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耀武揚威

渭水之上自然有橋,只不過沒有長安左近的東中西三座渭橋出名罷了。

大軍並沒有渡河,沒有意義,渡過河後再回來,又何必多此一舉。反而是頓步渭水北岸,左右依次列開,成十里之勢。

兒郎披甲戴胄,手持刀盾戈矛,昂首挺胸,口中高喝不斷。左右旌旗如雲,赤旄密佈,更兼戈矛林立,森嚴威武不言欲出。

聚集在南岸的數萬冀城百姓,無不是望的心懷激盪,漢家郎士,當是如此。其間,又有不知多少人家,四走相告,言及子弟處於軍中,面上自豪之色,顯露無疑。

經歷了將近一年戰亂的涼州百姓,此刻正是需要大軍慰籍。

短短時間,數十萬人死於戰亂,問誰家,有沒有親朋好友死於戰亂?

以前,涼州的軍隊太少了。州郡之間,區區一萬兵馬,即便加上護羌校尉部兩千人,也不足堪用。更不用說,當時夏育所率領的護羌校尉部,正跟隨高誠徵戰黃巾。

現在,大家總算是有了安全感。

前一陣子,聽聞郡守府裁撤兵馬,可是嚇了所有人一大跳。大家雖然都知曉會耽誤耕種,可總比不上身家性命重要。羌賊自關中大敗而回,要報復的話肯定會挑離得近的漢陽郡。

步卒列陣於河岸,三千精騎,則是隨同高誠一同渡河。

高誠馭馬先行,身後親衛護持,再往後則是諸位軍中大將,及其衆親衛。

一行人,頭戴兜帽,其上赤羽亂舞,將旗更是看的人眼花繚亂。

“吾等拜見鎮西將軍!”

見高誠過橋,楊衡急忙領着身後文官佐吏上前,躬身拜見。

比起四安將軍,四鎮無疑要尊貴許多。其上除去前後左右將軍,以及大將軍、衛將軍、車騎、驃騎。而四鎮之中又屬鎮東將軍最爲顯赫,其次爲鎮西將軍。

也就是說,現在諾大的大漢帝國內,高誠確確實實已經身居貴胄。而且,其年歲最輕,潛力無窮。

高誠也未曾倨傲,當即下馬,親手扶起楊衡,溫和說道:“楊府君無需多禮,諸君也快快請起!”

一句話,確定了楊衡在涼州的地位!

自己說的當然不算,不過身後數萬大軍說的肯定算的。至於即將到來的涼州刺史,高誠沒有在意,也無需在意了。手握數萬雄兵,自己在涼州就是說一不二!

楊衡聞言,慕然愣了一下,直到最後看着高誠微笑的面龐,這才相視點了點頭。

“鎮西將軍遠歸,城內已是備下些許酒水,請將軍及諸將士入城歇息!”

“權且稍後,本將觀城中百姓,甚喜三軍兒郎,焉能使其未嘗盡興?”高誠一邊說着,一邊眼睛注視着楊衡擊其身後諸文官。

兩撥人涇渭分明,楊衡身居高誠左側,身後一撥人甚是恭敬。而另外一幫人,距離足有兩步之遠,或是斜眉豎眼,或是譏諷之色,亦或是憤慨不滿。

呵呵,還真是有宵小之徒啊!

“君侯所言甚是,府君何不如多着百姓觀望一二!”

楊衡身後閻忠站出,衝着高誠與楊衡笑顏說道。楊衡應聲點了點頭,原本意在如此,不過高誠畢竟是大軍主帥,還是要徵求一下其意見。偏偏又不好直言,也只有讓閻忠配合自己,一唱一和來說出來了。

“咦,伯義兄?“高誠一見站出人士,這才認出是閻忠,又是問道:“伯義兄緣何在此?嗨~誠竟不知也,稍後待到城內,誠必與兄致歉!”

閻忠很是欣喜,投奔高子明是個很不錯的想法。自己也如此作爲,心中肯定是有點焦慮。畢竟,誰又知道高子明會不會重用於己?

論才華,自己恐怕也就經史子集通熟,在涼州有些名氣,還真未必會被位高權重的高子明看在眼裡。最關鍵的是,自己先前追隨的是皇甫嵩,偏偏高子明又與皇甫嵩不和。

不過,現在兩句話一聽,閻忠便知自己來對了。

“忠多謝君侯厚愛!”

“哈哈,伯義兄所來,誠心中甚是欣喜啊。此外,某觀吾涼州賢才如雲,稍後還要楊府君與伯義兄多多引見啊!”高誠一點也不含糊,既然誇讚了閻忠,那其身後諸人瞬間也擡些顏面,無非就是一兩句話的事情。

果然,聽高誠一言,楊衡身後衆多文官佐吏,皆是喜色溢於言表。

兩人也是拱手相言:“君侯所言甚是,稍後吾等聚於一室,定使諸君歡愉!”

