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軍改開始

當天夜晚,高誠嘴角帶着苦意,撫摸着手中的一束秀髮。又扭頭看了眼躺在身側的姜紓,連連嘆氣。

“紓兒,不至於吧。這些翁主,吾日後亦會分賞麾下諸君。敘兒乃吾妻弟,別說一個翁主了,他要是喜歡當今皇后,某都能給他搶回來。”

姜紓看着自家郎君正兒八經的胡說八道,不禁掩嘴輕笑,言道:“嘁,怎麼,君侯這麼快就嫌棄妾身了,打算搶個皇后回來?”

“嗯嗯?”

高誠扭頭詫異的盯着姜紓,突然有些懷念,好久都沒有見到妻子如此調皮了吧。

“夫君,是不是妾身話過了!”

見高誠久久不言,姜紓當即整肅神情,略帶擔心的問道。

“傻丫頭!”

這句話得到了高誠一個非常寵溺的摸頭殺!

攬住姜紓,手中輕輕握着那束頭髮,高誠將臉頰貼在妻子發側,輕聲問道:“紓兒,這束髮,送給吾好嗎?日後,若是迫不得已領兵征戰,吾也有心思之物了!”

“唉,妾身都是夫君的,更何況一束髮呢!夫君有意,儘可留之!”

“好,以後啊,吾就將它貼在心口上!”

“嘁~”

兩人擁在一起,享受着這美好的短短時光。

良久。

高誠才說道:“紓兒,休息吧。明天,吾派人跟元常說一聲,讓他着手準備敘兒和阜兒的大事。”

“嗯好!”

姜紓點了下腦袋,抱着高誠的雙臂愈加緊湊,輕輕閉上眼睛。

而高誠,則是開始考慮一些小事。

姜敘與河陽翁主的親事,肯定會讓老董不滿。看來,還是得跟元常好好交代一番。

正妻、平妻是平級,但必須有先後之序。

此外,與董卓的聯盟,還需要繼續維持下去。畢竟,亂世之中,羣雄並起,沒有誰能夠獨其身,而抗衡天下。

楊阜嘛。

日後,就老老實實的將家安在長安吧。

楊氏一族,雖然龐支衆多,楊阜族兄弟足足十餘人。這還都是有些能力的,那些能力平凡的更多。

但是,楊氏嫡支,僅楊阜一人。

只要捏住楊阜的妻小,楊氏便掀不起什麼風浪。

宜陽翁主,還是要派調查司多多聯繫。

嗯,調查司也該整頓了。

這還沒兩年時間呢,都快從下爛到上了。即便是後世臭名昭著的軍統,那也是挺了好幾年才爛的啊。

倒不是說賈詡做的不盡職,而是調查司從建立起,便漏洞百出。再加上只有一些培養的頂層人員,中低下層的探子全都是於各州當地招募。

此外,賈詡身上的擔子也很重,總有顧不過來的時候。

還有吏治。

那些掛着大漢朝廷的官,轉投自己的人,也該找時間升的升,去的去了。

想了不少事情,大腦有些乏的時候,高誠這才輕輕擡起姜紓的柔臂,放入溫暖的被中。

而後,看着陷入沉睡的姜紓,左側少了一截的秀髮,不禁心疼的撫摸了一下,哀嘆一聲。

……

次日一早。

高誠便起身來到徵西將軍府。

而這個時候,鍾繇、郭嘉、段煨、張任、夏育、傅燮幾人,已經在書房中恭候。

“諸君,來的很早嘛!”

高誠確實沒有想到,放到往前,自己起的總是最早的。其餘人,基本上自己在等他們。

“君侯所命,末將不敢怠慢。昨夜,煨與元常徹夜商議,這纔將一些不確定的軍改條例確定下來!”

段煨渾身都泛着疲倦的氣息,看的高誠都有點擔心。

“段公還要多多注意休息,軍改一事非朝夕之爭。有些問題,日後再處理也未嘗不可!”

段煨今年已經年近五十了,更關鍵的是,前些時日段頤剛剛陣亡沙場。老將軍本就心力焦悴,夜間再過度操勞,高誠真擔心其會倒下去。

現在段煨對於徵西將軍府來說,完全是不可缺少的宿將。其資歷,是高誠賴以仰仗。

沒了段煨,高誠這徵西將軍司馬的職位,還真沒人能夠勝任。而且,軍中多是少壯派,個個年輕氣盛,誰也不服誰。

要不是蘇則是自己義兄,恐怕也未必能壓住其餘諸將。

“多謝君侯,末將無礙。稍後,多多休息即可!”

“唉,老將軍,還要多多注重身體啊。誠,今唯賴將軍矣!”

“末將遵命!”

