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美陽之戰(21)

回到營帳,天色已明。

“君侯,夫人不願至洛陽。”

走到帳前,親衛苦笑着上前彙報。

高誠愣了一下,擺擺手示意無妨,就走進帳內。

帳內佳人已經穿戴齊整,安坐榻上。

“奴婢見過將軍!”

見高誠走來,佳人起身行了一禮。

高誠徑直走到其身前,凝眉問道:“汝可知某是何人?”

“奴婢知道,將軍乃是安西將軍!”

“既然知曉,緣何不願歸洛陽?”

“奴婢故居茂陵,自不願遠棄!”

“家中還有何人?”

“長次子,長女。”

高誠沉默了,一時不知該說什麼是好。

而佳人卻是苦笑一聲,繼續說道:“奴婢夫君自數月前,受徵召入伍。最後一次傳回音訊,說是駐守在大震關,讓奴婢不必擔憂。”

“誰知,纔不過幾日時間,官府中人便至家中,遞來噩耗。”

說着,那女子也潸然落淚,哭啼不斷。

“唉~”

女子說到這,高誠已經明白了,不知該說什麼是好。

誰又能想到事情竟是如此,總不能說自己坐觀其夫君戰死隴縣東門,不發兵相救吧。

“奴婢知將軍乃富貴之人,不敢高攀。今之所望,唯求將軍多賜予些錢貨,供小女子養活子女即可。將軍大恩,小女子萬死難報!”

“快快起身,莫要如此。”

正發愣之際,女子突然跪在榻上,行之大禮。高誠急忙握住其臂膀,阻止下來。

端視着掛有兩行清淚的面龐,高誠輕聲說道:“去洛陽吧,汝之子女皆乃本將義子。汝夫君很是勇敢,能有那樣的麾下,高某幸甚!”

“奴婢出身~”

“無需多言,某已去訊洛陽家中,焉能無信!去吧,放心!”

說完,高誠扶着那柔美面龐,輕吻了一下額頭。

作罷,扭頭向帳外喊道:“來人,護送夫人回洛陽!”

“諾!”

女子姓魏,出身商賈之家。之前的事情,高誠不想追究。

反倒是魏薇走後,高誠便着人于軍中宣揚。尤其是魏夫人夫君,乃是關中烈勇。在自己麾下英勇作戰,戰死隴縣一事。

其戰死後,厚葬共葬墓,英魂永存,受萬人仰拜。

而今日,幸遇其妻小,接回洛陽供養。認其子爲義子,不改姓氏,不斷香火。

卑劣嗎?

或許吧!

高誠不在意。

在意的是無數人親眼所見的傳言,到底能有什麼效果。

這些將士來到沙場之上,爲的什麼,不就是爲了養活家小,使得香火永承。幸運的話,再拼一把,看看能不能博得一番富貴。

傳言之下,沒有人多說什麼,更多的人是在思考。

他們聽說過共葬墓,那是主帥安西將軍高誠命人所建。這幾年來,隨高將軍戰死沙場的將士,盡皆厚葬於此,享受萬民香火。

就是那羌胡之人,攻破隴縣之際,也不敢動共葬墓分毫。

而今日,又聽聞高將軍所爲,厚待戰死將士家小。

至於妻爲他人妾,沒有人在意。他們更加在乎的是後代,是自己家的香火能不能傳下去。

晚間,高誠找來閻行,詢問軍中情況。

“回君侯,三軍將士大多已知曉此事,只是無人有另言。”

閻行心裡也有些別樣的感覺,畢竟若是自己細君被他人享用,怎麼想都是讓人火冒三丈的感覺。

可再一想,萬一真岀了什麼意外,兒子、妻子有人豢養,也並非是壞事。

看着閻行,高誠也是詫異,這廝不會也被今天的給感染了吧。

“彥明,汝先退下吧。”

“諾,君侯!”

臨走時,閻行還用別樣的目光,看了高誠一眼。

這一眼瞅的高誠嘴角直抽,嘿,這傢伙也不想想,他要是都戰死沙場,自己還能跑的掉嗎?

軍中沒人討論纔是正常,畢竟今天這事,說難聽點也是失了禮節。

日後,說不定哪天就被那些老書蟲給撿出來,一頓批判。不過,相比起名聲來說,收買軍心,無疑更賺一分。

這一夜,邊章也在苦思對策,想法破局。

呆在武功的七萬精騎,不能再拖延下去,浪費時間了。現在,要麼回美陽與高子明決一死戰,要麼就直取長安,逼迫高子明撤軍,再尋機會。

“邊章,不能再呆下去了,這已是半月之久,未曾見過雨水。所攔渭水,別說淹到高子明瞭,能淹到武功都算好的了。”

李文候闖進帳內,急吼吼的說着。

邊章也是苦笑一聲,無奈說道:“隴西之地,此刻怕是雨季已到。誰曾想,這三輔連滴水都沒有。”

