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愁雲密佈

雖然有郭嘉去平津關勸降何苗,但高誠與董卓還是做了兩手打算。

主力大軍依舊由高誠率領,走大道,進逼偃師。而徐榮則率領一萬精兵,前往平津關。

何苗若降或是坐壁上觀,那麼徐榮就是攻打洛陽的奇兵。再不濟,也能大亂朝廷大軍的部署,與主力共同合擊佈防在偃師一帶的朝廷兵馬。

與此同時,由王芬率領的河北大軍,也抵達虎牢關前。不過,側翼有着同樣剛剛到來的兩萬北軍精銳,使其不敢肆意攻關。

南面張舉,卻是一直沒有動靜,只是依舊在泰山周邊,這個豫兗青徐四周交界處,來回活動。至於北上的苗頭,看不出來。

盟軍主力的動作,自然是逃不過朝廷兵馬斥候的眼睛。兵力太龐大了,想要隱蔽,是不可能的事情。

大將軍何進,率領幕府衆將及諸多幕僚,也自圉鄉出發,率領左右羽林、虎賁、南軍,合計近萬兵馬,進駐屍鄉。

同時,偃師東部鞏縣守軍,在大將軍調令下,也出了城。來到偃師東城,安營紮寨。

盟軍六萬大軍進抵,聲勢絲毫未變,根本看不出少了一萬精兵。

大軍分立三營,主營居中,東西各設一營,用來防範屍鄉及偃師城東的朝廷兵馬。

十餘萬民夫一樣也豎起營寨,居於三座軍營身後。其間以甬道相連,交通舒暢。

接下來的日子,就是等待了。

打造攻城器械,是一件非常耗時間的活計。不像在西北一帶,城池矮小,隨便搞些簡易雲梯和衝車,就能打上一場。

偃師城堅,之後的洛陽更是甚上三分,需要重型攻城器械。

大將軍何進,也絲毫不着急,一邊調兵遣將,加強屍鄉及偃師的防禦。一邊催促着虎牢關外的北軍精銳,早日擊潰王芬所部。

又派遣大將西去,命馬騰速速出兵。又責丁原立即北上幷州,整頓幷州兵馬,進攻河東,斷了盟軍糧草和後路。

而位居朝堂的天子,也在日夜與衆多關中世家商談,只是成效並不如意。

劉宏感覺自己讓的已經足夠多了,但還是滿足不了那些貪婪是世家。

可是偏偏自己,還得放低身段。這場大戰,朝廷能不能贏都還是未知數。

高誠和董卓,都是久經戰陣的良將,武威揚於天下。大將軍何進,卻只是親自平定過一處黃巾賊叛亂,中規中矩。

面對那些黔首,何進還能遊刃有餘。可面對高誠,這傢伙也是心憂的很,不然何必天天來書請求自己。

只是,自己也很無力啊!

世家看準了這關鍵時刻,軟硬不吃,想要一口氣將整個廟堂吃下。

若是如此,那跟高誠、董卓打進洛陽來,有什麼區別?

“蹇碩啊,汝說,朕該如何是好?”

回到深宮,劉宏問向自己的親腹大將。蹇碩雖爲宦官,可放到深宮之內,也是唯一一位知兵之人。

“陛下,恕臣無禮!大將軍何進,未必能攔住高逆!”

局勢不利,朝廷眼下頗有四面無助之勢。反觀叛軍,每日都有郡國高舉大旗,加入清君側的陣容裡。

劉宏點了下頭,說道:“朕何嘗不知大將軍之能,不過朝堂無將,朕又能如何?”

“陛下莫非忘了皇甫嵩、朱儁、盧植焉?”

劉宏眉頭一皺,看向蹇碩,這廝不會是投靠世家了吧。

蹇碩也被劉宏的目光嚇了一跳,當即跪下請罪。

“非是不用,而是不能。先說這盧植,出身河北,其人本就同情黨人之輩。又是冀州世家,徵北將軍府,那兩萬精銳僅是他盧家就拉走多少人?”

“皇甫嵩出身涼州,世代爲將。其叔父皇甫規與段熲關係甚密。汝敢保證皇甫嵩與段煨就沒聯繫?敢保證皇甫嵩這個涼州人,轉頭不會投了高誠?”

“朱儁,就不多說了。孫堅反叛,其未必沒有跟世家一氣的心思。”

蹇碩嘆了一口氣,言道:“陛下,徵北將軍和徵東將軍,或許不能用。但徵南將軍,必然可以委以大任!”

