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圍剿之勢

一場友軍內部的紛爭,就這樣結束了。

李蒙、段瓊都只是做個樣子,幾十軍棍,要不了幾天時間就能生龍活虎了。

唯獨慘了匈奴人,幾乎盡數被第二師的騎兵殺了個精光,反觀第二師的傷亡卻僅有百餘人。這其中自然是突襲佔了大半的功勞,不過也表明了周軍騎兵的戰鬥力。

剩下的日子,除了劫掠還是劫掠。

酈國縣城外,似乎壓根沒有發生這件事一般,大家各忙各的。張任忙着派遣斥候,搜索消失的幾千乃至萬人的張勳偏師。還要時刻盯着其餘各地袁軍的動向,來爲大軍下一步行動提供足夠的情報。

呂布、李催帶着兩萬餘人,大肆劫掠四方,精騎甚至已經殺到宛縣外圍,虜回不少百姓。

徐榮尚在調派新到的民夫,籌劃着迅速將佔據的幾縣百姓全都遷入武關。

而在宛城,袁胤正在和留守的幾員大將,商議如何擊退三國騎兵。

“諸君有何建議,大可言來!”

楊弘沒有說話,反而看向進入宛城的張勳,言道:“張將軍部署謀劃數日,不知何時可動?”

“最多三日,驟時某親率大軍出穰縣,直取南鄉、丹水,斷賊兵退路。吾軍水師,也將進入湍水,配合宛城兵馬,攻打酈國!”

張勳皺着眉頭,一直盯着與圖。

這一戰,不好打。說白了,還是那個老問題,步兵進攻騎兵,本就屬於難事。可不進攻,就只能眼睜睜看着周、魏、晉三國精騎,把南陽搶個精光。

“酈國有敵騎數萬之衆,吾率步卒相迎,恐怕有失啊!”

上座的袁胤擔憂的說了一句,酈國那可是足足近四萬騎兵,自己手底下就三萬精兵,以及兩萬壯勇協助守備宛城。

就算是拉出四萬人出戰,可面對幾近同等數量的騎兵,袁胤可不敢擔這個要責!

“袁將軍不必擔心,只要末將成功,那數萬敵騎必然成驚弓之鳥,只會後撤。酈國,其不會守。驟時將軍只需據城而守,徐徐逼近即可!”

張勳勸言說道,絲毫沒有在意袁胤難看的表情。

袁胤不說話,心底卻是早就罵開了。說笑也不是這樣說笑的,感情汝張勳安排好了一切。出來差池,打輸了,乃翁擔責。打贏了,功勞全是汝一人的了!

旁邊劉勳更是冷哼一聲,面露不屑。

見此情況,楊弘當即說道:“諸位將軍,此時正值大戰,吾等還是要同心協力,爲主公效力!依某之見,不若將水師一分爲二。其一入均水,斷賊騎退路。其二入湍水,決其向東之路。而後吾等將大軍匯於一處,步步緊逼,定然能勝!”

“此法甚好,吾軍斥候雖然探的不多,也亦知賊騎主力,皆在這均、湍之間,北面又是伏牛山脈,吾等自南相攻。賊騎要麼落荒而逃,要麼於吾等正面決戰。至於丹水、南鄉,賊兵不多,交由樂就、陳蘭二位將軍足以!”

劉勳身後轉出一人,贊同說道。

袁胤、劉勳都點了下頭,如此一來,只要兩軍匯聚一處。袁胤就是全軍統帥,劉勳自然就是副帥,皆在張勳之上。

驟時,功勞的分配,也就簡單多了!

見殿內衆人皆是認可之意,張勳迫不得已,也只能放棄心中的想法。唉~這袁胤、劉勳居然與楊弘搭上了關係?

次日,袁胤、劉勳率領四萬將士出宛城,往穰縣而去。張勳亦在軍中,而宛城則是留下楊弘在此,統領萬餘壯勇,堅守縣城。

這一消息,很快就被周國斥候發現,當即報於酈國大軍所在。只是距離不近,等徐榮知道此消息時,已經是傍晚左右了。

徐榮沒有着急,看着與圖,思忖了兩刻之後,便宛如無事人。

兩日後,袁胤率領大軍進入穰縣大營,匯合張勳所部,聚兵八萬之衆。

同日,袁術水師一部出水寨,駕船進入湍水,準備堵住三國騎兵東進之路。

另外一部水師,則早已遠入漢江,自此而進入沔水,再由沔水轉入均水。如今,已至兩水交接之處,幾乎能同時封鎖均水和湍水。

主力步軍沒有着急,而是打算休整一夜,再將兵向北,圍殲這禍亂南陽的數萬騎兵。

然而,在酈國,看着與圖用屁股都能想出對方打算的徐榮,還是一副淡定的模樣。尤其是斥候彙報,袁術水師已經北上,準備封鎖湍水。

“稚然,這些百姓,都送到順陽了嗎?”

