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軍

“軍改的詳細計劃既然已經確定下來,那麼今日長史府便要發佈徵兵佈告。現在,吾等來確定要籌建幾軍?段公可有建議。”

“回君侯,依某之見,涼州需要野戰軍一軍、守備軍一軍。關中需要守備軍一軍,這便是三軍之數,約三萬五千人。”

“若是將函谷關兵馬就地改變,則可整合出一軍守備軍。涼州郡兵亦是如此。而蘇都督帳下最多能滿足一師之兵。涼州丁壯幾無,所需兵員皆要出自關中。”

“既然如此,倒不如將涼州權且放下,先以關中丁壯,籌建三支野戰軍。而後,待吾等平定涼州韓遂,打通河西,再以此籌建涼州野戰軍。”

段煨說了很多,高誠也在細細的聽。

先關中而後涼州,確實是個好辦法。

畢竟,局勢如今不穩,稍有大意便有覆巢之危。穩定住涼州老家,起碼能保證自己在面對萬一殺來的關東盟軍,也好有退路。

“三個軍便是四萬八千餘人,再加上關中郡兵改編爲守備軍,就是六萬人。還要有張將軍的騎兵軍,又是一萬六千人,還有涼州一萬餘人。這兵力會不會太多,關中剛剛恢復元氣,尚不知能否承此重任!”

高誠沒說話,段位對面的鐘繇先開口說話了。

九萬餘兵馬,還有一萬六千人的騎兵,這養兵的費用絕對不會低到哪裡去。

關中經過一年的恢復,說白了也就是維持住了穩定,能收稅了。可若是花大量錢貨去養兵,對於關中的發展,也不是什麼好事情。

高誠眉頭緊了一下,言道:“元常,此危急之時,不能如此畏手畏腳。當今天下大亂,如同秦末,誰也不會予汝埋頭髮展的時間。再說,比發展,吾等可比不上關中。”

“關中之強,強在地勢,強在民壯,強在兵盛,強在馬多。吾等必須要維持數量不少的兵馬,來震懾關東,以爲關中的穩定發展爭取任何可以爭取的時間!”

鍾繇沒有立即說話,反倒是陷入沉思。片刻之後,當即說道:“既然如此,那吾等便集齊十萬之兵。四支野戰軍,一支騎兵軍,兩支守備軍。先打通涼州河西,駐兵一軍。只要握住河西走廊,憑藉關中地勢,足以獲利無數,滋補關中。”

“不錯,佔據河西,打通絲路,本就是吾欲行之策。不過,近來兩年,中原戰事不休,這才耽誤了。現在,若是關東羣雄不來攻,那連通河西,就是吾等當前之急。”

軍隊數量確定下來後,衆人便開始商議如何進行改編。

軍改並非小事,也非朝夕即定。

必須得一步一步來,一則爲財政上爭取時間,二則徵兵也需要不少時間啊。

這年頭,拉壯丁是常有的事情。不過這的所謂的壯丁,基本上都是用來充當民夫,負責輜重運輸。

而且,也很不得民心啊。

不可否認,大漢繼承的秦朝耕戰制度,雖然改的不成樣子了。可軍功爵依舊是所有男兒都想要的,但是,民夫只會得到民爵,兩者相差百倍。

很快,幾支軍制的先後順序就定了下來。

涼州依舊不變,放到最後。

而關中郡兵,現在都聚集在函谷關鎮守,不宜輕動,也放到後面。

第一野戰軍、第一騎兵軍。

於關中各郡縣招募壯勇,率先建起兩軍編制。編制一旦滿足,立即開往華陰潼關駐紮,聽命夏育將軍調遣,邊守邊訓!

步兵軍基本上沒什麼需要準備的,刀盾甲具弓弩齊全,只要兵員到位,瞬間就能建立這一軍兵力。

軍中所需中低級軍官,皆自城外餘下的精銳將士充任。軍將由夏育擔任,副軍將由傅燮擔任,參軍由參軍司舉薦良才擔任,其下師帥、校尉、長史、司馬一應配齊。

而騎兵軍所需戰馬,皆由上林苑提供。所需馬具,將作坊立即着手準備,不可有失。

騎兵軍軍將由張任任之,副將由程銀任之,參軍由參軍司提供。其下師帥、司馬、長史等人,也一律配屬。

這兩軍之後,便是第二野戰軍、第三野戰軍、第四野戰軍。

時間不足、兵員不足,不代表就不能先搭起領導班子。

軍官將校構架可以先撐起來,日後徵到兵員,直接塞在編制裡。

不知不覺,又是一個時辰過去了。

“元常,今天就先到這吧。大體計劃已經定好,剩下的就是兵員募集,軍官將校調動、物資準備了。物資及徵兵這方面,就由長史府來籌辦。而將校調動,還要多多勞煩段公了。”

“職下遵命!”

“軍改事關重大,望諸君同心奮力,共而功之。當然,非一朝一夕,諸位亦不用心急,一步一步來!”

“吾等謹遵君侯命!”