說完,兩人都陷入沉默。

這就是兩人面對的困局,高子明一直深溝高壘,便是進軍,也不過一日二十餘里,根本沒有機會。

劫糧道很不錯,第一次也成功了。然後,就沒然後了。二十來天了,再也沒見到漢軍的運糧隊。哪怕是自己等人已經將斥候撒到河東、渭南,都沒見到蹤影。

道路總共就那麼幾條,想要避開斥候的眼睛根本不可能。那麼,就只剩下一個可能,漢軍壓根就不送糧了。

好吧,高子明夠狠。

一計未成,再想一策罷了。

攔渭河,水漫三輔。

按照邊章的估算,只要攔河十來天,趕上一次大雨,其水勢便足以淹沒武功、美陽上下。

結果,這麼多天,真的是一點雨都沒下。

老天不給面子,誰也無可奈何啊。

“明日吾領五萬大軍殺向長安,文侯,汝領兩萬精騎直奔武關。再聯絡江夏趙慈,吾等齊攻南陽。”

“只要長安、南陽一破,趙慈兵馬趕來,汝南葛陂等人必然北上。某就不信,那高子明還能坐的下去。”

李文候皺了一下眉,擔憂說道:“長安城牆高大,人口衆多,五萬騎兵怕是拿不下。”

“高子明將關中兵馬抽調大半,那長安守軍不足五千之數。三四十里的城郭,五千人守不住!”

“再則,便是拿不下長安,吾等也可劫掠周邊。若是高子明前來,吾便攔住此人,文侯汝大可安心攻略南陽。”

“還有,再派人聯絡河東、司隸、關東一帶的黃巾義軍。哼,章就不信,高子明能顧得了西,還能顧的上南北。”

“好,聽說南陽去年便遭黃巾軍佔據,至今尚未恢復。給某一月時間,必取南陽。”

李文候臉色凝重,高聲厲喝。

“不用着急,中原腹地,漢軍雖然不多,可也萬萬不能大意。尤其是武關,若實不可下,便退回來吾等再想他法。”

武關,距離太遠,羌軍遊騎還跑不到那邊去。不過,長安周邊縣城的兵馬,幾乎被高子明抽調一空,想來那武關應該不會有太多人。

只是武關東西倚山,乃天下險塞,不好攻打。

李文候點了下頭,說道:“應該不難,漢軍未知吾等主力所在。驟時,以大軍爲掩護,某領數千精騎奇襲,當能下。”

“且先試試,這一戰,吾等不能再如此被動了!”

第809章 效事周寺第688章 馬超第767章 聚之高陵第355章 籌謀第438章 烽煙四起第502章 趙大大的第一次獨自作戰(上)第44章 佳人第17章 拜將授爵第280章 幷州牧丁原第677章 蓄勢第815章 晉陽蒼首第519章 換相第205章 這天子第322章 虢亭會戰(8)第282章 大丈夫當如是第896章 渡江第540章 彌留之際講述一下官職問題。第235章 整兵屯田事第21章 共葬一土第401章 離石相王第281章 請才第100章 陣前相會第692章 犍爲之戰(1)第201章 驅虎破敵第714章 犍爲之戰(23)第146章 邊章統兵第746章 撲朔迷離第76章 蒯良之策第912章 破勢(終)第387章 界橋之戰(上)第65章 蟻附第393章 博弈第574章 國滅國起第781章 冬季攻勢(7)第134章 信騎第91章 問答第825章 兵臨城下第673章 氐兵第864章 北境煙雲第198章 三駟而決第109章 楊府聚衆第640章 胡騎走河西第368章 合縱連橫(1)第229章 攻略隴西第126章 姑臧第685章 五溪蠻叛第73章 敗彭脫於西華第635章 舉城大慶第815章 晉陽蒼首第661章 三爵制第817章 借道第529章 河東之爭第578章 益南第738章 落子第600章 袁渙第325章 虢亭會戰(11)第257章 清君側第215章 祭奠第863章 和平解決第868章 占卜第786章 冬季攻勢(12)第76章 蒯良之策第30章 輕兵陷陣第271章 威逼洛陽第494章 藺縣之變第637章 河西第727章 犍爲之戰(35)第365章 送禮賠罪第758章 議兵第771章 制略第181章 美陽之戰(21)第510章 易水之戰(6)第291章 父女第566章 大軍入城第58章 圍城第354章 姜紓訓弟第338章 黃雀在後第668章 失利第70章 帳內威逼第587章 青州第121章 薄落谷東羌亡第255章 養病第147章,羌騎走三輔第691章 負隅第617章 無題第222章 各有綢繆第741章 遊行示威第45章 天下紛擾第200章 下駟決上駟第656章 追贈第247章 李相如歸降第362章 議陣第846章 勸言第594章 胡騎南下第882章 進軍(上)第619章 襄陽第900章 趙國內權第127章 無題第5章 點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