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丹水降

袁術還是沒拗過楊弘,於次日一早,率領親衛朝着汝南軍而去。

宛城三萬兵馬,交由從弟袁胤率領,劉勳爲副,準備抵抗即將到來的四萬與餘精騎。同時張勳則率領頓步漢江前的主力大軍回援,斷其歸路。只留下一部兵馬,駐守鄧縣,防範劉表出城北犯。

豫州、兩淮則抽調丁壯,發配兵甲,隨時準備赴南陽作戰。

源源不斷的糧草開始向宛城聚集,這是面對關中的第一座堅城,也是整個袁術勢力內,最堅固的城池。

宛城自古以來便是兵家爭奪要地,其建立的由來,便是當年楚國吞併江漢諸姬後,充作問鼎中原的前基。

天下每每大亂,宛城基本上都繞不過那個坎。從黃巾之亂開始,到現在這是宛城第四次遭遇兵災。

原本三丈高的城牆,現在更是加固到了四丈有餘。各種防禦工事雲集錯雜,多不勝數。尤其是四處主城門之後,皆建有甕城。

城內百姓有近十五萬之多,儲備糧草更是不知凡幾。

南陽郡歷遭兵禍,但現在人口不減反增,主要原因便是去歲大水受災百姓,皆被遷移至此。正好填補數次兵亂後的人口空缺,耕田早已被世家吞併,可給世家當佃戶也能活下去不是!

這也是袁術能夠持續不斷髮動戰爭的最主要原因,整個豫州的受災百姓,都被遷到南陽、兩淮富裕之地,沒起什麼亂子。而且這些人口的遷移,還進一步開發了富裕的兩淮,實力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失。

……

不到三日功夫,騎兵軍第一師,便在師帥李敬的率領下,日夜奔馳,出了武關道。

一出武關道,幾乎就能看到丹水縣城了。

丹水縣城門緊閉,其縣縣令倒是帶領着官吏、鄉紳,以及一些青壯民夫,聚集在城外。身後更是堆放着幾十車的糧食,還有酒水十車,活牲畜二十餘頭。

遠處煙塵蕩起,轟鳴聲也漸漸來臨。

縣令是新上任的,以前倒是在南方當過縣令,也經歷過戰事。可從來沒有面對過騎兵,更不知騎兵何等威武。

“如此行事,當真可好?”

縣令皺着眉頭看着身後的一衆人羣,問向縣丞。

“明庭,相傳周王治民仁厚,吾等奉上糧草酒肉,總能免得一場劫掠不是。爲了全縣一萬三千戶百姓,吾等便是披上罵名,又能如何!”

聽完縣丞所言,縣令也不禁長吁一聲:“嗨~只望這天下能早日安定吧!”

很快,玩嗎奔馳而來,至三百步止與城外。

李敬看着城門緊閉的丹水縣城,又看了幾眼佇立在城外的一羣人,冷哼一聲,嘴角微揚。

“將軍,將軍……”

縣令及縣丞等人見大軍頓下,當即招呼着民夫,趕着糧草酒肉上前。

縣令更是口中呼喚不斷,到了李敬身前,言道:“將軍遠來疲倦,吾丹水百姓特奉上糧草酒肉,以犒賞兵馬,還望將軍笑納!”

李敬揚着嘴角,衝着身後校尉揮了下手,當即便有一隊兵士下馬,接過民夫手中的糧草酒肉。

而後李敬又言道:“本將車馬疲倦,欲于丹水作息一宿,可否?”

縣令眉頭一緊,看着這年紀輕輕的大將,有些拿捏不準這些人的想法。

“自是可以,不過大軍入城,百姓會心生恐慌,只怕會驚擾將軍休憩!”

“放心,本將只着一部兵馬接管城池防務,其餘將士駐紮城外。畢竟,本將接到的軍令乃是佔據丹水縣城。城內無吾大周銳士,安言佔據?”

“是是是,那還多請將軍約束部卒!”

“哼,吾大周乃仁義王師,自不會行禍害百姓之舉!”

李敬冷哼一聲,一揚繮繩,率親衛直抵城門之外。

“一校兵馬、親衛曲隨本將入城。其餘將士,駐紮城外。憲兵嚴查各軍秩序,有擾民亂民者,一律依法嚴懲!”

“諾!”

