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美陽之戰(18)

一連三日,高誠都未曾調兵遣將。

一來,西岸時不時有遊騎偵查,後營打造的軍械又不足以一次性渡數千人過河。

二來,也是想多等等,等關東的消息。

有時候,並不是越着急就越好。反而正是此危急之際,才更要保持穩重。

三萬北軍調回洛陽,焉知羌騎主力會不會出動截擊。真要是大意之下,那天下局勢轉瞬即變。

前日渡河,羌騎頂天不過兩萬之數,也就是說還有一萬騎兵失去蹤跡。

白日裡正面作戰,三萬北軍將士怎麼打都不會輸,就怕羌騎夜間踏營。那時候別說三萬北軍將士了,就是再多人也是白送。

“啓稟君侯,長安來報,所發十日之糧,被羌騎劫了。護糧隊伍死傷慘重,僅餘數十人逃回長安!”

修養兩日的李堪快步走上營門樓,來到高誠身後,急聲說道。

高誠點了下頭,沒有回身。

羌騎劫吾糧道,這一點自己早就想到了。騎兵面對步兵,最大的又是就在於機動能力。而劫糧又是最簡單、利益最大的法子,邊章不會不用。

不過,既然想到了,那自己不可能沒有準備。當初北渡渭河之際,自己就命軍中自帶三月之糧。現在雖已過兩旬,可足用矣。

“傳信長安樊令君,待下次洛陽運糧之兵趕至長安,盡皆留下停用。再抽調各地守軍,組建輜重部隊,護送糧草。”

“此後一月一送,護兵不得少於萬人。多布車馬、鐵蒺藜,防備羌騎劫糧。”

“諾!”

李堪拱手應了一聲,當即退下傳令。

但凡劫糧者,必是先探敵糧道,再責兵馬擊之。漢軍糧道,自長安北渡渭水,沿途多有陵邑。若是按自己安排,羌騎定然再無興致。

“嗯?”

高誠腦海中一明,突然想到什麼,卻是有點理不清思緒。

羌騎劫糧,莫非是那消失的一萬餘騎?

不會不會!

劫糧這等事情,着一偏將,領三兩千騎即可。

“彥明,去尋一下前來報信的士卒,吾有要事詢問。”

信騎很快就被找來,面對高誠這等天下名將的詢問,無所不答。

只是,這信騎原本就是非戰鬥人員,對於羌騎劫糧一戰更是瞭解甚少。來之前還是聽聞他人所言,以及樊陵的訴予。

沒有得到太多有用的消息,高誠很快就讓信騎下去休息了。

站在營門樓上,望眼所處,皆是旌旗凜凜,營寨密佈。

數萬大軍聚集,天下局勢所處。

……

冀城之內,所有丁壯盡皆被武裝起來,登上城頭,嚴陣以待。

郡守府中的楊衡以及閻忠,也率領諸多官吏齊聚,靜默不言。

“報~”

一名士兵快步衝進大殿,拱手吼道:“回稟府君,羌賊騎兵已至北面五里。”

楊衡眉頭一緊,衝着士兵揮了下手,示意退下。

轉頭,看向閻忠。

閻忠苦笑一聲,也是無可奈何啊。

昨日,有斥候探的消息,數萬羌胡騎兵抵達騵道。

這一消息,頓時驚的冀城上下,人心跳動。

漢陽已經經過一次羌胡的洗劫了,現在好不容易恢復安平,誰能想到又有數萬羌胡殺來!

也幸得之前閻忠建議,在騵道佈置斥候,偵探隴西郡訊息,隨時傳遞冀城。同時,還有一批斥候,佈置在平襄,探查金城。

羌騎之數,不下五萬。

如此龐大的賊軍,根本不是兩萬壯勇的冀城所能擊敗的。甚至,能夠守住城池,就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自己雖然才學、治政還算不錯,可要是論到行軍打仗,那還不如一小校呢。

見閻忠苦笑,楊衡更是愁眉苦臉,哀嘆一聲,只能靜待消息。

“報~”

先前令兵剛剛下去不久,又快速跑來一名令兵。

“回稟府君,羌騎繞城而過,直奔隴縣而去。”

嗯?

擔驚受怕的殿內諸人無不驚訝,有些不敢相信。

“當真?”

“當真!”

“還好還好,冀城無憂矣~”楊衡板着的臉露出微笑,輕吐一口濁氣。

轉而,又緊接說道:“快,速速將此消息,傳遞長安君侯所在!”

“諾!”

