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國事

“昨天冀城傳來消息,韓遂殺了李文侯和北宮伯玉,盡收其衆。如今,坐擁隴西、金城二郡,威壓周邊羌部。又強徵其丁壯,收斂邊地散胡、馬賊,聚兵不下五萬,多爲騎兵。”

“同時,李相如手下尚有近兩萬步卒,分守隴西各地。還有那宋建,佔據河關、枹罕一帶,背倚西傾山,勾結存鍾羌、白馬羌、參狼羌等部,一樣擁兵五萬之數。”

“吾等若擊韓遂,脣亡齒寒之下,宋建必然引兵相據。如此局面,何以解之?”

高誠將昨夜收到的消息,盡皆訴與蘇則、傅燮二人。

真沒想到,這韓遂還真是厲害!

李文侯和北宮伯玉,怕是剛剛回到榆中沒多久吧,居然就被韓遂給弄死了。

原本還打算坐觀李文侯與韓遂鬥法,自己成漁翁之利。現在看來,需要儘快趕回冀城,免得爲那韓遂所乘。

蘇則凝着臉色,陰沉不已,誰都沒想到情況會急轉而下。

“若是趁韓遂整頓兵馬之際,吾等迅速趕回冀城,奇襲擊之,何如?”

傅燮在側,口中言出一策。

“不妥!”傅燮話音剛落,蘇則便開口,繼續說道:“鎬邑一戰,軍中繳獲戰馬雖多,吾軍回到涼州仍需要十日功夫。現在韓遂獨大,其若是心狠手辣,足以在十日內,鎮住羌人,爲其所用。”

“況且,奇襲太過冒險了!”

高誠順便補充一句。

隴西、金城一帶多是羌族部落,幾萬人馬行軍,肯定會被一些遊走的羌人發現。這一點,軍中斥候根本不可能做到完美。

若是被發現,中了羌人埋伏,可就真的慘了。說到底,自己手下主力皆是步兵,倉促間與騎兵交戰,必敗無疑。自己大軍一潰,整個涼州都守不住。

而即便是突襲成功,面對多爲騎兵的羌人,也擴大不了戰果,最多也就是殺一殺韓遂的銳氣罷了。

兩相對比,完全是得不償失!

不可取。

“突襲不成,就只能拖下去了!”

蘇則板着臉色,接着說道:“北軍回洛,關中兵亦須鎮守三輔,能用之兵,不過區區三萬餘人。面對韓遂五萬騎兵,還是不好打!”

“不錯,韓遂手下那五萬人,少說也有兩萬騎是收自李文侯麾下。這兩萬騎,經戰不少,頗是悍勇。正面交戰,某隻有三成勝算!”

高誠接聲說道。

這便是李文侯和北宮伯玉,死的太快的弊處。

鎬邑一戰,逃走的羌騎,足足有三萬人。李文侯稍微給力一點,都不至於讓韓遂坐大。

“隴西、金城一帶,產糧不多,養不起數萬騎兵。而吾等據有漢陽、安定二郡,又背靠三輔,不愁糧草輜重。看來,也只能嚴防死守,耗死韓遂了!”

高誠聽完蘇則的提議,無奈苦笑了一下,說道:“大兄,如今已近八月,今年涼州又是顆粒無收。三輔之地要供養涼州二十萬軍民,哪裡能存下糧草。”

“即便是到了明年,涼州丁壯,盡皆從於軍中。若是散去耕種,邊防必然疏漏。而若是不散去,涼州還是收不了多少糧食。原本某還打算用這十萬俘虜,進行屯田,好繼續剿滅羌人。可如今,已是坑殺,兩年之內,根本不可能出兵平定韓遂了!”

缺糧,就是整個涼州的現狀。

去年天災、戰亂,涼州所收穫的糧食,幾乎全都消耗一空。而今年漢陽郡的耕種又被耽擱,能收穫的糧食絕對不多。只有等到輪耕過後,來年此際,涼州才能做到自給自足。中間將近的一年的時間,只能仰仗三輔之地。

至於出兵打仗,最起碼也要再緩一年,手中留些餘糧纔可。

當然,若是朝廷能夠批下大量糧草,一切都好說。

不過,想到這,高誠就只能乾笑了。

屯田尚且不許,天子又怎麼可能給與自己大量糧草。眼前羌族大勢已去,再怎麼鬧騰也僅僅侷限在涼州一地,威脅不了司隸一帶。

“朝廷當真視韓遂爲無物呼?”

