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三官通寶

“君侯,若是收回的舊錢,回爐重鑄五銖錢,那吾等怕是要虧損不少啊!”

秦怡所言,高誠自然也是知曉。市面上的那些劣錢,大多數都是不足重的。好些的含銅量還能達到三銖、四銖。可差勁的,也許就那麼一銖、兩銖。

而三官五銖通寶的含銅量,自己卻要求必須達到五銖重。也就是說,收回劣錢回爐,等同於徵西將軍府平白少了將近一半的錢。

高誠不免感嘆一聲,沉重問向秦怡:“安良,汝說這天下數以百億計的錢,都在哪?大漢朝廷年年缺錢,年年鑄錢,可以就解決不了這個問題,爲什麼?”

“這...”

秦怡亦是一時語塞,不知該如何作答。

“因爲他們都在世家的家中藏着,在皇室陵寢中埋着,在商賈手中流動着...”

高誠說完這句話,不禁頓了下來,這就是天下錢之所在。數以百億的錢,百分之九十集中的這天下大大小小的世家手中。百分之九的錢,集中在商人手中。唯獨那百分之一的錢,在百分之九十的四千萬黔首手中。

金融的高度集中,可以說非常適合發展資本主義。但偏偏中國人拐了個彎,要麼這些錢都藏在地底下,要麼就是溶成大量的劣錢,搜刮百姓。

百姓拿到劣錢,根本花不出去,因爲那些商人們,都明白其中的道理。而官府,也一樣不認這些劣等錢幣。久而久之,這些劣錢,只能再度回到世家的手中。

那些世家幾乎沒花一分錢,就從老百姓那裡掠奪了不計其數的資產。

就這樣周而復始,一輪接着一輪,持續了數千年。

自己當然不打算髮展資本主義,這個時代,對商業很不友好,沒有生存空間。此外,資本主義老虎的威力,高誠再瞭解不過了。

它會將一個傳承已久的文明,改變成資本至上的世界。它沒有情誼、沒有道德、沒有禮儀,有的只是掠奪、掠奪、再掠奪。

不可否認,資本主義可以讓一個國家更加強盛。

只是,這種強盛是用資本堆積起來的,而非處於底層、中層的百姓。當它所擁有的資本實力,不足以摧毀對方的時候,就只會被對方輕易摧毀。

而在內部時,大量資本堆積,會造成一位位富可敵國的人。他們早晚都會步入國家高層,造成自上而下的資本思想傳播。

最後,高誠也不認爲封建帝制,會比資本主義差。資本永遠都只是資本,它只是一件利器而已,但永遠不可能成爲一個國家的主導力量。

皇帝的存在,對資本的壓制是非常巨大的,尤其是中國的封建帝制,皇權的高度集中。可以讓資本,只能聽之任之。

“君侯,既然錢財都在世家手中,那吾等豈不是虧損更大?”

秦怡可是一直都知道自家君侯,對世家的不屑一顧,甚至說厭惡...

“不如此,那些世家又如何肯將囤積的舊錢都掏出來呢?”

高誠嘴角一揚,世家這一回肯定會將囤積的錢都換成三官通寶。不僅僅是因爲有些錢的含銅量比例,可以讓他們賺上一筆。更重要的是,這是新錢,舊錢以後說不定就不讓用了呢。

世家都是聰明人,既然有新錢出,那必然伴隨着舊錢的慢慢被淘汰。

“可是...罷了,職下無能,實在想不透,這其中究竟對吾徵西將軍府,對君侯有何益處!”

秦怡想了半天,可無論是怎麼想,好像都對君侯益處不大。比如世家既然以舊錢換新錢,先賺了一筆,而後繼續囤積起來,情況不還是沒變嘛!

“安良啊,新錢最重要的是什麼,是灑出去。沒有人要,那纔是三官通寶的失敗。而不論是世家,還是百姓。要他們肯換成三官通寶,那麼三官通寶就會非常迅速的佔據關中、涼州市場。”

“等到三官通寶,發行量達到飽滿程度的時候,所有的錢都是吾徵西將軍府的。那時,就要看汝秦安良如何,剿滅數之不盡,層出不窮的劣錢了。”

高誠一份話,讓秦怡聽的還是一知半解。

見秦怡這副稀裡糊塗的模樣,高誠不禁搖了下頭,面上笑意十足。這倒不是在嘲諷秦怡,而是金融之學,在這些古人眼中,屬於下下等。

學這金融貿易,還不如學學如何耕種呢。

時代禁錮罷了...

