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美陽之戰(20)

三萬兵馬渡河之後,木筏再未渡士兵過河。反倒開始運送大量的木材。

這些木材都是早早準備好的,只待將士們渡河,然後用來安營紮寨。

自大軍出營,直到現在半數之兵過河,已是午後。

三萬兵馬根本不足以在天黑之前,取木紮營。而夜間沒有營寨相依,很有可能被羌騎所趁。

保險起見,大量木材被運送到對岸,將士們省去了伐木之機。

只用了短短不到兩個時辰,一座足以容納三萬兵馬的營寨外圍就完成了。

至於內部設施,以及其餘分營,只能留待明日再說。

戰爭,不可能在短時間結束。而營寨,就是大軍的倚靠。

凡三軍與進,必結營相距。

與後世天天打的遊戲不同,這是真的戰場,真的會出現一將無能累死三軍。

紮營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地利的原因,讓紮營更是變得複雜起來,靈活多變。

誰也不敢確保自己所扎之營,就是安全無憂。身爲一軍統帥,自己需要的便是挑一個能做好防護措施的地點,讓士兵紮營。

然後多建分營,衛戍四方,再深溝高壘,嚴防敵軍突襲。甚至,要保證一營被破,其餘營寨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

這個時代,名將死的最多的地方不是在戰場上,而是在軍營裡。

炸營、營嘯、敵襲~

將士征戰不易,心中壓力更甚。那麼多因素,很可能就在某個時候、某個聲音的刺激下爆發出來。

而營嘯一起,數萬兵馬混亂,見人就殺的情況下。處於營寨正中的中軍大將,想要突出重圍賊難。至於撐到營嘯停止,更是扯淡。

軍紀嚴令之下,鬼知道有多少人心中不滿,戾氣橫生。

相比起來,在戰場上,大將一般居於中軍,又有將兵護衛,貌似更加安全。

多建營寨就是爲了防止營嘯的情況發生,起碼一營營嘯,不會搞得其他營的將士也亂起來。

當天夜晚,羌騎果然前來。不過,見漢軍已搭好營寨,怒罵一陣後,也只能無奈退走。

美陽,距離杜水不過區區十餘里。

漢軍只需要朝食過後,不用一個時辰,就能兵臨城下。同時,過短的距離,也將使得羌騎無機可趁。

不過,高誠沒有着急,安安心心的繼續搭建營寨。

東岸的營寨依舊保留,不過拆除了自中軍大營外所有營寨,包括左軍、右軍大營。

同時,搭建杜水浮橋以及水寨,連接兩岸。

西岸大營依舊形同東岸原本營寨佈局,分左右三個主寨,配合一些分營。原東岸中軍大營成爲新營的後寨,留守兵馬五千,以爲退路。

新的大營佈局,讓高誠很滿意。只是,董卓卻有些擔心。

處在營帳之內,董卓不禁說道:“子明賢弟,吾等如此築營,萬一邊章自上游掘河,恐怕有失啊。”

“哈哈哈~”高誠笑了兩聲,回言說道:“仲穎兄,莫要擔憂。三輔之地,雨季在於六月至九月。此時無雨,縱是邊章攔河三月之久,也難以淹吾大營!”

身爲涼州隴縣人士,高誠對於三輔一帶算不上太瞭解,可也不會差到哪去。因爲隴縣距離三輔太近了,雨季僅比三輔早來幾天。

而董卓則不然,地處隴西,靠近青藏高原。華中雨勢自西向東,隴西一帶雨季基本上也就是四五月份就會到來。

這也正是董卓爲此擔憂的主要原因,習慣讓其有了錯誤的判斷。

“嗯?”

聽聞高誠所言,董卓也是愣了一下,感嘆說道:“子明不愧是天下名將,竟對關中瞭如指掌。”

身爲將領,需通曉天時地利。這天時,便是雨雪之季、人文水情。而地利,便是山河之勢、行道城隘。

“仲穎兄謬讚了,吾等軍中多是長安人士,尋一良士詢問便知。”

董卓沒有說什麼,只是尷尬一笑。

相比起來,自己還是差了這高子明一籌。就好比這詢問關中將校,起碼自己是沒想到。

兩人此時的關係正處於蜜月期,高誠想要與這未來的董老大交好。畢竟,兩人的對手早晚都是關東士族。

而董卓則是心中同樣想交好高子明,這麼一位年輕才俊,若是能以爲助力,再好不過。縱是不能,也絕不可以結怨。

“子明賢弟,今日無事,不若移步到董某帳內,聞歌舞一曲?”

