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拜訪蔡邕

“君侯,不妥吧。這天色愈晚,吾等前去擾了蔡大師休憩...”

閻行遲疑了一下,還是建言說道。

誰知,高誠眼睛一橫,說道:“嘿,他蔡邕休息什麼,這個時候估摸着還在進食呢。走!”

好吧...

您是老大。

高誠馬鞭一揚,閻行心中默默吐槽了一句,只能跟上去。

要說蔡邕的威望,放到全天下,誰不得恭恭敬敬的叫一聲蔡師。君侯此去,自是無恙,就怕蔡邕來個閉門不見,折了君侯顏面啊!

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蔡邕就以其東漢文學大家的名頭,將徵西將軍府這幫武夫、幕僚、官屬一個個全都納入袍下。

行吧,就是這樣。

誰讓最近這幾十年涼州、關中就沒出幾個大儒。便是馬日暺,要不是年長了蔡邕一輩,也得老老實實的喚一聲蔡大儒。

能與其比肩的,怕是隻有鄭玄一人了。

蔡邕能有如此威望,自然是博纔多學,勝於他人百倍。可最重要的還是因爲當年流放以及之後的避禍,讓其北上南下,行遍天下數州。

本來嘛,蔡邕威望就高,這又整了一出全國性巡演,名頭瞬間往上飛起。

閻行與蔡邕自然有過交集,畢竟當初蔡邕初到長安時,君侯爲了拉攏大師,幾乎三天兩頭就去蔡府。一來一回,自己也是與蔡邕見了不少面。

對於君侯,閻行看得出來,蔡師似乎一點都不感興趣。反倒是自己,得到了不少蔡師的指點。如今,寫詩言賦自然做不到,但基本上能認識的字,也全都認識了。

天下大儒對西北武夫的鄙夷,在東漢已經到了很嚴重的地步。可閻行是真沒想到,蔡師能做到有教無類,絲毫不在意自己這個大字不識倆的粗鄙武夫,盡心指點。

一傳出去,徵西將軍府帳下的武將們,也對蔡邕有了不少好感。至於幕僚、官屬,早在蔡邕到長安的那一刻起,就恨不得天天住在蔡府。

到了蔡府前。

親衛上去敲門。

開門的僕役從門洞內,就看到了外面一羣身披甲冑的士兵,心中有些疑惑,但還是打開府門。

詢問說道:“天色已晚,不知諸位前來府上,有何要事?”

“在下高誠,前來拜會蔡大儒!”

嘶~

僕役眨吧了兩下眼,使勁瞅了徵西將軍兩眼。他是前不久蔡府招僕役的時候進了蔡府,早就聽府內的其他人說見過君侯不少次。

之前別提多羨慕了,沒想到啊,今日自己居然也能親眼見到君侯!

高誠怪怪的看着這僕役,嘴角抽了兩下,這傢伙眼中看起來都是星星吧~

唉~

“嗨,還不快快通傳蔡大儒!”

旁邊的閻行,當即大喝一聲,讓那僕役瞬間回過神來,急忙說道:“君侯稍候片刻,稍後片刻,僕這就去通傳蔡師!”

僕役腳下生風,飛速跑進府內。

高誠眨巴了下嘴,突然感覺被人崇拜好爽啊。上輩子,相當明星,沒一點機會。沒想到這輩子,委實過了一把明星的癮。

天天跟這幫子下屬們在一塊,時間久了,他們也熟悉了自己的脾性,亦君臣、亦善友。根本見不到他們如同底層百姓這種對自己的崇拜,也就沒了什麼爽點。

蔡邕不敢託大,雖然沒有前來迎接高誠,但也沒讓高誠吃上一頓閉門羹。

進入蔡府之後,高誠便直入客室。

親衛都於外候着,閻行則隨在身側。

“蔡師,許久不見,誠心甚唸啊!”

高誠面上笑意十足,客氣一句。

蔡邕亦是一笑以對,反問說道:“君侯此刻,不在商討軍務,竟有時日來敝府,邕是當真未曾想到。”

“噢~蔡師爲何認爲誠應商討軍務?難道只是因爲首陽一敗嗎?”

“不是嗎?”

蔡邕又是反問,繼續說道:“這一戰,當是君侯帶兵征戰,敗得最慘的一次吧。”

“確實,近乎全軍覆沒。但,無傷根基,不出半年,誠自有十萬雄兵。函谷天險,撐個半年,不足爲過吧!”

高誠似乎很有自信,似乎根本就沒將關東羣雄放在心在。

這一幕,看的蔡邕心底不由暗贊兩聲。

真不愧是能征善戰的天下名將,但是這份鎮定氣質,就足以比下大多數人。古往今來,主師全軍覆沒,多是憂愁萬分之輩,毀了不知多少勢力。

“君侯好氣魄,不知君侯晚間前來,所爲何事?”

