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陣戰

疾馳一天,漢軍體力不足。羌軍亦是如此,奔馳良久,戰馬虛耗。

兩軍修整一日,這才邀兵同狩。

中平二年二月初。

羌軍四萬精騎,陣線延綿三裡,徐徐進入戰場。

漢軍四萬精銳步卒,以二十餘陣共組五道戰線,列陣前進!

邊章望着三裡外的紅色海洋,旌旗高舉,凜凜作響,眉頭不斷皺起。

這一戰,並不好打,甚至自己也不願意打。李文候也是一樣,誰都知道騎兵衝擊步軍陣型,很難。

可不得不打。

五陵原這一帶,可以容納步兵據守的點太多了。東漢一十三陵,本就都在城鎮附近。又因帝陵在此,長久下來,都發展成不小的堅城。

不戰而退的話,除非直接撤到美陽左近,才能迫使漢軍離開諸多帝陵。可一旦如此,也就代表着自己失去了戰爭的主動權。

漢軍若再度龜縮不出,自己一點辦法都沒有。

“唉~”邊章嘆了一口氣,看向身邊的李文候,輕聲說道:“李將軍,騎兵作戰某不及汝,這一戰汝來指揮!”

李文候板着嚴峻的臉色,點了下頭。

“傳令下去,中軍萬騎,分波次衝擊漢軍。左右兩翼,各自分出五千騎,繞至漢軍陣後,其餘兵馬衝擊漢軍兩翼。”

“後軍萬騎做足準備,隨時準備衝殺!”

“諾!”

傳令兵迅速駕馭戰馬,奔至軍前。

很快,三萬騎兵分散開來,開始移動,尋找攻擊位置。

同樣,張溫率領大軍,見羌騎遊動,立即駐下腳步。

中軍大纛下,張溫一身精甲披掛,目視前方,觀察着羌騎的一舉一動。

只是,自己經歷戰事不多,對於騎兵作戰更是理解甚少。

目光不由自主的瞥向宗員……

宗員觀察了片刻,拱手向着張溫說道:“張司農,以末將觀來,羌騎欲以中軍衝陣。左右兩翼,應當是想攻吾側翼及後方。”

“不過,末將並不知曉羌騎是否還有其他部署。”

張溫點了下頭,喝聲說道:“傳令,着前左右後四軍,立即向中軍靠攏,結圓陣抗敵。中軍做足準備,隨時支援!”

“諾!”

二十餘陣型迅速開始展開,第一道戰線的八千將士盾牌高舉,長矛橫曳,直指前方。

第二、三道戰線,計兵一萬六千餘,分向左右。第四道中軍戰線加快速度,進入中心。

最後面的第五道戰線的將士,跟隨中軍,直至前左右三軍列陣完畢,這才轉向後方,立盾架矛。

方陣既成,大軍緩緩向內靠攏,左右折偏,慢慢匯聚成圓形大陣。

隨後,陣內將士纔開始來回調動。弓弩手退向陣線後面,掛弦取箭。

刀盾兵和矛戈手緊密陣型,前後間距慢慢縮小,直到人擠人方纔停止。

單刀兵聚集在弓弩手之前,緊緊盯着前方袍澤,手中環首刀死死纏在手中。

大陣的形成,足足耗費了將近半個時辰。這麼長的時間,足夠騎兵將這三裡地跑了幾十來回了。

可此時羌騎卻絲毫未動,李文候見漢軍及時調整了陣型,另岀他策。

正前方的一萬精騎,行至陣前一里之地,駐下腳步。而左右兩翼各有五千騎虎視眈眈,後面還有一萬精騎遊蕩。

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羌軍遲遲未曾進攻。

不過,隨着時間的消逝,羌騎陣型已經全無。不少人跳下戰馬,肆意的坐在地上休息,或是給戰馬喂水餵食。

邊章看着李文候眯着眼睛小憩,不禁揚起嘴角。這傢伙別的不說,對騎兵作戰的理解倒是深厚。

此時,邊章已經看出來李文候的打算了。

漢軍中軍大纛之下,張溫心急如焚。

羌騎虎視眈眈,欲戰不戰,其想法已經昭然若揭。無非就想用時間,來磨掉己軍士氣,消耗將士們的體力。

“張司農,撤吧!咱們現在距離陽陵不過八里之途。徐徐後退之下,足以保全三軍。”

宗員語氣很是平淡,這種局面自己見過的太多了。

胡騎裝備不行,軍紀不檢,衝擊陣型嚴謹的漢軍只能落敗。但那些胡人也不都是傻子,騎兵打步兵,太好對付了。

就像眼前這一幕,羌騎想戰就戰,想走就走,想休息就坐下休息~

己軍皆是步卒,追不上騎兵,只能左右爲難。時間一長,將士們體力根本支撐不住!

“若是吾等露出些破綻呢?”

張溫猙獰着面龐,狠聲說道。

“不可,司農,萬萬不可啊!”宗員被張溫的瘋狂嚇了一大跳,急忙制止說道:“對陣騎兵,若是稍有不慎,被齊突入陣中,那可就是三軍敗退之局啊!”

