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兩軍對壘

一月下旬,羌軍三萬騎馬步卒以及四萬騎兵,抵達雍縣外圍。

隨後,圍三闕一。

城內魏傑五人,接連點燃烽火,向長安求援。苦等數日後,援軍依舊未見蹤影,只得冒險率軍趁夜突圍。

然而羌軍並未大規模追殺這一萬漢軍,只是匆匆了事。追殺了三五里,便退了回去。

緊接着大軍駐紮雍縣,修整一夜。第二天繼續向長安進發。

倉促逃了一夜的魏傑等人,一點兵馬,尚有八千餘人。天亮後,直接去了陳倉。

長安具體發生了什麼事情,五人皆不知曉。家族的傳信,只言道何苗鎮不住五萬北軍,救援雍縣是不可能的。

這也是五人擁萬兵,拒堅城,卻不戰而退的主要原因。手下一萬將士,皆是關中世家部曲組成,怎麼能寸功未立,平白折在雍縣。

再者,雍縣世家、百姓早已向後退至長安左近縣城,一座空城讓給羌軍亦是無妨。

去陳倉,是第五儁的想法。這餘下的八千將士,退到長安無濟於事,解不了何苗與諸世家的困境。而且,說不定大家在行軍路上,還會遇見羌軍呢。

別忘了,羌兵皆是騎兵,馳道通暢,追上自己這八千兵馬輕而易舉。

還不如直接入駐陳倉,若是羌軍敗了,自己等人說不定還能混一把戰功。

不提五人心中所想,只說那八萬羌軍,兼程趕路。只用了不到一天時辰,便兵臨長安渭河以北。

此時,北軍五萬精銳在孫堅、張超、宗員、周慎四人統帥下,背倚長安,駐於渭橋,安營紮寨。

董卓領千餘人駐紮新豐,謹防羌騎繞道襲擊長安後方。

邊章、李文候、韓遂三人見北軍已做足準備,也只能隔渭水對壘紮營,以待良策破敵。

一時間,統帥北軍的四員大將,面和心不和,遲遲拿不下作戰主意。問於何苗,何苗也因數日前幾人的桀驁不滿,只言才疏學淺,領不了五萬大軍。

而邊章三人,觀察北軍營寨,堅實牢固,難以取勝,只能苦思良策破敵。

三兩日功夫下來,兩方舉兵十三萬,隔河對望。

……

張溫領親衛部曲,迅速進入長安城內,直奔府衙。

何苗、京兆尹樊陵,引京兆尹諸官吏,皆在府衙相迎。

“苗見過張司農!”何苗平平淡淡的輕行一禮,略顯輕佻。

張溫也未見怪,畢竟人家也是皇親國戚。再加上其又深得陛下信任,能給自己好臉色纔怪。

“叔達賢弟多禮了,溫此次前來,乃是陛下親命!”

張溫一句話,讓何苗愣了一下。

不對啊,這張溫不是世家子弟,向來依附袁家嗎?怎麼陛下~

上次天使前來,還言陛下惱火於世家中人啊。

何苗心中不確定,僅僅是點了下頭,不再做聲。

“下官樊陵,見過張司農!”

一名年歲直值四十壯年的官員上前行禮言道,張溫一看,只見其面色姿容皆俱上等,溫婉儒雅,盡顯淋漓。

“原來是樊公之後,德雲莫要多禮。”

看一眼,張溫便已曉得此人是誰。京兆尹樊陵,乃是著名隱士樊英之後。而且此人履歷非凡,剛直不阿,善理政,唯愛民。

與主要的兩人見過之後,張溫匆匆和府衙內其餘人略行一禮,便開始問起正事。

“叔達、德雲,某來之前,已聞北軍將士正駐於長安。可如今,爲何不曾見到?”

“兩日前,羌軍擊破雍縣,直抵渭橋北岸。五萬北軍將士,已由宗員等將領兵進駐渭橋,與羌軍隔岸對峙。”

何苗應了一聲。

張溫擰着眉頭,點了點頭,心中感覺有些不太妙!

“長安城內軍備物資儲備如何?”