“差不多應該到了,吾等何時後撤?”

李催回了一句,又問道什麼時候撤退。徐榮搖了下頭,言道:“撤什麼撤,好不容易把宛縣還穰縣的袁軍調出來了,此時撤退,老夫豈不是前功盡棄!”

“嗯?嗯?”

什麼情況?

別說李催了,就連張任都是一臉懵,有點搞不清楚徐榮的打算!

“李催聽令!”

徐榮突然大喝一聲,讓李催嚇了一跳,急忙應道:“末將在!”

“汝率領飛熊軍三千騎,留在此地。記住,汝之要責,便是騷擾袁軍,延其行軍。謹記,伺機而動,若是沒有機會,萬萬不可心急。明白嗎?”

“將軍放心,末將必謹記將軍囑託!”

李催心中有點小激動,八萬大軍。嘖嘖,袁軍主力盡皆在此,宛城那邊沒有多少袁軍,想立功勞,肯定還是面對這八萬敵軍好!

“嗯~記住,除此之外汝還需接應即將到來的傅燮所部步卒。所以,飛熊軍萬不可有太大傷亡。”

徐榮又是叮囑一句,李催慎重的點頭應是。

“彝凌,奉先,吾以命人在北面二十里外,打造大量木筏,汝等速速率精騎前往,稍後吾等渡河東進,直逼宛城。”

“諾!”

呂布、張任是萬萬沒想到徐榮還藏了這麼一手。

“李蒙、段瓊,汝二人如今行動不便,便留在酈國。吾再予汝等三千民夫,給我虛布旗幟,再配合李催所部飛熊軍做勢,一定不能讓敵軍水師有所發現!”

“諾!”

李蒙、段瓊也知道自己的傷勢目前騎不得馬,會影響整個大軍的行進速度,只能無奈應下。

“敵軍主力日漸逼近後,汝等便可擇時退至析縣,靜候傅燮所部。”

第212章 加以威嚴第316章 虢亭會戰(2)第652章 絕地第908章 破勢(7)第217章 甜秫杆第207章 雄中雄第640章 胡騎走河西第613章 大戰前夕第205章 這天子第127章 無題第157章 倚城保軍第135章 朱儁喪母第527章 虞城生變第526章 破城第79章 攻滅趙宏,韓忠上位第220章 生恨第348章 三官鑄錢署第203章 豐鎬大捷第714章 犍爲之戰(23)第401章 離石相王第650章 忠、義、信、禮第704章 犍爲之戰(13)第870章 軍議(中)第72章 凌遲紀靈第842章 鮮卑肆虐第119章 青石岸之戰(下)第798章 冬季攻勢(24)第30章 輕兵陷陣第486章 殺於扶羅第842章 鮮卑肆虐第377章 軍第589章 漢中事第89章 安西將軍、都鄉候第213章 民情第459章 休養生息第491章 安邑之變第555章 王允退兵第525章 大陽、下陽第363章 大練兵第789章 冬季攻勢(15)第409章 張魯從之第692章 犍爲之戰(1)第539章 承嗣第473章 意會第32章 鳴金退兵第516章 燕國困局第771章 制略第330章 虢亭會戰(終)第493章 張遼投郭縕第2章 終有離別第54章 百里無人煙第201章 驅虎破敵第733章 金榜題名(中)第741章 遊行示威第190章 精兵悍將第627章 具裝甲騎神威第602章 回援第152章 兩軍對壘第80章 欲納降第652章 絕地第861章 陣前相會第900章 趙國內權第472章 子衿第811章 焦灼之際第792章 冬季攻勢(18)第767章 聚之高陵第574章 國滅國起第684章 宋建出兵第761章 辯計第659章 科舉第608章 廟算第625章 甘泉宮破第315章 虢亭會戰(1)第736章第100章 陣前相會第78章 連鎖反應第363章 大練兵第21章 共葬一土第40章 京觀第277章 望風而降第792章 冬季攻勢(18)第804 冬季攻勢(30)第854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343章 軍制第720章 犍爲之戰(29)第371章 合縱連橫(4)第235章 整兵屯田事第762章 朝會伊始第709章 犍爲之戰(17)第142章 突圍第324章 虢亭會戰(10)第879章 二事第835章 臨陣第50章 求解黨錮第572章 傾國前夕第727章 犍爲之戰(35)第526章 破城第85章 夜入神都第31章 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