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南渡大河

“盟主命令已下,以本將統帥孟津大營。本將也不多說什麼了,在座的幾乎都是吾等涼州、關中悍將。”

“朝廷待咱們關中、關西人刻薄,但今日,吾等就要讓朝廷知道,替他老劉家打仗的就是關西人、關中人,而不是關東那羣只會奉承的鼠輩!”

高誠一番話,頓時讓帳內衆人熱血上燃,齊聲高喝:“吾等謹遵將領,清君側,在所不辭!”

“好!”

高誠點了下頭,看向徐榮,言道:“文良兄,孟津南岸何苗的佈置,可打探清楚?”

“回稟將軍,南岸守軍不過區區一曲之兵。想來,何苗也心知大河天險不在,守渡口不如守平津關了。”

“也好,那明日,便以文良兄爲主,傅燮、蘇則爲副,率一萬精兵,先行渡河。本將與盟主,以爲中軍,而後行之。”

“末將得令!”

第二天,天降大雪。

渡河的計劃,被迫停滯。

直到第三天,雪勢小後,數萬大軍,這纔開始渡河。

這是高誠第二次踏在黃河之上,厚厚的冰層,根本感受不到底下洶涌黃河的奔騰。

這是黃河最爲獨特的時期,每逢嚴冬來到,千里冰河。

它將會一直持續到人口大爆炸的時期。

一直持續到,身後幷州草木無生的時候。

徐榮已經率領一萬大軍抵達孟津南岸,正在安營紮寨。

而後,就是艱難的攻堅了。

輕鬆度過黃河天險之後,大軍也抵達黃河南岸後。

董卓與高誠等人,也再度開始軍議。

進攻洛陽,有兩條路可以選擇。

一是直接西進,攻打平津關。只要拿下平津關,大軍便可直接穿過北芒山,直取洛陽。

而是,繞過北芒山,走偃師這條路。但要面對偃師與鞏縣形成的掎角之勢。

兩縣皆是堅城,城池高度不下於郡國治所。更兼人口衆多,守軍也足夠。還要時刻防備,自虎牢關而出的朝廷兵馬,突襲側翼。攻打難度,不下於平津關。

平津關,處於山隘之間。一座關城,肯定容納不下兩萬大軍。這兩萬大軍,更多是防衛山中小道,協守平津關。

同樣,這也是盟軍的機會。

只要突破一處,整個平津關的防衛全都會頃刻瓦解。剩下的就是逐步清理各處守軍,而後進攻洛陽。

“還是攻偃師比較好,吾等兵多將廣,平津關施展不開,糧草難以輸運!”

徐榮的想法很穩健,跟高誠不同而合。走偃師,糧草輸送就不用擔心。只要嚴加防範,虎牢關來敵想要有所作爲也不可能。

至於偃師跟鞏縣所形成的掎角之勢,在絕對實力面前,都是笑話。

“主公,嘉以爲不妥。偃師及鞏縣城池高大,丁壯衆多。想要打下來,耗時過甚。吾等原本便因會盟之事,在孟津耽誤良久。若是再頓城數月,只怕關東士族就會趁勢而起啊!”

郭嘉站出來,也提出來自己的考量。

高誠也說道:“整個京畿地區的兵力,大概在五萬人左右。何進,肯定要在洛陽留下至少一萬兵馬。平津關又有兩萬,偃師和鞏縣加起來也只有兩萬人。”

“不惜一切代價打的話,最多兩個月!”

董卓也不禁皺眉,不惜一切代價,那可不行。就算是有民夫填城,士兵的傷亡也會很大。

“而攻打平津關的話,就算是吾等突破朝廷兵馬守備的各個山路。那平津關也需要數月時間來打,而不管平津關的話,糧草在山中怎麼運送?洛陽堅城,可非一日能下啊!”

高誠說完,看向衆將,神色略有凝重。

東漢建都洛陽,最大的好處便是利於防守。只要在京畿一帶,佈置重兵,想打到洛陽城下還是很困難的!

“諸位,吾等爲何不行奇謀良策?”

就在諸人一片憂愁之際,董卓身邊的李儒突然笑着說道。

衆人目光轉向,只見李儒繼續說道:“驃騎將軍何苗與大將軍何進可是不合啊。尤其是此次何進使何苗守平津,未必沒有借吾等之手,殺何苗之心。”

“平津關處於山中,一旦何苗兵敗,想要或者逃回洛陽,難度可是不小。既然如此,爲何不試一試,比如說功成之後,拜何苗爲大將軍!”

