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大徵兵

“徵西將軍府佈告!”

“茲,國事動盪,徵西將軍府理治西北諸郡國,士民安居樂業,委以平安。然,居安固所思危。今關東諸逆叛拒洛都,虎視吾安康富庶之地。徵西大將軍誠,深感諸逆威脅甚重,赦令募兵,以充軍伍。進而平定關東,掃蕩羣宵。”

“賊逆不識禮數,荒蠻無度。據一地則掠其名,奪一城而誅其戶。上報國朝社稷,下守天下黎民,望諸君踊躍參軍,行天下正義。凡從入軍伍,即賜安家之費,十畝良田。另改軍籍,其親屬一律由徵西將軍府照料。定使諸君奮力殺賊立功,全無後憂。”

這便是徵西將軍府下發的徵兵佈告,它將會在數日之內,風傳涼州、關中諸郡國,以及其下所屬縣邑。

而再具體的徵兵要求及補助,都將會在徵兵處來掛上佈告。

要求很簡單,只需要年滿二十歲,身體健朗即可。至於出身,不論他是屬於世家的人,還是普通的老百姓,高誠都有法子讓他們服服帖帖。

憲兵制度,在先前三萬精銳大軍中已經發展成熟了。但是,隨着那三萬精銳幾近損失殆盡,也讓憲兵司受到了很大的打擊。

不過,好在已經有了充足的經驗。在新軍中建立憲兵,要比先前的摸索強上許多。

而軍務司,受到的影響並不大。大軍東出這陣時間,軍務司不知道培養了多少專門人才。現在只要編制一成,立馬就能派人。

真正讓軍務司麻煩的是新募之兵,將轉爲軍籍。這需要跟地方進行交接,畢竟日後這些軍籍戶口,將會由軍務司來掌握,權利日益增大。

土地、錢財倒是小事。

安家費並不高,只有千錢。按照徵西將軍府的徵兵時間規劃,最近只需要徵募三萬人。

那也就是三千萬錢,庫稟中還有個一千多萬,是不夠。但隨着時間推移,上林苑馬上就能鑄錢了。

第一次發行數目不會太大,可最少也得五千萬啊。這麼多錢,難道還不能滿足徵兵所需?

而後養兵的費用,在手握三官鑄錢署的情況下,要是還做不到,那高誠可以拿塊豆腐撞死了。

待遇問題,徵西將軍府給予的不高,依舊不實行軍餉制度,而是謹遵秦漢制。

軍餉制度,那需要經濟的高度發展狀態下,才能夠實施。不然,僅靠如今的稅收情況,說不定收的稅還不夠發軍餉呢。

畢竟,商業被極度壓制,工業發展清一色的小作坊。獨有東西二都將作所以及上林苑,工業規模冠絕天下。

工商業不行,稅收只有從老百姓手裡扣,這能扣下多少。

哪怕是手握鑄錢利器,高誠也不敢發軍餉。萬一發個幾年下來,沒錢了咋辦。沒軍餉的時候,將士們還不會有什麼怨言。可該發工資了,不發,只會引起軍心動盪。

所以,還是拿首級來換錢吧。

一來節省大量軍費,二來也能激發將士們上陣殺賊的慾望,提高戰鬥力。

軍爵沒變,依舊是二十級。

這是一個嚮往,普通軍士能夠封侯拜相的唯一通道。

因爲,曾經有一個士兵做到了。

那便是白起~

沒人能做到的時候,二十等軍爵只是一個讓他們憧憬。但有人做到後,那就是一個夢想。

畢竟,斬首之功、先登之功,都是能一步登天的機會。

補助方面,給予的都是其親屬。成爲軍屬,由劃到軍務司下的軍屬處來照料。而地方官員,想要再欺壓這些軍屬,那就得問問徵西將軍府願意不!

