衛再呼靜,未央宮前鴉雀無聲。

“諸君,今吾朝鎮北將軍張任,率甲騎三萬,大破胡騎數十萬,舉世罕見。奉大王命,值此大勝,賜牛羊十萬,大酺三日,與民同慶。來日,獻俘闕下,會宴未央!”

“謝大王賜!”

羣下立即山呼恭謝。

大酺三日,那看來勝利是準了,不然的話,怎麼也可能如此大慶。

京兆尹府衙內的衙役們,也於後在城中各閭里,張貼布告,示之萬民。

長安城彷彿在一瞬間,被點燃了起來,到處都是山呼海嘯的喝彩聲,起伏不斷。

城內酒家,更是大肆張業,往來購酒者,絡繹不絕。百姓歡呼起舞,爲免遭戰事而感到無比開心。士族豪強,也彈冠相慶,爲周朝的強大更感自豪。

全城大慶!

長安北部的戰事,已經露出落幕的苗頭。而涼州河西的戰事,纔剛剛開始……

第369章 合縱連橫(2)第821章 雁門關外第925章 行陣入江河,截水斷流!第642章 刺殺第609章 甘泉宮第253章 殤第458章 天下休兵第57章 退保長社第475章 休屠各第288章 藍田大營第303章 兩難第732章 金榜題名(上)第887章 江左易幟第776章 冬季攻勢(2)第722章 犍爲之戰(31)第650章 忠、義、信、禮第421章 造紙與立學第211章 耀武揚威第233章 調查司第886章 關東局勢第104章 削髮代首示衆第315章 虢亭會戰(1)第500章 劉備請兵第90章 在下週瑜第329章 虢亭會戰(15)第750章 南國第929章 嚴、律、密、令第659章 科舉第822章 角力第831章 爭城(下)第420章 教學署第602章 重訂盟約第405章 不行刀兵第718章 犍爲之戰(27)第675章 益州劉氏第797章 冬季攻勢(23)第232章 煮酒論天下第481章 周瑜大婚第563章 謀城第611章 張猛、王國第276章 拜訪周府第204章 傳報第694章 犍爲之戰(3)第845章 內爭第526章 破城第450章 尷尬處境第786章 冬季攻勢(12)第749章 震中第119章 青石岸之戰(下)第522章 徐榮借糧第364章 錢幣第716章 犍爲之戰(25)第622章 牆式衝鋒第856章 三士第377章 軍第32章 鳴金退兵第902章 破勢第282章 大丈夫當如是第730章 長安夜第497章 劉和起兵第724章 犍爲之戰(32)第552章 進第322章 虢亭會戰(8)第823章 善後之事第933章 夜泅潛水第205章 這天子第645章 王氏第6章 大權旁落第723章 犍爲之戰(32)第335章 席捲第183章 美陽之戰(23)第914章 定略(中)第291章 父女第93章 無題第841章 劫道之徒第915章 定略(下)第914章 定略(中)第795章 冬季攻勢(21)第92章 郭嘉郭奉孝第872章 予兵歸鄉第798章 冬季攻勢(24)第415章 建國稱制第725章 犍爲之戰(33)第250章 調查司相助第796章 冬季攻勢(22)第336章 潰敗第863章 和平解決第705章 犍爲之戰(14)第817章 借道第584章 戰起第233章 調查司第863章 和平解決第213章 民情第846章 勸言第231章 董氏小娘第131章 清剿第135章 朱儁喪母第500章 劉備請兵第509章 易水之戰(5)第103章 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