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巨馬水公孫大勝

初平三年三月末,大周國小建立,隨即早就報名的世家孩童,紛紛入學。其間先生也都是世家中人,開始傳授四經。

半個月後,國大隨即成立。一大批十六七歲的世家子弟,走進學院生活。夫子們,依舊是世家中人。

太學院則是開始清退各個不符合年齡階段的學子,一律送入國小或者國大入讀。只留下年歲略長的區區數人,守着諾大的太學院。

博士們每日給這幾名學子佈下功課後,便由其等自學。而後,一羣老學究們,開始專心制訂周律。

周瑜等人依然是呆在蔡府之中,每天白日,幾名少年與昭姬三位丫頭,負責教導高龑三個小屁孩。等待晚食過後,蔡邕更是親自爲幾位少年才俊授課。

唯一可惜的便是龐德和韓怋,因爲世子每日日落之前,皆要回到未央宮。導致兩人,近來半月之久,都沒有得到蔡邕的親身授課。

最多也就是周瑜、魯肅二人,於次日將昨夜所習之功課,再授予龐德、韓怋,亦是受益匪淺。

四月中旬,弘農楊氏家主楊彪,丟下身在蔡府的愛子,獨自回到弘農郡,準備擔任弘農大學的學官。但楊彪堅決不收大周之俸祿,更不要大周之名爵,獨以大漢忠臣自處。

整個大周國都在努力進行着學校的建立,與其相應的便是戶籍的重新統計。大水過後數月,關中的重建基本完成,一百餘萬關中百姓開始照顧田內的莊稼。

但,這還不夠!

荊州劉表送來的二十萬石糧草,經由漢中,已經進入褒斜道。漢中張魯與劉焉的戰事,也停了下來。

巴郡郡治江州,仰仗長江天險,任憑蠻兵再勇猛,漢中兵再酣戰,也未能打下來。

損失不小的張魯,放棄了拿下江州的年頭,轉而將江州以北的巴郡地區全部佔據,收斂近二十萬蠻人,得蠻兵三萬餘。

劉焉遷治所於成都,也開始與趙趧的內部爭權。

荊州的戰事,還在持續之中。

得幸於荊州水師的勇猛,袁術數萬大軍,停在漢江之北,望城頓步。

袁術倒不是不想打過去,而是實在打不過去。

兩淮也有舟船,可數量遠遠不及荊州水師。袁家及其附庸世家的力量是很強大,可這戰船也需要時間來建不是。

除此之外,便是質量了。

荊州水師,有三層樓船五艘,鬥艦二十餘艘,艨衝有二百餘半。更有先登、赤馬、斥候等小艦相輔。

漢江之上,皆是荊船,千艦連江,揚帆閉以天日。

戰事一拖再拖……

袁術打不過江去,可劉表也不敢放鬆警惕。只能聚集大量兵卒,堅守襄陽、江陵漢水、長江一段,江夏之地大半已被袁術偏師佔據。

現在的袁術已經有點騎虎難下的味道了,繼續打荊州吧,可又打不過去。只是拿下大半個江夏,根本不足以解恨!況且,區區一個劉表,自己都打兩回了,還折了大將孫堅。這要是退兵,那面子可就丟盡了。

可是,打又過不了江。維持數萬大軍征戰,還是很費勁的。

沒辦法,只能等高誠小兒的大軍出武關了,到時候就能放下荊州戰事。

袁術當然知道劉表和高誠有貓膩,但現在騎虎難下,只能靠外力來解決尷尬。

四月底,高誠收到冀州袁紹大軍慘敗的消息。

巨馬水之戰,是緊接着龍湊之戰的又一場較量。

三萬餘袁軍士兵,在大將鞠義的率領下,兵臨易水南岸。

而公孫瓚界橋、龍湊連敗之後,爲了應對鞠義此次北上,更是調集了所有大軍,齊聚薊縣。

沒錯,就是劉虞的老家薊縣。

可憐劉虞大軍皆在代郡、上谷,應對丁原的進攻。面對實力雄厚的公孫瓚大軍,竟只能堅守自保。

公孫瓚也未攻打薊縣,只是在薊縣以東另築一城,出大兵佔據涿縣。分兵屯五阮關、故安以及方城。自己則率數千部曲,屯住新城,看着劉虞。以免此獠趁着自己主力大軍與鞠義交戰,襲之後腹。

這場戰爭,公孫瓚的戰術選擇無疑是正確的。鞠義兵馬三萬,可面對分兵而守的公孫瓚軍,也沒有絲毫辦法。

盟友劉虞,更是被駐紮在薊縣東面新城的公孫瓚卡住咽喉,不敢妄動。

袁軍大將崔鉅業、張南、高覽分兵攻三城,皆久戰不下。

這一持續就是數月時間,袁紹也扛不住啊。從討董之戰開始,到現在都連續征戰兩年之餘,冀州也頂不住啊。

於是傳令鞠義退兵,準備與公孫瓚修好。

結果,就導致了現在的局面。大軍一退,公孫瓚精騎四出,於巨馬水銜尾追殺,竟敗退百餘里。

而後,公孫瓚大軍再度南下,復奪渤海!