“不錯,宗將軍所言甚是,還望張司農三思啊!”旁邊的董卓也勸解說道。

這露出破綻,誘惑羌騎來攻,實在冒險。一個不小心,大軍戰敗,面對數目衆多的羌騎,自己性命都可能危在旦夕。

張溫看兩個最瞭解騎兵的作戰的人反對,也只好放棄了心中瘋狂的想法。

望着左右各方羌騎,不禁爲難起來。

難道真要直接退回陽陵?

若如此,那自己還不如繼續堅守中渭河大營,與羌軍對峙呢。又何必白白浪費時間,來到這陽陵!

“吾軍若是分批休息,如何?”

張溫心中還抱着最後的希冀,看向董卓和宗員。

只是,兩人亦苦笑一下,無奈說道:“白日還行,夜間怎麼辦?張司農,這一戰吾等已陷入劣勢,還是早日退回陽陵爲好!”

“賊子!”

聽到宗員的回答,又見董卓點頭示意,張溫憤恨的大罵一聲。

隨後,大聲喝道:“傳令,退兵!”

“宗將軍,剩下的事情就交於汝了!”

宗員抱拳應聲道:“諾!”

見張溫氣呼呼的回到車架,宗員搖了一下頭,像董卓說道:“仲穎兄,退軍一事,還望相助!”

自古以來,撤退是最能衡量將領本事。千年下來,因撤退不當而變成潰敗的不計其數。

眼前的戰局,確實不好退走。四萬步卒,在四萬精騎的眼皮子下想要退出十里之外,宗員沒有把握。

這其中軍令但有失誤,都很有可能引起後軍潰敗,從而導致三軍崩。

董卓點了點頭,面色帶着不少凝重。

十幾年前,自己跟隨張渙擊敗羌軍,打出了自己的名聲。數年後,段熲又以少量兵馬,接連殺崩東羌、西羌諸部。

接連的勝利,讓所有人都認爲羌人也不過如此。可只有在北方邊境呆過的人才知道,不論羌騎、胡騎,他們都非常難纏!

“命前軍斷後,左右兩軍不必匯入中軍,徐徐後退。中軍及後軍,居左右兩軍之中,旦有差池,立即援助各軍。後退三裡後,立即整頓陣型,接應前軍將士後退。”

“不妥,三裡太遠。主力恐怕接應不及,不若改爲兩裡!”

董卓擰着眉頭,提出建議。

宗員繼續說道:“兩裡的話,僅整頓陣型就需要五次,時間怕是不夠啊!”

“無妨,只要退出五六裡。到時候,大可放棄前軍,主力直入陽陵!”

“嘶~”

第527章 虞城生變第412章 通寶之便第17章 拜將授爵第458章 天下休兵第172章 美陽之戰(12)第582章 營城第915章 定略(下)第480章 納采禮第711章 犍爲之戰(20)第37章 只要首級第405章 不行刀兵第31章 危局第568章 一朝豐腴,一朝困苦第53章 兵發關東第127章 無題第618章 大雪紛飛第158章 周慎慘敗(上)第57章 退保長社第828章 進軍第919章 抵關第106章 追尋第655章 局第396章 子弟軍第908章 破勢(7)第184章 美陽之戰 (24)第44章 佳人第593章 白災第447章 傳國璽易手第470章 無題第115章 蓄勢第751章 調兵遣將第28章 碧玉年華第734章 金榜題名(下)第211章 耀武揚威第520章 封駁之制第21章 共葬一土第912章 破勢(終)第845章 內爭第582章 營城第287章 失敗的指揮體系構想第587章 青州第861章 陣前相會第15章 殺俘第776章 冬季攻勢(2)第67章 袁家嫡子第41章 悲喜交加第280章 幷州牧丁原第150章 捐納第693章 犍爲之戰(2)第700章 犍爲之戰(9)第606章 驍騎校尉第908章 破勢(7)第787章 冬季攻勢(13)第788章 冬季攻勢(14)第700章 犍爲之戰(9)第100章 陣前相會第825章 兵臨城下第6章 大權旁落第37章 只要首級第141章 高朋滿座第930章 追根究底第354章 姜紓訓弟第398章 布籌西域第802章 冬季攻勢(28)第916章 王平子均第302章 攻關第44章 佳人第594章 胡騎南下第884章 進軍(下)第560章 臨洛第713章 犍爲之戰(22)第126章 姑臧第225章 牧馬童第295章 關東羣雄第690章 雨第528章 獻計第6章 大權旁落第119章 青石岸之戰(下)第577章 調查司署第480章 納采禮第406章 瞻之舊事第160章 周慎兵敗(下)第515章 郭全父子第76章 蒯良之策第737章 廢佃戶除私兵第347章 上林苑第781章 冬季攻勢(7)第351章 拜訪蔡邕第745章 愈演愈烈第478章 初平四年末第634章 胡夷之爭第748章 地龍翻身第692章 犍爲之戰(1)第221章 大局、大勢第602章 回援第829章 爭城(上)第171章 美陽之戰(11)第172章 美陽之戰(12)第173章 美陽之戰(13)