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周瑜入蔡府

亭間休歇過後,楊彪及法衍帶着四個小傢伙,一同入了長安。

進城之後,到處都是文吏,行走於各坊之間,張貼招募小學、大學學子的佈告。至於小學之下,這坊裡之間原本便有蒙學之所。

同時,還有內史府的文吏,也在挨家挨戶的敲門。書錄戶版,發放最新的驗和傳。

京兆府的衙役也都四散而出,開始整頓各市。梳理商戶,整頓道路兩側,免得佔據行道。

戶籍的工作,可以說非常順利。因爲,大漢朝每年都會進行上計,查數戶版,以保證不會有人偷稅漏稅。即便是前兩年天下開始亂起來,這各地縣、尉依舊按照習慣,於八月份進行上計。

去歲八月各縣邑的上計彙總至內史府後,楊衡便有些不滿。因爲,發大水的時候失去戶籍的人非常多,無戶之民就有近十餘萬。所以上報到高誠處之後,高誠一想,乾脆就趁着這個時候重新整頓戶籍制度。

一切皆依漢制,方便日後管理新佔之地的戶籍。有戶版的依照原戶版錄冊,沒有戶版的依現居之地錄冊!

同時,詔告太學院諸博士,準備依秦律修訂周律。

漢承秦制,西漢時期律法還與秦法沒有什麼太大出入。可自光武復國之後,漢律與秦律的出入就有些大了。因爲,東漢律令本就是偏向世家的法律,失了些許公正。

現在,高誠打算修訂周律,當然首選秦律當做參考啊,甚至照抄都沒問題。

大秦亡是亡在戰亂持久,六國遺民懷念舊國之好。畢竟當時秦國的律法,相對其餘六國貴族來確實算是嚴苛。

而在六國百姓都要適應的時候,始皇帝死了,二世橫徵暴斂,以供征戰,導致天下百姓離心離德。

反正現在秦律是最好的法律了,沒有之一。秦律原本當然沒有,所以這個時候世家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有些世家中零零散散還能找出不少秦律的些許,再結合西漢律令,修之以訂,足以適用。

可惜,就是找不到法家傳人,不然要好辦多了。

高誠當然想不到,此時的法家代表人物法衍,已經進入長安,駛入御史大夫蔡邕府邸。

接待法衍等人的自然是蔡家管家,此時蔡邕尚在中央官署司職。不過,管家也派了人前去請蔡邕回府。

身爲御史大夫,蔡邕一般很清閒。監察百官,說真的,沒啥好監察的。朝中百官各個屬官都尚未配齊呢,每天也就看些下郡國的御史掾屬的彙報。

有事便命人遞交到廷尉,由其處理。無事就是坐在官署內,幫助鍾繇這半個弟子,處理些政務,亦或者是去太學院坐坐。

畢竟,蔡老還掛着太學祭酒的職務呢,總司太學院諸事。

府內下人自是進不了未央宮,宮中郎衛報於蔡邕。

蔡邕一聽法衍的名字,想了有一會,便知道是誰了!

法高卿之子。

記得其在安邑正司廷尉左監,怎地此時來了長安?

回到府邸,法衍正在客室等待良久。

“季謀賢侄!”

一見面,蔡邕便呼了一聲。法真乃當朝名士,蔡邕與其也有過交集。雖不是甚密,但也相熟,歸途中也想起法衍之字。

“小侄今日前來叨擾伯父,還望伯父勿怪啊!”

法衍當即起身行禮。

身後三個小子,也紛紛行禮致意。

“勿怪,勿怪。怎不見令尊?當年於洛陽,與高卿兄一別,十餘年未曾相見,不知令尊現今如何?”

“衍多謝蔡伯父掛念,只可惜世事無常。家父,已於月前病故。小侄此行自安邑而回,所爲者便是此事!”

法衍帶着傷感之氣,說完長嘆一聲。

“這……嗨,賢侄,節哀順變。真是沒想到啊,當年一別,竟成永離,吾大漢又失名士矣,惜哉玄德公啊!”

蔡邕是真沒想到,也只能安慰法衍兩句。

幾人相繼落座之後,蔡邕看着室內的三個小傢伙,不由問向法衍:“季謀賢侄,不知哪位是汝之愛子啊!”

“嗨,衍失禮也!正兒,還不快快拜見!”

“正,拜見蔡師!”

法正秉着衣飾,躬身一拜,而後撲棱的眼睛,瞅着眼前這個老丈。

“唔,好,貌有神俊,禮制得體,不愧是法高卿之孫也!”

蔡邕誇讚了一句,目光卻轉向法正身旁的少年,略有思考。

“蔡師謬讚了,犬子年歲尚幼,當不得也!”