衆人離去後,高誠又專門留下鍾繇。

“元常,昨日發生的事情,想必汝也已經知曉。吾之妻弟行爲不舉,犯下大錯。然事至如此,也只能將錯就錯了。所以,某打算讓姜敘迎娶河陽翁主,楊阜迎娶宜陽翁主。”

高誠說完,鍾繇就點了下頭,聯姻是解決這次時間最好的辦法。不僅能夠將此事的影響力降低到最小,還能符合君侯的想法。

“君侯,那董卓那邊如何處理!”

“嗯,這個,汝先遣使去一趟安邑,探探董卓的意思。此事是吾等有錯在先,董卓有什麼要求儘管提。敘兒必須要先迎娶董白,然後再納平妻河陽翁主!”

失信,高誠不想。

姜敘與董白的聯姻,早在兩年前就定好了,眼看馬上就要開始走禮程了,姜敘卻出了這檔子事。

所以,如果董卓有什麼不出格的要求話,高誠介意賠禮謝罪。

“君侯放心,繇心明瞭。”

鍾繇頗是輕鬆的應了下來,似乎也是看出來高誠的一點心思。

“對了,對於吏治,元常有何看法?”

說完姜敘的事,高誠又想起昨夜苦思的吏治一事。

整頓吏治,幾乎是每個朝代,每個勢力都必須要進行的事情。

這一點不論東西方文明,皆是如此。因爲有人的地方,就存在利益紛爭。有了利益分鐘,就自然不可避免的出現結黨營私,貪污納穢之事。

說到這一點,鍾繇也收起輕鬆的心態,臉上的表情漸漸凝肅起來。

“君侯,吏治~繇亦是深感無力!涼州官吏,多是冀城世家子弟,爲君侯立下汗馬功勞,根基深厚。更兼其等雖有貪污,但還不算嚴重,冒然處之,只會引起人心浮動。”

“而關中官吏,皆是先帝一朝的在職官員。君侯輕易平定關中,這些人起到的作用繇便不多說了。其中,貪官污吏甚多,真正有賢才的寥寥無幾。只是,跟涼州一樣,輕易動之,只怕會壞吾徵西將軍府根基。”

鍾繇說完,高誠不禁嘆了一口氣,言道:“正所謂,打天下易,坐天下難。現在吾等勢力不大,還能豎下威名。日後,一旦開始擴張,又如何處理新納之地的官員?”

“時間愈久,這些官吏的勢力就會越加交錯,糾纏不清。到那時再動,可就是株連無數的情況了!”

“君侯,此事可否容繇與文和兄商議商議。再者,現在吾等清理掉這些貪官污吏,也無人可以補上。倒不如,留些時間,培養些人才後,再言及此事!”

“也好,元常莫要忘了此事即可!”

“諾!”

第516章 燕國困局第675章 益州劉氏第116章 夜襲第759章 凜冬第254章 三軍雲集第464章 長大了自然會認字了第323章 虢亭會戰(9)第236章 蓄勢待發第211章 耀武揚威第337章 螳螂捕蟬第637章 河西第711章 犍爲之戰(20)第163章 美陽之戰(3)第897章 轉戰第902章 破勢第824章 廟堂魍魎第551章 臨第833章 天子北駕第370章 合縱連橫(3)臆想第877章 無題第340章 回關中第824章 廟堂魍魎第694章 犍爲之戰(3)第890章 巧舌第654章 君臣相交第566章 大軍入城第400章 相約王事第438章 烽煙四起第853章 四面楚歌第595章 狼煙起第140章 棋局第905章 破勢(4)第669章 退兵第640章 胡兵走河西第262章 孟津會盟第728章 狀元城第713章 犍爲之戰(22)第645章 王氏第931章 兵無常形第760章 趙宮第338章 黃雀在後第714章 犍爲之戰(23)第291章 父女第392章 京兆韋杜第104章 削髮代首示衆第73章 敗彭脫於西華第612章 攻守第883章 進軍(中)第758章 議兵第374章 雨勢連連第267章 襲營(上)第932章 陰圖荊軍第92章 郭嘉郭奉孝第30章 輕兵陷陣第371章 合縱連橫(4)第934章 進略第850章 所言甚是第710章 犍爲之戰(19)第857章 交易第899章 震動天下第229章 攻略隴西第587章 青州第645章 王氏第20章 漢中戰事第196章 陣前鬥將第773章 旗雲滾動第269章 襲營(下)第45章 天下紛擾第494章 藺縣之變第588章 結外第672章 明武元年第194章 陣前贈酒第342章 兄弟隔仇第436章 戰丹水第449章 逆襲第376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第145章 蓋勳蓋元固第754章 河東第896章 渡江第312章 失心第470章 無題第429章 巨馬水公孫大勝第456章 薊縣內外第526章 破城第10章 直抵江夏第357章 軍第227章 人不爲己?第510章 易水之戰(6)第597章 發!第276章 拜訪周府第497章 劉和起兵第342章 兄弟隔仇第289章 國士第354章 姜紓訓弟第729章 科舉射策第635章 舉城大慶第646章 兩軍雲集第544章 暗潮涌動第118章 青石岸之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