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孟津會盟

戰事並非一觸即發,尤其是眼下局勢不明,高誠與董卓也有些遲疑,不敢妄動。

七萬精兵和十餘萬民夫,聚集在河內軍河陽縣境內的孟津北渡口,連營五六十里,南望中原。

這裡便是孟津,周武王會八百諸侯之地。

十一月中旬,冀州刺史王芬、中山國相張純、泰山郡守張舉、黨人陳逸,紛紛派人前來孟津。

盟誓,也隨着時間漸進,即將開始!

在此之前,最重要的依舊是選取盟主,以統籌全局。

董卓當仁不讓,在高誠的大力支持下,幾乎沒有任何爭議,便坐上了盟主的寶位。

三日後,封壇,其上列五方旗於四周,置兵符將印於中,側豎白旄、黃鉞。

董卓整衣佩劍,在諸人的陪同下,一同走上土壇。不過,董卓立於壇中央,其餘人依次列於壇階之上。左右甲士聚集,旌旗舞舞。壇下,七萬精悍之士,執矛豎戟,甲衣在身,列陣恭候。

董卓躬身三拜,這纔回過身來。

“盟主威武!盟主威武!盟主威武!”

數萬人齊齊驟喝,聲勢如虹。

老董露出迷人的笑容,欣喜的看向壇下數萬人齊聚,不由得生出指點江山的意味。

不過,好在董卓腦子還沒有被喜悅衝糊塗,知道眼前乃是關鍵時刻,不能胡來。

手勢擺了一下,場下連綿不絕的山呼之聲,戛然而止。

“漢室不幸,朝綱失統。權臣凌於廟堂,閹賊霍亂宮室。妖孽橫行,蠱惑至尊,虐流百姓。卓及鎮西將軍秦亭候高誠、冀州刺史王芬、中山國相張純、泰山郡守張舉等諸君,俱社稷淪喪,糾合義兵,共赴國難,並清君側!凡吾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並無二志。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鑑之!”

盟誓言畢。

董卓率先取出隨身短匕,割破掌心,置於酒樽之間。

而後,侍者端着酒樽,紛紛來到會盟諸君面前,取其掌血。

樽中酒,已成血紅!

待侍者回到董卓身側,又有人擡上三牲六畜,供而奉之。

董卓兩指浸血,一敬黃天,二尊厚土,三啓祖明。

最終,又浸血,於面上落下兩道血印。壇下諸人,也紛紛效行。

歃血爲盟!

“清君側,扶天子!”

禮畢,董卓高呼一聲。

高誠等人當即共應:“清君側,扶天子!”

聲音傳下,力士高呼,直至數萬大軍軍陣之間。

“清君側,扶天子!”

“清君側,扶天子!”

“清君側,扶天子!”

……

聲音漸傳漸遠~

會盟既罷,自然要宴飲。

反正今天是別想商議進軍之事了!

一夜暢飲之後,第二日半晌,一個個才緩過勁來,來到中軍大帳,開始議事。

董卓率先發言:“諸位,此次攻打洛陽,並非易事,還望諸君協心共進,萬勿以私利而廢公!”

“盟主放心,在下來前,吾家主公已經說了,諸事盟主儘可安排,吾等必然從命!”

冀州刺史王芬的使者,只是一無名之輩。起碼,王芬頭號謀士許攸,就沒來!

其次,王芬手下還有陶丘洪、華歆、周旌三人爲謀,武將有鞠義、張頜、高覽、程奐、趙浮五員大將。

沒錯,日後韓馥手底下的大將現在幾乎都在王芬麾下。韓馥,也只不過是在王芬自殺後,接受其政治遺產罷了。

“好,那本盟主,便發號施令了!”

“鎮西將軍高誠!”

高誠聞聲而起,躬身應諾。

“着汝統帥孟津大營七萬精銳,擇日渡河南下,具體事宜,由汝抉擇!”

“諾!”

“冀州刺史王芬,統帥黎陽大營,攜中山國相張純、陳逸等郡守國相,及十萬大軍,南渡大河,至官渡,攻虎牢關!”

“諾!”

王芬使者立即上前應命。

“泰山郡守張舉,統領豫兗青徐四周之士,或會合冀州刺史同攻虎牢,或攻魯陽。”

“諾!”

“本盟主便坐鎮中軍,協調各部!此外,此戰勝後,國朝必少不了諸忠義之士的賞賜!但,誰若是不從軍令,壞吾盟大計,卓必不輕饒!”

“吾等謹遵盟主號令!”