“爲了太學之事。”

高誠道明來意,繼續說到:“多年戰亂下來,太學殘破不堪,誠先前使元常,恢復太學學制。只可惜,戰事緊迫,未能看上一眼,便去了洛陽。”

“此事,邕倒是要待關中學子,拜謝君侯了!”

蔡邕說完,恭恭敬敬的行了一拜禮,接着又說道:“如今,天下戰亂不休,九州百餘郡國國學,多是處於荒廢之狀。而關中、涼州尤甚,太學建於武帝年間,歷經數百年。王莽之後,遷建洛陽,可京畿一戰,聽聞董卓亦是毀了太學?”

“這倒沒有,董卓僅是將太學博士、太學生,盡數遷往了安邑。但,太學,亦是名存實亡了。所以,日後長安的太學,將會成爲真正的太學!”

高誠非常自信的說了一句。

蔡邕盯着高誠看了一眼,冷哼一聲,言道:“君侯之心,路人盡知矣。”

“哈哈~無妨,這天下還有誰不知道誰。既然都已經私聚兵馬了,若言一心忠漢,太過虛僞了。”

“不提這個,君侯既然想知道太學的情況,那老夫就與君侯言之!”

牽扯到忠漢與不忠之事,蔡邕不想討論,也不知道該如何討論。

“蔡師請講!”

“太學比之以前,佔地大了三分,學生也是多了不少,有五百餘人。其中,多是君侯帳下官吏之子。唉,比之往前,要求低了不知多少。鍾元常一個勁的將那些官吏之子,往太學裡塞,當真是氣死老夫了!”

“...”

高誠不說話。

廢話不,不是爲了培養親信,自己何必重建太學。既然建了太學,那自然是優先考慮自己人家中子弟啦。

“君侯,倒不是邕傳教有別。而是其中學生,駁雜不堪,難以施教。似幕僚、文吏家中子弟,自幼上過庠序,好些的上過大學,基礎牢固,教之不難。可那些武官子弟,多是大字不識一個,更遑論論語、春秋之書。”

“學內博士,老夫千挑萬選,得之三人,育五百學子,委實太難。偏又駁雜,實在難爲!”

“如今,半年之久,太學成效甚小啊~”

蔡邕一番倒苦水,也讓高誠陷入沉思。

自己當初,有些太過想當然了,不該如此啊!

第578章 益南第130章 血戰隴縣第437章 奇襲西鄂第927章 深夜第844章 國事多難第490章 狼騎南下第343章 軍制第203章 豐鎬大捷第600章 袁渙第273章 無題第78章 連鎖反應第22章 名揚第210章 迴歸冀城第559章 予軍第309章 戰局稍頓第854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796章 冬季攻勢(22)第919章 抵關第557章 勢氣第221章 大局、大勢第516章 燕國困局第926章 弱蜀豈難分第700章 犍爲之戰(9)第469章 文坊四寶第696章 犍爲之戰(5)第72章 凌遲紀靈第665章 伏兵第504章 趙大大的第一次獨自作戰(下)第915章 定略(下)第457章 欲擒故縱?第845章 內爭第770章 千里楚地第802章 冬季攻勢(28)第808章 廟算第578章 益南第505章 易水之戰(1)第907章 破勢(6)第687章 臨陣倒戈第904章 破勢第303章 兩難第245章 破衆第224章 帛書第785章 冬季攻勢(11)第718章 犍爲之戰(27)第656章 追贈第736章第511章 易水之戰(7)第316章 虢亭會戰(2)第131章 清剿第338章 黃雀在後第423章 韓怋、趙承第182章 美陽之戰(22)第908章 破勢(7)第393章 博弈第757章 時局難測第486章 殺於扶羅第933章 夜泅潛水第504章 趙大大的第一次獨自作戰(下)第512章 董魏之喪第46章 大婚第496章 至藺縣第16章 陣戰黃穰第49章 論兵第200章 下駟決上駟第124章 去職、削食邑第234章 迴歸冀城第666章 事出意料第355章 籌謀第933章 夜泅潛水第468章 長安城內第89章 安西將軍、都鄉候第571章 動靜第392章 京兆韋杜第31章 危局第572章 傾國前夕第678章 諸路伐蜀第261章 天下共逐之第807章 伐蜀之議第431章 丹水降第34章 神醫華佗第669章 退兵第602章 重訂盟約第77章 天下局勢第6章 大權旁落第444章 舊部第514章 安邑諸公第44章 佳人第133章 閻行之勇第47章 婚後四禮第570章 兵臨城下第754章 河東第844章 國事多難第387章 界橋之戰(上)第688章 馬超第138章 閻象第932章 陰圖荊軍第138章 閻象第3章 舉將第180章 美陽之戰(20)第614章 下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