高誠所言甚多,可蘇則卻是聽出其中關鍵,那就是至始至終,朝廷都沒有出現在語句之中。

高誠點了下頭,說道:“應會如此,陛下既然防範吾擁兵自重,肯定要做以枷鎖。糧草的供應,會有,但肯定不足以讓吾等出動大軍平叛。”

蘇則嘆了一口氣,不再說話。

“吾大漢竟如此於斯,邊患何時能靖!”

旁邊的傅燮,亦是有感而言。

便是高誠,也無奈的低下頭顱。王朝的崩塌,並非一日之積,亦非一人之責。

細數中國五千年,多少朝代、勢力,末期之際,無不是勾心鬥角成疾,結黨營私成風。

東漢末年,也一樣是如此情況。世家連結,對抗皇權,旁邊還有時不時就搞大動靜的皇親國戚。

曹魏的世家勢力與皇權鬥爭,東吳的王權爭奪,蜀漢的黨派之爭,盡是如此。

沒有人能夠從此中拉開兩幫人,因爲兩者的利益衝突太甚。同樣,也就挽回不了即將崩潰的局勢。

大漢可以扶嗎?

可以,只要劉宏或者世家各退讓一步即可。

但,世家不會願意。他們一退,家族數百年的積累,便會朝夕間煙消雲散。

劉宏也不會退讓,他是皇帝,不想如同戰國時期的周王室一般,虛置高閣。

朝堂上權利的紛爭,使得大半國力,空耗其中。連帶着諸路平叛大軍,也是掣肘滿滿。

北線的盧植至今沒有動靜,原因就在於世家力量不甘心如此結局。東線的皇甫嵩,將黃巾賊寇趕出去後,停頓青兗,遲遲不與管承交戰,也不過是擔心功高震主罷了。

反倒是南方的朱儁等人,日子好過許多。荊北士族在面對荊南宗族時,出力繁多。畢竟,那好歹也是數郡之地,足夠所有人吃個盆滿鉢滿。

東吳四大家族,也是一直在侵蝕山越底盤,趁着這次大戰,更是加大力度。

至於自己這邊,日子要更加難過了。

原先有着邊章、李文候的威脅,作爲權利爭奪的焦點所在,劉宏自然是大力支持自己。而現在,西線穩固,兩者便要將重心投入中原地區了。

或許是盧植,也或許是皇甫嵩。

亦或者,天子以北軍爲重,另闢蹊徑。

第375章 抗洪第805章 趙兵西進第461章 聚衆大議第646章 兩軍雲集第741章 遊行示威第37章 只要首級第800章 冬季攻勢(26)第217章 甜秫杆第397章 韓遂所擇第202章 潰兵百里第285章 過武關第759章 凜冬第183章 美陽之戰(23)第160章 周慎兵敗(下)第68章 憤!第650章 忠、義、信、禮第102章 將帥不合第638章 同赴死節第21章 共葬一土第751章 調兵遣將第290章 蓄勢待發第680章 江州第542章 魏王卓,薨!第269章 襲營(下)第788章 冬季攻勢(14)第719章 犍爲之戰(28)第898章 高處不勝寒第446章 交易第547章 內亂第7章 博弈第100章 陣前相會第154章 掘平陵第5章 點卯第273章 無題第435章 夜襲南鄉第622章 牆式衝鋒第353章 批評第704章 犍爲之戰(13)第861章 陣前相會第190章 精兵悍將第275章 入洛第595章 狼煙起第421章 造紙與立學第821章 雁門關外第129章 城破第108章 夜入姜府第389章 界橋之戰(下)第877章 無題第571章 動靜第476章 訂盟第104章 削髮代首示衆第479章 初平五年第794章 冬季攻勢(20)第452章 炎黃貴胄之風流第109章 楊府聚衆第670章 豐年第128章 策馬攻城第819章 籌備第456章 薊縣內外第174章 美陽之戰(14)第386章 鞠義第787章 冬季攻勢(13)第506章 易水之戰(2)第237章 將兵拒敵第642章 刺殺第673章 氐兵第246章 戰況第818章 宗員第545章 鹽利第350章 三官通寶第434章 圍剿之勢第196章 陣前鬥將第860章 顏面盡失第16章 陣戰黃穰第706章 犍爲之戰(15)第597章 發!第763章 朝會 謬論!第417章 春耕第164章 美陽之戰(4)第399章 虛張聲勢第24章 八拜之交第709章 犍爲之戰(17)第475章 休屠各第710章 犍爲之戰(19)第358章 大徵兵第696章 犍爲之戰(5)第632章 戰事酣酣第657章 強弱之勢第539章 承嗣第463章 射策第231章 董氏小娘第536章 兩敗俱傷第576章 許以厚利第543章 並國第279章 臆想講述一下官職問題。第904章 破勢第895章 討袁第725章 犍爲之戰(33)第753章 東進高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