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袁逢身死

張讓如此行事,自然會有人通知袁家。

袁逢冷笑一聲,看向身邊的三弟袁隗,說道:“阿弟,爲兄大限將至。這兩日來,其間利益關係,已與汝言明。”

“切記,困吾袁家者,乃是天子,而非高子明!日後,公路和本初就交由汝了,袁家也交給汝,莫要讓爲兄失望。”

袁隗嘆了一口氣,很是不甘心,說道:“阿兄,袁家還需要汝來支撐,難道真的沒別的法子了嗎?”

“有,當然有!”袁逢微微一笑,老面滄桑,輕喘一口氣,繼續說道:“可那需要的時間太長了,阿兄熬不過天子啊!”

“如果不趁此良機,打破世家與陛下若有若無的關聯,吾袁家終無出頭之日。陛下乃是大漢天子,並非庸才。”

“嗨~怎地就會如此呢?”袁隗拍案高呼,憤慨不已。

袁逢略有些擔心的看了一眼袁隗,這時候的表現可不足以擔當袁家之主啊。

不過眼下,也只有三弟有資歷有能力統領袁家,統領關東士族了。

“阿弟,失態了!”袁逢輕喝一聲,繼續說道:“記住,今日之後,汝便是袁家之主,焉能喜怒於色?”

袁隗一愣,片刻後,這纔回聲:“阿兄,弟謹記之!”

“嗯~汝且先下去吧,吾在此地等着張讓。之後的事情,如何安排,汝應當知曉。”

“這……嗨~諾!”袁隗隆重行了一禮,漸漸退出廳室。

不到半個時辰,羽林郎抵達袁家府邸門前,左右相互。

張讓一馬當先,踏入這四世三公的家門,身後跟着一小宦官,手託一壺宮廷御酒,緊隨之。

“讓見過司空大人~”張任冷笑看着端坐的袁逢,這位一直跟自己作對的老狐狸,終究逃不過陛下的手掌心。

“原來是張常侍親臨啊,唉~陛下錯矣!竟使一閹賊送吾!”袁逢拱手向北,高聲一呼。

張讓面色一冷,神色不快。

手衝着身後小子一揮,那小宦官領意後,端着御酒來到袁逢案前,遞了上去。

“司空大人,請吧,這可是陛下親賜美酒!”

袁逢老眼瞥了一眼精美的酒壺,還有那金樽一隻,慢慢露出笑容。

“陛下啊陛下,能與逢如此體面,多謝!”

再次垂拱北望,袁逢親自拿起酒壺,倒了滿滿一樽,一飲而盡。

“好酒,好酒!”

袁逢飲完之後,正身端坐,緊咬牙關,面露詳容。口中的聲音也愈來愈小,直到消無。

小宦官將手指,輕輕放到袁逢鼻下。良久,見無聲息,當即退下。

“常侍,袁司空已斃!”

張讓點了點頭,示意知曉,卻不作聲。端望兩眼袁逢後,這才轉身離去。

衆多的羽林郎在張讓出袁府後,立即再度起行,回到皇宮。

待他人離去,袁隗顫抖着身軀,輕輕推開室門。望眼所見,袁逢坐於高位,一動不動。

心中一傷,兩行老淚不由自主的落下……

“阿兄,走好!”

袁隗在室內這一坐便是一夜,直至夜宿大將軍府的袁紹歸來。

而張讓回到宮內後,立即向劉宏彙報。

“陛下,袁逢已死!”

“嗯~明日擬一詔,袁司空勞苦功高,忠君爲國。朕聞卿去,感傷不已,特進汝南郡侯。着其子術,嗣爵,進汝南郡守。”

“諾,老僕謹記!”

“還有,稍後汝去通知一下繡衣使者統領,着其立即嚴加監控諸黨人,但有異動者,准許先斬後奏!”

“諾!”

“下去吧~”

“老僕告退,陛下萬安!”

張讓退下後,諾大的宮殿再度餘有劉宏一人。

袁逢,哼~

在朕繡衣使者之下,那些黨人一個都逃不掉。朕先斷汝一臂,來日再慢慢收拾袁術那個蠢貨!

想了一會兒,劉宏突然聽到殿外有動靜。當即怒喝一聲:“何人在外?羽林郎!”

“回稟陛下,外者乃皇子辮!”

見陛下怒喝,殿外的羽林郎,也不敢再包庇劉辮,當即跪下回應。

嗯?辮兒?

“辮兒,既已至殿外,何不入之!”

劉宏的語氣頗是嚴厲,聽得外面的劉辮更是身形一顫。

“孩兒求見父王!”

“進!”

