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才子雲集

楊彪一行人,抵進長安,未至城門,於城外道旁亭間休憩。

楊彪、楊修父子兩人,剛下車駕,正見一行車駕亦是停於側旁。

“唔,那邊是何家子弟?”

楊彪眉頭略皺,似乎有些意外,不知是關中世家子弟還是別人。只是,莫要打擾了自己休憩。

“主君,吾前去詢之!”

“嗯!”

楊彪點了點頭,領着楊修,徑直走入亭間。

安坐之後,也一直注視着那行車駕。

稍後,管家便回來了。

“回主君,此行乃是廬江周氏子弟周瑜,以及下邳東城魯氏子弟魯肅。”

楊彪沉吟片刻,言道:“請其二人前來入亭一敘。”

魯肅,楊彪沒聽說過,不知何人。下邳魯氏,也並不出名。不過,廬江舒城周氏,不得不重。

“阿翁,又有人來了!”

楊彪沉思之間,旁邊的楊修,指着東邊開口言道。

楊彪擡目觀望,只見兩輛車駕,緩緩行來。

不知又是何人?

很快,周瑜與魯肅,便來到亭間。

兩年未見,周瑜顯得更加成熟穩重,行至大方。

“後進之輩瑜(肅),拜見楊公!”

周瑜有姿容,魯肅成穩健,二人行禮過後,楊彪便是眼前一亮。

沒辦法,楊修都愣愣的盯着周瑜,不敢置信還有人居然比自己帥!

“廬江周郎,果不虛言。早便聽聞周郎有姿貌,善音律,稍後可否撫琴一曲助興乎?”

楊彪欣喜之意十足,面色和藹,頗有愛切之意。

“爲楊公撫琴助興,瑜求之不得!”

周瑜並沒有因爲楊彪的要求而生氣,不值得,況且有人願意欣賞自己的音律,何樂而不爲。

“這位,便是下邳魯肅了吧。亦是如傳言半,穩健之餘,不失雅緻啊!”

楊彪當然不知道魯肅是誰,不過周瑜跟魯肅同行,說明年歲相差不大。唔,至多比修兒大個兩三歲。

不過,魯肅卻是顯得面色成熟穩重,這樣誇怎麼着都不會錯!

“楊公謬讚了,肅焉能當之穩健!年歲尚輕,還需多多像楊公請教!”

“好好,今日見之周郎、魯肅,實乃幸也!來人,取美酒來!”

“多謝楊公!”

周瑜與魯肅拱手行禮致謝,尋案落座。

正值此刻,一中年人,亦是帶着一名十二三歲的少年,徐徐走來。

“文先兄,許久未見啊!”

相隔甚遠,那中年人便揚聲呼之。

楊彪一怔,注目觀望來人,良久,這才發現居然還是熟人。

“季謀兄,汝,汝怎地在此?”

認清來人,楊彪滕然而起,徑直出亭相迎。周瑜、魯肅不認得來人,目光不由轉向楊修。

楊修白眼一翻,衝着兩人搖了搖頭,自己也不認識啊。不過,立馬起身,準備迎接此人。

周瑜、魯肅亦是如此。

“文先兄!”

“季謀兄不是正在司徒府嗎?緣何至此哉!”

楊彪疑惑相問。

那人搖了下頭,言道:“衍心中甚累,不欲爲之。打算回鄉,修身養性,舔讀詩賦,以度平生。”

“唉~時值亂世!”

楊彪亦是同感而發,轉而又言:“來來,季謀兄,吾等且亭間相敘。正好,與季謀兄介紹兩位後進小輩。”

“噢~早便聽聞文先兄之子才華過人,名知郡縣,今日可要一見!”

“哈哈~季謀兄身旁便是愛值吧。以某觀之,亦非常人啊!”

“文先兄過獎了,正兒愚笨,吾之家學,尚未完業呢!”

……

兩人邊走邊說,很快便來到亭間。

“修兒、瑜兒、肅兒,此乃法家名士法衍,還不快快來見過!”

“修見過伯父!”

“廬江周瑜,見過伯父。”

“下邳魯肅,見過伯父!”

“無需多禮,無需多禮。”

法衍連連擺手,示意三人不必見外。順手又向衆人介紹道:“此乃犬子正,正兒,快來見過汝楊伯父以及諸位兄長。”

“扶風法正,見過伯父,見過楊兄、周兄、魯兄!”

楊修、魯肅、周瑜三人也是拱手回禮。

“好了,汝等四人,且去旁邊敘舊。可莫要打擾吾與季謀兄相敘啊!”

“諾!”

涼亭不大,卻也不小,供的便沿途行人停腳歇息。

楊彪與法衍對案而坐,飲酒暢談。

“季謀欲先入長安?”