“安良,如今關中稍有恢復,谷慄石百二十錢,吾等麾下治衆,百八十萬。所以,等模範定下後,先鑄錢五百萬,以補黔首!而後,長史府會根據市面情況,着汝等繼續鑄錢。”

“諾,職下明白!”

“鑄錢之事,事關征西將軍府乃至關中、涼州數百萬生民大計,君需重之!”

高誠說完,微微屈身,拜向秦怡。

秦怡頓感肩上之任重大,如同山積,亦是急忙附身敬語:“君侯但請安心,怡不才,定日夜駐此,不敢負君侯厚望!”

“好!安良,就看汝的了!”

高誠復坐後,舉起酒樽,與秦怡共飲一樽。隨後,又說道:“時候不早了,本將便先回城內了,鑄錢署,就拜託諸君了!”

“吾等恭送君侯!”

...

離開鑄錢署,高誠又急匆匆的回到長安,打算去往坐落於長安的太學之中。

冬季,天黑的總是很快。

等到回了城內,不及趕到太學,天色就已經暗了下來。

這個時候,怕是太學的守衛,已經關閉學們。自己就算是想去,怕也是進不得了。

“君侯,天色已晚,還是先回吧。太學,吾等明日再來亦不遲!”

身旁的閻行,關心的言了兩句。

高誠卻是搖了下頭,言道:“非是如此,然時間緊迫。這兩日,本將還能有時間去看一下這些重要官署的情況。等到段公將軍改一事詳具遞交上來後,就要忙着軍改了。到時候,根本沒有時間啊!”

“這...”

閻行嘆了一口氣,既然時間這麼忙,您還一上午呆在家裡?

一下午的時間,在上林苑跑了幾十裡,已經很不錯了好吧。

“這樣吧,吾等現在去蔡府。最近,這蔡邕不是一直在太學教學嗎,他應該很熟悉情況!”

高誠突然想到此事,至於自己是如何知道的,那還不簡單。昨天與姜紓言談到唐姬時候,就順便問了一下蔡邕這老傢伙的動向。

沒想到,他居然去了太學。

嘖嘖,還掛上了太學祭酒的名頭。

第222章 各有綢繆第386章 鞠義第586章 臨陣大忌第634章 胡夷之爭第648章 平城第402章 至離石第97章 涼州現狀第870章 軍議(中)第415章 建國稱制第891章 彭城第492章 諸變第850章 所言甚是第365章 送禮賠罪第758章 議兵第451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685章 五溪蠻叛第807章 伐蜀之議第218章 納錢徵糧第375章 抗洪第868章 占卜第859章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第140章 棋局第737章 廢佃戶除私兵第283章 絕食流第875章 湖中閣第602章 重訂盟約第810章 漢軍入冀第690章 雨第820章 前奏第373章 合縱連橫(6)第759章 凜冬第727章 犍爲之戰(35)第580章 謀劃第411章 焉知幾人稱王幾人稱帝第613章 大戰前夕第230章 臨洮第398章 布籌西域第601章 棋局第782章 冬季攻勢(8)第872章 予兵歸鄉第770章 千里楚地第161章 美陽會戰(1)第433章 離心離德第64章 試探攻城第575章 漢中王璽第338章 黃雀在後第708章 犍爲之戰(16)第114章 劉宏之舉第576章 許以厚利第53章 兵發關東第880章 駐軍弘農第829章 爭城(上)第745章 愈演愈烈第470章 無題第579章 趙盛第390章 界橋之戰(終)第249章 逃!第889章 決議第900章 趙國內權第308章 困虎之掙第430章 張兵伐術第156章 退兵第690章 雨第707章 犍爲之戰(16)第832章 晉陽城下第896章 渡江第932章 陰圖荊軍第587章 青州第151章 袁逢身死第814章 軍漫於野第546章 陣仗第281章 請才第68章 憤!第207章 雄中雄第558章 作逆第604章 鬱郅第537章 對峙第293章 刀兵將動第697章 犍爲之戰(6)第473章 意會第836章 雁門關外虓虎逞威第316章 虢亭會戰(2)第568章 一朝豐腴,一朝困苦第846章 勸言第46章 大婚第841章 劫道之徒第123章 皇甫嵩第386章 鞠義第395章 軍民九例第306章 圍堵孫堅第720章 犍爲之戰(29)第85章 夜入神都第515章 郭全父子第251章 狡兔三窟第148章 羌軍棄隴縣第244章 使者爲謀第108章 夜入姜府第55章 波纔將兵第775章 冬季攻勢(1)第592章 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