幾萬騎兵,對冀城不管不顧,直奔隴縣。定然是羌賊前線吃緊,趕着支援。

至於如何面對支援的數萬騎兵,自己無力,也只能交由君侯想辦法了。

冀城的戒嚴狀態很快就解除了,不過楊衡依舊未掉以輕心。那些召集的壯勇,武器裝備盡皆未曾收回。同時,又責以嚴令,隨時待召。

明面之上,郡守府大肆宣告全城,羌騎已走,不會再攻打冀城,藉此來安慰百姓民心。

一日夜過後,羌騎徹底甩掉了漢軍斥候。同樣,也是遠離了冀城。

羌騎的威脅過後,冀城再度恢復前幾日時的安定。至於關中的戰爭,似乎與他們並不相連。

在楊衡與閻忠的心中,關中的戰爭,幾乎沒有輸的可能。

這場戰爭若是放到涼州,漢軍敵不過並非不可能。因爲距離的拉長,使得糧草輜重的運輸也充滿更多危險。

再則涼州疲弊,丁口稀缺,根本不足以支撐這場種族之間的戰爭。動不動就是十餘萬大軍匯聚,涼州實在打不起。

相反,在關中交戰,結果大不相同。關中乃是大漢帝國龍起之地,口衆數百萬,其中丁壯不下五六十萬。

再加上關中一帶,兵役制度更加完善,那些壯勇幾乎拉上去,訓練一兩月,便足以一戰。同時又距離洛陽中原腹地甚近,輜重行走於崤函通道,安全無憂。

不論怎麼打,這場戰爭的結局就是大漢帝國勝。

相比起訊息不暢的冀城,高誠可就沒有那麼好的心情了。

更壞的消息傳來了,巴蜀之地,蠻禍再起。

自漢中而來的求援將士,途徑散關,徑直來到高誠大營之內。

巴蜀南蠻七十二洞,齊聚祝融氏,聽從火神號召,打算舉兵攻漢。

益州刺史稀儉當即遣人來求救,蜀中富庶,可前些年剛剛經過板楯蠻之亂。北部數郡之地,盡皆糜爛,元氣未復。

而南部越嵩、犍爲、永昌、牂(zang)柯郡盡是偏僻之地,漢蠻雜居。南蠻一旦反叛,四郡之地片刻易手。

驟時,僅是依靠北部數郡以及那兩萬精兵,恐怕防不勝防啊。

高誠嘆了一口氣,這也就算了,南蠻禍害的再嚴重,想要殺進益州平原地帶,難如登天。

麻煩的是,這天下不僅僅只有南蠻啊。

巴郡的板楯蠻,被自己一戰殺怕,不敢再胡爲。可板楯蠻東邊的五溪蠻,實力也是絲毫不差。

南蠻若反,必然聯絡五溪蠻。而五溪蠻要反的話,還會聯絡跟朝廷不對付的荊南宗族。

然後再一路向東,又可以結連山越之衆,直到大海盡頭。

局面可謂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南蠻一反,整個大漢帝國南部,都有可能失去,包括交州。

南方生亂,北方宵小也會有所異動。

到時候,這大漢的天,西南北三面交戰,恐怖如斯!

第499章 失五阮關第103章 圍城第271章 威逼洛陽第510章 易水之戰(6)第900章 趙國內權第798章 冬季攻勢(24)第653章 夜戰第602章 重訂盟約第199章 兩駟勝之第697章 犍爲之戰(6)第620章 劉表第258章 東進第850章 所言甚是第892章 楚王術即皇帝位第660章 論第437章 奇襲西鄂第285章 過武關第534章 兩軍徐聚第815章 晉陽蒼首第864章 北境煙雲第390章 界橋之戰(終)第368章 合縱連橫(1)第368章 合縱連橫(1)第227章 人不爲己?第355章 籌謀第801章 冬季攻勢(27)第790章 冬季攻勢(16)第484章 逼迫第796章 冬季攻勢(22)第411章 焉知幾人稱王幾人稱帝第567章 禮、家、義、存第856章 三士第399章 虛張聲勢第752章 護氐中郎將第134章 信騎第387章 界橋之戰(上)第60章 長社大勝第634章 胡夷之爭第132章 受困第291章 父女第817章 借道第883章 進軍(中)第256章 高氏嫡長子第80章 欲納降第929章 嚴、律、密、令第352章 太學博士第349章 宣帝五銖錢第816章 端氏休兵第366章 子龑二週第646章 兩軍雲集第863章 和平解決第478章 初平四年末第893章 楚帝袁術第1章 良家子第340章 回關中第225章 牧馬童第665章 伏兵第847章 圖謀王事第61章 鍾繇第452章 炎黃貴胄之風流第751章 調兵遣將第726章 犍爲之戰(34)第544章 暗潮涌動第57章 退保長社第875章 湖中閣第589章 漢中事第354章 姜紓訓弟第326章 虢亭會戰(12)第484章 逼迫第288章 藍田大營第311章 江東猛虎第330章 虢亭會戰(終)第694章 犍爲之戰(3)第3章 舉將第695章 犍爲之戰(4)第734章 金榜題名(下)第589章 漢中事第681章 南中大族第867章 神鬼莫測第487章 複議第388章 界橋之戰(中)第353章 批評第658章 二十等爵第201章 驅虎破敵第377章 軍第566章 大軍入城第728章 狀元城第885章 夷狄而華夏者則華夏之第502章 趙大大的第一次獨自作戰(上)第390章 界橋之戰(終)第471章 話馨語第808章 廟算第931章 兵無常形第312章 失心第337章 螳螂捕蟬第864章 北境煙雲第397章 韓遂所擇第387章 界橋之戰(上)第591章 密謀第891章 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