羽林郎爲皇子辮推開殿門,劉辮這才端着一玉碗,進入殿內。

“辮兒,所來何事?”

“孩兒,孩兒~母后熬了補湯,着孩兒奉給父王!”劉辮也不知爲何,一見到劉宏,便感覺很是壓抑,身形顫抖,語氣更是顫顫巍巍。

劉宏見劉辮如此懦弱,心中更是惱火,搖了下手,說道:“行了,放下吧!”

“諾!孩兒遵命!”

劉辮急忙忙的上前,將湯碗放置到劉宏身前桌案。隨後,又匆匆退回原地。

這一幕看的劉宏更是怒火中燒,爾是皇子,朕乃天子,又不會吃了爾,怎地就作如此姿態!

“哼,回去吧,早些休息!”

氣歸氣,可終究還是自己兒子,劉宏也只好哀嘆一聲,恨其不爭。

“諾,孩兒告退,父王亦早些休憩。”

劉宏點了點頭,示意知曉。

這孩子,有些過於懦弱了。日後,怎能繼承大統?

朕這一朝,也只能致力打壓世家大族,可依舊解決不了這個大漢帝國長久以來的積弊。

若朕一崩,辮兒性格不濟,怕是自己要前功盡棄了啊!

無帝王威儀,性格輕佻懦弱,何以爲帝?

辮兒乃大將軍何進之甥,又是嫡長子,條件非常優渥。可偏偏去性格不濟,大將軍何進如今又與世家糾纏不清。

唉~

可惜次子協兒,歲不過三,委實看不出什麼來~

罷了罷了,朕還年輕,有的是時間培養,不着急。

隨着夜色漸深,劉宏也頗是勞累,就在這殿室之內休憩了一晚。

出走洛陽的張溫,此時終於望見宏偉的長安城。

三日夜連續奔行,也虧的自己正值壯年,又多習技藝。不然,三日內每天就休息那麼兩個時辰,自己怎麼抗的住?

不過,現在好了,總算是到長安城外了。

只要掌握這五萬北軍將士,擊敗進犯羌賊,自己那些人情、關係,就不會白白浪費了。

此時,張溫心中充滿了自信。

五萬大漢帝國最精銳的部隊,足以橫掃羣寇!

第113章 帝心第680章 江州第587章 青州第332章 冰層第614章 下陽城第770章 千里楚地第79章 攻滅趙宏,韓忠上位第522章 徐榮借糧第492章 諸變第192章 對峙第670章 豐年第861章 陣前相會第407章 使蜀第385章 公孫兵界橋第613章 大戰前夕第585章 慘烈如斯第47章 婚後四禮第189章 韓遂出逃第684章 宋建出兵第586章 臨陣大忌第861章 陣前相會第706章 犍爲之戰(15)第356章 軍改開始第656章 追贈第617章 無題第883章 進軍(中)第343章 軍制第399章 虛張聲勢第528章 獻計第302章 攻關第37章 只要首級第114章 劉宏之舉第312章 失心第793章 冬季攻勢(19)第662章 諸事第307章 困虎第548章 釋嫌第112章 激戰將起第499章 失五阮關第644章 劉琦第15章 殺俘第786章 冬季攻勢(12)第795章 冬季攻勢(21)第574章 國滅國起第931章 兵無常形第63章 攻城軍械第87章 宮廷奏對第647章 制強第437章 奇襲西鄂第465章 投科射策上第119章 青石岸之戰(下)第440章 欲圖合縱第515章 郭全父子第194章 陣前贈酒第661章 三爵制第152章 兩軍對壘第289章 國士第411章 焉知幾人稱王幾人稱帝第677章 蓄勢第669章 退兵第772章 天子氣第229章 攻略隴西第306章 圍堵孫堅第748章 地龍翻身第499章 失五阮關第557章 勢氣第534章 兩軍徐聚第915章 定略(下)第132章 受困第178章 美陽之戰(18)第800章 冬季攻勢(26)第618章 大雪紛飛第856章 三士第442章 是歲,關中大飢第863章 和平解決第905章 破勢(4)第836章 雁門關外虓虎逞威第64章 試探攻城第148章 羌軍棄隴縣第785章 冬季攻勢(11)第901章 司馬懿第220章 生恨第918章 宵小之徒第37章 只要首級第346章 佈置第138章 閻象第498章 豐、授夜談第720章 犍爲之戰(29)第746章 撲朔迷離169章 美陽之戰(9)不用想章名真好!第397章 韓遂所擇第808章 廟算第869章 軍議(上)第412章 通寶之便第568章 一朝豐腴,一朝困苦第835章 臨陣第825章 兵臨城下第751章 調兵遣將第258章 東進第511章 易水之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