段煨拜禮恭謝。

高誠見此,也立即說道:“那吾等便早些定下軍改大計。奉孝!”

“嗯?職下在,君侯有何吩咐,但請所命!”

郭嘉今天很積極,禮儀也周到的緊,絲毫不敢似往日一般怠慢。

“哼,無事,汝且先歸候府,見下夫人!”

“……”

郭嘉嘴一撇,滿是不樂意。

姜敘怕姜紓,說的好像自個不怕似的。當年在洛陽高府內,自己被夫人治的老老實實,哪有敢冒犯的膽啊!

“君侯~”

“去!”

見君侯意志堅定,郭嘉無奈,只好應諾一聲,垂頭喪氣的退了出去。

其餘幾人,皆是略帶些笑意,看着孤身離去的郭嘉。

昨日發生的事情,幾乎沒用多少時間,就在徵西將軍府的高層之中流傳開來。

“元常,且說一說軍改的詳細計劃吧!”

“諾!”

時間一點一下過去,鍾繇僅是靠着心中所記,就將軍改的詳細計劃盡皆道來。

足足半個時辰,天色都從昏暗中走向光明。

“君侯,具體計劃便是如此。主要還是軍官調動、裁撤,以及軍將、師帥的人員確定。大體計劃依舊是按照君侯之意進行,後面就要看軍改中會出現什麼問題,再慢慢解決了!”

“嗯,好,不錯!”

高誠點了下頭,軍制改革,並非簡簡單單的調整什伍、軍官,最關鍵的是如何分配兵員、分配軍官,然後再用什麼將領。

這個時代的軍隊,基本上一伍之中,皆是相鄰。因爲,徵兵的時候,就是從一個地方徵召多少人。

人家都是鄉里,分配的時候肯定不會打散亂分。

因爲鄉里之間出身的士卒,不論是對低級軍官軍令的執行力,還是小隊之間的戰鬥力,都要高上一籌。

一鄉一里,大家都是親鄰。不論是誰戰死,都會激起同鄉將士的復仇之心。如此說,雖然很無情,但這就是事實。

當今天下,所以軍隊都是由一鄉一里的士卒組成低級編制,進而構建更大的編制。

軍改,這種最基礎的鄉里編制,絕不能改動。

徵西將軍府的軍改,是爲了提升軍隊的戰鬥力,而不是在此危難之際,降低己軍戰力。

第573章 洛陽!第411章 焉知幾人稱王幾人稱帝第887章 江左易幟第365章 送禮賠罪第907章 破勢(6)第285章 過武關第523章 復漢庭第202章 潰兵百里第489章 王子師第383章 千里澤國第99章 涼州漢兒第774章 進退兩難?第532章 飛熊破營第710章 犍爲之戰(19)第332章 冰層第924章 下江油第637章 河西第439章 狹路相逢第232章 煮酒論天下第883章 進軍(中)第50章 求解黨錮第343章 軍制第392章 京兆韋杜第779章 冬季攻勢(5)第218章 納錢徵糧第746章 撲朔迷離第634章 胡夷之爭第283章 絕食流第663章 援兵第849章 相約合謀第159章 周慎兵敗(中)第659章 科舉第238章 平襄第105章 攻城第446章 交易第898章 高處不勝寒第130章 血戰隴縣第767章 聚之高陵第927章 深夜第24章 八拜之交第59章 焚營殺賊第254章 三軍雲集第441章 南陽攻防第767章 聚之高陵第468章 長安城內第701章 犍爲之戰(10)第394章 仁義之師第191章 獨掌軍權第460章 西域之遠第334章 流凌殺到第670章 豐年第910章 破勢(9)第686章 漢夷自治第181章 美陽之戰(21)第640章 胡兵走河西第482章 紛爭再起第823章 善後之事第213章 民情第611章 張猛、王國第868章 占卜第443章 逃荒第844章 國事多難第818章 宗員第87章 宮廷奏對第353章 批評第345章 紙第141章 高朋滿座第885章 夷狄而華夏者則華夏之第587章 青州第91章 問答第339章 損失慘重第188章 再歸長安第470章 無題169章 美陽之戰(9)不用想章名真好!第213章 民情第559章 予軍第469章 文坊四寶第400章 相約王事第84章 折返洛陽第674章 劉焉病故第328章 虢亭會戰(14)第694章 犍爲之戰(3)第32章 鳴金退兵第473章 意會第890章 巧舌第59章 焚營殺賊第317章 虢亭會戰(3)第933章 夜泅潛水第187章 局勢突變第569章 士族第412章 通寶之便第726章 犍爲之戰(34)第447章 傳國璽易手第711章 犍爲之戰(20)第578章 益南第614章 下陽城第275章 入洛第544章 暗潮涌動第532章 飛熊破營第370章 合縱連橫(3)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