當兵的,考慮的事情不多,一是殺敵賞罰,一是背後的親人。

所以,這份獨身於世的補助,足以吸引無數丁壯從軍入伍。

京兆尹是最先完成招兵指標的,郡內口戶最多,丁壯最多,也承擔了更多了招兵數目。

足足八千壯勇,這還是精挑細選出來的。若是沒有體格要求,恐怕招個一兩萬人,也很輕鬆。

大漢以往招兵,也是向各州郡分配指標,然後聚攏起來編整成軍。

這項制度高誠當然不打算放棄,九個郡根據各郡的丁壯基數,分配的招兵指標。

涼州的漢陽、北地、安定、武都、隴西五郡,招兵指標是最少的,只有三千人。因爲這五郡基本上沒有多少丁壯了,很多人家子弟都戰死沙場,家中還要給人家留個種傳宗接代。

其次便是弘農郡,要招五千壯勇。右扶風及左馮詡各有四千招兵指標,全部徵兵數量爲兩萬四千人。

京兆尹的徵兵迅速完成,其中肯定夾雜了不少世家的人,但高誠不介意。

而其餘郡縣,數不清的信騎、吏員還在四處奔走,下鄉竄鎮,來宣達徵西將軍府的招兵佈告。

這幾日時間,高誠也是絲毫沒有閒下來,每天都在查閱着下面遞上來的徵兵情況。還有段煨提供的野戰一軍、張任提交的騎軍一軍下轄的師帥等重要官職人員名單。

京兆尹的五千壯勇徵募完成後,立即就開始了編伍成什。

又配齊憲兵、軍務人員、精銳斥候等特殊兵種,剛好組成一支滿編師。

一師師帥由大將馬玩擔任,二師師帥,則是由候選擔任。

不過二師兵員還沒影了,候選也只能看着好兄弟馬玩興高采烈的帶着麾下兵馬,前往藍田大營。

去藍田是必須得,在那裡殘餘的兩千餘西涼銳士已經做好準備了。

他們一部分將擔任這一滿編師中的中級軍官,大部分則是充任教員,訓練新丁。

高誠也想以老帶新,可足足兩萬多新丁,兩千老兵也帶不過來啊。所以,只能集中訓練一段時間,而後就靠他們自己了。

在馬玩抵達藍田大營後,段煨也親自坐鎮營內,督察訓練。

另外,趕上張任麾下精騎也在,段煨毫不猶豫的準備展開一場演練。

先給這些新丁一個下馬威!

而時間,則定在五日後。

到時候,高誠也肯定要去觀摩,順變探望諸軍將士!

第426章 周瑜入蔡府第907章 破勢(6)第359章 軍旗第916章 王平子均第598章 乘火打劫第672章 明武元年第203章 豐鎬大捷第326章 虢亭會戰(12)第166章 美陽之戰(6)第156章 退兵第643章 休整第680章 江州第802章 冬季攻勢(28)第138章 閻象第888章 江左之要第445章 戰火傾九州第549章 宮內廝殺第77章 天下局勢第805章 趙兵西進第67章 袁家嫡子第23章 蜀道難第606章 驍騎校尉第72章 凌遲紀靈第308章 困虎之掙第36章 程包諫招安第820章 前奏第96章 出兵第788章 冬季攻勢(14)第566章 大軍入城第454章 倉廩實第274章 大業第649章 假事真做第20章 漢中戰事第477章 聯姻第893章 楚帝袁術第641章 劉焉出兵第361章 被打慘了第834章 下晉陽第159章 周慎兵敗(中)第490章 狼騎南下第830章 爭城(中)第324章 虢亭會戰(10)第340章 回關中第340章 回關中第52章 大將軍府第740章 聚私成軍第773章 旗雲滾動第445章 戰火傾九州第405章 不行刀兵第748章 地龍翻身第167章 美陽之戰(7)第176章 美陽之戰(16)第9章 遠赴荊楚第701章 犍爲之戰(10)第52章 大將軍府第626章 再戰第182章 美陽之戰(22)第396章 子弟軍第65章 蟻附169章 美陽之戰(9)不用想章名真好!第677章 蓄勢第756章 禁足安邑第138章 閻象第615章 無題第665章 伏兵第531章 拔安邑城第241章 撤離第221章 大局、大勢第829章 爭城(上)第925章 行陣入江河,截水斷流!第535章 鐵騎交鋒第481章 周瑜大婚第326章 虢亭會戰(12)第910章 破勢(9)第89章 安西將軍、都鄉候第375章 抗洪第552章 進第482章 紛爭再起第295章 關東羣雄第353章 批評第619章 襄陽第861章 陣前相會第474章 會見魏使第415章 建國稱制第328章 虢亭會戰(14)第206章 廖化第210章 迴歸冀城第240章 出兵榆中第87章 宮廷奏對第233章 調查司第469章 文坊四寶第655章 局第154章 掘平陵第328章 虢亭會戰(14)第717章 犍爲之戰(26)第319章 虢亭會戰(5)第268章 襲營(中)第881章 長安行第712章 犍爲之戰(21)第765章 朝會 武備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