法衍點了下頭,言道:“不錯,聽聞蔡師身居長安,位大周御史大夫,衍打算先拜見一番。”

“蔡邕,蔡大師!唉~”

楊彪突然嘆了一口氣,心中不知在想什麼,片刻後微揚嘴角,說道:“既是如此,那季謀兄拜訪蔡師後,可莫要忘了往寒舍一去啊!想當年,身在洛陽,吾二人相交甚密。短短數年,卻是物是人非矣!”

ωωω_ttкan_¢ o

“是啊,誰能想到這天下,突然就亂了呢!”

法衍神情落寞,附和了一聲。

“不提這些,今日一見季謀兄,彪還是要多請教下法家之論啊!”

“文先兄客氣了,請教談不上,吾等論對即可!”

“正解!”

兩個大人說的客客氣氣,倒是旁邊的四個小傢伙,熱鬧非凡。

“瑜兄,汝以爲這天下將會何如?”

楊修面帶笑意,提出一問。嗯~這周瑜確實厲害,方纔論對詩賦辭藻,自己居然落了下風。

這怎麼可能?

哼,比文采比不過,某就不信比韜略,還能比不過。

“噢~”

周瑜眼角一亮,詫異的問道:“不想修弟學富五車,文采過人,還懂得兵法韜略!瑜不才,還請賢弟先言!”

“那修便不客氣了!”

楊修頓時神采飛揚,以爲這周瑜不懂韜略,可卻沒看到旁邊魯肅抽搐幾下的嘴角。

“如今漢室失常,天下羣雄紛起。晉漢居幷州,邊騎如海,卻苦於少民缺糧。相國居河東,騎步相間,皆銳士。錢糧富足,然地利已失,難就大業!”

“燕漢居幽州,施亦仁政,結連諸雄,聲勢赫赫。然內有公孫瓚,外有胡夷。四世三公袁本初,居冀州,甲兵精良,糧草充沛,又值連敗公孫,威勢正盛。他日,若去幽青,攜三州之地南下中原,可成帝業!”

“四世三公袁公路,居江淮,據南陽,略荊州。可惜,處四戰之地,又失大將孫堅,再無良帥。若其休養生息,招斂英傑。仗江淮之險,盡取江北之地。可南望吳會,北進中原,亦有成機。”

“陶謙佔徐州,宵小之輩,文不能治一州之地,武不能安四戰之雄,早晚必爲他人所並。劉表下荊州,權謀機變,非比尋常。蓄養三年,以荊州水師之利,東進三吳。仗荊北之富裕,揮師兩淮,皆上上策。”

“巴蜀劉焉、揚州劉繇,皆碌碌無爲之輩,不談也罷!”

楊修大氣洋灑,論盡天下梟雄。

魯肅緊蹙眉頭,楊修所言並不差。而法正,面無異色,只是看了楊修一眼,不愧是四世三公的弘農楊氏子弟!

第342章 兄弟隔仇第693章 犍爲之戰(2)第745章 愈演愈烈第685章 五溪蠻叛第836章 雁門關外虓虎逞威第295章 關東羣雄第676章 逐利第381章 撤退第141章 高朋滿座第58章 圍城第621章 諸蔡第774章 進退兩難?第775章 冬季攻勢(1)第724章 犍爲之戰(32)第490章 狼騎南下第246章 戰況第934章 進略第205章 這天子第593章 白災第179章 美陽之戰(19)第834章 下晉陽第868章 占卜第130章 血戰隴縣第738章 落子第690章 雨第724章 犍爲之戰(32)第28章 碧玉年華第410章 長治久安第133章 閻行之勇第297章 帝業第58章 圍城第379章 杜畿第303章 兩難第934章 進略第527章 虞城生變第380章 危局第630章 漫漫長夜第751章 調兵遣將第548章 釋嫌第627章 具裝甲騎神威第69章 泄憤踏營第562章 伏擊第656章 追贈第768章 借卒第43章 板盾蠻受降第15章 殺俘第222章 各有綢繆第278章 定關中講述一下官職問題。第617章 無題第296章 傳國玉璽第306章 圍堵孫堅第479章 初平五年第111章 夜取冀城第107章 勾搭第3章 舉將第546章 陣仗第864章 北境煙雲第270章 偃師易幟第564章 入夜第296章 傳國玉璽第666章 事出意料第75章 荊州才俊第578章 益南第879章 二事第742章 事態茲大第290章 蓄勢待發第277章 望風而降第475章 休屠各第663章 援兵第905章 破勢(4)第861章 陣前相會第470章 無題第206章 廖化第338章 黃雀在後第149章 明鬥第580章 謀劃第257章 清君側第881章 長安行第658章 二十等爵第575章 漢中王璽第792章 冬季攻勢(18)第785章 冬季攻勢(11)第867章 神鬼莫測第566章 大軍入城第905章 破勢(4)第27章 督益州軍事第866章 鄉里第647章 制強第24章 八拜之交第152章 兩軍對壘第475章 休屠各第402章 至離石第148章 羌軍棄隴縣第285章 過武關第40章 京觀第725章 犍爲之戰(33)第553章 平第622章 牆式衝鋒第877章 無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