大致策略安排妥當後,王芬等人的使者,紛紛歸去。

孟津大營,也只餘下高誠與董卓。

“子明,汝以爲這些人,能成事嗎?”

董卓,對王芬等人,抱的期望不大。一羣文人墨客,打仗是他們能搞好的?

“仲穎兄,何必多慮。吾等原先便沒指望他們,只不過是讓其助助聲勢罷了。現在王芬等人,能攔住東進虎牢的兩萬北軍即可!”

“這倒也是,子明汝還別說,黨人倒是有那麼一番手段啊。朝廷八萬精兵,頃刻間土崩瓦解,竟只餘下兩萬北軍勤王,哈哈……”

董卓不由大笑了幾聲,朝廷突然沒了六萬大軍,難道不該欣喜嗎?

反觀高誠,卻沒有那麼樂觀!

跟朝廷打仗,高誠沒放在心上。如今,朝中善戰者,唯有皇甫嵩、朱儁、盧植三人,可此三人盡被大將軍何進打壓,不能統軍。

而陛下,居然以大將軍何進爲主帥,何苗鎮守孟津南岸及平津關?

這兩人,不是高誠看不起他們,而是他們真的讓人看不起啊!

不過,關東世家,在吞併了四萬餘人的朝廷精銳後,實力大增啊!

尤其是袁家,孫堅停在汝南不進,擺明了就是在等袁家的命令,那可是足足一萬驍銳啊。

有了這一萬精兵,充任軍中低層軍官,袁家頃刻間就能拉起五萬可戰之士。更遑論,兗州世家也吞併了兩萬精銳。

“仲穎兄,日後關東士族必然其聲討伐吾等,那纔是吾等惡戰啊!”

董卓點了下頭,很認同。

這是改變不了的事實,關中、關西就是跟關東不對付。

“無妨,只要掌控朝廷大權,關東士族,也未必不可戰勝!”

“但願吧!”

高誠感嘆了一句,緊接着又說道:“仲穎兄,若無他事,小弟這便去召集諸將,早日渡河!”

“可,賢弟且去!”

第689章 天變第382章 驪山第824章 廟堂魍魎第839章 大敗!第285章 過武關第144章 歸營第572章 傾國前夕第148章 羌軍棄隴縣第23章 蜀道難第129章 城破第331章 逐師孟津第575章 漢中王璽第264章 愁雲密佈第552章 進第359章 軍旗第788章 冬季攻勢(14)第529章 河東之爭第644章 劉琦第80章 欲納降第910章 破勢(9)第2章 終有離別第379章 杜畿第485章 離間計第396章 子弟軍第73章 敗彭脫於西華第705章 犍爲之戰(14)第307章 困虎第660章 論第61章 鍾繇第99章 涼州漢兒第740章 聚私成軍第356章 軍改開始第747章 事勢時轉第135章 朱儁喪母第433章 離心離德第559章 予軍第217章 甜秫杆第804 冬季攻勢(30)第256章 高氏嫡長子第670章 豐年第669章 退兵第649章 假事真做第586章 臨陣大忌第894章 水淹下邳第608章 廟算第544章 暗潮涌動第603章 兩軍交錯第673章 氐兵第551章 臨第413章 宋斌歸長安第308章 困虎之掙第267章 襲營(上)第434章 圍剿之勢第343章 軍制第234章 迴歸冀城第867章 神鬼莫測第57章 退保長社第123章 皇甫嵩第20章 漢中戰事第44章 佳人第725章 犍爲之戰(33)第591章 密謀第673章 氐兵第405章 不行刀兵第840章 牽招第892章 楚王術即皇帝位第895章 討袁第283章 絕食流第236章 蓄勢待發第815章 晉陽蒼首第822章 角力第863章 和平解決第544章 暗潮涌動第798章 冬季攻勢(24)第585章 慘烈如斯第324章 虢亭會戰(10)第425章 上林文苑第811章 焦灼之際第645章 王氏第245章 破衆第183章 美陽之戰(23)第2章 終有離別第504章 趙大大的第一次獨自作戰(下)第269章 襲營(下)第203章 豐鎬大捷第44章 佳人第843章 大山第714章 犍爲之戰(23)第63章 攻城軍械第787章 冬季攻勢(13)第212章 加以威嚴第774章 進退兩難?第45章 天下紛擾第866章 鄉里第480章 納采禮第441章 南陽攻防第102章 將帥不合第865章 紛亂不休第850章 所言甚是第139章 朱儁請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