袁紹差點沒一口血吐出來!

本來還想着跟你公孫瓚修好,咱哥倆好好修整一陣子,來日再戰。結果倒好,公孫小兒汝竟然敢如此行事!

被逼無奈的袁紹只能再度抽調鄴城兵馬,支援鞠義所部,準備與公孫瓚再戰。

袁紹巨馬水之戰的消息,傳到長安,高誠也終於鬆了一口氣。

着人持符節,送往武關張任大軍之處。聯合晉軍、魏軍精騎,一同南下東出,劫掠關東。

騎兵軍抵達武關已經很久了,等的就是這個消息。巨馬水之戰,可謂是關乎整個幽冀的歸屬。

一旦袁紹勝了,那袁軍攜連勝之威,擊公孫瓚數敗之師,拿下幽州不成問題。至於劉虞,沒人會相信其能擋住袁紹。

或者說,巨馬水之戰,確實是劉虞在坐看公孫瓚失敗。因爲,劉虞也知道,一旦公孫瓚失敗,那袁紹必然吞併幽州。取代自己,挾天子以令諸侯。

劉虞數萬大軍雖然都在代郡、上谷郡,可巨馬水足足持續數月之久。就算這些兵馬已經打進幷州,也有足夠的時間,回到薊縣。

可這些兵馬完全沒有動靜,似乎根本不知道袁紹在與公孫瓚交戰之事。

袁紹敗了,那也就是說公孫瓚還能再撐個一年半載。三國精騎,也能放心出發,劫掠關東了。

第829章 爭城(上)第31章 危局第10章 直抵江夏第595章 狼煙起第185章 美陽之戰(25)第394章 仁義之師第400章 相約王事第852章 天子行營第137章 會軍移營第178章 美陽之戰(18)第545章 鹽利第620章 劉表第664章 兩軍調動第409章 張魯從之第389章 界橋之戰(下)第863章 和平解決第816章 端氏休兵第139章 朱儁請辭第410章 長治久安第541章 定議第822章 角力第472章 子衿第278章 定關中第321章 虢亭會戰(7)第889章 決議第560章 臨洛第534章 兩軍徐聚第517章 善意的謊言第580章 謀劃第722章 犍爲之戰(31)第801章 冬季攻勢(27)第762章 朝會伊始第827章 大戟士第25章 白衣雪夜襲城第567章 禮、家、義、存第353章 批評第400章 相約王事第480章 納采禮第94章 何苗第5章 點卯第223章 段煨第931章 兵無常形第739章 路在何方第708章 犍爲之戰(16)第837章 驚鴻第371章 合縱連橫(4)第379章 杜畿第233章 調查司第396章 子弟軍第56章 朱懏兵敗第635章 舉城大慶第641章 劉焉出兵第229章 攻略隴西第427章 緣起第236章 蓄勢待發第633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770章 千里楚地第359章 軍旗第207章 雄中雄第625章 甘泉宮破第775章 冬季攻勢(1)第81章 降者之命第925章 行陣入江河,截水斷流!第909章 破勢(8)第782章 冬季攻勢(8)第471章 話馨語第621章 諸蔡第270章 偃師易幟第819章 籌備第404章 三將相王第207章 雄中雄第734章 金榜題名(下)第37章 只要首級第874章 官衙自查第118章 青石岸之戰(上)第47章 婚後四禮第622章 牆式衝鋒第721章 犍爲之戰(30)第629章 谷口寨破第841章 劫道之徒第462章 鴻門宴?第745章 軍威赫赫第242章 破壞第783章 冬季攻勢(9)第545章 鹽利第884章 進軍(下)第599章 勝第737章 廢佃戶除私兵第519章 換相第204章 傳報第125章 邊章解疑第903章 破勢第889章 決議第161章 美陽會戰(1)第125章 邊章解疑第46章 大婚第475章 休屠各第123章 皇甫嵩第759章 凜冬第806章 回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