劉宏也驀然陷入遲疑,朱儁與世家,確實可能性不大。或許是之前,自己火氣上涌,壞了神海清明吧。

八萬精銳大軍,朝夕之間,大半反叛,放到誰身上,都會火冒三丈!

這些世家宵小,做的也太過了!

“不用多說了,目前大將軍正在前線,焉能臨陣換帥,于軍不利!”

蹇碩張口欲言,可始終沒有說出聲來,只得作罷。

“蹇碩,朕打算着汝組建一支精兵。時至今日,朕才發覺,竟無一支可信之兵!”

“陛下儘可安排,臣萬死不辭!”

“只不過組建支兵馬而已,就挑選洛陽城人士吧。唔~就叫西園八校!汝來任這上軍校尉,統帥全軍。”

“諾!臣稍後便去。”

“嗯,朕累了,汝且先下去吧!”

“諾,陛下萬安!”

蹇碩慢步退出殿外,擡首環視宮中,心中感慨萬千。

此時再組兵馬,怕是爲時已晚啊。大將軍何進,屠狗之輩,怎麼可能敵的過高子明這等聞名天下的帥才。

徵南將軍朱儁,或是能擊敗高誠。再不濟,也能將高誠死死攔在偃師。只是,陛下不用此人啊!

罷了,罷了……

說起朱儁,年近五十的老將軍,此刻也是憂愁萬分。

時值深夜,這小小的書房,燈火通明。

半頭斑白的朱儁,一襲儒衫,握着蠟臺,在與圖之上,擰緊的眉頭,瞅着那一個個地點。

大將軍何進的佈置,看起來萬無一失。以屍鄉大營配合偃師成犄角之勢,又責鞏縣守軍居於偃師東側,保一手偃師不破。

而且,即便是言是城破了。屍鄉大營,也可順勢渡河,據守鴻池,繼續阻攔盟軍的進攻。

但是,說白了,何進自一開始就是抱着嚴防死守的心態佈置。

可眼下,大漢需要的是勝利啊,而不是一味地死守。

僅靠防守,如何擊敗盟軍?靠幷州兵,攻打河東郡?

笑話,等丁原整頓好幷州兵,怕是洛陽早就丟了。南匈奴再沒落,那也是有着兩萬騎兵。

唉,不敗還好。

若是一敗再敗,洛陽只怕不攻自破啊!

第139章 朱儁請辭第598章 乘火打劫第921章 成都交鋒第117章 羌騎踏陣第226章 孰輕孰重第474章 會見魏使第728章 狀元城第452章 炎黃貴胄之風流第768章 借卒第433章 離心離德第251章 狡兔三窟第698章 犍爲之戰(7)第699章 犍爲之戰(8)第719章 犍爲之戰(28)第142章 突圍第612章 攻守第554章 諸事第565章 兵敗城破第844章 國事多難第276章 拜訪周府第603章 兩軍交錯第643章 休整第602章 回援第683章 頓足第389章 界橋之戰(下)第481章 周瑜大婚第833章 天子北駕第138章 閻象第432章 意外第773章 旗雲滾動第666章 事出意料第855章 天尚未亮第450章 尷尬處境第37章 只要首級第658章 二十等爵第97章 涼州現狀第102章 將帥不合第866章 鄉里第402章 至離石第903章 破勢第496章 至藺縣第703章 犍爲之戰(12)第92章 郭嘉郭奉孝第278章 定關中第285章 過武關第578章 益南第60章 長社大勝第456章 薊縣內外第134章 信騎第219章 涼州刺史第483章 離石議兵第308章 困虎之掙第602章 重訂盟約第917章 糧站第99章 涼州漢兒第483章 離石議兵第538章 魏王卓第690章 雨第640章 胡騎走河西第919章 抵關第830章 爭城(中)第903章 破勢第681章 南中大族第670章 豐年第914章 定略(中)第506章 易水之戰(2)第564章 入夜第27章 督益州軍事第710章 犍爲之戰(19)第748章 地龍翻身第511章 易水之戰(7)第213章 民情第172章 美陽之戰(12)第294章 征伐之事第26章 破城潰敵第827章 大戟士第667章 朱儁之反第89章 安西將軍、都鄉候第305章 孔伷兵敗第604章 鬱郅第134章 信騎第421章 造紙與立學第385章 公孫兵界橋第601章 棋局第878章 其爲人孝弟也第484章 逼迫第462章 鴻門宴?第760章 趙宮第873章 拼人才第94章 何苗第601章 棋局第461章 聚衆大議第145章 蓋勳蓋元固第660章 論第858章 大漢風骨第475章 休屠各第684章 宋建出兵第662章 諸事第497章 劉和起兵第588章 結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