“當的當的,法家之學,邕素來重之。此子若能學成季謀三分,足以爲治國之良才!”

蔡邕認出了周瑜,遂繼續與法衍相談。

法衍很是謙虛,直言說道:“唉~法家之學,無人敢徹用。衍行走廟堂十餘年,歷斷案之事數百有餘,或成或枉,心難疚之。所以,侄兒斗膽,想使犬子託於伯父,着其於伯父膝下學讀百家,日後也不失有用之身!”

wWW_ тTk án_ ¢ O

蔡邕眉頭一皺,言道:“不妥,不妥。高卿兄故去,邕知賢侄甚是繁忙,怕誤了正兒學業。不過,拜師便不必了,日後世子會常至蔡府向學,可使正兒與其同之!”

“世子?”

法衍怔了一下,轉眼便心知是誰,當下大喜,言道:“多謝伯父成全!”

“不必不必,季謀至孝之人,邕知之。不過,大周方立,律令不全。只望季謀孝期閒暇之際,能助吾大周啊。孝期過後,大周所職,季謀旦可隨之!”

蔡邕嘴角一揚,哼,這等人才哪能讓其跑了。

“這……”

法衍遲疑了一下,可看了一眼法正,肅聲說道:“伯父放心,律令一事,侄兒辦完家嚴之事後,便所書之。日後,遣人送至蔡府。至於居於朝堂,侄兒心無所念,且待來日再言吧!”

“如此也好。”

蔡邕點了下頭,沒有介意。法正都要跟世子一夥了,這法衍還能跑掉不成!

“對了,這二位少年,不知是爲何人啊!”

“廬江舒城周氏子弟周瑜,拜見蔡師!”

“下邳東城魯氏子弟魯肅,拜見蔡師!”

周瑜、魯肅等好久,終於等到蔡邕相詢了。兩個少年,看着眼前這位老者,充滿了羨慕、崇拜。

“噢~原來是前洛陽令周異之子周瑜,早便聽聞周氏子弟周瑜,姿容天羨,雅律音賦,皆上上之。正好老夫好音律,可否奏曲一聞?”

“蔡師所邀,瑜不敢辭。只是,隻身前來,琴瑟之物俱在驛站……”

“無妨!”

蔡邕隨手一揮,言道:“來人,取吾之焦尾!”

第723章 犍爲之戰(32)第363章 大練兵第646章 兩軍雲集第445章 戰火傾九州第691章 負隅第471章 話馨語第295章 關東羣雄第680章 江州第226章 孰輕孰重第766章 朝會 六制第867章 神鬼莫測第616章 無題第461章 聚衆大議第898章 高處不勝寒第588章 結外第859章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第712章 犍爲之戰(21)第452章 炎黃貴胄之風流第444章 舊部第378章 軍民一心第464章 長大了自然會認字了第207章 雄中雄第122章 夏育南下第89章 安西將軍、都鄉候第885章 夷狄而華夏者則華夏之第195章 激勵軍心第350章 三官通寶第512章 董魏之喪第884章 進軍(下)第817章 借道第923章 江油城第760章 趙宮第366章 子龑二週第348章 三官鑄錢署第397章 韓遂所擇第673章 氐兵第898章 高處不勝寒第205章 這天子第186章 美陽之戰(26)第41章 悲喜交加第750章 南國第473章 意會第164章 美陽之戰(4)第4章 騎軍軍侯第891章 彭城第67章 袁家嫡子第145章 蓋勳蓋元固第494章 藺縣之變第145章 蓋勳蓋元固第43章 板盾蠻受降第504章 趙大大的第一次獨自作戰(下)第615章 無題第63章 攻城軍械第789章 冬季攻勢(15)第528章 獻計第670章 豐年第88章 無題第935章 攻第650章 忠、義、信、禮第171章 美陽之戰(11)第91章 問答第681章 南中大族第172章 美陽之戰(12)第39章 一漢當五胡第273章 無題第835章 臨陣第872章 予兵歸鄉第839章 大敗!第247章 李相如歸降第358章 大徵兵第292章 天子!崩!第24章 八拜之交第347章 上林苑第593章 白災第670章 豐年第237章 將兵拒敵第412章 通寶之便第765章 朝會 武備學堂!第850章 所言甚是第569章 士族第668章 失利第228章 君入甕矣第839章 大敗!第382章 驪山第601章 棋局第377章 軍第253章 殤第133章 閻行之勇第543章 並國第306章 圍堵孫堅第471章 話馨語第250章 調查司相助第140章 棋局第695章 犍爲之戰(4)第811章 焦灼之際第28章 碧玉年華第83章 北上第671章 夜市第800章 冬季攻勢(26)第205章 這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