高誠眉頭一挑,和顏悅色,當即應下。

所謂歌舞,不過酒色罷了。然,這也是時代潮流。

類似小妾、舞姬,大多不過是貨利之便。

大勢如此,人焉能擋。

如同後世的酒桌,歌舞就是此時的交流媒介。

喝酒飲宴、聽歌賞舞。

一曲罷了,也唯剩下品悅佳人。

反正第二天高誠起來後,就感覺腰有點酸。這時日良久,猛一放鬆,卻是不習慣。

舞姬顏色尚許,也不曉得董卓從哪找來的。不過,這不是自己該管的事情。

放眼大漢,漢軍劫掠百姓的也有不少,尤其以邊塞之兵爲甚。

或許是受到羌胡之人的影響,也或許是日夜壓力所造成的心理變化。

總之,這個時代的兵,並不是良善之輩。

除了鄉親父老、袍澤親族外,他們誰都敢整!黔首更是有苦難言!

當然,良心還在。

就好比這劫掠婦女,一般行事之後,都會給予錢財。

這幾年天下天災戰火不斷,青壯力損失很大,那些婦女有時候也是迫不得已。

說不出來誰對誰錯,不守婦道,漢代沒這個詞。那些歌妓舞姬、章臺女子,大多數也是爲了活下去,爲了養家餬口。

戰爭的爆發,總有一些地方青壯損失嚴重。失去家裡頂樑柱,這些女子上有老下有小,難以爲繼,不得已而爲之。

或許是心中憐憫之心作祟,高誠出帳,與帳外守夜親衛說道:“稍後那女子醒來,就讓其去洛陽吧!”

“諾!”

親衛應了一聲。

隨後,揹着剛剛露頭的朝陽,高誠朝營門樓走去。

幾年軍伍生涯,自己永遠都是起那麼早。

天色將亮未明之際,走在這靜悄悄的營內,望着初升的太陽,再環視軍營,總有那種讓人充滿自信的感覺。

那恢宏氣魄,那血氣方剛,都在污染着自己的心!

第736章第677章 蓄勢第879章 二事第476章 訂盟第624章 喪家之犬第659章 科舉第760章 趙宮第462章 鴻門宴?第834章 下晉陽第684章 宋建出兵第227章 人不爲己?第518章 蔡璣第95章 北軍抵洛第132章 受困第503章 趙大大的第一次獨自作戰(中)第349章 宣帝五銖錢第745章 愈演愈烈第337章 螳螂捕蟬第349章 宣帝五銖錢第574章 國滅國起第604章 鬱郅第443章 逃荒第898章 高處不勝寒第739章 路在何方第258章 東進第908章 破勢(7)第245章 破衆第495章 胡珍作亂第913章 定略(上)第467章 李義第386章 鞠義第778章 冬季攻勢(4)第887章 江左易幟第266章 民心士氣第51章 朝會第819章 籌備第381章 撤退第525章 大陽、下陽第427章 緣起第765章 朝會 武備學堂!第491章 安邑之變第20章 漢中戰事第545章 鹽利第253章 殤第218章 納錢徵糧第149章 明鬥第501章 晉王死訊第199章 兩駟勝之第225章 牧馬童第854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734章 金榜題名(下)第820章 前奏第41章 悲喜交加第282章 大丈夫當如是第251章 狡兔三窟第473章 意會第192章 對峙第1章 良家子第798章 冬季攻勢(24)第130章 血戰隴縣第499章 失五阮關第11章 殺人第24章 八拜之交第278章 定關中第618章 大雪紛飛第620章 劉表第467章 李義第487章 複議第754章 河東第481章 周瑜大婚第224章 帛書第897章 轉戰第122章 夏育南下第231章 董氏小娘第903章 破勢第167章 美陽之戰(7)第385章 公孫兵界橋第409章 張魯從之第327章 虢亭會戰(13)第76章 蒯良之策第556章 殘破舊都第769章 亂第238章 平襄第708章 犍爲之戰(16)第866章 鄉里第889章 決議第677章 蓄勢第666章 事出意料第548章 釋嫌第10章 直抵江夏第9章 遠赴荊楚第14章 銜尾追擊第833章 天子北駕第239章 聲東擊西第397章 韓遂所擇第608章 廟算第458章 天下休兵第414章 蒯越、蔡和第693章 犍爲之戰(2)第475章 休屠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