“回張司農,城內尚有糧草十萬石,洛陽方面亦會持續轉運。兵器武庫之內原有兵器五萬件,札甲兩萬副。”

“自戰事一起,長安募集兩萬兵馬,庫存札甲消耗一空,兵器兩萬餘件。所以如今武庫當中,僅有這兩月來少府匠戶於長安打造刀五千柄,矛兩萬,弓弩三千,札甲三千副。”

“另有矢五十萬三千六百餘,戰車二百架,戰馬七千匹。”

樊陵上前,將武庫資備盡皆訴予。

張溫點了點頭,糧草十萬石,足夠支撐很長時間了。而且下一批糧草,應該很快就會自洛陽送來。只要糧草充足,兵甲戈矛少點也就少點了。

反正如今自己能指望的也就是北軍的五萬精銳,也只有這些身經百戰的士兵,才能從容面對數量衆多的羌騎。

隨後,張溫又詢問了一些其餘若有若無的小問題。

直到傍晚,一羣官吏才自府衙中陸續走出。

張溫也一樣離開府衙,直奔何苗府上。北軍的獨自行動,委實太過了。

兩人相商一夜,第二天,何苗便早早離開長安。劉宏的傳詔使者,要比張溫快上兩日功夫。

待到何苗一走,張溫這才皺眉苦思起來。何苗先前已被升爲車騎將軍,持節節制諸將。可即便如此,尚且不能完全壓制宗員等大將。

這其中道理,自己當然明白,也更加深有體會。作爲世家中人,對於那繁雜的世家關係,再清楚不過了。

宗員代表的幽州世家,與冀州盧植交好,能力非同一般。張超乃是張邈之弟,爲兗州世家中人。周慎是豫州人士,爲袁家暗中培養的大將。

孫堅孫文臺,這個在短暫的平定黃巾戰爭中迅速崛起的名將,有猛虎之稱。雖是被朱儁提拔,可轉而投投向袁家。

董卓倒是陛下培養多年的人,可偏偏孤身上任。其在河東的舊部、幕僚、部曲一人未帶,夾雜在世家子弟衆多的北軍中,亦是無能爲力。

唯一幸運的是,世家上下還不知曉自己已經成爲陛下的爪牙。若是能借助時間差,到也能快速掌權。

只要打贏一兩仗,自己就能在軍中立足。驟時,這幾個傢伙爲了軍功,也不會與自己撕破臉皮。

另外,羌軍居然已經殺到渭水北岸。這一點自己倒是出乎意料,看來這一戰必須要儘快開戰了。

絕對不能拖延下去!

不只是爲了自己的官位,更是因爲渭水北岸有太多的帝陵了……

帝陵要是出了什麼事,自己就算是立再大功勞,也會被陛下怨恨。

到時候,還談什麼加官進爵?

甚至,自己已經扔進去的數百萬錢,也要打了水漂啊!

懷着着急的心態,張溫遲遲未眠。

最終,心一狠,直接帶着親衛朝着渭橋,趁夜疾行。臨走前,也不過是遣人通知一下樊陵。

第31章 危局第158章 周慎慘敗(上)第26章 破城潰敵第327章 虢亭會戰(13)第905章 破勢(4)第569章 士族第218章 納錢徵糧第64章 試探攻城第133章 閻行之勇第900章 趙國內權第47章 婚後四禮第190章 精兵悍將第481章 周瑜大婚第707章 犍爲之戰(16)第252章 摧毀第731章 儒林第330章 虢亭會戰(終)第676章 逐利第500章 劉備請兵第391章 救災第455章 袁紹討黑山第197章 疲兵第804 冬季攻勢(30)第913章 定略(上)第315章 虢亭會戰(1)第130章 血戰隴縣第122章 夏育南下第412章 通寶之便第785章 冬季攻勢(11)第513章 撤還長安第647章 制強第51章 朝會第7章 博弈第546章 陣仗第688章 馬超第490章 狼騎南下第387章 界橋之戰(上)第251章 狡兔三窟第867章 神鬼莫測第41章 悲喜交加第461章 聚衆大議第824章 廟堂魍魎第876章 貪腐風氣第916章 王平子均第716章 犍爲之戰(25)第562章 伏擊第786章 冬季攻勢(12)第369章 合縱連橫(2)第221章 大局、大勢第423章 韓怋、趙承第404章 三將相王第230章 臨洮第745章 軍威赫赫第901章 司馬懿第867章 神鬼莫測第204章 傳報第796章 冬季攻勢(22)第465章 投科射策上第151章 袁逢身死第718章 犍爲之戰(27)第119章 青石岸之戰(下)第913章 定略(上)第443章 逃荒第528章 獻計第457章 欲擒故縱?第577章 調查司署第435章 夜襲南鄉第639章 坐視天下第546章 陣仗第171章 美陽之戰(11)第261章 天下共逐之第64章 試探攻城第784章 冬季攻勢(10)第657章 強弱之勢第602章 重訂盟約第475章 休屠各第485章 離間計第559章 予軍第668章 失利第594章 胡騎南下第703章 犍爲之戰(12)第299章 大戰,起!第5章 點卯第105章 攻城第58章 圍城第404章 三將相王第141章 高朋滿座第513章 撤還長安第923章 江油城第187章 局勢突變第594章 胡騎南下第477章 聯姻第183章 美陽之戰(23)第134章 信騎第419章 屯兵武關第849章 相約合謀第210章 迴歸冀城第742章 事態茲大第446章 交易第758章 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