大軍臨幸前,張任早就得到高誠密令。這一戰,名爲劫掠,實際上就是劫掠。但是強遷老百姓這種事,交給董卓、丁原的兵馬去做。反正晉軍和魏軍沒少幹這事,而周國剛剛洗刷乾淨的羽毛,絕對不能玷污。

三家早有商議,出關東劫掠,各國軍隊務必盡心盡力,不得延遲怠戰。而所有繳獲,三家均分。

李敬身爲第二軍師帥,這條密令也是知曉,才下令各部嚴律軍紀。

之後,一夜無事,讓縣令的懸着的心,也放了下來。

李敬也詢問了這位還算一個良官的中年縣令不少事情,尤其是關於袁術軍隊的調動。

依其所言,宛城有三萬大軍,由袁術之弟袁胤統帥。不過袁胤多有善治之名,而無將兵之才。故此,完成真正指揮兵馬的袁術大將劉勳。

調查司那邊記錄的袁術治下重要人才的資料都有,劉勳算是很特別的一個。能力也有,算的一員良將。不過其人喜逢上意,頗得袁術寵厚,更兼野心勃勃。

有此人在,更兼三萬大軍駐防宛城,基本上沒有被攻破的風險。除此之外,李敬還得到了很重要的消息,宛城周邊縣邑村鎮,已經開始堅壁清野。

軍令已經下達到丹水這邊,只是時間緊迫,丹水百姓根本走不掉啊。

也就是說,大軍的進攻步伐要加速了,不然很難在南陽劫掠到足夠多的物資。他們數萬大軍出武關,可是隻攜帶了七天的軍糧。

就食於敵,便是此次攻伐的重要策略。

好吧,說難聽點,就是關中沒糧了。數萬兵馬攜帶的軍糧還是魏國出的,周國再一次陷入缺糧危急。

不過還好,聽說各地還能依靠野菜、草根,摻些雜糧,尚可堅持。而且在褒斜道行進的二十萬石軍糧,也很快就會抵達關中。

所以,他們騎兵軍需要劫掠更多的糧草,來回補關中!

方過午時,後方大軍盡皆趕到。

李敬將得到的消息,全部告知張任、徐榮。

徐榮也不客氣,當天下午就命令張任爲帥,高順爲副率周國精騎,匯合晉國一萬狼騎以及魏國三千飛熊軍,直接向東打,威逼宛縣。

而徐榮與呂布則是留在丹水,着令河東精騎四出擄掠鄉里,匈奴部騎則搬空丹水。

這種由軍隊有秩序的劫掠,自然是會搞得天怒人怨。尤其是匈奴部騎,劫掠他們可是行家。

聽着城內的哭喊、咒罵,徐榮宛若無事之人,與呂布靜靜的飲酒相聊。

周王的打算,徐榮當然清楚。

而當惡人,徐榮也不在意。

只是呂布無意間,注視了徐榮很多次,心中有所感想。

第594章 胡騎南下第647章 制強第372章 合縱連橫(5)第203章 豐鎬大捷第748章 地龍翻身第643章 休整第90章 在下週瑜第53章 兵發關東第884章 進軍(下)第626章 再戰第468章 長安城內第538章 魏王卓第839章 大敗!第71章 轅門射紀靈第924章 下江油第663章 援兵第424章 才子雲集第465章 投科射策上第282章 大丈夫當如是第688章 馬超第514章 安邑諸公第906章 破勢(5)第763章 朝會 謬論!第319章 虢亭會戰(5)第340章 回關中第598章 乘火打劫第688章 馬超第604章 鬱郅第250章 調查司相助第715章 犍爲之戰(24)第633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696章 犍爲之戰(5)第667章 朱儁之反第107章 勾搭第476章 訂盟第277章 望風而降第617章 無題第14章 銜尾追擊第499章 失五阮關第346章 佈置第149章 明鬥第848章 究竟誰在第五層?第823章 善後之事第553章 平第231章 董氏小娘第204章 傳報第729章 科舉射策第438章 烽煙四起第486章 殺於扶羅第920章 勢、力!勢力!第680章 江州第40章 京觀第347章 上林苑第906章 破勢(5)第578章 益南第420章 教學署第692章 犍爲之戰(1)第774章 進退兩難?第671章 夜市第808章 廟算第294章 征伐之事第472章 子衿第229章 攻略隴西第156章 退兵第71章 轅門射紀靈第255章 養病第628章 當在今夜第69章 泄憤踏營第13章 千騎破十萬第241章 撤離第310章 唐姬第745章 愈演愈烈第742章 事態茲大第221章 大局、大勢第216章 下鄉第889章 決議第914章 定略(中)第173章 美陽之戰(13)第48章 覲見第416章 大肆封賞第843章 大山第325章 虢亭會戰(11)第588章 結外第268章 襲營(中)第397章 韓遂所擇第639章 坐視天下第153章 急功近利第524章 魏軍北望第334章 流凌殺到第472章 子衿第193章 變局,兵動第305章 孔伷兵敗第1章 良家子第287章 失敗的指揮體系構想第112章 激戰將起第521章 明意第529章 河東之爭第291章 父女第331章 逐師孟津第851章 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