李儒說完,便靜靜等候着諸人的思考結果。

“這何苗乃是外戚,忠於天子,焉會助吾等?”

董卓皺着眉頭說道。

高誠也點了下頭,自己雖然跟何苗有過共事,但其一直都是天子心腹,豈會背叛?

“吾等難道不忠於天子嗎?諸位可別忘了,吾等只是要誅殺大將軍何進、十二中常侍以及袁氏啊!何苗,可不在此列!”

“唔~”董卓語塞,文憂所言,似乎也在理啊。吾等又不是反賊,又不誅殺天子,又不誅殺他何苗,可以一試!

“也可,那某明日啓程,去平津關走一遭!”

高誠也點了下頭,若是言明利害,再許其大將軍之位,何苗未必不會動心!

高誠話音剛落,身旁郭嘉急忙說道:“不可,主公乃千金之軀,安能入之虎巢。嘉與何苗,倒也有一面之緣,某去說之。”

高誠回頭看向郭嘉,正欲說話。不過,卻被郭嘉搶了個先:“此次說何苗,便是不能使其舉義,也可使其坐壁上觀。君侯放心,嘉還是很擔心自己性命的,不若調閻行將軍護衛嘉幾日,可好?”

高誠見郭嘉心意已決,再想到自己去確實不合適。而別人,也配不上與何苗搭話,反倒是郭嘉成了最合適的人。

“也好,那便有勞奉孝了!”

說完,高誠拱手相敬。

董卓也點了下頭,言道:“子明賢弟所言不差,奉孝此去,異常兇險,還望以全身爲上!”

“多謝盟主、主公,此行嘉,定不負諸公所望!”

第二天,高誠送了郭嘉足足二十里。

“奉孝,某可是視汝爲兄弟,爲臂膀啊,多加小心,日後爭霸天下,若無奉孝,誠無力也!”

郭嘉點了下頭,沒有說話,與閻行乘騎戰馬,緩緩而行。

行進見,驀然回首,言道:“主公,嘉不才,願爲主公掃平天下,赴湯蹈火!”

第646章 兩軍雲集第640章 胡兵走河西第848章 究竟誰在第五層?第853章 四面楚歌第259章 入河東第673章 氐兵第208章 無題第85章 夜入神都第919章 抵關第665章 伏兵第810章 漢軍入冀第9章 遠赴荊楚第748章 地龍翻身第479章 初平五年第136章 惑敵第508章 易水之戰(4)第496章 至藺縣第782章 冬季攻勢(8)第278章 定關中第388章 界橋之戰(中)第510章 易水之戰(6)第72章 凌遲紀靈第204章 傳報第171章 美陽之戰(11)第659章 科舉第68章 憤!第103章 圍城第17章 拜將授爵第58章 圍城第310章 唐姬第60章 長社大勝第271章 威逼洛陽第913章 定略(上)第57章 退保長社第186章 美陽之戰(26)第614章 下陽城第376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第3章 舉將第902章 破勢第444章 舊部第623章 奇兵第617章 無題第521章 明意第89章 安西將軍、都鄉候第20章 漢中戰事第262章 孟津會盟第832章 晉陽城下第572章 傾國前夕第692章 犍爲之戰(1)第303章 兩難第189章 韓遂出逃第880章 駐軍弘農第93章 無題第446章 交易第347章 上林苑第382章 驪山第111章 夜取冀城第583章 邊將權重第21章 共葬一土第816章 端氏休兵第521章 明意第141章 高朋滿座第326章 虢亭會戰(12)第222章 各有綢繆第600章 袁渙第794章 冬季攻勢(20)第332章 冰層第372章 合縱連橫(5)第505章 易水之戰(1)第234章 迴歸冀城第585章 慘烈如斯第285章 過武關第661章 三爵制第139章 朱儁請辭第143章 出城第20章 漢中戰事第462章 鴻門宴?第383章 千里澤國第139章 朱儁請辭第121章 薄落谷東羌亡第228章 君入甕矣第112章 激戰將起第2章 終有離別第99章 涼州漢兒第662章 諸事第695章 犍爲之戰(4)第329章 虢亭會戰(15)第263章 南渡大河第809章 效事周寺第678章 諸路伐蜀第518章 蔡璣第6章 大權旁落第198章 三駟而決第153章 急功近利第255章 養病第172章 美陽之戰(12)第533章 連鎖反應第918章 宵小之徒第735章 漩渦第413章 宋斌歸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