一時間,二三十人盡是拱手相賀,唯獨側面的一羣人,顯得鶴立雞羣。

多言片刻。

高誠揮手壓下諸人聲音,高聲大喝:“諸君,及吾涼州父老,誠拜得天子庇佑,倚仗涼州壯兒悍勇,秦隴大地父老相助,終破的羌賊。”

“自羌賊反叛之際,今已有十月,誠殺賊寇者,不下二十萬,爲吾涼州漢人報的深仇血恨!可這些還遠遠不夠,吾漢家兒郎,命比金銀,尤其是羌賊性命所能及。”

“殺胡令行之十月,日後亦猶行之。凡吾漢家兒郎,皆可斬殺賊首,至郡守府,或得軍功,或得耕田,或得錢貨。羌賊尚存一人,殺胡令效之一日!”

高誠話音稍落,正欲喘口氣再繼續說來,卻不想一人突然站出,持聲高言。

“鎮西將軍,某有一言,望將軍聞之!”

一直看高誠不爽的人羣中,終於走出一名官員,錦衣玉帛,面色神駿,頗是不凡。

高誠眯着眼睛,看着不知好歹的此人,心中殺意漸長。這世上,還真有如此作死之人?

“汝欲何言?”

“在下弘農楊...”

楊逸也被高誠那直欲殺人的眼神嚇了一跳,聽聞這廝殺人不咋眼,前些不久,剛在鎬邑坑殺十萬之人,也不知是真是假!

正欲報出門戶,以爲庇佑,卻是被高誠厲聲打斷:“本將問汝欲出何言,再敢多言其他,立斬不赦!”

“嘶~”楊逸心中猛跳了兩下,無奈說道:“哼,將軍乃是軍中大將,國朝棟樑,殺胡令一事需由刺史府安排具體事宜。將軍莫要自誤,插手政務,身及禍端!”

“大膽!”

高誠還未動,身後閻行瞬間拔出腰間佩劍,直指狂言亂語之人。

第256章 高氏嫡長子第878章 其爲人孝弟也第894章 水淹下邳第587章 青州第11章 殺人第895章 討袁第930章 追根究底第130章 血戰隴縣第124章 去職、削食邑第137章 會軍移營第770章 千里楚地第588章 結外第555章 王允退兵第407章 使蜀第848章 究竟誰在第五層?第725章 犍爲之戰(33)第385章 公孫兵界橋第126章 姑臧第36章 程包諫招安第870章 軍議(中)第24章 八拜之交第544章 暗潮涌動第334章 流凌殺到第422章 夕陽亭敘第581章 御駕親征第222章 各有綢繆第551章 臨第849章 相約合謀第531章 拔安邑城第178章 美陽之戰(18)第349章 宣帝五銖錢第3章 舉將第503章 趙大大的第一次獨自作戰(中)第35章 慘淡之狀第193章 變局,兵動第157章 倚城保軍第260章 以直報怨第107章 勾搭第549章 宮內廝殺第558章 作逆第237章 將兵拒敵第538章 魏王卓第758章 議兵第182章 美陽之戰(22)第615章 無題第476章 訂盟第543章 並國第925章 行陣入江河,截水斷流!第918章 宵小之徒第476章 訂盟第363章 大練兵第527章 虞城生變第3章 舉將第524章 魏軍北望第603章 兩軍交錯第323章 虢亭會戰(9)第559章 予軍第246章 戰況第35章 慘淡之狀第588章 結外第76章 蒯良之策第884章 進軍(下)第738章 落子第882章 進軍(上)第336章 潰敗第184章 美陽之戰 (24)第873章 拼人才第8章 募兵第931章 兵無常形第83章 北上第92章 郭嘉郭奉孝第68章 憤!第469章 文坊四寶第558章 作逆第361章 被打慘了第309章 戰局稍頓第445章 戰火傾九州第10章 直抵江夏第503章 趙大大的第一次獨自作戰(中)第5章 點卯第543章 並國第334章 流凌殺到第919章 抵關第933章 夜泅潛水第730章 長安夜第183章 美陽之戰(23)第659章 科舉第791章 冬季攻勢(17)第151章 袁逢身死第377章 軍第682章 墊江城外第197章 疲兵第495章 胡珍作亂第108章 夜入姜府第671章 夜市第265章 老驥伏櫪第657章 強弱之勢第678章 諸路伐蜀第265章 老驥伏櫪第723章 犍爲之戰(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